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瓢盆交响曲——"母子宿舍"的回忆

佳怡瑞雪

<h1><b><font color="#ed2308">——摘自 我的 BLOG 之《悠悠岁月》文集</font></b></h1><h1><font color="#ed2308"><b style=""> </b><b style="">写于 2005-10-28 </b><b style=""> </b></font></h1><h1><b><font color="#ed2308"> 改于 2019-08-22</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物资丰富,生活水平今非昔比,国泰民安。仅就居住情况看,尽管房价持续上涨,但是如今绝大多数人家的住房还是越住越宽敞,小调大,单调套,二调三,......。毋庸细说,我们都有切身经历。条件不断改善,人心向往美好。可是要碰上原来在四栋“母子宿舍”住过的邻居,大家还免不了念念不忘、津津乐道那段“锅碗瓢盆共交响——其乐融融”的清贫生活岁月。</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全顾着闹“革命”了,没有哪个领导想得到、顾得上为老百姓(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盖房子。我并不是在问责哪些、哪位在岗领导,因为他们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今天在台上呼风唤雨,明天可能就被打翻在地踏上千万只脚。即便是文革中上台的当权派——革委会领导们,也免不了陷于“革命”漩涡,若能在“抓革命”的同时切切实实地“促生产”,就应该说很有正事了。其它的都提不上日程。</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建房规模和速度却没见相随。1968年到1970年相继分配来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几届大中专毕业生,到了七十年代陆续结婚、生儿育女。没房子住,怎么办?一大现实难题摆在领导面前,着实让他们为难了一大阵子。就地取材行不行?不知是哪位领导灵机一动,或许是集思广益,反正是诞生了一个没办法时的好办法:把原来的四栋单身宿舍(即原来的男单身,人被合并到六栋男单身宿舍去了)改成“母子宿舍”吧。孩子是未来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最要紧;妈妈理所当然也要紧;爸爸就顾不上了(这是领导的初衷)。一个房间安排两家,以解决“燃眉之急”。三层楼共计安排了一百三四十个“家庭”。</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此外,还有一处"二锅炉房"、一溜小平房、排号为二十一栋的夜班宿舍的某一层等也改为"母子宿舍"。</font></b></h1> <h1><b style=""><font color="#808080">工厂分房有政策,按照年龄、学历、工龄、奖励加分等条件排队。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度很高。住进这样的房子不容易也很幸运啊!原本为的安排妈妈带着孩子住,但是孩儿他爸也都挤进来了。这下子楼里可热闹了。</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我们夫妻是1976年5月分到4栋3楼7号屋的,至1981年12月“升级”搬到五栋单间,在“母子宿舍”共住了五年半。</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原来的一间屋子18平米左右,中间从门到窗户打一道间壁分割成两家。一家只有9平米,从走廊门进来还需要斜着分设进入各自屋里的二道门,自有面积又少了一块儿。打间壁这事儿厂里就不管了,自己想“辙”吧!于是我们只好自力更生。没有木料,一屋居住的两家人齐心合力,千方百计弄来几根木方(实际是以木板条或者大小不一的薄木板子为主,少有几根细木方作为主干支撑),横竖钉成大小不一的格子作为架子,竖起来想法固定在进门处和窗户框上作为“墙”的基面。然后各自在自己家的那面“造墙壁”。条件好一点的,在木格子框架上钉胶合板,差的就钉大纸壳(拆的大盒子,记不得从哪儿弄到的了),或者框架下半部钉胶合板起个“骨干”作用,上半部用纸壳充面积,于是隔成“两个世界”。有的人家材料少,隔扇够不到天棚,“天上”还是“一个世界”。无奈也只好先暂时对付着。哈哈!权当两家屋子上面自然形成空气流通了!过后年年过年前往胶合板或纸壳上糊报纸,一方面是为了干净,就象我们小时候住平房,年年过年前家里用白石灰刷墙一样。同时也可以不断增加“墙”的厚度,尽管只是多了一层一层的纸,但感觉起来似乎是又结实了一点。起码心理上得到些许安慰。</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紧挨着间壁“墙” 的两边分别是两家的床,床挨着窗户。原来的三扇窗户分给两家,中间一扇一家一半,左右两扇每家拥有一扇,可以自行开窗流通空气。一张床几乎占去屋子的一小半空间,其余的地方还得摆个桌、椅、柜之类的家具。纯粹的活动空间不足两平米,仅够大人进出干活儿有个站脚的地儿,所以俩孩子只能在床上玩儿了。刚搬到这儿,儿子只有一岁半,他就爱在床上蹦来蹦去撒欢儿,他这一蹦,两家中间的间壁“墙”就晃动,像要倒了似的。弄得我非常紧张。多亏隔壁住的是我们的航校同学,多有担待;她家有个女孩儿,挺老实的。不然这间壁墙迟早会被晃倒或者推倒了。</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儿子 一岁半 1976年</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女儿 五岁半 1976年</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蜗居”简陋至极,不过乐趣还是蛮多的。两家人可以隔着“墙”聊天。一家开了半导体收音机,另一家“免费”收听,如今时髦的词儿叫“共享”。当然了,一家的孩子哭,也会吵得两家人不得安宁。好在家家的孩子都处在好哭的年龄段,谁也不会讨厌谁,听多听惯就充耳不闻了。难过的是晚上睡觉,一米五六的床上要睡下三四个人,真有点儿象在冰棍箱子里摆冰棍—— 直溜溜的,一个紧贴着一个。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出去“起夜”的(每层走廊中段设有公共卫生间),因为下了床再回来很可能就没地方了。爸爸妈妈和孩子挤在一起,夏天简直就跟笼屉里蒸包子似的,热烘烘,喘不过气来。</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我们都曾经历过有了孩子却没房子住的困难、尴尬,如今毕竟住进了工厂分配的</font></b><b><font color="#808080">住房,有了"这才是自己的家"的欣慰。</font></b><b><font color="#808080">尽管存在诸多的不如意,但还是很知足的,吵点儿、闹点儿、挤点儿、热点儿算什么啊!</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 长长的大走廊,每家门口有一个工厂给焊好的钢板桌架,下面一个煤气罐,上面一个炉具。原本不宽的走廊就更窄巴了,两边的人背对着做饭,中间过人必须侧身。别看这样,大家还是过得蛮有滋味儿。那个年月不时兴“应酬”,大家几乎同时上下班,所以每天做饭的时间比较集中,这时候最热闹啦!一个楼层24个房间住着四十几家人,共用一个大水房,两排水龙头,洗衣服、洗尿布、洗米、洗菜、刷锅、刷碗,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炉灶前,边做饭边说说笑笑,走廊里“香味儿”四溢。说“香味儿”,其实不过就是土豆、白菜、萝卜之类的东西。偶尔要是谁家炖点儿肉、做条鱼,那满走廊的人都能免费分享真正的诱人的香味儿。</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 那时也没时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虽然很清苦,但心态比较平衡,没有奢望,每天忙忙碌碌,乐乐呵呵。邻里们和睦相处,没有人闹什么纠纷。要是哪家丈夫对妻子不好,吵架甚至动粗,满走廊的人立刻都能知道,大家那怒目而视的目光就会让他难堪得抬不起头来。大走廊这个环境颇能起到一些“舆论”监督的作用呢!可不象现在家家关门闭户,邻里之间少有来往。</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快到八十年代的时候,</font></b><b><font color="#808080">我们住的三楼有一家率先买了一台黑白电视,尽管只有九英寸,但这个比收音机先进、有画面活动的新东西着实吸引了满走廊人的眼球。每天晚上吃完饭,一些人就堵到人家门口(屋里根本坐不下几个人)伸脖子看。我记得当时正在演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去蹭看的都是孩儿他爸爸们。孩儿的妈妈们看孩子,忙家务,再说也不好意思挤去凑那个热闹。</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nbsp;&nbsp;&nbsp; 因为屋子和走廊都实在太窄巴,所以我家每天晚上通常都是孩儿他爸爸作饭,我在楼外一边看孩子玩儿,一边织点毛线活儿(当然啦,冬天除外)。那个年月工资少得可怜,每人每月不足四十元钱,两个孩子送托儿所用去二十元,每月给公婆十元,我们的生活费就剩四十几元,所以得掰着指头算计着花,能够自力更生的一概不花钱。</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买了一本《家庭日用大全》,里面有家具制作、服装裁剪与缝纫、织物常识等内容。</font></b><br></h1><h1><br></h1> <h1><b><font color="#808080">参照书中内容,石杰学会了做木匠活,动手打家具。我俩自行设计样式和尺寸,并画出图纸。</font></b></h1> <h1><font color="#808080"><b>一家人第一张合影中,我俩坐着的木扶手沙发椅和中间夹着的长方形小桌就是孩儿他爸爸打的第一件家具。屋里没地方,每次干活儿要把所有需要的材料、工具搬到楼外;也</b><b>没有电动工具,全凭自己的力气锯木料,推刨子,凿榫,组接,砂纸磨光,包坐垫儿,把手和靠背刷亮油,……。楼上楼下来回搬动了足足两个多月才竣工。</b></font></h1> <h1><b><font color="#808080">我学会了裁剪、缝纫。一台鹿牌缝纫机是我和同事"打会儿"凑120元钱买的。《家庭日用大全》里面有服装裁剪的图样。我就照葫芦画瓢,也会有点"创新"。</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照片中姐弟俩穿的外衣、女儿里边穿的立领薄棉袄、儿子里边翻领小衬衣都是我自己裁、做的。女儿的上衣是淡绿色细条绒,做好了我又在上边缝了个小鸭子作为装饰。儿子的衣服是黑白条布料,小西服样子很前卫。</font></b><br></h1><h1><br></h1> <h1><b><font color="#808080">我们从不给孩子买零食。吃一根3分钱的冰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从幼儿园出来,听着一声声“冰棍——冰棍——”的叫卖声,有的小朋友缠着家长要买,儿子却总是拉着我的手主动说:“妈妈,咱们不买冰棍,吃冰棍会拉肚子!”这样自我解嘲的话让我心酸不已。其实他何尝不想吃一根啊!只是他那懂事的心理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幼小年龄。</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孩子一天天长大,床显得越来越挤巴。每天晚上只好把两个简易沙发椅各转个90°相对,中间立起一个方形大抽屉,上面加垫一块长条洗衣板,放上铺盖,给儿子搭个睡觉的地方。</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儿子四周岁那年,年轻幼稚的我们以为幼儿园住的地方宽敞舒服,过集体生活对孩子也是锻炼,于是果断地把他送去"整托"(每周一早送进,周六晚接回),却没有体谅到儿子当时只有四岁,生活还不能自理,而且一周要有六天离开爸爸妈妈,离开亲人,心理上该怎样难以承受啊!每到星期一早晨领着他去幼儿园,他就边下楼边哭着说:“我去幼儿园,你们就好了,睡觉不挤了,再也不用搬椅子搭床了。”哭归哭,他却从不说不去。在整托班里,磊磊年龄是最小的。现在想起来,当时我们心也够“狠”的了,但实在是出于无奈。</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屋子狭小,日子清贫,却没影响到俩娃娃的健康成长。</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儿子从"母子宿舍"到幼儿园整托,度过了他的幼年。上小学前我给他做了一件小格子的短袖衫,并去拍照留念。</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住房如此简陋,生活如此清苦,但这一段日子却给我们留下了饶有乐趣的记忆。</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1><h1><b><i style=""><font color="#ed2308">离开"母子宿舍"后</font></i></b></h1><h1><b><font color="#b04fbb"> ——摘自 我的BLOG 之《悠悠岁月》文集</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写于 2005-8-28</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 "文革"结束后,工厂开发了一新区,许多老职工搬进了两居室住屋。</font></b><br></h1><h1><b style=""><font color="#808080"> 按照工厂调房政策,三十多岁的人陆续从半间蜗居搬出来,分到一个完整的单间。</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808080"> 1981年12月我们夫妻分到了五栋二楼二十三号,俗称“大走廊”,也是原来的单身宿舍改的。虽然三家共用厨房,长走廊中间设有公共卫生间,不够方便,但住屋有19平米,对于我们来说,这面积是“空前的大”。住上这么大的屋子,我们心中不由得涌起不曾奢望过的"真阔气”的兴奋感。摆放了工厂发的双人铁床,一个上下层的单人床,一家四口人终于都有自己舒适的住处了。屋子宽敞了,我们买了一个三人座位的长沙发。</font></b><b><font color="#808080">孩儿他爸动手打了一个三开门大衣柜,一头沉写字台,上边玻璃拉门、下面有抽屉和储藏柜的书橱,高低柜式的组合音响。从那时候起,家才算象个样了。</font></b></h1><h1><br></h1><h3><b><font color="#808080"> </font></b></h3> <h1><b><font color="#ed2308">儿女 祝 爸爸生日快乐!</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自己打的几件家具伴随我们生活二十多年,跟着我们搬了两次家,2007年才随着卖掉的房子舍弃了。除了大衣柜,其它家具都留有照片:</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80栋,高低柜式的组合音响。</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女儿心灵手巧,会做毛绒小动物。她先把想象的小狗、小熊、小猫、小兔在纸上画下来,涂上颜色,然后找来相应的废旧绒布裁剪好,再巧妙地缝在一起,塞进棉花。用纽扣做眼睛。一个个小狗、小熊、小猫、小兔胖乎乎、毛茸茸的,栩栩如生,挂在墙上,摆在沙发靠背上,给房间增添了不少情趣。</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看下面照片中,弟弟手里的小熊猫就是她做的!</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80栋 主卧,书橱。</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80栋 次卧 写字台</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国家开始恢复经济建设,工厂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扩建职工宿舍,让我们盼到了更美好的日子。</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1986年8月按资格(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排队,我们搬到了二新区80栋1门1楼2号(这是新楼),由大走廊的一屋调成两屋一厨一卫,就在女儿读高中的关键时刻我们有了自己的独立门户,为孩子创造了安静的学习条件,作为父母真是感到十分欣慰。1989年、1993年俩孩子分别升入了本科大学(儿子保送到哈工大)。</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1989年7月7日,女儿参加高考。早晨我养的两盆"对儿红"开花了!吉祥兆头!</font></b></h1><h1><b><font color="#808080"> 晚上我拍了照。</font></b></h1><h3></h3>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 80栋 主卧</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 80栋 次卧</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1994年 安装了电话</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1997年2月作为工厂奖励住房,我们又调到了二新区88栋3门5楼3号,楼层、采光有了改善,而且面积扩大了,在南北两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8平米的小餐厅,格局比原来双阳的要好。</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 88栋 南卧</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二新区 88栋 南卧室</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2003年8月我们搬进了旭升家园的住房,实用面积73.5平米。除了一南一北两间大小适宜的卧室外,南北落地阳台,豁亮的大明厅,厨房、餐厅、卫生间,居住、学习、作饭、吃饭、洗漱,感觉到身心很舒展。小区干净整洁,有花坛、绿地、坐椅、健身器材,生活、休闲十分惬意。</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客厅</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餐厅 厨房</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1983年冬 兆麟公园 看冰灯</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1994年夏 姐弟俩 </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1995年 银婚 (结婚囍25周年) 纪念</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2001年5月6日 儿子 婚礼上</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2006年夏 黄山</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  2008年7月 垂钓 于北京 颐和园外</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2009年5月3日 儿女都长大了 </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2009.5.4 </font></b><b><font color="#ed2308">全家合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含饴弄孙之乐</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 <h1><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808080">结婚三十余年,我们俩相濡以沫,一步步甘苦与共的经历,通向日益美好的明天,正象这新家园的名字一样——旭日东升!</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改于 2019-8-23</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