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教育观,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师生劳动技能,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意识,围绕“教育是农业”的办学理念,我校于8月20日早上8:30开展了以“耕耘一分地,教育一辈子”为主题的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实施党建创新的南湖农庄项目前期基础工程。</h3> <h3> 想要地里收成好,阳光、雨露、土壤都一定要恰到好处。暑假期间,学校管理层精心挑选了三块基本满足条件的露天闲置平台为目标责任地,利用砖块、混泥土规范分块隔离,形成“田埂”,并在四周架设给、排水管道和沟渠。前期工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原有土壤进行补充并改良,这一步需要我校全体教职工亲自“挽裤腿上阵”。</h3> <h3> 19号下午学校集中学习活动方案,20号上午八点多,各组组员就陆续到了“责任地”,清工具、分工、理思路,很多没有种地经历的老师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仔仔细细。</h3> <h3> 挑粪、拌粪、犁地、填粪,步骤清晰、分工明确,实操却不如想象中的顺利,但开荒的难度和阻碍丝毫没有击退“园丁”们的植地热情。组内组间互学互助、勇闯乐干。</h3> <h3> “一块地犁出5个道,可以多撒点天然肥料,地肥了,收成肯定好啊!”</h3> <h3> “先铺牛粪肥,再把搅拌好的鸡粪肥厚浇覆盖,双管齐下,种水果肯定甜!”</h3> <h3> 对很多老师来说这样的经历是第一次,尽管如此,老师们也在呼吸吐纳之间感受着这浓烈的开荒“粪围”。用发自内心地笑和挥洒不尽的汗水书写下南湖园丁们的故事。</h3> <h3> 汗水湿透了背部,扯了两下衣角扇扇风,继续开挖;脸被晒得通红,戴上帽子,推着粪车继续两点奔波;喘着粗气,接过一杯姜水咕噜两口灌完,又继续填粪……</h3> <h3>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师们,就像在守护自己的孩子们一样,想要让南湖实小成为孕育着一切可能的沃土。</h3> <h3> 每一块田埂都有着不同的责任人,每一位责任人都有着最强的责任心,用这份责任心来对待自己的责任地。</h3> <h3> 本次“耕耘一分地,教育一辈子”南湖农庄活动的主体思路是在前期基础工程完工后,进入后期开发使用。后期开发中每个党员同志至少认领一块“责任地”,采取“1(党员)+2(老师)+N(高年级学生)”模式,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划要求,根据“时节时令”,种植不同的蔬菜瓜果。让大家在过程中体会成长的规律、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幸福。</h3> <h3> 丰收阶段将师生种出的蔬菜瓜果供学校自办食堂教师食用,同时有序统一采摘后分配给参与的学生带回家与父母一起分享孩子的劳动果实。</h3> <h3> 本次活动的实施也同时在探索党员活动有效载体,使党支部创建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让党员老师带领老师们在耕耘、栽培农作物的同时体悟教育的真谛,更加用心用情的培育学生。</h3> <h3> 教育与农业。农民种庄稼的,教师育人的;学生犹如禾苗,老师犹如农民。禾苗的茁壮成长,开花结果,需要农民根据不同禾苗的习性按照季节时令采取不同的方法;学生的良性发展,成熟进步,需要老师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农业有好的收成要靠农民精耕细作,教育成果的显现要靠老师的精心呵护!两者之间一脉相承,殊途同归! </h3><h3> 通过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从劳动中知道“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在劳动中明白科学方法的适宜性;从劳动中领悟“静待花开”的真谛……</h3> <h3>撰稿:王婷 图片:王培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