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p><p>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p><p> 英埭头社会结构的特殊性,造就了不同于周边村庄的风气。那就是特别注重教育,特别愿意让孩子上学读书。</p><p> 造成这种观念是英埭头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p><p> 英埭头港的历史,曾经从弱小到强大;从贫脊到繁华;然后又从繁华到萧条,从热闹到冷清。</p><p> 这种令人眼花暸乱的变化,容易让人静心沉思,也容易让人总结经验教训。</p><p> 区别于其他普通农村的最基本的是,没有固定的田地和收入。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另觅蹊径。</p><p> 而实际上结论是现成的,那就是:</p><p>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p><p> 这个观念深深根植于英埭头郎的思想里,特别是那些非农户的人领会更加深刻,执行得更加得力!</p><p> 虽然,这句"经典"经常被批得体无完肤。</p> <p>一一解放前残留下来的破旧的二层半水泥钢筋写字楼,以前俗称大楼。小时候觉得是个即神秘又有文化的地方。</p> <p>解放前的人口来历复杂,对读书不重视,学校也少,但英埭头曾在大楼边上的小礼拜堂办过初级小学。</p><p> 这是解放前的事了,解放时早就停办了,所以知道的人不多。据说,小学名叫"菁华小学",具体位置在小礼拜堂里上课。虽然招收范围也涵盖几个大队,但入学的学生只有一二十人。</p><p> 解放后,英埭头的孩子要到二里外的兑山南尾井村的兑英中心小学就读。就是这样,英埭头郎的入学普及率也比别村高。</p><p> 除了解放后已超龄的孩子外,绝大部分适龄儿童都上了学。</p><p>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英埭头有一、二十个已经超龄的童养媳(闽南语称心富仔)和女孩子,大部分没上学。</p><p> 造成如此局面的主因是超龄,另一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重男轻女的传统陋习。</p><p> 绝大多数适龄儿童都上了学。这在解放后一直到文革前,与周围的村庄辍学率较高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极大的落差。</p> <p>放学时,学校组织学生排路队回家。其他村庄的学生,只有稀稀拉拉的半截子。而英埭头的学生,从头一直排到围墙边,甚至有时干脆排成两队。</p><p> 由于家长的重视,加上学生人数众多,学习的风气也较为浓厚。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突出,格局相对较高。</p><p> 最常听到其他村的学生说的就是,认几个字会记名字和工分就行了。</p><p> 而英埭头的父母一般会对孩子说,好好读书,以后跳出农门,去吃国家的头路(工作)。</p><p> 较高目标的制定和经常不断的灌输,导致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相对高涨,目标较为明确,学习气氛比较浓烈。一般来说,班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大部分是英埭头郎。</p><p> 不是英埭头郎比较聪明。</p><p> 是英埭头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没有耕地,没有生意,没有退路,唯有认真读书才有出路!</p> <p>这种思维,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着,浸润着孩子的心灵。</p><p> 如果,共和国的步伐能坚定而笔直地走下去,英埭头郎的理想一定会如愿以偿。</p><p> 而世上的路,总是那么曲折。</p><p> 文化革命的到来,打乱了国家前进的步伐,也打断了英埭头郎的梦想。</p><p> 1947年以后出生的绝大部分孩子,在十年文革中,来不及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就半途而废,回到村里务农。</p><p> 生产队从到处划拨得来的四、五百亩田地,没想到变成了整整一代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归宿。</p> <p>但是,还是有一些幸运儿,一般是出生于1947年以前的初、高中毕业生,避过文革运动,走上了受高等教育之路。</p><p> 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全村共出了7个大学生和9个中专生。对于当时只有二、三百人的小村庄来说,简直就是奇迹!</p><p> 当然如果没有文革,大批解放后出生的第二、第三梯队,会有更多的孩子进入大学殿堂。</p><p> 世上没有"如果"两个字。</p><p> 文革前的大学生、中专生极少。很多村庄都没有,有的大队几千人,才能出个把大学生或中专生。</p> <p>这些大、中专生,成了社会稀缺的人才资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和贡献。</p><p> 他们中的许多人,评上高级职称,有几个成了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这十几位大、中专毕业生,成了各单位的骨干和栋梁。</p><p> 有的后来成了大单位的设计师;</p><p> 有的成为国有大企业的总工;</p><p> 有的成为医院的护士长;</p><p> 有的成为铁路工务段的总会计师;</p><p> 有的成为厦门国有企业的厂长、总经理;</p><p> 还有的进入政府财政部门。</p><p> 其中有一位厦门大学毕业生,后来当上集美区的区长、区委书记。</p> <p> 纵观这7名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小商贩家庭出身的有5人;出身牧师家庭的1人,出身农民家庭的只有1人。</p><p> 而9名中专生的出身,牧师家佔了3人;小商贩出身的占了4人;农民家庭2人。(中专生有两名属文革66、67届毕业,多年后教育部门才承认其为中专毕业生)。</p><p> 从年龄段来划分,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1947年前的人,刚好能避过文化革命,有机会升上中专和上大学。</p><p> 而实际上,1957年的反右及1962年的蒋军叫嚣反攻大陆,致使部分解放前历史上有"污点"的家庭,还有几个孩子的升学因政审受到严重影响而辍学。</p><p> 加上几无间歇的政治运动,另有好几个因家庭政治原因无法继续升学。</p><p> 总的来说,家庭的经济条件及家长的眼光和决策,决定了孩子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非农户的家庭,比起农民家庭,其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经济能力的支持和重视程度要高很多,所以其成果也会丰硕得多。</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是文革前的状况,带有一定时代的局限性和偶然性。文革特别是改开后,全村几乎都变成了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 </p><p class="ql-block"> 如今,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完备的教育体系、设施,较高的录取率,反而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慢慢地下降而趋于平庸。</p><p class="ql-block"> 村里,没有了父母对孩子关于以后跳出农门、吃国家头路(工作)的谆谆教诲,只剩下家长们督促孩子学习时,经常能听到的吼声!</p><p class="ql-block"> 可怜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 天下谁人不吼娃!</p><p class="ql-block"> 一一老郭</p><p class="ql-block"> 2019.8.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