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武侯祠的建筑布局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进行祭祀的活动场所,后一部分,是根据诸葛亮当年的生活起居情况,修建的草庐故居等。当我们走神道、过仙人桥、入山门、穿过三道石牌坊后,就来到主体建筑大拜殿前了。</h3><h3> 大拜殿是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的,是历朝历代社会各界举行祭拜诸葛亮活动的场所。时至今日,这种活动于农历8月28诸葛亮祭辰日时,仍然沿袭了传统的祭拜仪式,以效法诸葛亮的忠贞、廉洁,弘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h3> <h3> 大拜殿内,讴歌诸葛亮功德的匾额和楹联高悬低挂、琳琅满目。这些语言凝练、含义深刻、书法精工的匾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现陈列在武侯祠内的有60余副楹联和70余方匾额,展现出武侯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h3> <h3> 我们迎面看到的这副黄底黑字的楹联极具代表性。上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世。”下联:“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这副楹联是民国21年(1932年),曾任豫鄂陕边区绥靖督办、河南巩义人刘镇华撰书的。</h3><h3> 上联大意:当一个人的才能和政治主张,被统治者任用时,就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华。不被任用,能做到退而归隐潜藏自己的学问,是非常难得的,只有尼山孔子和邹峄孟子这样的圣人,才能具备这样的境界修养。经过了长达五百年漫长的历史时期后,诸葛亮的智慧和修养达到了像孔孟那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因为诸葛亮被刘备任用,他出山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在刘备三顾茅庐以前,诸葛亮在卧龙岗上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躬耕生活。正像孟子曾感叹“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h3><h3> 子曰: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曰:“古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孔子主张:天下无道时,士人应隐退以保全志节,坚守道义原则,不仕无道之君。诸葛亮在卧龙岗上躬耕十年,思得明君,待时而动。<br></h3> <h3> 下联的大意是:如果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杀一个无辜无罪的人,给千驷万钟(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驷;六十四斗为一钟。)这样丰厚的贿赂也不能去做。 夏、商、周三代以后,具有这样清正廉洁、高尚品德的人只有诸葛亮了。《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临死前,给后主刘禅的肺腑之言《自表后主》说:“今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在贪贿横行的封建时代,诸葛亮能够详细把这份家庭财产清单,认真地向后主刘禅报告,充分说明了诸葛亮是多么的清廉,真正做到了官高无私、言行一致。诸葛亮对自己的后事也有具体安排。《三国志》中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这副楹联对诸葛亮的道德品格做了较高的总结:诸葛亮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推崇的贤臣良相的代表,开明政治的化身,卓越而全能的政治家,从古至今是人们心目中的智圣。后人评赞:如果说有谁兼备了事君之节,开国之材,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等四种品德,并能用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唯有诸葛亮。《三国志》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性,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h3> <h3> 大拜殿门前的两棵千年古柏和古楸树,也取其谐音“秋”“百”,借喻诸葛亮的功业,流芳“千秋百代”!</h3> <h3> 大拜殿门前悬挂有一幅著名楹联。上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下联:“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h3><h3> 从这副楹联的内容看,是清同治年间南阳知府顾嘉蘅,为平息当时南阳、襄阳两地,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而撰写的。事实上,诸葛亮本人在《前出师表》中,已明确的表述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说明诸葛亮在南阳度过十年农夫生活无疑。那么襄阳为什么还要争诸葛亮的躬耕地呢?持襄阳隆中观点的学者认为,汉代时襄阳隆中归南阳郡管辖,诸葛亮当时所说“躬耕于南阳”,是指今天的隆中,而不是今天的南阳。这是根据东晋襄阳人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中的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从此,一千多年来,南阳、襄阳两地为诸葛亮到底躬耕哪里?刘备三顾茅庐到底发生在何处而争论不休。</h3><h3> 清同治年间,这场争论很激烈,一直争论到了朝廷,当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又五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为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撰写了这幅脍炙人口的楹联。</h3> <h3> 楹联的大意是: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主不分是先主或后主;诸葛亮被称为万古第一名相,受全天下人的景仰,那么南阳、襄阳两地同属天下所有,又何必为他具体在哪里躬耕而争论不休呢?楹联的确写的很高明,既不得罪襄阳人,又不得罪南阳人,表现出了古人的胸怀和境界。但楹联作者顾嘉衡是湖北宜昌人,又在南阳任知府,就免不了给人一种脚踏两只船,既不得罪家乡父老,又不得罪当地百姓的折衷判断。这的确是一幅构建和谐的楹联,就此平息了两地的一场争端。事实上,顾嘉蘅楹联中最主要想表达的是:诸葛亮自己说“躬耕于南阳”,何必再辩呢?</h3><h3> 隆中在东汉时归不归南阳郡管辖呢?诸葛亮所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当时的隆中吗?持“襄阳说”者的观点对吗?当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来看,南阳郡和南郡区域划分很清楚,隆中在南郡辖区而不在南阳郡内。汉代南阳郡与南郡是以汉水为界的,中国自古就有“山南水北为阳地”的说法,南阳的地理位置在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又在帝都洛阳之南,所以称南阳。襄阳隆中的地理位置在汉水的南岸,在水之阴,所以隔汉水划在南郡辖区内。《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记载:“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载:“初置南阳郡,在汉水北。”由此记载可见,南郡设置在前,南阳郡在后,以汉水为界,两者相隔六年。也就是说,隆中在南阳郡设置前六年,已经划给了南郡。东晋史学家襄阳人习凿齿,在《襄阳记》中记载:“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晋书·地理志》也记载“及秦,取楚鄢郢为南郡,……以楚之汉北立南阳郡。”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记载:“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以北也。”汉代科学家南阳人张衡,他写《南都赋》赞美家乡时,写到南阳的地理位置在“陪京之南,居汉之阳。”显然这里是指他的家乡在洛阳的南边,汉水的北岸。这众多史籍中的记载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是相吻合的。显而易见,当时的隆中并不归汉水北的南阳郡管辖,诸葛亮所言“躬耕于南阳”无疑是指今天的南阳。在《诸葛亮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和《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h3><h3> 南阳在两汉时期,有“南都”“帝乡”的显赫地位,是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南阳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诸葛亮能成为一代智圣绝不是偶然的,凭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他由一个普通青年脱颖而出成为天下英才,南阳毫无疑问是孕育他成长的摇篮。</h3> <h3> 在清代知府顾嘉蘅的楹联旁边,还悬挂一联。上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下联:“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是1958年9月,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第一次来到南阳,在他视察武侯祠时,看到了清代知府顾嘉蘅撰写的楹联后,深感诸葛亮忠君爱国,死而后已的精神,借古喻今妙改此联。他借楹联寄语广大青年和干部,要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多做贡献。由此可见,老一代革命家的胸襟和抱负!1984年和1985年,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又两次来到了南阳;1986年他亲手书写了这副楹联;2015年,在胡耀邦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总书记习近平说:“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中,他夙夜在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是胡耀邦同志题写的一副对联。胡耀邦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里装着人民,才会时刻想着人民,无愧于人民。”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视察,并称赞“南阳是个好地方,文化底蕴丰厚!”200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南阳视察工作时,也走进武侯祠,瞻仰一代名相诸葛亮,推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h3><h3> </h3> <h3> 诸葛躬耕地,南阳卧龙岗。</h3><h3>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欢迎您!</h3><h3> (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