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

墨岚依

<h3><b>  碧色寨站,在大多数人眼里,它是冯小刚在《芳华》中的拍摄外景地,其实,碧色寨车站随着滇越铁路在宣统一年就建成并成为这条铁路的核心枢纽,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同时,也是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伤员和物资转送的枢纽。是父母奔赴前线最后的背影。</b></h3> <h3><b>  童年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在这些车站就要模糊到看不见时,冯小刚的《芳华》再次点燃了这片沉寂的土地。</b></h3> <h3><b> 火车在我的童年是比汽车还频繁的交通工具,是跟随父母颠沛流离的伙伴,它像一头老牛,驮着我们一家,在滇越线上辗转。若是父母执行短期任务,那么等待就是我和姐姐的最长时光。</b></h3> <h3><b>  站台是我最纠结的地方,来到这里要么是和父母一起远行,那时会兴高采烈,无论去哪里,都比关在幼儿园里强。我所在的那个部队幼儿园,有一个老师那个凶,而且咋咋唬唬的……说真的,我一点都不喜欢上幼儿园而宁愿让妈妈把我锁家里,我家在离火车线不远的山坡上,独自在家的时候可以趴在窗前看一列列火车飞驰而过,自由定义谁家爸妈又出去或者又回来。</b></h3> <h3><b>  另一种情况就是送父母远行,这是最令人伤感的,看着绿皮火车慢慢离开,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列车启动时,我会跟着有爸妈的那个窗口跑啊跑,直到再也追不上,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它渐渐消失在视野里,才“哇……”地大哭起来,任由外公怎么哄也是哭不停。因为在父母面前哭,就是“不勇敢”,外公则不然,我可以在他怀里,自由自在哭个够。</b><br></h3> <h3><b>  顺着这条铁路一直向北,就是昆明、曲靖、沾益,也是我童年住得最长久的三个地方。</b></h3> <h3><b>  沾益老火车站早已废弃。这是远在1944年,为配合抗战物资在沾益机场的转运,国民政府在缺少钢轨材料的情况下,将昆明至某地铺好的钢轨拆下运往曲靖,当年铺设至沾益并投入营运,从此沾益便有旱码头之称,曾经承担曲靖近90%的货物和旅客运输量。</b></h3> <h3><b>  童年对站台纠结的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期待。当爸妈回来的时候,外婆会带着我和姐姐去站台迎接,那时的心情是明艳的粉红色。我们在站台上眺望,或是趴在铁路将耳朵紧紧贴着轨道,如果轨道里穿出“轰隆轰隆”的声音并且由小变大,我们就会兴奋地跳起来,爸爸妈妈回来了!</b><br></h3> <h3><b>  废弃的沾益火车站,是童年时跟随妈妈往返在飞行大队和143医院的地方,火车站虽然废弃已久,不见当年熙熙攘攘的人群,可祖祖辈辈在这里卖烧饵块的小摊还在,它在这里开了至少五十年,见证着老车站的兴衰和老去,饵块依旧是童年的味道。无论我哪年回来或路过,它一直都在,一直是一个小小的小摊,熟悉的甜咸辣酱……</b></h3><h3><b> 若说美味,我认为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而是让这种令人愉悦的味觉能带出你心灵最深处的温暖并与之共鸣。</b><br></h3> <h3><b>  我啃着饵块,坐在斑驳的月台上,夕阳中,爸妈的绿军装从眼前一闪而过。</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