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也是远征军人

海灵

<h1>  这几天,一直在看《中国远征军》,结合查找到的一些资料,心中不禁思绪万千。这里,先引用戴安澜的家书一封:</h1><h1>亲爱的荷:</h1><h1> 余此次奉命守东瓜(同古),因上面大计末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現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h1><h1> 安澜</h1><h1>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ニ日</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写下这封家书时,他和全师将士坚守的缅甸同古城,已被日军的飞机和大炮炸成一片废墟。作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统帅部组建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200师功绩卓越,入缅作战之前,昆仑关攻坚战一役已闻名遐迩。1942年3月8日,第200师作为中国入缅参战的第一支部队抵达缅甸同古,10天之后,就与来袭的日军展开激战。激战12天后,孤军深入的第200师奉命撤回。</span></h1><p><br></p> <h1>  而戴安澜的这封家书,竟一语成谶。</h1><h1> 有第200师步兵指挥官兼第598团团长郑庭复在回忆文章中提到:3月18日拂晓,敌人搜索队约20人,骑着摩托车沿公路向同古前进,我摩托化骑兵团及第598团步兵第一连进入公路两侧伏击,此次前哨战,击敌30多人,缴获步枪20支,这是日军侵缅战争以来,第一次遭到的失利,不但杀了日本侵略军的威风,也转变了英军对中国“草鞋兵”的轻視。</h1><h1> 而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戴安澜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以沉重而沙哑的声音立下誓言:“余奉命固守同古,誓与城共存亡。余战死,以副师长代理,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理...<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此后的形势开始逆转。</span></h1><h1> 有第200师野战医院中校院长李颖忆在回忆文章中提到:“由于中英、中美间的矛盾,指挥上的混乱使局势出现了危急。异国作战,远征军粮食、弹药有限,没有缅甸地图和盟军配合,久战不利。”在与日军激战12天后,第200师奉命撤回。台湾官方资料《抗日战史》记载,第200师在此次战斗中伤亡2343人。</h1><p><br></p> <h1>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曾经播出过十ニ集纪录片ー《中国远征军》。将中国远征军在民族存亡之紧要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毅然出征他国,以“损失惨重一一失败一一胜利而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为题材,彰显我中华儿女豪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牺牲的赤诚情怀,观者无不痛心疾首、更无不刻骨铭心!</h1><h1>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艰苦卓绝,来之不易。不仅有辉煌,更有血泪与悲壮。这是一段应该由世人牢牢铭记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参与其中,功不可没,其牺牲得了不起,泣鬼神,慷慨激昂!中国远征军,其失败得了不起,惊天地,豪迈壮烈!中国远征军,其胜利得更是了不起,励人心,气壮山河!</h1><h1> 纪录片披露真实的中国远征军,全面阐述了中国远征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出国作战。没有中国远征军20万将士的浴血奋战,同盟国是不能遏制德、意、日轴心国妄图瓜分世界的迅猛攻势的,世界将会是另外一种格局!</h1><h1> 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国远征军意义非凡。</h1><h1>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杜聿明将军指挥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第5军机械化200师能够在同古顶住日军15军约两个师团的进攻,长达十二个昼夜;新38师能从日军的包围中以少胜多,成功地营救近万人的英軍主力;这与美英部队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地向日军投降,英军在缅甸望风而逃相比,可以说是盟军对抗狂妄南进日军的最大亮点了。</h1><h1><br></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  虽然中国远征军伤亡惨重,十万人仅仅有四万人历经千辛万苦撤回国内和印度,可在当时的太平洋战场上,试问有那一个国家的军队创造了如此骄人的战绩?</h1><h1> 历史是人类记忆中的殿堂。纪录片以详实的史料,再现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抗击日军的英雄历史,我为那些被尘封历史中的点点滴滴所震撼,国民党将士在正面战场的功绩也开始回归历史的真实,客观公正、抛开历史成见和政治偏见,让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那场战争。一代中华儿女曾经这样壮烈的牺牲,支起过一个民族的脊梁。</h1><h1> 家父也是远征军人!</h1><h1> 生前他透露过自己是孙立人将军属下以及他们三十八师在入缅作战时的二、三事。只可惜,老人家担心这些事情会对儿女不利,故而未曾讲述详细。我只知少壮之年,他便虎步雄风地领兵征战于滇缅一带的雨林丛中。暮年后,观察弥留之际他的诸多表现,却依然心在军旅中...</h1><h1> 多年以来,我为自己竟然没能全知父亲人生而深深遗憾;更为他一生受到的不公而无数次地泪流满面、痛在心头啊!</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  今天,看完45集《中国远征军》,我觉得仿佛自己正从血与火的战场中归来,带着中国军人的无畏与豪迈归来,带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归来!</h1><h1>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一勿忘中国远征军,壮哉,军魂不死!悲哉,中国远征军!</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写于2011-7-26,初始登发于QQ空间。浏览163次,今导出朋友评价若干如下:</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白我和静好、我心永恒、无限极、军旗不倒...觉得很赞</b></p><p><b style="font-size: 20px;">中明:</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1-7-288:56</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伯伯是我最敬佩的老人!」虽然他的一生受到很多不公平,给我们展现的是开朗,慈祥,乐观的面对人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和榜样!</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海灵回复:</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家父九泉听到你的心声,一定宽慰开怀呀!</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济宁杨保民:</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1-8-38:15</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对日正面作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产生了无数的抗日英烈,他们作为中华民族抗击倭寇的先驱着实可歌可涕,可是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党的怀抱里的一代人知之甚少,归结为历史原因吧。先父36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抗战期间历经卢沟桥战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流过血。负过伤,可是最后只有百团大战写进老人的悼词,其他的不算参加革命,哈哈😂。我有机会看看这个片子,这样题材的片子能在内地上映说明领导层在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方面的努力,相信不会太久了,这段尘封的历史就要展示在所有中国人民面前,向伯父他老人家致敬。</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海灵回复:</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保民哥的敬意,同时我也怀着深深的敬意缅怀杨伯伯.如此看来,我们的父辈有了更多一些的共同经历。保民哥,我们一起为父亲们骄傲吧!</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苏衡</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1-8-815:23</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中国远征军的了解真的不是很多。看了这篇文章,对二次世界大战中,远征军所起的作用,有了新了认识。还原历史的真实,是对那些为国捐軀和后来那些忍辱负重的中国军人是最大的告慰。赵伯伯九泉有知,定当安息!</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海灵回复:</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恒儿:我的挚友,父亲临终前虽早已复职,但是心头一定还有淤滞。那一年他看《血战台儿庄》后,神色凝重对我说:“终于,有人肯讲真话啦!”然,若干年后的今天,我才能对老人家彼时心情略有理解。是,他们是忍辱负重着的中国军人!如有可能,我真想捎家书一封,以求父亲身心安息呀.</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苏蘅回复:</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好活着!这才是我们父辈希望看到的。</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妹妹</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5-1-716:33</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花了三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52集的《中国远征军》,感觉终于有人愿意出头为中国的这段历史说句话了。好像过去一直以来都不大讲这些。看来,社会还是进步啦。</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海灵回复:</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看完该剧,相信你一定和姐姐我一样,心里长长地舒一口气啊!作为第38师孙立人师长的属下,父亲应该是个很棒的军人。不然,解放后他的第一工作岗位也不会是在中央军委(哦,那时候被称之为:国防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妹妹:是啊,咱们的老父亲应当含笑九泉了...</span></p><p><br></p><p><b>菠萝</b></p><p>2015-3-1211:46 </p><p>向老英雄致敬,很多真实历史我这年轻代都不知道。</p><p><b>海灵回复:</b></p><p>谢谢你,年轻人多了解历史会成长得更快!</p><p><br></p><p><b>雪堂(韩光炬):</b></p><p>2018-4-2522:50 </p><p>1937年,中国组建了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当时叫机踏营”。苏联提供武器,由德国人训练(地点在湖南湘潭)。当时家父就是这只机械化部队的苏联顾问团的警卫。这就是国军第200师的前身。所以,后来我每提到戴安澜时,家父就是一脸的肃穆。可见对他老师长的尊敬!只是后来家父没能参加远征军,去了杜聿明军长开办的“大同中学”学习。作为国人,应当永远怀念那支铁血队伍!</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海灵回复:</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韩光炬):戴安澜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是国共两党共同追认的烈土,是不朽的民族英雄。你父亲尊重他的师长,也是尊重他自己的这段人生经历。他们,值得后人景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