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8月初,告别北半球炎热的盛夏,跨越赤道,奔向南半球据说凛冽的寒冬。期盼中,我们开始了前往澳新的亲子之旅。</h3> <h3> 邦迪海滩,悉尼游的第一站。放眼望去,碧海蓝天下,美丽的圆弧线消失在天际,潮水簇涌着浪花拍打着海岸,营造出一种“惊涛拍岸,卷起千层雪”的意境。</h3> <h3> 富有情调的咖啡店与大海同框,凹显出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h3> <h3> 来吧,先拍一张我们首次的合影。</h3> <h3> 位于悉尼市中心的圣玛丽大教堂,始建于1821年,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堂之母,一派欧洲哥特式的建筑风格。</h3> <h3> 教堂旁的海德公园,一个休闲的好去处。</h3> <h3> 抵达悉尼的次日,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美丽海湾——杰维斯湾。</h3> <h3> 杰维斯湾因生活着众多海豚,也称海䐁湾,于是,滿怀观看野生海豚的热望,我们登上了游艇。</h3> <h3> 海豚呢?我们的小孙女望穿秋水…</h3> <p> 返航,在这个碧水环绕的码头。</p> <h3> 走进贝利乡村小镇。小镇建筑错落有致,五光十色,充斥着一派悠闲的情调,很有特色。</h3> <h3> 忙于购物的小孙女。</h3> <h3> 在著名的退役军人俱乐部,享用丰盛的自助午餐。</h3> <h3> 入夜,登上海港大桥,俯瞰闻名遐迩的地标——悉尼歌剧院。</h3> <h3> 悉尼——黄金海岸。机翼下,美丽的海岸线扑面而来。</h3> <p> 黄金海岸第一站——天堂农庄。在这里小孙女与久盼的澳洲考拉、袋鼠亲密接触,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剪羊毛、马术表演等,于是一扫前两日悉尼游之郁闷,乐得屁顛屁颠的。</p> <h3> 最爱看的卡通造型的演出。</h3> <h3> 看,我和考拉一样乖巧。</h3> <h3> 和姥姥一起撫摸乖乖的袋鼠。</h3> <h3> 观看剪羊毛表演。</h3> <h3> 马术表演的女骑士。</h3> <p> 与天堂农庄相邻的海洋公园。这里不仅有常见的企鹅、鯊魚、北极熊、海豚表演等,还有那彩灯下千姿百态的水母,令人惊叹。</p> <h3> 这里是华纳兄弟电影世界,南半球唯一的电影主题乐园,被誉为黄金海岸的好莱坞。这里汇集了全球所有的卡通明星,众多的游乐设施,精彩的各类表演,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光。</h3> <h3> 令人眼花缭乱的花车巡游。</h3> <h3> 考拉之恋——刚抱完真的,又买个假的。</h3> <h3> 所谓六菜一汤的团歺。其中最亮眼的是右上角那盘菜肴,但当服务生告知那是一盘红烧袋鼠肉时,众游客当即忆起袋鼠那呆萌的模样,一时竟无人下筷。</h3> <h3> 此豪华游艇游为自费项目,人均一百澳元,她姥姥坚称“晕船”拒不参加,孤零零在码头等了近两个钟点。</h3> <h3> 和妈妈一起喂海鸥。</h3> <h3> 看来,我更有海鸥缘。</h3> <h3> 看到船上丰盛的美食,我们的小孙女喜笑颜开。</h3> <h3> 酷吗?</h3> <h3> 布里斯班——奥克兰的正在检修的飞机。本来已登机,却又告知飞机发现故障,返回候机大厅等待数小时后方起飞。于是四个小时的航程几乎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无奈…</h3> <h3> 小孙女倒是淡然自若,你看,在候机大厅漫长的等待中她笑得有多开心!</h3> <h3> 抵达新西兰的第一站——参访爱歌顿农场。</h3> <h3> 即将乘坐农场的拖拉机观光车。</h3> <h3> 拖拉机一停下,它们便蜂拥而来。农场人员即分发食物,让大家喂食这群似乎饿疯了的羊群。</h3> <h3> 美丽的羊驼向我们信步走来。</h3> <h3> 妈妈在喂食羊驼,小孙女仿佛在问:羊驼宝宝,你吃饱了吗?</h3> <h3> 这里是位于毛利人首府罗托鲁瓦的市政府花园,当年为毛利人的议会大楼。花园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令人赞叹不已。</h3> <h3> 转过来,看镜头。</h3> <h3> 夜宿罗托鲁瓦湖畔的宾馆,早晨窗外是这样一幅景色。</h3> <h3> 湖畔晨㬢。在云淡风轻里安详伫立,是给心的一份宁静。</h3> <h3> 搭乘女皇号游船,观赏秀美的湖光山色。只是,兴趣点却集中在船上的秘制羊排自助大餐,于是便有了以下的画面——</h3> <h3> 瞧瞧他那副吃相!</h3> <h3> 回到码头,被海鸥包围的小孙女。</h3> <h3> 奥克兰千帆海港。团内四位分别来自西安、长沙、昆明、兰州的小伙伴来了个集体照。</h3> <h3> 远眺奥克兰市中心。</h3> <h3> 位于奥克兰郊外的工党纪念碑。</h3> <h3> 伊甸山——奥克兰陸地火山带中最高的火山。意外地发现,最高处竟耸立着一座测量标志,虽然它与我们国内的标志形状不同,但我还是产生了一种不可抑止的亲切感,谁说不是呢?</h3> <h3> 在新西兰独一无二的奇异鸟保育所参观。</h3> <h3> 破碎的蛋壳中,即将孵化出的小人?</h3> <h3> 红木森林公园,因林中生长着高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的红木树而得其名。最值得观赏的是图中如此生长的大树。</h3> <h3> 告别奥克兰前,在规定的购物店里,这位慈眉善目的毛利人大妈,在与本人实施了当地人的礼节——拍肩膀、碰鼻子后,开始推荐她的鹿制品。</h3> <h3> 告别新西兰,奥克兰——墨尔本。</h3> <h3> 墨尔本的清晨。</h3> <h3> 也许被窗外的风景所吸引,破天荒地来了一次晨练。</h3> <h3> 参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立于1861年,作为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陈列馆,这里藏有澳大利亚国内外的艺术家作品数量达7万余件,历史跨跃数千年。置身于此,仿佛遨游于艺术的殿堂,令人大开眼界。</h3> <h3> 令人称奇的是,在浩瀚如海的陈列品中,这里竟然还展出有中国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的剪纸作品,其文化的多元及包容,让人叹服。</h3> <h3> 参加了绘画班的我,将来也许会画出这样的画作?</h3> <h3> 随拍:墨尔本的街景。</h3> <h3> 圣派翠克大教堂。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教堂中的彩绘玻璃窗户和巨大的风管琴都很值得观赏。</h3> <h3> 位于市中心的菲茨若伊公园内的库克船长小屋。</h3> <h3> 我这姿势好看吗?</h3> <h3> 随拍:墨尔本中央商务区。</h3> <h3> 瞧瞧,这帮喧闹的澳洲人!</h3> <h3>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园内众多的奇花异草,令人目不暇接。</h3> <h3>妈妈忙着拍照,而我呢——发呆。</h3> <h3> 乘坐墨尔本近郊丹顿农山脉的森林小火车。</h3> <h3> 我要坐小火车啦!</h3> <h3> 又开吃啦。</h3> <h3> 走进墨尔本大学。建于1853年,悠久的历史给大学带来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也是亚太首屈一指的学术重镇,排名常全澳第一。</h3><h3> 不知小孙女在这里有怎样的感受?</h3> <h3> 位于墨尔本大学附近的兰州牛肉面馆。进去观望一番,每碗标价16.8澳元,折合人民币80多元,虽如此昂贵却也食客满满。于是,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h3> <h3> 墨尔本国际机场,即将飞返悉尼。</h3> <h3> 远眺悉尼海港大桥。此桥为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自成一景。</h3> <h3> 悉尼塔位于悉尼市中心,高304.8米,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建筑,也是南半球最高的观景平台,与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并称为悉尼三大地标性建筑。</h3> <h3> 悉尼塔上的俯瞰。</h3> <h3> 悉尼大学。始建于1850年,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学府。漫步校园,仿佛又步入了半个世纪前的学生时代。</h3> <h3> 悉尼海鲜市场。在这里,各种异域风味的餐厅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味觉需求。也是在这里,本人品尝了平生未曾一遇的龙虾鲍鱼——真够土的。</h3> <h3> 市场外,5澳元一小盒的巴掌般大的当地草莓。</h3> <h3> 花花绿绿的澳元。</h3> <h3> 澳新之旅的最后一个景点——悉尼歌剧院。</h3> <h3> 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建成于1973年,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她不仅是悉尼文化艺术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悉尼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知名度最高的建筑。</h3> <h3> 用一张由旅行社安排拍照的照片,做为我们此次旅游的尾声吧。</h3><h3> 结束了,梦幻般的澳新之旅!尤感欣慰的是,在已近古稀之年,能与孩孙们一起跨洋过海,万里奔波,既饱览了异域的山川美景,更感受到那份世上最珍贵的浓浓的亲情…</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