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了解一个省的历史、人文和地理,就得去博物馆。</h3><h3> 今天上午,我和爸妈一起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分为三层,一楼是《主题展览馆》;二楼是《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馆》,诠释了湖南的发迹兴旺历程,有古代的青铜银器,农耕作物和众多革命时期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等等;三楼则是我期盼已久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馆》,有辛追夫人的遗体和墓葬棺椁展示。 </h3><h3> 避免人多,我们从三楼开始观赏,直至一楼。</h3> <h3> 果不其然,三楼大到不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数不胜数的汉代古物和马王堆出土的文物,都被隔离在玻璃橱窗内,有很强的保护措施。</h3> <h3> 我们来到文物旁,小心翼翼的观赏着古物。接下来这张珍贵的黄纸上写着的矫若的字体的纸张就是《太平寰宇记》。</h3><h3> 北宋《太平寰宇记》载,马王堆为西汉长沙王刘发葬其父汉景帝(刘启)妃子程颐、唐颐(刘发生母)的墓地。</h3> <h3> 了解了《太平寰宇记》后,我们又来到了古书《长沙县志》旁。</h3><h3> 《长沙县志》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并一直延续至今。</h3><h3> 我们悦目后,就把这个房间游览了一遍,有许多古代珍贵的古器以及青铜礼器。</h3><h3> 随后我们就进入了存放着更多古物的房间。</h3> <h3> 这个红色的小瓷杯就是“君幸食”漆耳杯了。 这个杯子在当时辛追、利豨的墓出土是时发掘了100多个,外书“一升半升”表示容量。《史记·项羽本纪》载:“幸分一桮(杯)羹”,可知这种耳杯是用来盛羹类食具的。</h3><h3> </h3> <h3>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二楼。它展示了湖湘文化的精髓,这层楼多是一些雕塑与琴棋书画类的古物。</h3><h3> 看着众多处矗立在我们眼前的雕塑,心中不禁感叹不已。没过多久这间房就被我们游览完了,满怀期待的来到了隔壁储放文物的房间。</h3> <h3> 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加固后的偶人,同样也是从辛追夫人的墓中出土,看起来也有些“岁月”了。</h3> <h3> 摆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古器是西周时期的铜马簋。1981年桃江连河冲出土。</h3><h3> 器形与兽面纹,与中原相近,而上下两层的马纹与立马独具特色。胎壁较薄,纹饰凸出,器内随之内凹,地方特色显著。 </h3><h3> 以上为铜马簋的简介。 </h3><h3> 随之,我们游览完了第二层楼,正准备整装待发,却无意间看见了辛追夫人遗体位置的指向标,便迫不及待的朝楼梯口走去。</h3> <h3> 哇塞! </h3><h3> 我们被眼前的壮观景象给震住了。呈现于我们视野的是一具保存的得完好无损的干尸,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雨露风霜后竟还能保护的这般完好如初,堪称奇迹! </h3><h3> 我不禁小心的趴在围栏处,仔细俯视着真真实实的干尸,就像做梦一般奇幻。</h3> <h3> 好不容易被爸妈劝走了,我还是念念不忘。终于,我们来到了一楼,一楼宽广无比,储存的古物也似乎多了些。</h3><h3> 眼前的,正是辛追夫人的棺椁。这具棺材出奇的珍贵,棺材是用几层包裹起来的,外层的棺材上全都镶嵌着花花绿绿的宝石,而基层棺材是用木头做的,里面的结构非常之复杂。没过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其它文物旁,继续观赏。</h3> <h3> 这口瓷壶,是古代从深墓中挖掘出来的四羊方尊,是纯粹的铜器。</h3><h3> 四羊方尊的外形酷似花瓶,下半身呈圆形,上半身则完美的衔接成了一个三角形,看起来,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从侧面看,便形成了黄金分割比例,不仅是视觉,连感官上都令人舒坦无比。</h3><h3> 四羊方尊的奇特之处不仅如此,还因为在两种形状的衔接处又完美的塑造出了四个羊头,给人奇特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h3> <h3> 四羊方尊的一旁则是商朝的兽面纹铜壶。此壶子更是精致无比,就像所谓的“更上一层楼”的说法。</h3><h3> 兽面纹铜壶的造型上也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比如它的形状:从上半身像是一个圆柱体,紧接着,紧紧地衔接了形如圆形的下半身。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它,除了能从身上五花八门的线路条纹和一个弯曲的提手来分辨样子以外,怎么看都是同样的造型。</h3> <h3> 观赏完所有文物古物及古器后,我们又来到大门口看了墙壁上的五行相生相克图以及“太一祝”复原图。</h3><h3> 走出博物馆已是中午了,脑海中还一直回放着一些画面,好像有很多疑问没得到解决,回味着历史带给我的震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