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让学科核心素养能在教学中顺利落地,帮助一线教师在学习与思辨中理出头绪、汲取“养分”,让课堂教学真正走向“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来自晋江51所中学的100名教师学员将在福建师范大学参加为期8天的初中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h3> <h3> 福建师范大学,一所环境优美,乐助英才的巍巍学府,也是在职教师充盈知识、提升自我的殿堂</h3> <h3> 8月22日上午,晋江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班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隆重开班。</h3> <h3>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小荣、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书记李建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叶祖淼、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洪祖旭主任和培训处林丽婷老师及来自晋江51所中学的100名教师学员出席了本次培训班开班典礼。</h3> <h3> 开班仪式上,首先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小荣致辞,他向全体学员指出要珍惜机会,加强交流,力争将这个培训项目打造为精品。</h3> <h3> 培训班班长鲍国富代表学员衷心感谢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提供的学习机会,并表示学习期间一定做到转变态度,自我提升;交流信息,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学有所得。</h3> <h3> 随后,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主任洪祖旭发表讲话,他感谢福建师大文学院为本次培训提供的大力支持。他希望全体学员认真学习,力争做到“学、思、悟、行、果”,发挥“名师孵化”的功能,推进晋江市初中语文重点学科建设进程。</h3> <h3></h3><h3> 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学员和领导一起合影留念。</h3> <h3> 聆听孙绍振教授的讲座,将近两个半小时,他的幽默风趣和雄辩哲思不断地得到学员们的阵阵掌声。他的"闲言碎语"带给我们的是新的思想启迪和灵魂的荡涤。</h3><h3> “一切景语皆情语"——孙绍振教授对文本阅读的解读原则:文本阅读应遵循原创性。</h3> <h3> 高登中学余永忠老师精彩点评孙教授“三高”精神:</h3><h3> 1.<font color="#010101">年高</font>:84岁高龄,思路清晰,金声玉振,纵横捭阖。</h3><h3> 2.<font color="#010101">学高</font>:文艺理论方面造诣很高,学贯中西,博古通今。</h3><h3> 3.<font color="#010101">德高</font>:直率敢言,高风亮节,声名远播。</h3><h3><br></h3> <h3> 下午聆听了福师大教授涂秀虹关于《红楼梦》人物贾宝玉的形象分析,受益匪浅。贾宝玉是贯穿《红楼梦》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讲座中,涂教授首先从作品的第一段以及写作的缘由讲起,进而通过还原红楼人物以及后世评论界对宝玉的评价引导我们了解贾宝玉的形象。但涂教授是如何正确评价贾宝玉这个人物呢?“贾宝玉不做什么和做了什么?”涂教授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旁征博引,对贾宝玉做出精彩的评价,让我们感受到贾宝玉身上所体现的意义和时代感。最后涂教授对贾宝玉一半现实一半意象的艺术形象进行精彩的阐释。感谢涂教授全面细致的讲解,让我们走进经典,懂得经典,领略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h3> <h3> 余永忠老师对于涂教授的“三新”解读:</h3><h3> 1.<font color="#010101">角度新</font>:不谈小说主题,不论艺术风格,而从小说主要人物——贾宝玉切入,直击要旨,可谓独辟蹊径,新颖有致,窥一人而知全篇。</h3><h3> 2.<font color="#010101">方式新</font>:运用立足文本的解读方式,忠于文本,引用大量文献资料,旁征博引,解说得游刃有余,让人豁然开朗。</h3><h3> 3.<font color="#010101">评价新</font>:无论是从儒家思想到王蒙启示录,还是从忠君、孝亲等封建伦理到日常小事,都对宝玉这一主要人物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与论证,通过语境还原,让我们认识了宝玉形象的丰满与独特,真切可爱。</h3> <h3> 全体学员聆听了涂教授“半现实半意象的艺术形象”的讲座,并与涂教授进行了认真的交流。</h3> <h3> 附上余永忠老师的讲座感赋👍</h3><h3></h3><h3> 小序:晋江市第三期初中语文学科素养提升研训今日开班,孙绍振教授风趣幽默、纵横捭阖、诗情斐然;中文系涂秀虹主任立足文本,独辟蹊径,温文尔雅;学员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顿有所悟。</h3><h3><br></h3><h3> <b>开班即咏</b></h3><h3> 榕城负箧入仓山,</h3><h3> 问道师心此闭关。</h3><h3> 华丽转身应有待,</h3><h3> 笃行提振助登攀。</h3><h3> </h3><h3><br></h3><h3> <b>呈正孙教授</b></h3><h3> 贯耳如雷始识荆,</h3><h3> 醍醐开悟动诗情。</h3><h3> 道来娓娓敢言语,</h3><h3> 堂上诙谐说董卿。</h3><h3>(“识荆”:敬辞,指初次见面或结识。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h3><h3><br></h3><h3> <b>《红楼梦》新解</b></h3><h3> 不没原来宝石身,</h3><h3> 流年似水寄红尘。</h3><h3> 新奇解得楼中梦,</h3><h3> 半是通灵半是真。</h3><h3> (“品”字型嵌“红楼梦”仨字)</h3><h3></h3> <h3>精诚团结、敢为人先的小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