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一家亲

春牛犹健

<h3> 陈氏一家亲</h3><h3> 清晨,我漫步乡村小道上,点开"音乐",再次聆听李启明的《陈氏一家亲》,我沉浸在邂逅音乐惊喜中,一曲下里巴人,律协黄锺,扣人心弦之歌词让我穿越时空。</h3><h3> 宛丘陈国兴衰浮现大脑,陈姓一世祖妫满繁衍至今近两百世且分布神州大江南北,是中国五大姓之一。兴哉!</h3><h3> 颍川始祖陈寔博学多才,人品高尚,永值后裔传承。</h3><h3> 公元832年,艾草坪始祖陈伯宣令其孙陈旺仙择吉地一一江西省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聚族而往。至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同住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赐《义门陈氏》匾额,自此江州义门累受旌表,义门陈就闻名遐迩。义门陈发家祖陈旺至第十四任家长陈泰率子孙以孝道治家:撰家法,立家规,置田产,建书院…,建立了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家庭。共同劳作,财产公有,同锅共灶,计划消费,聚族同住,和谐生活三百三十二年,历十五代,达三千九百余口未分家,实是世界家族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现代学者惊叹义门陈是英国思想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农耕规模和崇义尚文之文明景象让适时朝野赞叹。</h3><h3> 北宋至道二年,秘阁内待裴愈奉旨恩赐御书至义门陈,且亲题《天下第一家》。从此,义门陈之奇观流传于世。</h3><h3> 至宋仁宗下诏:义门陈大分析。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七月初三日至次年三日分析为二百九十一庄,义门陈子孙迁徒全国各地,出现义门世家出义门的盛况。</h3><h3> 日出了,太阳高万大。</h3><h3> 我姓陈,我兴奋,我自豪。</h3><h3> 铭族训,振家风,子孙旺。</h3><h3> </h3><h3> 满公一百二十一世孙陈迪吉</h3><h3> 2018.12.2.</h3> <h3> 我姓陈.舜帝后裔</h3><h3> 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慎重追远,舜帝是我陈姓血缘亲祖,陈胡公妫满是我陈姓得姓之始祖。随着历史的变迁,陈国,南陈朝等先后退出历史舞台,陈姓后裔大多数居大江南北膏腴之地,生息繁衍。陈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氏族之一,这支舜帝后裔之大宗也是华厦第五大姓。</h3><h3> </h3> <h3> (一)血缘始祖虞舜</h3><h3> 陈姓的血缘先祖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一的舜帝,名重华,字都君,是古代贤名五君,中华文明的开创者之一。舜帝以孝道治家,以仁政治天下,为四方部落联盟之首领,受尧的"禅让"而称帝天下。在为帝之前,尧帝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于妫水,姓妫。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居而姓姚,因妫水之居姓妫。舜在位39年,后禅位于禹。禹封舜帝之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北)。自舜帝诞生之年(约公元前2240年)至妫满封陈受姓前一年(约公元前1067年),共计34世,历时约1173年。(陈氏宗谱谓之“虞舜世系")。</h3> <p class="ql-block"> (二)得姓始祖 陈胡公</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克商后,为感舜德,封舜帝之子商均的三十二世孙妫满(阏父之子)于陈丰氏部落的故址建立陈国(今河南东部,安微西部一带),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奉守舜帝祭祀,以备三恪。按照宗法制度和胙土命氏的惯例赐命之为陈氏,陈姓从此诞生。妫满又称陈满,谥号胡公,后人尊称陈胡公。是陈姓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 陈氏遍天下 淮阳是老家</p><p class="ql-block"> 妫满生于殷纣王七年(公元前1067年)十月十五日,薨于周武王二十九年(公元前986年)正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妫满品德高尚,才识过人,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他且封于陈地,建立陈国。是陈国首封国君。改妫姓陈。雄才大略,选贤任能,复兴百业,造福民众,使陈国位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p> <h3> 纪念陈胡公</h3><h3> 后世为纪念陈胡公的功德,在陈国的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南郭修建胡公祠(今称三元宫)。</h3> <h3> 后世并在柳湖东建陈胡公墓。其墓因城壕水长期注浸,后人以铁锢之,俗称铁墓。</h3> <h3> 陈国靠着天时地利发展快,到东周初年,同蔡国,郑国等都成了中原地区的大诸候国。但后因国君不能励精图治,臣子不能赤胆忠心匡扶社稷,君荒于上,臣嬉于下,政治腐败,国势很快衰落。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出兵北伐杀掉陈国最后一位国君陈越(湣公)。</h3><h3> 自妫满封陈至陈越亡于楚,陈国共传二十世,二十六君,历时五百八十八年。(陈氏宗谱谓之"陈国世系")。 </h3><h3> 陈国灭亡,后在陈国故地置县,陈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繁衍生息。</h3> <h3> 楚灭陈时,湣公之子陈衍迁至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县)。衍之十世孙陈平先为西汉刘邦六出奇谋而兴汉朝,后为汉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光耀天下。传六世陈汤为著名将帅,因功封关内侯。汤传六世至陈翔,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迁居颍川(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h3><h3> 陈衍至陈翔共传二十二世,历621年。谓"户牖世系"(也有谓"陈平世系")。</h3> <h3> (三)陈姓望祖 陈寔</h3><h3> 东汉名士陈寔(公元104年一187年),字仲弓,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大桥乡陈故村)人。陈寔的六个儿子都很贤德,尤其长子陈纪(元方),四子陈谌(季方)与陈寔合称"三君"。又与同县的钟皓,荀淑,韩韶等人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由陈寔开创的颍川陈氏家族,在此后的魏晋时期长达三百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是一个家族地位显赫的名门望族。而陈寔被后人尊为颍川陈氏的始祖。汉桓帝(公元147年一167年)时为大丘长。84岁卒,后被追封为颍川候。谥"文笵先生"。</h3><h3> 明代永城训导陈聪赞陈寔:</h3><h3> 犹喜仲弓遗风在,熙熙百里播淳风。</h3> <h3>西湖堤畔聚四长,千古风流德星亭。</h3> <h3> 建和己丒年诣长子元方,次子季元至苟淑家。夜间聚星显现,有太史奏:"是为德星,有贤人集。"于是许州在西湖畔建德星亭。寔去逝后,子孙在祖堂挂“德星堂"。</h3> <h3>  "梁上君子"典故出自陈寔遗盗。指偷别人东西的人。</h3><h3> 陈寔遗盗</h3><h3> 寔为人仁慈和蔼。有一小偷夜间入陈寔家中,躲在房梁上。寔发现了就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地训诫之:“人不可自我勉励,干坏事之人不一定天生就坏,只是长期习惯了,才逐渐这样,梁上的先生就是这样的。"小偷听完从梁上跳到地面叩头请罪。寔曰:"看你不像坏人,只因穷困所迫,应改之,重新做人。"并赏两匹绢。从此全县盗贼绝迹。</h3> <h3> 牛车赴任典故讲陈寔上任当官的故事。至今民谣相传:</h3><h3>汉吏盛传陈寔公,牛车共挽带花弓。</h3><h3>牛生一犊仍归库,雅化德风千古颂。</h3><h3> 《陈庙霜松》赞陈寔</h3><h3>霜压苍松冷韵长,荒祠异代祀循良。</h3><h3>聚星盛事传千古,化盗仁风被万方。</h3><h3>尝听黎民歌惠泽,时来野老颂甘棠。</h3><h3>乡人共畏陈君短,党禁书成亦不妨。</h3><h3> 陈君短</h3><h3>陈寔于汉桓帝时为太丘长。为官清廉,力行仁政,治县有方,朝野称道。因党锢之锅自请人囚,遇赦后,退隐故里。平心率物,乡有争讼,则求判正。众皆曰:"宁为刑罚所加,勿为陈君所短"。</h3> <h3>  陈寔殁于中和四年(公元187年)八月,84岁。葬于郎城。披麻戴孝者千计,送葬者三万余人。后十九世孙陈文帝于天嘉五年追封陈寔为康乐侯,又于太建元年加封颍川郡公,且尊称颍川陈氏之始祖。</h3> <h3> 陈寔公园是为纪念一代廉吏陈寔而修建的。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大丘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文化宣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旨的综合式公园。</h3><h3> 古朴风格的公园大门,神情凝重的陈寔塑像,流光溢彩的音乐喷泉,曲经通幽的德星亭,休闲健身的娱乐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2014年初,陈寔公园被永城市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h3> <h3>这是陈寔墓。</h3><h3> 湖北省大冶市《弘义谱》编委会二006年编写的《义门陈氏宗谱》将胡公满43世孙陈寔至胡公满72一世孙(淇,洪,渊,浩)阔(陈伯宣)止定为颍川世系。</h3><h3> 但有的陈氏宗谱将这部份分为颍川世系和陈朝世系。(突出陈朝历史也应该。故下文专题简介陈朝历史。)</h3> <h3>陈武帝:陈霸先,字兴国,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是汉太丘长之后,是陈文赞之长子,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一559年在位)。公元559年去世,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今南京郊区)。</h3><h3> 陈朝589年灭亡。也是陈霸先死后3O年,霸先政敌王僧辨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骨灰洒至池塘中,命千人喝掉,极尽污辱。成为当代轰动一时之大事。</h3> <h3>陈文帝:陈蒨,字子华,陈霸先之侄子。(559年一566年)在位,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葬永宁陵。</h3> <h3>陈废帝:陈伯宗,字奉上,陈蒨的长子,(566年一568年)在位,被叔父陈顼叛逆废之,年仅十九岁,葬废帝陵。</h3> <h3>陈宣帝:陈顼,又名陈昙顼,陈武帝侄子,陈文帝之弟。(568年一582年)在位,谥号孝宣帝,庙号高宗。生42个儿子。葬于显宁陵(南京郊区)。</h3> <h3>陈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吴兴长城人,陈宣帝陈顼长子,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582一589年)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于诗文和音乐。祯明三年(589年),隋軍大举南下灭陈朝。陈叔宝被掳至长按,受封长城县公,他们沉湎酒色,公元604年死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人称其为昏君。历史上给妃子下跪的皇帝,投降后向隋文帝讨官做。</h3> <h3>从陈国被楚惠王所灭到陈朝昏君陈叔宝被隋文帝推翻的历史,告诫人们,执政者,荒废朝政,耽于酒色,自取灭亡是历史的必须。但陈霸先武帝死后三十年被政敌开棺焚尸,不可思议,无人性至极,历史太残酷。</h3> <p class="ql-block"> 洛阳人陈神祎</p><p class="ql-block"> 陈神祎,佛名玄装,洛阳堰师市人,祖籍颍川。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父陈惠(曾做江陵的县官)。</p><p class="ql-block"> 陈神祎自幼就接受了佛教思想的影响,11岁便懂得了不少经书,开口成诵,15岁正式削发为僧,他就是高僧玄装。他对佛教有一些疑问,觉得难以解释。佛教起源于迦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佛教盛行于印度,西汉传入中国。玄装想弄清佛理,最好办法是到佛教发源地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贞观元年(627年)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李世民的批准。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p><p class="ql-block"> 玄装用16年的时间,行五万里,几乎走遍印度次大陆,访问了几百所大小寺院和那里的僧人,探讨佛教经文。那时摩揭陀国乌苌王国的国王叫戒日,慕玄装的名气,舍不得玄装返唐,多次挽留,玄装又在印度住了两年。</p><p class="ql-block"> 公元643年,玄装载誉回国,将645部佛经带回中土。645年正月24日到达长安,受到朝野僧俗的热烈欢迎。当时太宗住在东都洛阳,下诏让玄装到洛阳跟他见面。李世民详细询问玄装周游列国的見闻,很感兴趣,命他记录下来,还要让玄装做官,玄装不肯从政,只愿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太宗便让他住在弘福寺里,边翻译,边讲学。又在长安建立一座弘恩寺供玄装居住。寺内建了一座大雁塔,用来保藏玄装从竺带回的佛经。玄装依照吩咐,把他的見闻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全书分十二卷。玄装46岁从印度归国后把全部心血和智慧献给了泽经事业,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计1335万字,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不愧中国佛教翻译家。</p><p class="ql-block"> 明朝人吴承恩以玄装事迹为素材写成千古奇书《西游记》。二十世纪八十代初由湖北省麻城的杨洁女任总导演,历时长达6年拍摄周期,将我国首部25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展示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玄装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装思想和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p> <h3>陈叔宝之弟陈叔明封为宜都王,后裔繁衍东南。从陈寔起至陈叔明的裔孙陈伯宣止大冶市《弘义谱》定为颍川世系。</h3> <h3> (四)陈伯宣与其孙陈旺</h3><h3> 满公72世孙陈伯宣自福建仙游县迁徒江西庐山,赐著作郎,注司马迁《史记》而闻名于。其孙陈旺(唐-晋国公)于公元832年因官置产,迁居江州府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常乐里(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后历十五代,合族同住,和谐生活三百三十二年不分家,人口达三千九百余口之众,创造了一世界家族史上奇观。史称"江州义门陈,天下第一家。</h3> <h3>  江州义门陈者,舜裔之大宗,颍川之一脉,乃唐宋江南之盛族也。宋嘉祐七年,宋以家族盛大,劝义徙四方,诏以分析,十八省七十二郡州,114个县,星布二百九十一庄,官产四十三庄(计称334庄)。陈叔明九世孙陈伯宣迁徙福建仙游县,后隐居江西庐山十年,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举宁江迁至齐集里(九江县)。其孙陈旺于宝历太和年间(817一832年)率全家四代择迁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常乐里(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h3><h3> 从建庄到分家历时三百三十二年。昔时的永清村十五代同居,耕读传家,忠孝双行,人文蔚起,名扬四乡,称誉朝野。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884年)首次旌表为"义门陈氏"。从此得名义门陈。史称江州义门陈氏。</h3><h3> 义门陈氏已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巨大,最典型,最严密,最罕见的封建家族组织。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旌表义门陈且赐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h3><h3> 义徙四方,旧迹荒芜,然谱蝶可循,史籍可考也。</h3><h3> 20I8年10月28日,是义门陈裔孙喜庆之日。江西省德安县人民政府在义门陈村举办隆重的义门陈文化节之庆典,弘义门文化,振陈氏风范。</h3><h3> 宗亲们,再回首,来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再回义门陈。上旺公陵园谒祖,到东佳书院聆听儒学,坐议事厅重温家训,聚馈食堂体验"击鼓传餐"品大铁锅美食。</h3><h3> 伯宣公五十世孙陈迪吉</h3><h3> 2018.12.8.</h3> <h3>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钦差大臣内侍裴愈奉旨赐书义门陈,见义门陈"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农耕规模和崇义尚文的文明景象,不禁大加赞叹,欣然泼墨题赠"天下笑一家"。从此"义门陈一一天下第一家"成为奇观,流传于世,名扬四方。</h3> <h3> 义门柱</h3><h3> 南唐昇元元年(937年),江州义门陈氏名声大振,南唐主李昇赦立“义门",标揭门阊,诏县衙至义门立石柱两条,柱头上分别镌"义门"二字以示激扬。</h3><h3> 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旌表义门陈,并赐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敕镌刻于柱上。</h3> <h3> 义门锡唐九重天上旌书贵;</h3><h3> 德星传汉千古人间义字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