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那一天》</h3><h3>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h3><h3>只为守候你的到来</h3><h3>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h3><h3>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h3><h3>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h3><h3>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h3><h3>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h3><h3>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h3><h3>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h3><h3>只为触摸你的指尖</h3><h3>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h3><h3>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h3>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h3><h3>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h3> <h3> 这是多年前看到的第一首署名仓央嘉措的诗歌。和许多人一样,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就已经被沦陷了。然而,随着对仓央嘉措诗歌的了解,我发现关于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还有一番激烈的争论,有些人坚信这就是活佛的诗歌,有些人则说,这是一首现代人的歌词。</h3><h3> 多么扫兴的争论啊。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就是活佛的亲笔之作。因为,这是我们爱上他的最初证明。</h3> <h3> 去年夏天,我们走了很远的路程,打卡了西藏山南那个叫然乌的地方。据说在然乌湖里曾经有一头水牛,而在湖的岸边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最终因体力不支,双双毙命。死后这两头牛化为两座大山,而两山相夹的地方便成为了如今景色绝美的然乌湖。然乌这里距离仓央嘉措的家乡门隅已经不远了。门隅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现在那片土地是中国与印度的争锋之地。</h3><h3> 当我们颠簸在路上,一边欣赏如画的美景,一边忍受着道路的崎岖,不禁感慨:几百年前,到底是什么神秘的意念,指引着来自布达拉宫的使者,不远千里找到了他们的转世灵童——仓央拉措?</h3> <h3> 我站在这个星球最高远的土地上,呼吸着高原特有味道的空气,放眼望,满眼草原、森林、河流和伟岸的高山。坐在草原上感受这暖暖的阳光吧!一个穿着破旧藏袍,蓬头垢面的孩子从草原上身边跑过,口中还含糊不清地唱着臧歌。</h3><h3> 我想喊住他,却又不知所措。</h3><h3> 他看到了我期待的眼神,停住了小马驹一样飞快的脚步,分明向我走来,我看清了他小小的脸庞,面颊上那高原红是阳光的印记,眼睛又大又圆又亮,仿佛这透蓝的天空和澄碧的湖水。</h3> <h3> 我突然觉得不陌生了,他的眼睛是那么温暖可爱,让我一见如故:“我可以知道你刚才唱的是什么吗?”孩子看着我,似乎还不太懂我的语言,怔住了,可紧接着用含糊不清的汉语重唱起来:</h3><h3><br></h3><h3>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h3><h3><br></h3><h3>只为守候你的到来</h3><h3><br></h3><h3>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h3><h3><br></h3><h3>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h3><h3><br></h3><h3>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h3><h3><br></h3><h3>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h3><h3><br></h3><h3>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h3><h3><br></h3><h3>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h3><h3><br></h3><h3>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h3><h3><br></h3><h3>只为触摸你的指尖</h3><h3><br></h3><h3>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h3><h3><br></h3><h3>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h3><br></h3><h3>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h3><h3><br></h3><h3>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 <h3> 艹!当眼前这个孩子的臧试汉语让我朦胧听懂的时候,我惊愕了,三百多年前的唱词还在鲜活的传承!我无法告诉他,即使在这个童稚的歌声里,我也听出了温柔与凄凉。</h3><h3> 时光穿越到三百多年前,仓央嘉措这个最受争议又极具才华的六世达赖喇嘛就出生在这高远上,那时候他的俗名叫阿旺嘉措。父亲扎西丹增是一位出色的教徒,母亲是一位普通女子。他们是一对奇特而又恩爱的夫妻,说他们奇特是因为他们结合的时候相差二十多岁。扎西丹增除了有高洁的品行外,一贫如洗,他的妻子正是处于对他的仰慕,才依然决然嫁给他,出嫁时,她十八岁。</h3> <h3> 几年的艰苦生活后,他们攒下了更多只碗、铜锅、毯毡,甚至盖起了自己的房子🏠。再几年后,阿旺加措出生了!据说,</h3><h3>那是一个下着大雨的天气,屋外雷声大作,雨点稠密地打在屋顶上,窗户上。震耳发聩的雷声让全村人都惴惴不安:难道现在降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h3><h3> 事实证明,他们模糊不清的猜测变成了现实。又几年后,当来自雪域中心拉萨的大人物,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终于找到了这个低矮的住所,他们惊奇于未来达赖喇嘛为什么竟出生在这么微寒的环境。但事实就是事实,不管达赖喇嘛选择了哪里作为他的出生地,他就是这雪域之王了!他永远最为高贵!</h3> <h3> 14岁剃发受沙弥戒,23岁在押解去往燕京的青海湖畔……。仓央嘉措留下备受争议的生平,更留下了至今还在我眼前传唱的:《那一天》《世界的第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