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场梦的邂逅—— 黄獭嘴中学 钟紫怡

<h3>  “赫赫京都千百年,钟灵毓秀萃龙渊。”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华夏文明的传播之源,更是千万人心中向往的“天堂”。这一场梦的邂逅来源于醴陵首届“北京研学旅行”,而我的梦也由此启航。 </h3><h3><br></h3> <h3>  这一场美丽的邂逅,我们首先来到了宏伟壮丽的天坛。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始建于永乐18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地。当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漫步在阳光沐浴下的“曼妙天坛”,映入眼帘的那一座座宏伟的红墙白塔,我不禁惊叹道:这一座座历史悠久、壮丽无疆的建筑,能如此完美展现在世人面前,这要凝聚多少前人的智慧与心血!天坛就在眼前,但我总想停下来静静地观赏着。正如白居易所说:“天堂在天半,欲上心迟迟。”我小心翼翼的走上那晶莹剔透的圜丘坛,慢慢的欣赏着皇家的雍容华贵,生怕一不小心就要把她震碎。在这里,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回音壁”与“三音石”,运用奇妙的声乐原理给天堂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被称为"天圆之说"的好地方,让我为此更加震撼。更让我为之欣喜的是,我终于鼓起了勇气,第一次与外国游客进行了交谈,心里感到美滋滋的。</h3> <h3>  领略了扬名中外的天坛,来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的长城。中华古国从泱泱大秦走来,五千年的历程,长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年之情不断的绵延在我们心中。在云雾萦绕的清晨,我们登上了长城,我激动万分,脚步紧跟着茫茫人海。座座青山蜿蜒在长城之下,我轻轻地抚摸着凹凸有致的城墙,感慨万分。它巧夺天工的设计,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万里长城是用他们自己的心血一块一块搭建起来的,那种不可磨灭的精神如同一块里程碑,永远屹立不倒。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一条盘旋在中国的"龙”。</h3> <h3>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这次北京研学旅行中我深有感触。炎炎夏日,我们来到这树林阴翳,花香芬芳的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拥有740年历史,这里的每一栋房屋、每一棵树木,每一朵花都见证着古城的变化。在这里,我们将要挑战自我,进行手工艺品的贩卖。看到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我不禁沾沾自喜:这有多难?如此漂亮的手工艺品,谁都会买呀!可下一秒我却怔住了,来来往往的行人穿梭于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里,没有人在我面前驻足片刻,我的心里顿时仿佛有十七个吊桶一一七上八下的。“去?不去?等一会儿吧!不行,自我生存挑战绝对要迈出第一步…”正当我与自己较着劲时,耳畔传来了“啊!我卖出去了,我卖出去了”的兴奋喊声时,我羞愧的低下了头。“嗯,加油,你可以的”我鼓励着自己,缓缓地向人群中走去,穿过人山人海,问遍千百数人,终于小有收获。</h3><h3> 火辣的阳光照射着我,脚底隐隐作痛,但我的心里却洋溢了丝丝的清甜和轻微的苦涩,我体会到了父母奔波在外的辛苦,明白了他们的不容易。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狂风暴雨,他们都要为生活东奔西跑,只为了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他们永远是生活中最亮丽的风景。</h3> <h3>  这次“北京研学旅行”让我明白了:所有中华文化遗产都是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爱护它,为它们骄傲。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让我明白了:无论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懂得心怀梦想,坚持不懈。 这次"北京研学旅行”就如一场梦,让我回味无穷,我怀揣梦想,开启了新的航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