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图文:马雪荣、杨应敏</h3><h3> 审核:邓兴旎</h3><h3> 秋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h3><h3> 为了帮助教师全面理解、 深入领会部编教材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与编排思路,便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新教材运用得当,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八月二十号、二十一号下午,三校区语文老师齐聚低年级阶梯教室参加培训,同时参与培训的还有文山市十一小,十二小的老师。</h3> <h3> “教学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李燕老师的《教方法,养习惯》主题讲座开启了第一天的学习旅程。</h3> <h3> 温文尔雅的李燕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教材从“识字写字,汉语拼音,课文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看图写话”六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满满的干货。每个部分李老师都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向我们传授方法。一年级小朋友写字口诀,识字方法;汉语拼音结合课文插图创设情境;课文的重点把握;写话应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等,李老师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h3> <h3> 参与培训的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动听的朗读声获得了阵阵掌声。</h3> <h3> 八月的天,依然骄阳似火。张艳杰老师精心准备的讲座《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紧跟其后。</h3> <h3> 张老师落落大方的为大家详细解读部编教材的各个板块,准确领悟编者的独具匠心,聚焦核心素养,增强语文意识,关注文本,关注学生生活……张老师说新理念的同时也输入新方法,细读各个板块后给出教学建议,这对未接触过统编教材的老师来说如同一剂强心针,让老师们明确了教学方向。</h3><h3> 同时,张老师也强调:在低年级,兴趣、习惯比知识更重要。应在低年级阶段加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好习惯陪伴孩子成长,进步。</h3> <h3> 八月二十号的教材培训在陈华主任的总结中落入尾声。陈主任总结到:“教材编排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思想的转变。新教材更明确了我们应该教什么。一教必要的语文知识;二要丰富孩子的语言积累;三要走熟练的语言技能;四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六要培养孩子高雅的言谈举止……”陈主任意在强调,教能力,教方法,简简单单教语文,这样才能让语文更有语文味。</h3> <h3> 二十号的培训在陈主任的总结中落下了帷幕,二十一号的教材培训在陈登银老师让教师们互相按摩的活动中拉开了序幕。</h3> <h3> 陈登银老师从二年级的教材整体结构、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意图,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给教师们进行培训。</h3> <h3> 培训中,陈登银老师以课标要求和教材相结合,用课标指导使用教材,用教材的双线结构指导自己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二年级的识字单元,要重示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注意汉字的书写,指导书写要科学有序。阅读教学中,陈登银老师举例具体的课文,认真研读课后习题,利用好教材,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中预测能力、复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梯度发展。对于古诗词的教学,重在积累背诵,以朗读为主,重想象,不能做逐字翻译。统编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口语交际时,要将其放到具体的生活和语言环境中,让其体会到生活处处皆语文。</h3> <h3> 天气虽然炎热,但对于陈登银老师提出的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我们开学了”这句话,老师们都积极参与。</h3> <h3> 网络用语知多少,当我们还沉浸在二年级的教材思考中时,陈登银老师的网络用语将我们拉回到三年级的教材培训中去,让我都跟着她一起去“盘它”。</h3> <h3> 陈登银老师强调“三年级,是学生的过渡段,存在学习容量大、容易拉开差距、学习难度加深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在教学时,老师们要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加强语言实践,强调积累运用;创新编排体例,实现特殊功能;重视交际表达,听说读写并重。”</h3> <h3> 看!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心无旁骛、认真地记录,留下最美的瞬间。</h3> <h3> 陈登银老师的培训,让我们参与的老师们获益匪浅,更是给了我们新进教师可以借鉴的方法。</h3> <h3> 陈登银老师的教材培训邓老师这样总结到:“此次教材培训陈登银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如何教会孩子习得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告诉我们课前要认真备课,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使用新教材,那就要用新思维,用新方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h3> <h3> 两天的教材培训,三位老师用心的准备,细心的分享,实操性强的教学建议,让每一位在座的老师如沐春风。这些新方法如同涓涓细流注入每一位老师的心田。</h3> <h3> 这次培训理念新,方法多,让参会老师能更快熟悉和使用新教材,准确把握学习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语文路上,我们需要上下求索,不断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