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24日,离开成都后向泸定出发。</h3> <h3>隨道里也有安装彩色霓虹灯,让穿越更轻松。</h3> <h3>沿途风景如画</h3> <h3>现在的中国桥梁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桥梁和自然融为一体,桥梁的美感设计让世人刮目相看,拍手称赞!<br></h3> <h3>新长征路上,我们都是参与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h3><h3>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br></h3><h3></h3> <h3></h3><h3></h3><h3>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铁链构成,桥栏直接由铁链架设,底下并排铁链铺上木板形成桥面,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各铁链环环相扣;桥台位于桥身两端处,桥台内固定铁桩,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铁桩里;桥头两岸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锚固铁链落井之上建有桥亭,飞檐翘角、古朴大方;桥西端观音阁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额。
泸定桥横桥板间隔相铺,犹如窗棂,这种结构既能减轻桥重,又能减少风的阻力;扶手链与底链每隔5米相连的设计使桥身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br></h3><h3></h3><h3></h3> <h3>大渡河地处偏远山区,河宽数百米,终年水流湍急、深不可测。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h3> <h3>在漫长的历史中,泸定桥是中国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是中华边陲民族和睦、国家统一的安定桥,更以中国红军长征期间胜利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和英雄业绩而名扬中外,以“十三根铁链托起一个共和国”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br></h3> <h3>下午5点离开沪定向情歌故里康定出发。</h3> <h3>看起来有点压抑的路(一侧是悬崖绝壁,一侧是万丈深渊)。</h3> <h3>沿途的骑行人,为他们点赞</h3> <h3>康定市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h3><h3><br></h3> <h3>晚上入住康定市雅馨酒店。养精蓄锐准备入藏。全天行程327公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