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岞镇位于惠安东部沿海,东、南、北三面临海,西与净峰镇七里湖狭长地带接壤,成半岛地形。南部与崇武半岛呈犄角之势,形成大港湾,东望台湾海峡。有明·洪武年间东山卫城、南宋·宰相李文会府宅等胜迹。</h3> <h3>小岞三面临海,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明显,气温宜人,四季常青,雨量充沛,水质无污染、浮游生物十分丰富。全镇可发展利用的深水、浅海、滩涂养殖有十万亩以上,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积累了丰富的捕捞、养殖、加工经验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使小岞成为开发海水养殖首选之地。</h3> <h3>小岞风电场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小岞镇海滨,建设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安装有11台2兆瓦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的风电场内集电线路和一座110千伏升压变电站,预计年发电量6207万千瓦时。项目于2011年6月22日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12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为泉州市投建的首个风电项目,也是福建省第一家通过风电安全预评价的项目工程。</h3> <h3>相传,这段古城墙大约修筑于明朝倭寇猖獗时期,据史料记载,当年朝廷在东南沿海设置了60多座卫城,形成一道与北疆万里长城相互呼应的海疆长城。<br></h3><h3><br></h3><h3> 东山卫城一般是指建在城邦制高点的守卫区域,大部分卫城都具有神庙、粮仓、兵营、水源以及相对海拔高度高于200米的城墙等几大要素。被古城墙环抱的东山村,就是一个典型的卫城。</h3><h3><br></h3><h3> 在卫城墙体后就是村中的观音庙,而在古城门边至今遗留一方古井,相传即为守城卫兵的取水井,古井井口硕大,约需两人合抱,以此推测,当年驻扎在此的兵勇必不在少数。</h3><h3><br></h3> <h3>惠安女指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特殊的民间风情女人,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惠安女,从狭义上来说其实是惠东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是地地道道的汉族。她们的服饰,也深深地影响着周边的乡镇,如东岭、东桥和辋川等。据当地人说,几百年前,她们由中原移居于此,因海边生活为防风而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是扎在肚脐下面。</h3> <h3>东山护澳宫</h3> <h3>海蟑螂(Ligiidae),岸栖甲壳类,鲜少在海中活动,遭遇危险会逃入海中,以生物尸体及有机碎屑为食,有七对步足,及一双复眼,因貌似蟑螂而得名。体长1.5-2.5cm左右,除了头外,身体有十三节,其中胸部七节,腹部六节。有七对脚分布在胸部的七节。尾部腹面是呼吸器官,有12块薄膜。头上有一对大眼,一对触须和嘴。在水中或陆地都靠保持湿湿的尾部腹面薄膜呼吸。海蟑螂有抱卵的习性,每年11月为抱卵孵化最多时期,早上或傍晚,就从栖身处向有食物的地方列队前进。海蟑螂是生活在高潮带的生物,冬天常躲在岩石缝里,喜欢生长在肮脏 的地方。由于海蟑螂的主食为海藻类,所以沿海居民并不将其与肮脏做连结,也常用海蟑螂作为钓饵使用。海蟑螂为世界性分布,亚洲、非洲、美洲沿海均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