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培计划(2019)湖南凤凰县骨干班主任提升研修总结</h3> <h3>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西湖滨,园丁一堂春。</h3> <h3>2019年8月8⃣日,我们有幸来到杭州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为期十天的骨干班主任提升培训。这次培训让我们收益匪浅,不仅聆听了杭州名家名师的讲座,还观摩了几所优秀的学校,时间虽短,但收获满满。</h3> <h3>每堂讲座都是精品,每一讲都是专家们多年的教育实践沉淀,名师名家的提点如醍醐灌顶。</h3> <h3>每天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培训的整个过程都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和启迪。</h3> <h3>回顾十天的日日夜夜,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h3> <h3>每堂课我们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h3> <h3>我们时而欢笑,时而静思。</h3> <h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班主任的老师,要走出去,接受先进的理念,如果不更新管理的方式方法,我们便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被学生淘汰。这几天的学习,在专家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班主任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才能使专业知识系统化,业务素质专业化,提升师德修养,发展专业能力,做研究型的班主任,福泽桃李,宽慰自己。</h3> <h3>一、应对压力,用积极的价值观影响学生</h3><h3>此次培训有多堂关于心理辅导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教师要有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的工作技能。工作中不仅要学会如何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更要学会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在沈宣元教授的《教师心理问题调适》专题讲座中,专家提出教师要有正向力,创造积极情绪,直面挑战保存自信、乐观、希望、抗挫,用善意的眼神去感悟。作为班级管理者,即使不能做高山上巍峨的大树,也可以化身为矮小的灌木,甚至一棵小草,也有它自己的作用。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东西,改变你的定式思维,改变自身的力量。班主任折射出的正能量必将成为学生积极价值观的源泉。</h3> <h3>二、读书富脑,勤学慎思</h3><h3>培训的好几位教授都提出我们班主任要活在当下,顺应时代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他们也拿出了多个案例同我们分享。智慧的班主任和传统的班主任在思考问题上,处理学生问题上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大相径庭,当然收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智慧的班主任才能教出智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感觉教育吃力无力的时候,面对教育的难题和困惑时,我们需要大智慧。智慧也是需要充电补给的。培训的各位教授的优秀成果,也都是通过多年的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沉淀而来。每个人专业成长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职业成长来自于阅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培训专家团队也推荐了很多好的书目。读书是借鉴别人的智慧,思考才能产生自己的智慧,在思考中寻得方法,得到理论,进而去指导实践,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特色。</h3> <h3>三、教育科研,做研究研究型的班主任</h3><h3>此次培训我们不仅是在教室听理论讲座,我们也来到学校进行了实地探访——淳安建兰中学和建德的航头中学。这两所学校都形成了自己教育教学和德育风格,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参观校园,校长讲座,我们更懂得了教育科研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知识和认知都会变化,伴随着人自身能量的局限性,教育教学的最佳阶段会逐渐远去,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只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才能使教学的状态年轻,并收到学生的青睐。班主任要有研究的心态,在管理班级时应当思考怎么做才有效。专家们通过分析实验案例,告诉我们,做为班主任应该活在当下,培养学生的成长思维。例如,扔垃圾案例,采用不同的办法教育,最后通过切实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发现,不同意的的教育方法,收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激发成长的方式效果最佳。我们班主任应该去做打开学生智慧的钥匙,激发学生成就的动机,而不是单纯而简单的正面说教。作为班主任要放大自己的格局,用科研的心态去做班主任,这样我们才会体会到班主任的乐趣,乐在其中。把班主任工作科研化,可继承发展教育先辈的教育理念、思想、成果,同时,也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教育成功理念和成功经验,可以达到在学习中互相汲取,共享成功资源,共同进步的目的。</h3> <h3>培训内容很丰富,不仅享受到杭州教育文化大餐,还追溯了丝绸发展思源与服饰文化变更发展之旅——参观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了解蚕丝的制作工艺时,不免会想到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次培训其实也是我们这些班主任的一个破茧的过程吧。</h3> <h3>下姜村之行是田园慢生活的体验。这个小村子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村里的标语随处可见,上面内容多是关于“感恩”和“梦想”,到处可以看到下姜村民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感恩,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一定要服务于民,教育是济贫帮困最有效的长远方式。</h3> <h3>培训结束,在杭师大跟班老师的陪同下,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了高铁站,互道再见后,看着跟班老师远去的背影,不禁想起了梁晓声对文化一词的解读——什么是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h3><h3>李楚老师是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主任,高大帅气,近期看朋友圈才发现他还是两个女儿的爸爸。培训期间他全程陪同,最令人感动的是每次食堂打饭他都会默默的站在受训老师队伍旁边为老师及时提供帮助,培训老师队伍散尽,都吃上饭以后,他才端起餐盘,打饭吃饭。</h3><h3>钟老师,去淳安考察的大巴车上,才赫然发现多了这么一个谦和的老人。出发时他提醒老师们要系好安全带,下车时不忘提醒老师们检查随身物品。温暖的他刚出现,就引起了老师们对他的兴趣,纷纷猜测他的身份。后来上课的邱教授介绍才知道他是杭师大已经退休两年的老师,他就是因为喜欢教育研究工作,退休也不忘发挥余热,不仅为培训方案出谋划策,还自愿跟班服务,没有任何报酬。培训结束,群里也可以收到钟老师分享的好的教育文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h3><h3>年轻的易老师和李老师默默陪伴,精心布置的教室,茶水处不断的热水和茶叶,高铁站举牌的迎接……无微不至,这让也我这些来自边远山区的老师领略到了浙江作为教育优秀大省的文化情怀。👍</h3> <h3>学员也感悟良多</h3> <h3>培训结束了,思与行不会结束,我们一直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