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原创】</h3><h3><br></h3><h3>摄影 俞素英</h3> <h3>接下来的行程,我们从青海的卓尔山——刚察——茶卡盐湖,转到甘南的夏河——合作——碌曲——玛曲——久治——红原——唐克——郎木寺——扎尕那。</h3><h3><br></h3><h3>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草原连着草原,有一首歌一直在心头萦绕——“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h3> <h3>从卓尔山到刚察,204省道全线修路。这是西宁到祁连县的主要通道。原来的道路没有做疏水的管道,被山上的泥石流冲垮,截成一段段的香肠,这一路限速每小时5公里,如骑马一般考验着我们车辆的性能。</h3> <h3>虽然道路崎岖颠簸,而路两边的景色养眼养心,美轮美奂。</h3> <h3><br></h3><h3>绿草繁花,藏包炊烟,牛羊骏马,雄鹰盘旋,如诗如画,气象万千!</h3> <h3>大通河,集两边草原的溪水,千转百回后,成了清冽湍急的大河流,在蓝天的映衬下,与远山和沙洲,集合成绝美的图画!</h3><h3><br></h3><h3>那沙洲,犹如一片不会凋落的树叶,在清流中生长!</h3> <h3>车子从河谷慢慢爬升,曲折向上,我们的车子像七星瓢虫一样在绿叶上爬动,爬过一片叶子又一片叶子,终于看到五色飞马经幡飘动</h3><h3><br></h3><h3>——啊!大冬树山垭口,海拔4120米!</h3><h3><br></h3><h3>站在这里,八方来风强劲,寒冷,刚烈!极目四望,开阔无比。白云伸手可摘,远山比肩而立,远处的雪山闪着银光,那是梦中的昆仑吗?</h3><h3><br></h3><h3>这里是祁连山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h3><h3><br></h3><h3><br></h3> <h3>一路海拔向下,就到青海刚察。终于看到青海湖了!那黄色紫色绿色的后面那抹青色,如烟一般轻淡。</h3> <h3>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因水清如蓝无边如海谓之青海,古称西海,据说王母娘娘也住在西海哦!</h3> <h3>每年青海湖边都会举办环青海湖世界自行车比赛,盛装的骑行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h3> <h3>青海的青,那种静谧安详,让人安定的青色,在这里,似乎有一种归宿感。停下脚步,张开双手拥抱大地,看天空深远鸟儿飞翔,你不知身在何处,与天地融为一体,感悟真正的灵魂自由与安然,幸福是如此真切!</h3> <h3>我也像鸟儿一样自由!</h3> <h3>旅行的道路继续延伸。茶卡盐湖作为网红旅行地,似乎应该要打卡。而近两年,游客激增,旺季时每天超过5万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超过当地小镇的接待能力,酒店饭馆爆满,连当地农牧民的房子都用来做接待,价格奇高。</h3> <h3>每个女孩到这里,只为拍上一张清晰倒影的照片,雪山草原做背景,蓝天红裙上下一色,想想真的很美。</h3> <h3>太多的人搅动着薄薄的盐卤水,理想中的镜面皱纹不断,人缝里抢拍一张作为留念。</h3> <h3>“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卤水下是4—10米的白色沉积盐层,可以把周围景物清晰反映,形成“天空之镜”的奇观。</h3><h3><br></h3><h3>然而,游客的涌入,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其他的设施也变得华而不实,现在正在建造的设施将会使收费更贵。</h3><h3><br></h3><h3>为一张不理想的“天空之镜”的照片,远赴柴达木盆地,茶卡,正变成贵且不值!</h3> <h3>第二天一早,看夏河的拉卜楞寺,在朝霞中熠熠生辉!<br></h3> <h3>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为甘南地区的政教文化艺术中心,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鼎盛时面积86万多平米,建筑面积40多万平米,殿宇90多座,僧舍1000多间的宏伟建筑群。</h3> <h3>藏民很乐意孩子进寺庙,一来减轻家中负担,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在寺庙得到系统学习。“西藏的教育,就是佛法。离了佛法,也就没有教育了”</h3><h3><br></h3><h3>拉卜楞寺有六大学院,学僧可以最终成为“格西”,就如我们从幼儿园到博士。在寺庙学有所成,其悟性高者,有朝一日,成为高僧大德,圆寂后被后人世代供奉。</h3><h3><br></h3> <h3>拉卜楞寺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全长3公里多,由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转经筒组成。将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经筒每转一圈,相当于颂经一次,持颂六字真言越多,对佛越虔诚,可脱轮回之苦。</h3><h3><br></h3><h3>我们随着转经的队伍顺时针转了一遍已经疲累不堪,而他们,无论风雨,都要转动这古老而神圣的转经筒,一遍又一遍,祈祷着给他们带来安宁与吉祥!</h3> <h3>那虔诚的祝祷弯腰90度,只因那墙里面是她最仰赖的佛!祝祷的人多了,墙面那特定的地方都成了黑色!</h3> <h3>藏传佛教开示:人一出生向父母索取,成年后向社会索取,一定要回向。供养父母让父母安享晚年是回向父母,学会布施积德为善是回向社会。</h3><h3><br></h3><h3>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这些妇女在做什么,一碗一碗的酸奶,加上糖,排排放好。当她们满脸真诚笑容可掬端起来送到每一个经过的转经人手上,无论蒙、汉、满、藏什么名族,只要你经过,都可拿来就喝!</h3> <h3>我一手端着酸奶,一手拿着花卷,坐在藏人中间,享受着他们的回向。而我右手边的藏族阿妈,竟然拿下手里的念珠塞到我手里,我惊慌失措,以为她要卖东西给我,一再推迟。当弄清楚她要送给我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条看上去旧旧的念珠,不知阿妈颂了多少遍的六字真言,送给我一个素不相识的汉人!</h3><h3><br></h3><h3>我感动得无以言表,我不会说藏语,她也听不懂汉语,我只会不停地念着“扎西得嘞”。当我回过神来想找个小礼物送给她,已不见了她的踪影。</h3><h3><br></h3><h3>我抚摸着阿妈的念珠,也颂起了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h3> <h3>我们拿出随身带的自动铅笔,分发给附近的孩子,作为我们的回向吧!</h3> <h3>位于夏河不远的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其建筑精妙处在那气势不凡的大门,那九层佛阁似乎直插到天际,神圣而庄严!</h3><h3><br></h3> <h3>藏族梵宇,均以当地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上窄下宽,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图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h3><h3><br></h3><h3>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供奉着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系的开宗祖师,佛阁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每一层都代表一个时代或一个支派,包括已经神化了的藏族历史文化名人。</h3> <h3>玛曲,黄河第一湾,1979年建成黄河上游第一桥。玛曲境内的草原湿地,300多条河流及高山湖泊注入黄河,到了这里,黄河已经是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了!</h3><h3><br></h3><h3>而真正的黄河第一湾其实不在这里。<br></h3> <h3>牦牛奔跑,远山逶迤,清流阔滩,蓝天投射在水中,你相信这是黄河吗?</h3> <h3>“我愿是一只小羊,走在你身旁,我愿你拿着细细的皮鞭轻轻打在我身上”</h3> <h3>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h3><h3><br></h3><h3>藏民将春天所有的花儿称为“格桑梅朵”,“格桑”意为“幸福”,这时候的草原,就是戴上花环的新娘!</h3> <h3>白云为盖,绿地为床,我懒在铺满鲜花的床上不想走了……</h3> <h3>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h3> <h3>贡赛尔喀木道,湿地里的河流在蓝天下如蓝色的绸带飘舞在绿色的草原,光影的流动下,似绸带在仙女的双臂下舞动,闪闪发亮,变化着方向,变化着颜色……</h3> <h3>绸带的褶皱里,牛羊犹如滚落的珍珠……</h3> <h3>那褶皱里,居然有如此漂亮如鸳鸯的飞禽,这里可是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h3> <h3>身形矫健,姿态优雅,从容淡定,骄傲不羁!闲暇时资助农耕,优雅时盛装舞步,战火中马踏飞燕!</h3> <h3>商量什么呢?</h3> <h3>草原,我</h3><h3>在金色的夕阳下看你,</h3><h3>在蓝白的晴空下望你,</h3><h3>在疾驰的公路上追你,</h3><h3>在高原的地图上寻你,</h3><h3>在席慕容的诗里读你……</h3> <h3>阳光下的阿万仓乡,像个童话世界。</h3> <h3>从玛曲,碌曲,久治,红原,到唐克,一路走过的草原,如在诗画里穿行。</h3> <h3>唐克,这里是真正的九曲黄河第一湾。登上景区天梯,从观景台看去,弯曲的黄河从天边飘来,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h3><h3><br></h3><h3>这段黄河,河东是四川,河西是甘肃,然后在四川边上轻抚一下转身飘入青海。这个巨大的立体大乾坤图,神似佛教里的“卍”字,“生命轮回”在大地上神奇演绎。</h3><h3><br></h3><h3>草甸草原沼泽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经过,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也在这母亲河边汲取了强大的力量和无比的勇气!</h3><h3><br></h3><h3>看“三万里河东入海”,见“五千仞岳上摩天”,再不会忘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h3><h3><br></h3><h3><br></h3><h3><br></h3><h3>下一篇:西行东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