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岳村鈲子</b></h1><h3>鈲子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俗称“鈲子”的特制铜质小钹而得名,又因起源于该县凤城镇岳村,当地民众习惯上称之为“岳村鈲子”。文水鈲子起源于当地古代祈雨仪式,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在演奏时用乐器模拟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频获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br></h3><h3>文水鈲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1><b>孝子渠长拳</b></h1><h3>文水长拳,又称“左家拳”,“左家长拳”。是北方武术拳种的一种,因此拳种创始于清朝著名镖师左昌德而定名,迄今为止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h3><h3>文水是“武术之乡”。孝子渠村就坐落在县城西南,背靠吕梁山,世人称之为“拳窝子”。清光绪年间(1809年),左昌德(江湖人称左二把)就出生在这里。</h3><h3>左家拳初始于家传,精技于师授,丰富于交友,践行于保镖,创新于思考,左昌德及子弟们在近半世纪的保镖生涯中,足迹踏遍“南七、北六”13省,从未失手。“左家弹腿天下走”之说就是对左家拳威力的写照。</h3><h3>左家拳在历代子孙的传承中,已形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左家拳”。其中,“面掌”、“弹腿”和“虎头双钩”堪称“左家三绝”。山西、陕西、北京、江苏等地至今还广为流传,习者甚众,是中华武术之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h3> <h1><b>桥头大鼓</b></h1><h3>桥头大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传统民间锣鼓音乐,桥头大鼓,来源于当地祭祀风俗并与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血脉相连,是当地传统文化祈雨民俗的缩影,对研究文水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主要特点是:鼓大,声大,阵势大。因其鼓音声似滚雷轰鸣,被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列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h3><br></h3> <h1><b>东旧剪纸</b></h1><h3><br></h3><h3>剪纸艺术,早在汉唐时期,就有民间妇女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作花鸟,贴在发边作为装饰的风尚。多少年来,剪纸在我县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珍品,他的产生和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每逢新春,人们家家户户糊新窗、裱新花,成为不可缺少的佳节装饰品。[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