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舌尖上的童年记忆

乐山乐水

<p class="ql-block"> 舌尖上的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 文/诗村人</p><p class="ql-block"> 正月天赋闲在家,常和一帮60后的发小们聊微信。一天,聊着聊着,大家不知不觉就绕到美食上面来了,这也很正常,《孟子·告子上》中云:“食色性也”。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过年过节吃饭如平常,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精米细面已不再是不可奢求的东西,相反,粗粮野菜倒成了市民的新宠。围绕“吃食”这个话题,老同学们开始回忆童年时代叫得出名子的吃食,你一言我一语,竟然说出了四十几种。在这儿需要说明的有两点:第一,好些名词都是我老家北诗一带的方言,其中不乏让人听起来一头雾水的词语,如桶底、蕉子面角日、拔日、刀圪离等;第二,北诗一带方言“日化音”普遍,如“茅日”、院日、剪日、刀日、豆日。明白了这两点有助于更好理解我们童年时代家乡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我把收集到的四十几种吃食大致分成了以下四类:</p><p class="ql-block"> 第一类是三餐饭食,如扁食,刀圪离、荤汤决片、稀粥、悉菜饭、连汤饭、三合面饸饹、榆皮面拔日、炉圪塔、柴火焖饭、南瓜糊饭、羹糊涂、蕉籽米、黄蒸、煮圪塔、桶底、红薯配寡浆水、炉豆皮、糠窝日、糠圪垒。其中扁食、刀割离和荤汤决片属于我们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的“好饭”。当时全家人能吃上一顿猪肉臊日刀圪离或一顿肉馅饺子不亚于现在吃了一顿满汉全席。那时孩子们盼过年很大程度上是盼望能吃几顿好饭。好多孩子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所以对猪肉臊子刀圪离诱人的味道是铭心刻骨的。除扁食、刀圪离和荤汤决片外,其余的饭都和白面、肉无缘了。老家的稀粥(粥,当地音读zuo),说是“稀”,其实是“稠”,能用筷子抄起来。至于做稀粥的材料,则因家境而有所区别:家境好点的,用小米;一般的,一半小米一半玉米圪糁;家境差的,便是下一点点小米,或者玉米圪糁,尔后用玉米面或糠面“糊”稠,这就是所说的“糊饭”。悉菜饭通俗解释就是“净是菜的饭”。做法很简单,等锅开了后,下几把小米,熬一阵子后加点盐,再放入一大碗白萝卜沤的老酸菜,这就是“悉菜饭”。“桶底”其实就是现在城里人叫的小米面煎饼,因鏊子的形状是中间凸起,边沿厚,摊出的煎饼形状很像水桶的底,故名“桶底”。柴火焖饭则是在焖小米干饭时加入好多土豆块、豆角、红白罗卜块和豆类一起焖熟,因为饭中乱七八糟啥都有,像一堆柴火,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我记忆中最难吃的是糠圪垒,它是用谷康皮碾成的面和南瓜或野菜搅拌在一起焖熟而成,吃起来干涩、粗糙,没一点油水,很难下咽。</p><p class="ql-block"> 第二类是过节时的食物,如月饼、粽日、枣山、坨日、口利馍馍、油糕、油煮豆腐、羊尾(音yi)、谷祭、仓窝、炒面等。这些食物必须在特定的节日才有。枣山是过大年初一时家家户户屋里正头老爷桌上摆放的一个很大的枣馍,用来供奉天地君师亲,上面插满了红枣,像一座小山,所以叫枣山。口利馍馍是过大年时长辈给晚辈蒸的一种大馍馍,每人一个,供自己本人享用,不能给别人吃,否则就会失去衣饭,在一年中是会饿肚子的。坨日是一种用玉米面发酵后烤制成的大饼,供过年走亲戚使用。仓窝是用软黍米面做成的,形状为圆锥体,底部摁一个小圆洞,小洞里塞个黍米面揉成的小圆球,称作“仓蛋”,这种食物只在“填仓节”才做。填仓节也写作“添仓节”,是古代民间祈年节俗,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九。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火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这一天家家要蒸仓窝,还在墙角旮旯放些仓窝供老鼠食用。谷祭是中元节这一天百姓为祈盼五谷丰登而祭祀五谷神炎帝使用的一种蒸制面食,形状像谷穗,祭祀用品,所以叫谷祭。羊尾(yi)也是一种笼蒸面食,形状像小羊,巧妇用剪刀剪出角、四蹄、尾巴,用红豆点缀成眼睛,活灵活现,在婴儿做满月时敬老爷用。据说蒸面羊的风俗和神农炎帝的羊图腾有关。再说说炒面,需要指出的是,炒面不是炒削面之类的面食,而是把玉茭籽炒熟后,用碾子碾碎,再用细箩箩成细面面儿,过冬至时拌上煮熟的老南瓜、红薯、柿子一起吃。这种食物味道很香,值得传承下去。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曾携带此食物作军粮,不过他们是和着冰雪下咽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类是解馋小吃,包括咯嘣、铁铛底日、锅盔、糖稀圪腩炒玉茭、油圪麻等。咯嘣是把白面和好,擀成薄饼状,放在铁铛内用小火烤制而成,吃起来很硬,咯嘣咯嘣响,很像现在太谷县的著名小吃“石头饼”。铁铛底日是把白面加冷水调成糊状,有条件的话还可加入鸡蛋,然后用勺子把面糊舀进铁铛内,转动铁铛,让其流成圆饼状,烤一会后把铁铛颠倒,扣在火上,两面烘烤。锅盔则是用发酵过的白面,揉成大饼形状,要点是饼要厚,约有两公分厚,然后用铁锅烘烤熟透即可。锅盔很像新疆维吾尔族的名吃“馕”,常被用作出远门时带的干粮,因形状像勇士戴的头盔,且由铁锅烤制而成故名锅盔。在老家,小时候我们常吃“炒玉茭”,按城里的叫法,也就是爆玉米花。老家有专门用来炒玉茭的平底砂锅。砂锅的好处是炒得脆,不像铁锅,火大了易焦,火小了又膨胀不开。秋天,人们拣嫩一些的玉茭秆割回家剁成小段,放在锅里熬一两个小时,然后把秆捞出,让锅里的水继续熬直到熬成糖浆,这就是老家人说的“糖稀”。玉茭炒好后便倒到糖稀锅里搅拌,并形成拳头大小的团子,这一过程,北诗一带土话便称作“圪腩”。糖稀圪腩炒玉茭香中有甜,的确好吃。</p><p class="ql-block"> 第四类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从大自然那儿“巧取豪夺”的东西了,如梨儿、杏儿、小虫儿蛋(麻雀蛋)、石鸡蛋(山鸡蛋)、烧蚂蚱、烤呜嘤、圪络虫(一种野菜根)、桑杏、小豆角、木瓜、圪津、地圪圙、尖草虫等。为了找到这些美食,我们像小猴子一样翻山越岭,爬房上树,乡村的沟沟坎坎,田边塄头都是我们的乐园,也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四大类的吃食中大家不难发现,和肉有关的极少,只有扁食、猪肉臊子刀圪离和荤汤决片三种和肉沾边,这也可以反过来解释为什么我们觉得小时候的炒肉味那么香了,试想,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能不香吗?不难发现,以上同学们回忆的食物中没提到大米和海鲜,因为当时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这些东西在太行山区的农村是很罕见的。</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代的食物在现在的城市人眼里尽是绿色食品,什么高纤维,高蛋白,低热量,低胆固醇,含谷维素等等,等等。然而,设想一下,如果让你每天都吃杂粮野菜,几个月不吃白面大米,半年不沾腥味,你受得了吗?你就知道什么是苦日子了。好在我们六零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都过上了美满富足的小康生活,但童年舌尖上的味道令我们终生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