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荡口古镇一曰游记(2019.8.23)

潘湘菊

<h3> 一直听说无锡荡口古镇很美、很静谧,商业氛围不浓,鉴于多种因素才于近曰赴程,了却心愿。</h3><h3>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境内,地处无锡、苏州两地交界,占地面积20.68公顷。</h3><h3> 古镇风光秀美,北新河、北仓河环绕全镇,並有多条支流贯穿全镇,湖塘密布;这里粉墙黛瓦、石巷幽深,流传着唐伯虎点秋香的动人爱情故事;镇内小桥流水,各式大小的桥梁约有30多座,是一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h3><h3> 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这里孝义之风盛行,西汉丁兰、东晋华宝、元末华幼武、明初华国贞都是恪守孝道的典范。华氏子孙数百年相继,创设义庄、捐献义田,扶危救困、助学兴教,延及乡里,使其成为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家族慈善机构。</h3><h3> 这里名人辈出,有铜活字印刷鼻祖华隧、翰林院学士华察(华太帅)、近代科学先驱华蘅芳、《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漫画大师华君武、国学大师钱穆、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等一大批名人。</h3><h3> 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4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h3> <h3>荡口古镇地理位置图</h3> <h3>荡口古镇入口处牌楼。朝北面牌楼匾额为&lt;荡口&gt;,系唐佰虎手迹;朝南面牌楼匾额为&lt;仁里义坊&gt;,是唐佰虎之友文微明所书。</h3> <h3>荡口古镇景点导览图</h3> <h3>古镇花笑池场景之一</h3> <h3>古镇内粉墙黛瓦、石巷幽深的场景</h3> <h3>古镇深巷中的各式传统美食商店场景</h3> <h3>古镇老街街景之一</h3> <h3>古镇湖荡密布,小桥流水,此为临湖一场景。</h3> <h3>农耕馆。馆内展示了旧时风車、磨盘、牛耕犁鈀、稻麦脱粒机等农具实物以及曰常生活用品。农耕文化滋养着荡口百姓,也使荡口成为江南粮食集散地和全国粮赋大乡。</h3> <h3>渔乐馆。荡口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着"八湖福地"的美称。傍水而居的荡口百姓靠水吃水,受水亲水,很多人捕鱼为生。此为渔乐馆内展出的用于捕捞水产的各类工具。</h3> <h3>古镇内横跨庙浜的单孔梁桥~嵩峯桥</h3> <h3>古镇风光秀美,小桥流水随步可見。</h3> <h3>古镇老街整洁雅静,小巷远处是荡口世香书家。</h3> <h3>静谧幽深的古镇石巷场景</h3> <h3>古戏台。</h3> <h3>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唐伯虎点秋香"就发生在这亇古镇里。图为景区有关人员为游客再现唐佰虎与秋香拜堂结婚的场景。</h3> <h3>荡口巡检司外貌及司内展出的官服、器具等物。</h3> <h3>荡口书香世家外貌及内景。</h3> <h3>古戏台一侧的传芳桥</h3> <h3>古镇传芳巷掠影</h3> <h3>荡口古镇老街街景之一</h3> <h3>荡口颇有特色的"雨巷"场景。巷内悬挂五彩嫔纷的小阳伞,”人造雨"似雾似水不断喷薄而出,人在巷内走,如在画中行,烟雨江南的胜景令人难忘。</h3> <h3>华君武(1915~2010)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于杭州。中国著名漫画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图内&lt;一楼&lt;华君武漫画馆&gt;展现了华君武漫画一生的部分作品。</h3> <h3>华君武祖居。位于荡口古镇黄石弄西,清代晚期共有五间二进,砖木结构,第一进门厅为平房,第二进为带左右厢接的二层楼房。华君武童年时代在此居住。旧居现仍保存完好,是无锡历史名人的旧居遗存之一。2016年9月8曰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华君武艺术表现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图为华君武所作的部分漫画作品及华君武漫画作品雕塑。</h3> <h3>华君武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也是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图为介绍华君武在上海、东北以及新中国各个时期的经历,展现了华君武漫画一生的部分作品。</h3> <h3>2010年6月14日《江南晚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无锡漫画大师华君武于6月13日逝世的消息。</h3> <h3>荡口古镇内湖荡密布,北新河、北仓河环绕古镇,居民临河而居。水多桥多,全镇大小桥梁就约有30多座,尽显江南神韵。图为单孔石拱桥~永安桥。</h3> <h3>镇内仓河北街临河一景</h3> <h3>镇内茂盛的古樟树</h3> <h3>古镇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在北仓河上游览一程,听着委婉动人的锡剧,看着江南古镇的风貌,尽情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荡口文化。</h3> <h3>古镇仓河北街街景之一</h3> <h3>古镇小巷内各式土特产经销商店</h3> <h3>荡口民族博物馆及恐龙博展览馆外貌</h3> <h3>华氏义庄。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始建于乾隆十年,华氏子孙数百年相继,设义仓、置义田,赡族济贫、延及乡里,使其成为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家族慈善机构。现存房屋四进,复原了桥厅、议事厅、仓廒、怀芬书屋、典当行,展示了新老义庄的各项规条和救济制度。</h3> <h3>华氏义庄轿厅。此为供宾主出入时停桥、下桥的地方。也可供桥夫喝茶休息。义庄桥厅又称前厅 。</h3> <h3>义庄仓储场景。义庄除了四进大厅外,其余房屋都作为仓储使用~收容粮食,以备赈族救贫、恤寒解困、养老助学等开支。</h3> <h3>华氏新义庄开设怀芬书屋,将原来分散在各私熟的学生集中起来,也即新式学堂的邹形。 </h3> <h3>华氏义庄典当行场景</h3> <h3>1936年老义庄庄东合影</h3> <h3>华氏义庄内屋门罩匾额为&lt;济仁赡德&gt;,处处展示了华氏义庄盛行的"仁、礼、义、智、孝"之风。</h3> <h3>华氏义庄的各项规条和救济制度、款项用途明细表等,显示了华氏子孙百年相继,赡族济贫、扶危救困的慈善举措。</h3> <h3>华氏义庄内后花园中凉亭一景</h3> <h3>会通馆。系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1439~1513)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始建于明弘治年间。</h3> <h3>会通馆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馆内分别展示了华燧生平事迹和印刷成果(活字印刷、现代印刷、荡口现代印刷、彩印精品)。</h3> <h3>古镇仓河北街临河一景</h3> <h3>在仓河北街遥望仓河南街沿河边照壁场景</h3> <h3>仓河北街临河一景</h3> <h3>红豆树,亦名相思树。树冠伞形浓荫,自古以来都视为情爱相思的象征之物,红豆树下留下传奇爱情故事。</h3> <h3>横跨仓河南街上的单孔梁桥~卖鱼桥</h3> <h3>横跨北仓河的单孔石拱桥~永安桥</h3> <h3>横跨北仓河的单孔木质梁桥~卖鸡桥正面观</h3> <h3>卖鸡桥侧面观。2016年9月8日列为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h3> <h3>图右为横跨水龙浜的单孔石拱桥~迎福桥,图左为永安桥。</h3> <h3>古镇内经营自产纸折扇的商店</h3> <h3>老街上颇有名气的&lt;无锡老酒&gt;营销店及弘一蚕絲工艺店</h3> <h3>王莘故居。王莘(1918~2007)无锡荡口人,人民音乐家,天津市音协名誉主席,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其创作的歌曲《歌唱祖国》有"第二国歌"的美誉。</h3><h3>2009年仿制天津小洋楼修建纪念馆並修复老屋二间。场馆建筑面积1670平方米。故居内全方位、动态地展示了王莘的生平事迹和社会价值。</h3> <h3>不同历史时期的王莘</h3> <h3>1932年王莘到上海先施公司当实习生。1935年上海民众掀起抗曰救亡爱国运动,运动中王莘结织了左翼进步音乐家洗星海、吕骥、孙慎等人。1937年参加了洗星海、吕骥领导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期间《八一宣言》、《西行漫记》等革命著作使他渴望过没有压迫的生活。七七事变后奔赴西北参加革命。</h3> <h3>1938年王莘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1949年率群众剧社成员进入天津,1950年国庆前孕育《歌唱祖国》,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歌唱祖国》。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作了《中朝人民友谊之歌》。他的代表作有《歌唱祖国》、《好时代》、《晋察冀》、《日头上山岗》、组歌《英雄赞》等。1989年《歌唱祖国》获中国唱片总会司金唱片奖。1993年《歌唱祖国》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2001年获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因病逝世,享年89岁。王莘故居内全方位、动态地展示了王莘的生平事迹和社会价值。</h3> <h3>王莘故居</h3> <h3>故居内灶间及王莘母親卧室场景</h3> <h3>左图:1949年,离开荡口17年的王莘携夫人回荡口省亲</h3><h3>右图:上世纪50年代王莘夫妇与母亲及孩子们的合影</h3> <h3>须家米行旧址,位于荡口古镇苍河北街东段。建于清乾隆年间,面阔七间,前后共四进,皆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临河设有搬运粮食的碼头和避雨棚。2012年全面修复,是见证无锡城乡近代工商业繁荣的遗存之一。2016年9月8曰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古镇仓河北街街景掠影</h3> <h3>横跨北仓河的复式梁桥~延祥桥</h3> <h3>图中远处的三孔石拱桥~如意桥</h3> <h3>古镇内北仓河河景掠影</h3> <h3>仓河南街街景掠影</h3> <h3>横垮如意河的三孔石拱桥~如意桥近景</h3> <h3>在仓河南街临河边遥望远处的延祥桥场景</h3> <h3>苍河南街街景掠影</h3> <h3>横跨水龙浜的迎福桥的远观场景</h3> <h3>古镇内河塘一景</h3> <h3>銭穆(1895~1990)系无锡鸿声里七房桥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故居位于荡口古镇苍河南街41号,系晚清无锡地区水乡民居建筑,原是荡口镇上王姓祖宅,1903年至1907年,钱穆就读果育学堂时全家租往于此。2016年9月8日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旧居为面宽三间的两层建筑,有一小院。建国后曾为“天香阁”茶馆以及"鹤鸣楼"书场所用。銭穆故居是无锡近代著名人物旧居之一。</h3> <h3>苍河南街上的"荡口藕香坊"及“仑河老虎灶"场景</h3> <h3>仓河南街街景之一</h3> <h3>仓河南街临河一景</h3> <h3>横跨北仓河的单孔石拱桥~花颜桥</h3> <h3>古镇内向水生长的石榴树已硕果累累</h3> <h3>镇内横跨鳗浜的单孔梁桥~孝义桥</h3> <h3>仓河南街上临河四角飞檐凉亭</h3> <h3>仓河南街对面的关帝庙。右侧为横跨庙浜的单孔梁桥~忠佑桥。左侧为横跨北仓河的单孔梁桥~义盛桥。</h3> <h3>北仓河河景之一</h3> <h3>横跨北仓河的单孔梁桥~义盛桥近景</h3> <h3>镇内唯一廊桥~文昌桥</h3> <h3>北仓河河景之一</h3> <h3>古镇花笑池场景</h3> <h3>荡口古镇景区全景图</h3> <h3>古镇出口处小溪内人造荷花场景</h3> <h3> 图片系手机随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