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塔克拉玛干沙漠,又称“死亡之海”,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 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沙漠中气候干燥,环境恶劣,每当狂风大作时,此起彼伏的沙浪便漫天飞舞,仿佛汪洋大海中翻滚的巨浪。遥想当年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行者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塔格拉玛干沙漠,用脚步丈量浩瀚的沙海,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h3> <h3><font color="#010101">如今,为加快开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国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了征服“死亡之海”的伟大工程,陆续修建了四条沙漠公路。在沙漠上栽种红柳、沙枣等耐旱沙生植物,营造绿色林带,使寸草不生的沙漠穿上绿装,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沙漠绿色走廊”,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穿越最美的沙漠公路,见证气势雄壮的大漠通途,也是我们南疆之旅的期盼。</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月27日,穿越沙漠公路🌸</b></h3><h3></h3><h3>我们这次穿越从民丰到轮台县的沙漠公路,也是新疆最长的一条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1995年9月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等级的公路,并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为了一睹沙漠日出的风采,我们早上六点半就出发。由于受沙尘暴的影响,能见度很低,大家都担心能否如愿以偿。</h3> <h3>刚驶入沙漠公路不久,就发现大量货车排队等待通行,原来因为泥石流冲垮部分道路,导致无法通行,正在抢修,预计等待3小时。我们只能在沙漠公路上聊天,时而进入路旁的沙漠里探秘寻宝或者拍照,焦急等待着。十点半我们终于通过施工地段。</h3> <h3>因耽搁了3个多小时,车子一路狂奔赶到石油重镇塔中,沙漠公路唯一的休息区和供给地。塔中油田,位于生命禁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石油城。虽然我们不能进入塔中油田作业区参观,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高高的石油生产设施,还有楼房、操场,公路边上有许多商店、酒店,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在沙漠腹地的绿洲小城市。可谓一条公路,带活一片片沙漠。</h3> <h3>在塔中我们吃到了美味的川菜,还有新鲜的蔬菜和鱼,在沙漠腹地能够吃到如此美味佳肴真是不易,与老板娘交流得知,因开通了沙漠公路,交通方便许多,这些新鲜食材都是从轮台送来的。她是四川人,陪着在油田上班的先生来到这里,塔中油田作业区的工人也非常辛苦,但他们工作热情给沉寂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带来了无限生机,正如沙漠公路旁边的标语“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h3> <h3>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沙漠,路面随时会被流沙吞噬,对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在公路两旁种植绿化带,全线采用滴水灌溉技术灌溉植物,每隔几公里,就设立一个绿化浇灌增压站,长年都有护林员人工管理,经过他们的精心呵护和辛勤浇灌,开创了一条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沙漠绿色走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看到公路两边几百公里的绿化带,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智慧点赞!向修建和维护沙漠公路的人们致敬!</h3> <h3></h3><h3>建设者还在公路两边用芦苇一排排插在沙地上,形成格栅阻沙栅栏。栅栏和草方格随沙丘起伏绵延,犹如一条千里锁链牢牢缚住了黄色巨龙,令其动弹不得,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动人心魄,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汽车行驶在沙漠公路上,看到“千古梦想沙海变油田”、“今朝奇迹大漠变通途”的对联,使人思潮起伏,感慨万千。</h3> <h3>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早上出发在沙漠公路起点民丰县看星星点灯,晚上在公路末端轮台看落日余晖,坐了十多小时的车,可谓披星戴月。蒋团长发出感慨: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虽然我们是追逐太阳的行者,日出而行,日落而栖,坐车十多个小时,既没有看到沙漠日出,也没有时间与沙漠亲密接触,有一点遗憾,但是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不虚此行。</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月27日,轮台(乌垒国)🌸</b></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都护府驻地</b></h3><h3>乌垒,原名轮台国,一个寂寂无闻的千人小国,因不自量力和闭门据守,惨遭汉军屠城,继而沦为汉的军垦农场。直到汉宣帝当政时期,轮台才宣布复国,更名乌垒,郑吉将西域都护府迁到乌垒,乌垒也摇身一变成为西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所以史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如今,轮台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这里有壮美的世界级胡杨林保护区,有世界较长的沙漠公路,有神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有众多的历史古迹……</h3> <h3><b>*塔里木胡杨林公园</b>:天下胡杨看新疆,新疆胡杨看轮台。胡杨,是我国沙漠地区的主要落叶树种。人们赞美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h3> <h3>塔里木胡杨林风景区集塔河自然景观、胡杨景观、沙漠景观为一体,是世界上最古老、面积最大、最原始的胡杨林。进得公园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株合抱不交的胡杨树王,它们树干内部已空,而树冠却依然枝繁叶茂,投下大片绿荫,遮去了似火的焦阳,感到它才是生命之本,才是幻化的灵魂。<br></h3> <h3>进入景区后乘坐观光车,一路观赏不同形态的胡杨风采,确实很壮观、很震撼;据导游介绍在核心区还有一条13公里长的环形铁路,将几个较大的林中湖泊串连在一起,秋天时游客可乘坐小火车饱览大漠景色——湖边金黄色胡杨倒映水中,把水也染成金黄一片,恍然童话世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来的太早,胡杨林叶子都是一片绿色,只能走马观花浏览景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月28日,库尔勒(渠犁国)🌸</b></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汉朝的屯田基地</b></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渠犁,丝路北道十一国之一,这里流淌着孔雀河,背靠博斯腾湖,怀抱盆地与河流,地势险要,也</font>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为了保证丝路通畅,汉武帝派人挺进渠犁、轮台驻兵屯田,威慑了当时西域的霸主匈奴人。</span>如今的库尔勒,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h3> <h3>*<b>铁门关</b>:铁门关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据考证,从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地处险要,故名铁门关。它也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如今的铁关峡谷,在拦河大坝上建起了水库,往日奇险无比的丝绸之路已淹没在万顷碧水中。</h3> <h3>铁门关是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从中原通往西域古国的通道,南北疆的分界点。回眸远望,在中华民族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在这条充满荒凉和悲壮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使者,踏着满地苍茫,通过险要的铁门关,走向西域,并用他们的精神和英雄气魄攻下了一个个历史的关隘。</h3> <p><b>张骞,“凿空”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b>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不畏艰险,曾路经铁门关,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汉书称“凿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开展外交活动的外交家。张骞,从长安来,到西方去,用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命运来形容张骞,也便十分贴切,以他不屈的精神和执着的信念,在生命行程里绽放出闪耀的光辉。</p> <b>玄奘,佛教的传播者。</b>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 <h3><b>班超,平定西域的守护人</b>。班超,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投笔从戎,东汉时出使西域,举兵进屯铁门关,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班超在西域整整度过了30个春秋,几乎完全凭借个人的机智、机敏和卓绝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使西域保持了长期的、异乎寻常的稳定和繁荣,书写了西域戍边历史上的光辉篇章。在铁门关景区门口有一座将军楼,是当年班超将军办公和议事之地,为了纪念大将军,1994年在原址复建此楼。</h3> <h3><b>岑参,西域真正的行吟者</b>。作为行者,他走得远,去了不少地方;作为诗人,他的诗写得气势雄伟、热情奔放,有强烈的西域气息。岑参不仅仅是诗人,还是个驻守边疆的官员。有詩云,自称小吏,即小官。他登铁门关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这首诗,真实而生动的描绘出了铁门关的险峻。</h3> <h3>*<b>罗布人村寨</b>:由沙漠、河流、湖泊、森林、胡杨等自然景观环抱,朝霞、夕阳、蓝天、白云、河流、绿荫汇集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世外桃源。</h3> <h3>罗布人,就是古代生活在罗布泊附近的楼兰人的后裔,他们依水而居,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渔船是用整棵胡杨木凿成的独木舟,称为“卡盆”,当年探险家斯文·赫定就曾乘着卡盆在罗布泊游览。昔日水波荡漾的罗布泊早已干涸,罗布人也被迫开始游牧、耕种,卡盆静静地躺在陆地上,过着与世隔绝的艰苦日子。</h3> <h3>九十年代,罗布人村寨像活化石一样被挖掘出来,如今,这里成了5A级景区。生活富足了,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罗布人村寨里沙漠中流淌着塔里木河,河边倒影着胡杨树,这里孕育着楼兰文化,孕育着胡杨,红柳,芦苇和罗布人。</h3> <b>西汉烽燧</b>:烽即烽台,白日举烟,夜间举火,依次传递军情;燧又称亭燧,是烽台四周或者附近设围墙、建营房形成的据点,驻兵防守。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并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汉代中央政府为了保卫边疆、商旅往来,保证丝路畅通,在丝路沿线构筑了上千里的烽燧作为军事防御建筑。在尉犁县的孔雀河沿岸有11座汉代遗留的烽燧群,都是建于汉武帝时期。 <h3>穿过塔里木河的吊桥,就是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终于见到沙漠的真面目,尽情拍照玩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与天地融为一体。</h3> <h3>茫茫的沙漠之间 ,连绵起伏着一座座的沙丘骆驼载着游人缓缓地前行,远处悠悠地传来驼铃声。沙海中落日、脚印、骆驼和稀疏的游人共同构成的画面,有种沧桑的美感。</h3> <h3>落日的余晖撒在沙子上,泛着柔柔的光,一切都是那么静谧、那么美好。</h3> <h3>千姿百态的胡杨树挺立在塔里木河中,枝叶随风摇曳,倒影水面,仿佛对着镜子在搔首弄姿,显得格外的妩媚秀丽,楚楚动人。特别是在晚霞的辉映下,胡杨树倒影在水中,更是格外的妩媚,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h3> <h3></h3><h3>罗布人以捕鱼为食,也就是保留到现在的沙漠中的打鱼人。红柳枝条烤鱼是他们的特色菜,当天晚上我们就在罗布人村寨品尝烤鱼,味道鲜美,确实不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月29日,观光博斯腾湖</b>🌸</h3><h3>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奇禽、异兽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画卷。</h3> <h3>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大湖区。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渺;博斯腾湖也是全国最大的睡莲培育基地,遗憾的是,我们参观时湖中睡莲还没有绽放,只能走马观花观赏一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月29~30日</b>,<b>吐鲁番(车师前国)</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丝路明珠的破碎剪影</b></h3><p style="text-align: left;">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建国于秦末汉初,原名姑师,后被汉所灭,更名车师。从此,西汉与匈奴在这里拉开了架势,联手上演了“五战车师”的恢宏战役;随后,东汉与北匈奴展开了反复拉锯战,导致丝路北道“三绝三通”。直到北匈奴西走欧洲,吐鲁番盆地才涛落潮平,交河城在战火中也沦为废墟。</h3> <h3>如今的吐鲁番地区是新疆的门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它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过去。行走在吐鲁番,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影子,无论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或古村落,还是现代的葡萄沟,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h3> <h3><b>*交河故城</b>: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吐鲁番市区西侧约10公里处,是大约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的城市,南北朝和唐朝时十分繁荣。后来由于连年战乱,河城被征服者付之一炬,千年古城一夜化为废墟,至今城墙上仍有焚烧的痕迹。目前这座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千多年前的都市遗迹,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可以和庞贝古城媲美。</h3> <h3>整个城池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不是垒起来的,而是刻下去的,严格来说整个古城是个巨大的雕刻作品,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城址夹在两条河中俯看就像一艘航空母舰,绝对天然的军事堡垒,这里没有城墙,只有东门和南门,最北端是寺庙塔林区,有佛塔101座。当中一条中央大道联通南北,东面是居民区,西面是作坊区。古城中布局与唐代长安城基本一致,参观交河故城,城内的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名居、藏兵壕都历历在目。</h3> <p class="ql-block">在落日余晖下,慢慢观赏,细细品味那种沧桑感!</p> <h3>旅行回来后我翻开史书,从中读着有关交河故城的资料,一股股血腥味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一阵阵急驰的马蹄声和嘶哑的呐喊再次在耳边响起,仿佛又看见车师人从喜悦走向痛苦,从辉煌走向凄凉的脚步和背影。</h3> <h3>*<b>坎儿井:</b>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它是把地层中的潜流沿着挖成的暗渠引至地面,再由明渠引入农田或涝坝。</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参观了地下坎儿井博物馆。馆内修建坎儿井的模拟工程雕像,告诉我们坎尔井的修建方式,这伟大的创举,绝顶的智慧,奇妙的坎儿井,真是堪称一绝。古人的勤劳智慧让我们震撼,坎儿井设计构思的巧妙,工程的艰巨与浩大让我们赞叹!</font></h3> <h3><b>*葡萄沟:</b>吐鲁番的葡萄享誉天下,葡萄沟也是5A级景区。它位于火焰山下,被称为火洲的“桃花源”。葡萄沟全长8公里,沟两侧是寸草不生的秃山,沟内却是潺潺流水,绿萌环绕 ,到处长满了葡萄树和其他果树。这就是新疆人民最具智慧、最引以为傲的坎儿井工程,人工水渠引来了天山雪水,浇灌了这一沟绿色。</h3> <h3>乘坐景区观光车,一路欣赏风景。我们一直抵达葡萄沟的最深处。溪流两侧遍布葡萄架,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吐鲁番阳光充沛,紫色、绿色的葡萄安静挂在葡萄藤上,接受着阳光的洗礼;人们走在葡萄藤下,或者坐在葡萄藤下聊天,也十分惬意。</h3> <h3>参观葡萄沟后,我们就在景区不远的农家就餐,坐在挂满葡萄的葡萄架下,一边吃着最具新疆特色的大盘鸡、馕饼等特色餐,一边欣赏维族姑娘的精彩舞蹈,实属人生的一大享受,现在回想起来,心中都是美美哒!</h3> <h3>*<b>苏公塔:</b>也叫额敏塔,为纪念维吾尔族额敏和卓而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吐鲁番贵族额敏和卓随清军西征准噶尔,此后又参与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立功颇多,受封郡王。1777年,其子苏来曼为表报答天恩、效忠清朝以及纪念其父一生功绩,在自己家乡修筑了这座塔,因此得名苏公塔。</h3> 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造型新颖别致。它以条砖垒砌,黄土胶结。远远望去,塔体自下而上,逐渐收敛紧缩,覆以浑圆顶盖,呈圆锥形,与其侧邻方正规矩的清真寺,一圆一方,构成了对比而简洁的美。<br> <h3>走近细观,只见塔体外面,赫然用砖拼砌出各式繁复的几何纹:方形、菱形、折线、九角星……一层层循环往复,延伸去,直向天际,近乎无穷。建筑以土砖为主,倘若塔面不纹不饰,未免显得单调寡淡。因此建筑师们就地取材,把平凡至极的土砖玩出了花样,简单的材料,不简单的艺术。这让此前对新疆建筑一无所知的我,赞叹不已。</h3> <h3><b>*火焰山:</b>在“丝绸之路”北道上,至今仍留存许多文化古迹和历史佳话。火焰山神奇的地貌、独特的物产,众多的文化遗址,以及《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等优美的传说,脍炙人口。</h3> <h3>火焰山上高温干旱,“飞鸟千里不敢来”。当天室外气温59℃,酷暑难耐,大家匆匆打卡离开景区。</h3> <h3><b>*吐峪沟村:</b>属于鄯善县,已有2600年历史,这里是纯正的维吾尔族村落,保留传统的维吾尔族习俗,房屋分为上下两层,这个集生土建筑之大成,堪称“世界生土建筑博物馆”,也是吐鲁番盆地车师国的发源地。</h3> <h3>行走在历史悠久的吐峪沟村,处处都能感受到多种文化的交融,就连民居的大门上都有故事。过去,当地人在结婚时,要先看看门当再谈婚论嫁,这就追溯到了中原文化中“门当户对”的来源。这也说明吐峪沟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h3> <h3>吐峪沟山坡上有一座圣人的麻扎(墓地),安葬着伊斯兰教的7位圣人,所以吐峪沟麻扎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即“中国的麦加”。按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据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这里朝圣。现在每年前来朝觐的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穆斯林络绎不绝。吐峪沟还有一处千佛洞,是吐鲁番盆地内开凿最早的石窟群,始建于1600年前,目前还不开放。</h3> <h3>*<b>特别的生日晚宴</b>:南疆之旅即将结束,大家都沉浸在满满的回忆中,有缘之人一起看最美的风景,品新疆的美食,一路谈天说地,叙友情、师生情和同学情,有说不完的话题,非常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在分别之际适逢队友摄影高手林大咖即将过60岁生日(8月1日),张院长提议给他提前过生日,于是我们悄悄地请王导帮忙安排一个生日宴,给寿星一个大大的惊喜。葡萄美酒夜光杯,在生日赞歌中圆满结束旅行……</h3> <h3>著名诗人郭小川说:“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这次旅行从翻越天山穿越美丽与险峻共存的独库公路进入南疆开始,跋涉沙漠戈壁,翻越高山雪原,游历河流湖泊,再从民丰一起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拜访了古丝绸之路中段的西域十国。<b></b></h3> <h3><b>库车</b>,鸠摩罗什成长地,我们一起探访恢宏壮美的克孜尔石窟,感受东西方文明的初会之美。<b>阿克苏</b>,取名“沙漠”的国度,我们一起攀登神秘的温宿大峡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喀什</b>,南疆的灵魂古城,我们一起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启与繁华,感受到了浓郁的西域风情;<b>石头城</b>,在帕米尔高原上,我们一起看最美的风景,感受最淳朴的民俗,寻找玄奘东归的足迹;<b>莎车</b>,十二木卡姆的故乡,我们一起拜谒阿曼尼莎汗陵墓,见证了叶尔羌王国的兴衰;<b>和田</b>,在玉石之乡,偶遇达玛沟佛教遗址,一起见证了佛教圣地于阗昔日佛教的辉煌历史;<b>轮台</b>,昔日西域都护府驻地,我们一起感受罗布人的生活,观赏世界最大的胡杨林公园;<b>库尔勒</b>,险峻的铁门关,我们一起见证张骞“凿空”通往西域古道,感受到了民族英雄班超、郑吉屯田驻守西域的艰辛;<b>吐鲁番</b>,丝路明珠的破碎剪影,我们一起见证了交河故城的辉煌岁月,偶遇堪称“中国麦家”的吐峪沟麻扎。</h3><h3>这次旅行每一个脚步都踩在浓重的历史之上,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在这段风光奇异的丝路之旅中,体验古老而灿烂辉煌的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的璀璨文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致谢</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非常感谢团友蒋院长、杜老师提供文字和辛勤审阅,感谢林大咖、张院长、杜老师、艾老师、包老师和孙老师提供大量的照片。也再次感谢蒯表弟、王主任、王斌导游、王胜地接及两位司机的鼎力相助,圆满完成南疆之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参考文献:高洪雷主编,《大写西域》。</span></div></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