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惹”

南阳市三小勾静

<h3>  一直以来我都想解读“惹”这个字,但总觉得无从下笔。近来,总是感觉思绪缠绕,也就打算来写一写。</h3><h3> 我搜集了一些带“惹”的词语:“惹眼、惹祸、沾惹、招惹、惹气、惹火烧身、拈花惹草。”我发现这些词语大多是贬义,带点“主动”的意思。</h3><h3> 姑且从“惹人厌”谈起,为什么会“惹人厌”?无外乎以下几种:1.干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2.存在着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3.做人做事完全以“自我为中心。”4.听不进好言相劝,一意孤行。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随时随地接受着舆论和别人的监督与评价,因此就有了“慎独”的提法。惹”也就有点儿不经意的味道了。</h3><h3> 作为教师,我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惹”学生。有和颜悦色的“惹”,有耳提面命的“惹”,有无可奈何的“惹”,更有凶神恶煞的“惹”。于是乎,就有了教过之后“决定相忘于江湖”的学生,就有了“盼望何日君再来”的学生,就有了“决心誓死不相往来”的学生,就有了“想慢慢地、慢慢地把你忘记”的学生。</h3><h3> 反思自己的教学,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近来,读魏书生的书,才发觉自己缺少是一种从学生角度出发的耐心,一种千方百计为学生服务的恒心。其中他领着学生写作的事件最让我动容:他遇到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难题,总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方法。魏老师的眼中教学无难题,他说:“一种再简单的事情都会有100种方法。”我想,正是这种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才会让简单的事情生出100种方法来。还有一种坚信的力量,他说:“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帮手。”他让学生写心理诊疗、自我审判等,让学生从固有的思维模式跳脱出来,更全面的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纠正自己,他义无反顾地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这就是坚信的力量!综上所述,他才能采取种种措施,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去享受学习。魏老师恰到好处的“惹”了学生,才会让无数的老师和学生喜爱吧!所谓“惹人喜爱”,这就是其中的一种吧!</h3><h3> 我想“惹人喜爱”,你哪?</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