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炮台坚御列强
公园史迹永颂扬
汕头石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时为清代任潮州总兵方耀为抵御列强的侵略而建的,光绪五年(1879年)竣工,耗资8万余银元。石炮台为环圆形城堡式的建筑,位于汕头的东南角与隔岸苏安山上的炮台相呼应,扼住汕头海湾出海口,是淸代粤东地区的重要海防要塞。建筑规模宏伟,全台直径116米,外懎高6米,内牆高5.15米。炮台分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个枪眼。底层炮巷(即通道)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迁回。台面上有72个通风采光报话塔⋯⋯如今,炮台己开辟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性纪念、休闲娱乐型浑然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同时,也成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通过小桥(当代修建)便进入炮台(背后)。 护台河水澄绿,偶见锦鲤跳跃。 炮台有护台河环抱更显特色 通过护台河小桥,便可进入炮台欢览 通过这个门进入,便可溜览炮台内观全景。 炮台之大门 底层是炮巷,宽4.1米,长约300米,迂回一周。巷内修建守兵房、弹药库…… 炮台的附属设施 西辕门.东辕门。经过护台河小桥便进入炮台,从东西辕门进出,便可沿着炮台外面环圆周活动。 护台河周围曲栏,可饱览炮台周围外观。 残破小屋与藤萝件幽清 炮台东北面的月牙形点将台 穿行于逶迤的炮巷中,蹈着石板路,眼见斑驳的老樯,畄下了岁月的印痕,仿佛把我带进了一个久远的年代,那些残破老旧的建筑物,也勾起了无穷的遐思⋯⋯ 点将台,长40米,宽8米,呈月牙形,是当年检阅兵力,指挥作战之用。 石炮台坚固严密,炮台里的火炮最大的一座为五千斛前堂洋炮(炮台火炮仅为全部仿真)。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对侵略者有一定的威摄作用。 27级波纹形石阶,建造结构合理,方便运送大炮弹药⋯⋯。 通风采光的报话塔,全炮台就有72个。 从东西辕门出进,就可来这里周围活动。 蒼酸的台墙,可以见证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炮台的附属设沲 公园幽雅景挺秀,义犬忠诚长厮守。炮台发威敌胆寒,黎民安乐享太平。 炮台门前的古榕石,根深叶茂,铁骨撑空。 园内建有游乐设施、茶座……供游人玩乐逍遥。 古榕树下好乘凉,闲者在这里品茗谈笑,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通风采光报话塔群 ,炮台的火炮方位与隔岸的苏安山上的炮台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