2019年暑假青海游

米米

<h1><i><b><font color="#ed2308"><br></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有战友,</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有同学,</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有同事,</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是邻居,</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暑假里,</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带上娃,</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向青海,</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一起出发了,</font></b></i></h1> <h1><i>第一站青海西宁塔尔寺</i></h1><h3></h3><h1><i>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千年古刹,听寺中明晓,那红色的砖墙,即便在高原炙热的阳光下,也收敛了张扬,蕴藏这慈悲的力量。</i></h1><div><i>塔尔寺</i></div><i style="font-size: 20px;">海拔3820米拉脊山口,此时入眼帘的只有抢眼的经幡,经幡又叫风马旗,是藏族人民为亲朋友好祈福安康所挂的,每条彩旗上都印有藏语经文。风每吹过一遍替他们诵一遍经。</i><i> </i> <h1>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h1> <h1><i><font color="#39b54a">第二站青海湖</font></i></h1> <h1>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h1> <h3>第三站</h3><h3>茶卡盐湖</h3><h3>天空之镜</h3><h3>大地上粗盐</h3><h3>湖地里细盐</h3><h3>走进湖中心</h3><h3>心情不一样</h3><h3>美丽盐桑花</h3><h3>开在小腿上</h3><h3>如脚小裂缝</h3><h3>伤口洒上盐</h3><h3>痛的呱呱叫</h3><h3>哈哈😄</h3><h3><br></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 茶卡盐湖</font></h1><h1>它与青海湖相隔,美得恍如隔世。</h1><h1>有那么一瞬间,你甚至会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哪个是真实的世界,哪个是水中的幻影。</h1><h1>在这儿,你可以观看云朵和山川等倒映在洁白盐湖中的美景。</h1><h1>这样的美景,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守护。</h1> <h3>第四站翡翠湖</h3><h3>翡翠湖一一美景如画<br></h3> <h1><font color="#b04fbb">第五站</font></h1><h1><font color="#b04fbb">雅丹地貌,</font></h1><h1><font color="#b04fbb">荒无一人,</font></h1><h1><font color="#b04fbb">地上没见一棵草?</font></h1><h1><font color="#b04fbb">在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font></h1><font color="#b04fb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雅丹地貌,或者称为风蚀脊,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span></font> <h3>第六站石油小镇</h3> <h1>第七站鸣沙月牙泉</h1> <h3><i> </i><h1><i><font color="#39b54a">美丽的鸣沙山月牙泉,成群的骆驼在同一条路线上周而复始的重复着,牵骆驼的人和我们何尝不是,所以玩沙尤其开心#就这一刻##旅行##青海旅行#</font></i></h1></h3> <h3><h1>敦煌,是一个古老而灿烂的地方。</h1><h1>每年八到十月,是敦煌最美的季节,流云飞舞,繁星涌动,天气清新凉爽。</h1><h1>站在大漠深处迎风而立,即使再颓废的你,也敌不过它的美。</h1></h3> <h1>第八站敦煌莫高窟,</h1><h3>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h1>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h1></h3> <h1>第九站</h1><h1>嘉峪关</h1><h3>又称 天下第一雄关 <h1>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1]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h1></h3> <h3><br></h3><h3>张掖丹霞地貌名字的由来 智选问答 最佳回答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br></h3> <h1>祁连大草原</h1><h3>有一种梦幻的秘境,叫祁连山草原,有一种旅行,叫夏天我们去祁连山草原。  祁连山草原是中国美丽的草原, 祁连山清水秀景如画,天高云淡夏如春,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让祁连山的情怀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间。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这里有成群的骏马,千万匹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歌中唱岀了祁连山草原的美丽景色,身临其境,恍如梦中。 祁连山誉为青海的"东北小瑞士",雪山,森林,草原.丹霞,峡谷,河流完美结合,呈现给世人一幅天然油画。 <h1> </h1></h3> <h3>马蹄寺</h3><h1>马蹄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它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为泥塑。</h1> <h3>2019年暑假青海游圆满结束,谢谢😜组织者董老师,及所有陪伴的帅哥美女们,谢谢😜小朋友们的团结友爱,欢笑每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