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2019年7月22日,我们开始了英国🇬🇧、爱尔兰🇮🇪的旅游。</b></h1><h1><b> 首先,隆重推出一枚帅哥——毛智。他是我们此行的领队兼导游。毛导大学本科学的就是旅游专业,毕业后又去英国留学二年,专业烂熟,英语精通。一路走来,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甚至八卦野史侃侃而谈,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英国的认识。而且他对我们的行住吃都安排得很周到合理,有一次为了我们的行程优化而不惜与司机大哥发生争执。当然,事后他也主动请那位司机大哥喝啤酒,表现出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老到。</b></h1><h3><b> </b></h3> <h1><b> 经过11个多小时飞行,我们乘坐的航班飞过亚、欧大陆,越过英吉利海峡,即将降落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b></h1> <h1><b> 我们的航班停靠在希思罗机场的T4航站楼。</b></h1> <h1><b> 出机场后,登上来接我们的大巴车,十几分钟后,来到机场T5航站楼附近的假日酒店,我们到达英国的第一个夜晚就住在这里。</b></h1><h1> <b>毛导给我们介绍,伦敦希思罗机场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机场,它的吞吐量比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和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要高超过30%。</b></h1><h1><b> 这次出游之前,我在做功课时,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讯息:</b><b>有一个叫做“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的机构(简称GaWC),他们设计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方法,由高到低把世界城市划分为Alpha 、Beta、Gamma和Sufficiency四个等级,然后就按其给各个城市评级。在每一个层级中又细分为几个等级。例如在Alpha层级中,再细分为Alpha++、Alpha+、Alpha和Alpha-四个级别。按照他们发布的报告,多年来,只有</b><b style="color: inherit;">伦敦和美国🇺🇸的纽约被评为</b><b>Alpha++!是世界</b><b style="color: inherit;">一流城市!当然,几天的游览,我们无从详细(也没有必要)了解伦敦这个城市,但我想,这里有这么大规模的一个机场与之匹配,显然是有道理的!</b></h1> <h1><b> 看来毛导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本来以他对英国及专业的熟悉,自己完全可以做好伦敦的讲解,但是他还是请了另一位导游来讲解,就是这位杨导。</b></h1><h1><b> 毛导介绍说,杨导来英国20多年了,是一个英国通!她昨天才接了一个团,讲解了七个小时,嗓子都有些嘶哑了,但是还是坚持来为我们讲解。</b></h1> <h1><b> 伦敦最醒目的景点非伦敦眼莫属。它落成于1999年,是为庆祝新千年而建的,因此也叫“千禧轮”;是当时并且一直到2005年都是世界最大的摩天轮。 它坐落在泰晤士河畔,坐在座舱里,旋转一周要用半个小时,随着座舱上升到离地面135米的高空,可以鸟瞰伦敦以及泰晤士河的壮丽景色。</b></h1> <h1><b> 伦敦塔桥。这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 1886年,它是双层结构,上层只供人行,下层通行车辆。遇有大型船只通过,下层桥面可以向上张开让出船舶通行空间。这座桥位于泰晤士河伦敦的下游方向,泰晤士河流过塔桥后就注入北海,所以它也被称为伦敦第一桥。</b></h1><h3><b><br></b></h3> <h1><b> 伦敦塔桥旁边有一片建筑就叫伦敦塔,但看起来就是一座城堡。在网上查询,伦敦塔桥就是因这座城堡命名的。</b></h1> <h1><b> 伦敦塔。</b></h1> <h1><b> 伦敦塔桥边泰晤士河畔一个老年乐团在演奏。</b></h1> <h1><b> 大笨钟,这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物。目前它处于维修状态,周围架满了脚手架,只有这一面露出钟面。</b></h1> <h1><b> 由于我们所在的位置拍不好英国国会大厦,我在网上截了一张图。</b></h1><h1><b> 这就是那张网络截图。整个建筑是英国国会大厦,右边的钟塔就是那个大笨钟。大笨钟其实就是英国国会大厦的附属建筑物。</b></h1> <h1><b> 白金汉宫。</b></h1><h1><b>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白金汉宫是英国君王的寝宫和日常办公的地方,也是国家庆典和举行王室欢迎礼的场地,也是一处重要旅游景点。</b></h1> <h1><b> 白金汉宫大门。</b></h1> <h1><b> 杨导说白金汉宫最出镜的就是那个阳台(红色方框内)。有时王室成员会出现在那个阳台上,接受公众的欢呼。</b></h1><h1><b> 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在教堂举行婚礼回到白金汉宫后,就与他们的奶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以及其他王室成员一道来到这个阳台,与等候在宫前广场上的四十多万民众见面。</b></h1> <h1><b> 守卫白金汉宫的卫兵。</b></h1> <h1><b> 第二天我们抽了点时间又去白金汉宫,看</b><b>到了卫兵换岗仪式。</b></h1> <h1><b> 宫外巡逻的骑警。</b></h1> <h1><b> 海德公园,就在白金汉宫旁边,以前是王室的狩猎场。</b></h1> <h1><b> 海德公园。</b></h1> <h1><b> 介绍完白金汉宫,索性介绍一下温莎堡。</b></h1><h1><b> 温莎堡是英国王室的家族城堡。始建于1070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后经过历代君王改、扩建,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b></h1><h1><b> 它</b><b>是当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都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温莎堡度过。</b></h1> <h1><b> 温莎堡距伦敦城郊仅40余公里,坐落于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座小山丘上,气势雄伟,挺拔壮观!</b></h1> <h1><b> 温莎堡内分几个区域,这个被栏杆围住的地方是王室成员居住的地方,不让参观。</b></h1> <h1><b> 我们参观了上区的“国家公寓”。这里面不让拍照,全凭在入口处领到的一个解说器讲解(有中文语音)。</b></h1><h1><b> 这里收藏着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其中不乏各个时代著名大师的作品。还有许多英国王室传世经典的古式家具和精美饰品。</b></h1><h1><b> 其中的滑铁卢厅是专为庆祝滑铁卢战争胜利而建的,里边主要陈列了参与滑铁卢战争,击败拿破仑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的肖像。</b></h1> <h1><b> 温莎堡下区的主要建筑就是这个圣乔治教堂。其建筑艺术成就仅次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b></h1><h1><b> 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王和许多王室成员死后都埋葬在这里。哈里王子的婚礼在这里举行。</b></h1> <h1><b> 立在温莎镇街头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是她带领英国走向鼎盛时期!</b></h1><h1><b>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立有她的雕像。</b></h1> <h1><b> 在一个展室内,有一张当今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巨幅照片,我把它翻拍下来了。她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b></h1> <h1><b> 城堡内陈列的一门古炮,似乎在告诉人们,除了居住,这个城堡还有防御功能。</b></h1> <h1> <b>参观完王室成员的家再去看看首相大人住哪儿吧!</b></h1><h1><b> 这个铁门里边才是唐宁街。平时铁门紧闭,还有数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守卫。</b></h1> <h1><b> 右手边那个灰色的房子就是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b></h1> <h1><b> 放大一点,那所灰色的房子。</b></h1> <h1><b> 我们过了马路,正准备离开,杨导忽然喊道:“快看,首相回来了。”我连忙把手机打成视频拍摄模式,对准唐宁街,只见铁门已经打开,三辆车鱼贯驶入,铁门随即关闭。</b></h1><h1><b> 我们在英国的这几天,正是两任首相交接的时期,我们此时看到的应该是刚上任的约翰逊。</b></h1><h1><b> 因为脱欧,唐宁街10号可是近几年来全世界最受人关注的地方之一。2016年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他第二任首相任期才开始就辞职了;今年七月底,后来的特雷莎•梅没做完一任首相就黯然下台;而有人预测,现任的约翰逊恐怕会成为英国历史上就任时间最短的首相。甚至有人传出,当约翰逊上任后去觐见英女王时,女王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想要这份工作?(指做首相)”</b></h1> <h1><b> 丘吉尔雕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英国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和美国人一起开辟第二战场,终于赢得了胜利,功勋卓著!</b></h1> <h1><b>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国人把它翻译成西敏寺。</b></h1><h1><b> 它始建于公元960年,后经多次改、扩建,现在是英国王室的专属教堂。这里经常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许多君王及社会名流去世后都葬在这里。</b></h1><h1><b> 杨导告诉我们: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盛大婚礼就在这里举行;前几年刚去世的当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的葬礼也在这儿举行,他的陵墓在牛顿和达尔文的墓之间。</b></h1> <h1><b> 西敏寺。</b></h1> <h1><b> 西敏寺正面墙上的人像雕塑,那是十位殉道者,最右边那位是中国人。</b></h1> <h1><b> 行人络绎不绝地从教堂门口走过。</b></h1> <h1><b> 我们的行程当中有国王十字火车站和圣潘克拉斯火车站。</b></h1><h1><b> 这是国王十字广场的指路标牌,上边标注有去往这两个车站的方向。</b></h1> <h1><b> 国王十字火车站。从这里出发,可以去到英国许多地方。</b></h1> <h1><b> 圣潘克拉斯火车站。</b></h1> <h1><b>其实这两个车站挨在一起,其中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还是“欧洲之星”高速列车的起点。从这里出发,乘坐“欧洲之星”列车,穿过英吉利海峡隧道,很快就可以到达欧洲大陆的许多城市,比如巴黎、布鲁塞尔等。</b></h1> <h1><b> 两个车站共用的地铁入口。</b></h1> <h1><b> 车站内。</b></h1> <h1><b> 进站口。</b></h1> <h1><b>进站口。</b></h1> <h1><b> 你见过这样的站台号吗?9又4分之3站台。原来这里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之一。作者在原作中虚构了一个9又4分之3站台。于是这儿成为一个热门景点,许多哈利•波特迷来这儿拍照。</b></h1> <h1><b> 这是9又4分之3站台的哈利•波特纪念品商店。</b></h1> <h1><b> 古老的哥特式建筑,让制片人把它选作电影的背景。</b></h1> <h1><b> 终于来到我们期盼已久的大英博物馆了!没错,我们早就想来这儿看看。我们在2016年12月就开始惦记着大英博物馆了。</b></h1><h1><b> 那年我们去埃及旅游,埃及地导小虎带我们去参观埃及博物馆。他给我们介绍说:这儿收藏的文物除了一件复制品,其它都是原件。许多文物都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那件复制品叫做“罗塞塔石碑”!它的原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而且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b></h1><h1><b> 大英博物馆和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以及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四个博物馆,我们就是大都会没去,其它三个博物馆都去参观了。</b></h1> <h1><b> 这就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杨导给我们讲述了石碑的故事。这块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b></h1><h1><b> 公元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随军带去很多学者。某一天法国士兵在罗塞塔修建防御工事,发现了这块石碑,随军学者看到石碑上刻着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和古希腊文,他们敏感地觉得这肯定是一件极其重要的文物!</b></h1><h1><b> 后来在把石碑运回国的途中,遇到了英国军队,法国人战败了,这块石碑就此落入英国人手中!</b></h1><h1><b> 石碑上的两种古埃及文早已失传,幸好当时的人们认识石碑上希腊文。许多专家、学者以此为突破口作了不懈的努力,终于由一个叫商博良的法国学者破译了石碑上的全部文字!从而找到了破解古埃及文字的钥匙!</b></h1> <h1><b> 这块展版关于石碑的说明上写的就是“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b></h1><h1><b> 就因为这块石碑,古埃及几千年的神秘历史得以揭开!</b></h1><h1><b> 后来埃及人想把这块石碑要回去,英国人不给!</b></h1> <h1><b> 英国厉害啊,看到好东西就往回拿。</b></h1><h1><b> 这个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中的精美石雕和装饰硬是被他们一块块地切割下来,装船运回来。现在也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b></h1> <h1><b> 还有一件镇馆之宝是来自于中国,一幅绢画《女史箴图》。它是迄今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以前一直存放在圆明园。后来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把它带到了英国。由于保存不善,现在已经很脆弱,一般不拿出来示人,馆方用它制作了一个电子版供人参观,但我们来时,电子版坏了,很遗憾没有见着。</b></h1><h1><b> 这一对花瓶叫大维德花瓶,也是一件来自于中国的珍贵文物。</b></h1> <h1><b> 这尊佛像也陈列于中国馆。</b></h1> <h1><b> 各种珍贵文物。</b></h1> <h1><b> 著名的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b></h1> <h1><b> 苏格兰场。</b></h1> <h1><b> 骑兵营。</b></h1> <h1><b> 骑兵营警卫。</b></h1> <h1><b> 英国标志性的红色电话亭和邮筒。</b></h1> <h1><b> 唐人街头魔术师表演。</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