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赶个秋

幽忧

<h3>  家乡排料,以前称花垣县排料乡,现在称双龙镇排料村。乡场还有,每逢初四、九,五天一次的赶场是附近乡亲们的必修课。</h3><h3> 家乡爱搞活动,正月、立秋都会有。政府支持,村委发起,村民积极。每次活动前的各种准备,活动后的清扫、整理,几乎全村总动员,虽然累,但组织得多了,也就变得信手拈来,每种活动项目都安排得井井有条。</h3><h3> 母亲们呢,则給她们外嫁的女儿打电话:家乡做闹热了,你们回来吗?你是不忍辜负她们期盼的心情,也害怕她们看到别人家女儿回来时羡慕的眼神,所以,女儿们,大多会回去赶秋。回来可以会会很多亲朋好友。</h3> <h3>  来的都是客,这是专门接待狮子、龙队的人员,每来一支队伍,他们就要敲锣打鼓舞狮欢迎。现在刚刚接过一个狮队,他们互相调侃着:“早上吃那么多饭,舞个狮子都没有客人的有力气。”</h3> <h3>  大家齐聚中心会场,等待开幕式,只要与会领导、嘉宾宣布开始,顿时鞭炮齐鸣,村子各处的活动点就开始了,如:舞龙,舞狮、武术、苗歌、苗鼓、斗鸟、民间文艺表演……</h3> <h3>  苗族男女老少,见到苗鼓,都能来两下子的。</h3> <h3>  老当益壮,来段苗族武术!</h3> <h3> 龙腾虎跃享太平,</h3> <h3> 欢歌起舞颂盛世!</h3><h3>(赶秋节哦,舞台布置是亮点,挂满了玉米、花生、西瓜等等农作物)</h3> <h3>赶秋新节目:画眉鸟争霸赛</h3> <h3>这也是赶秋新节目:钓鱼比赛</h3> <h3>会场一角</h3> <h3>  以前唱苗歌要搭台子,现在好像不要了,各路歌手各找对手,在树林间,小河边,一茬一茬地唱,日落西坡还舍不得散场。对于这些歌手来讲,是快乐浪漫的时光,感觉重返二十岁了。记得听符顺忠老师上课,他说:“那些苗族老人,有些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唱起苗歌来,那是见到一棵草,见到一块石头……都能来几句。” 一点都不夸张!苗歌源于生活,又把生活诗意化了。</h3> <h3>  场外美食也不少,有本地著名的排碧竹筒粉,岩锣西瓜……</h3> <h3>  来赶秋的男女老少,皆着盛装。看到拄着拐杖来赶秋的老人,莫名地感动,是他们不经意间将这活动演绎得生动隽远。赶秋是活动,更是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怀。</h3> <h3>年轻的时尚,老的也不落伍😄</h3> <h3>排料有热情的人民,还有如画的风景。</h3> <h3>  我们可以去排料河走一走,虽久旱无雨,河道干了,但堆积的层层岩石如古老、沉默的书页。若是平时,水浅浅漫过层叠的石板,泛着白色的波浪,吟唱着轻轻柔柔的歌。</h3><h3> 河还在,水也仍有,我们翻螃蟹、搓鱼虾的童年却永不回来。小时候,长大是个很遥远的梦,让你期待,使你憧憬;长大后,小时是一首多美妙的诗啊,让你思念,使你心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