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江西省中小学教研成果培育高级研修札记

高山流水

<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  </font></b><b><font color="#167efb">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枯燥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 ——苏霍姆林斯基</font></b></h3> <h3><i style=""><b style=""><font color="#ed2308">隆重开班——</font><font color="#010101">欢聚一堂情满井冈</font></b></i></h3> <h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作为教师、作为承担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的科研工作者,作为课题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理论,增强教育信念,怀有教育情怀!”开班仪式在省教研室主任助理杨涛同志的激情鼓励下拉开序幕。</h3> <h3><b style=""><i style=""><font color="#ed2308">学习现场——</font><font color="#010101">安排有序座无虚席</font></i></b></h3> <h3>  在省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下,在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全省中小学教研成果培育高级研修活动参加人数达300余人。整个会场座无虚席。</h3> <h3><b style=""><i style=""><font color="#ed2308">课程设置——</font><font color="#010101">饕餮盛宴精彩纷呈</font></i></b></h3> <h3>  中国教育学会教授时俊卿的讲座让我们对“教学成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江西师范大学揭安全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课题申报和结题中的突出问题,引导我们走出八大误区,从而更加有效、高效地进行课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胡定荣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对教学成果的培育进行了专业阐述,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所有专家的讲座都十分接地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让课题在研老师对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为还没有课题的老师开启一扇正确的课题研究之门。</h3> <h3>  省课题云平台技术管理员黄频老师的网上操作讲解可谓是雪中送炭,手把手地教会大家准备无误地进行网上申报与结题。</h3><h3> 南康区曾祥尤主任的例谈,生动直观,经验丰富,值得借鉴。对于作为教研室成员的我指导、启发作用很大。</h3><h3> 萍乡市课题办朱红梅主任就萍乡市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激情洋溢、真实感人。萍乡市课题管理经验与特色博得了在座学员的一致称赞。</h3> <h3><i><b><font color="#ed2308">特色环节</font></b></i><font color="#ed2308">——</font><b><i>学员代表发言精彩</i></b></h3> <h3>  本次培训活动,每场讲座之后均安排了学员代表发言,既很好地掌握了学员学习动态,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交流与内化。</h3> <h3><b><i><font color="#ed2308">萍乡课题——</font></i></b><b><i>红梅花开春色满园</i></b></h3> <h3>  近些年来,萍乡市课题研究工作在市教研室副主任汤华、课题办主任朱红梅老师的指导与引领下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全省课题研究工作的一面旗帜。</h3><h3> 为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有效作用,市课题办进行了重大改革,采取“广撒网、压担子、严把关、实监督、宽激励、慎结项”等措施以达到“真课题、真研究、真成果、真品牌”的课题研究目标。(人防+机防的方式进行课题申报,一平台、两抽查方式保证课题的真研究。守好入口关,把好出口关,推动真课题的完整实施。全市现场汇报及开放式答辩,更是萍乡课题工作管理的一大特色。)</h3><h3> 为更好的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水平,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今年,市课题办推行了《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开拓了小课题研究领域。目前,各县区近500位教师参与了小课题的申报,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的良好局面,课题研究工作在全市各学校遍地开花,春色满园。</h3> <h3><b><i><font color="#ed2308">学有所思——</font><font color="#010101">乘风破浪</font></i></b><i><b><font color="#010101">扬</font>帆远航</b></i></h3> <h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h3><h3> 培训学习虽已落下帷幕,但仍感意犹未尽。身为县级课题管理员,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申报省、国家级教研成果培育工作上还任重而道远。回顾芦溪县近几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也可谓是硕果累累。但是,成功申报为江西省教研成果培育项目的却只有寥寥几个,申报国家级培育成果目前仍为零。通过学习,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使课题研究成果发挥出真正、高效的效用价值,我觉得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h3><h3>1.把好研究方向。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以实践改善为价值,要关注、突出研究的实践效用。问题的解决要有助于师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须具有较强的直接性和针对性。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h3><h3>2.做实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要真实、求实、落实。要有一个正确的研究态度,有一个现实的研究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有一个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一个扎实的研究过程。</h3><h3>3.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把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保证教育科研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过程是研究与学习的统一,应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学导研,以研促学。</h3><h3>4.写好研究总结。研究成果的表述要做到以下几个基本要求:体例规范、结构完整;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术语规范;注引规范。</h3><h3> 简短的培训学习之旅虽已结束,但我们课题研究的步伐永不会停下。教研,永远在路上!</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