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游记之六☞意大利🇮🇹

上官婕妤

<h3>提起意大利,脑中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还有著名的美男子大卫,这些在书本中常见的景物在这次欧洲之旅中一一践行。</h3> <h3>导游带着我们团友在一朵朵巨大蘑菇状的罗马松簇拥下,参观罗马古城。叫古城名副其实。意大利人特别重视传承,凡是有历史渊源的景物全部保存完好,古旧的石板路大街长着些许的杂草,古老的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古老的的凯旋门归然屹立,看官们猜的不错,就是巴黎凯旋门的原型。紧挨着便是巍峨高大如今面目全非的古罗马斗兽场。</h3> <h3>罗马斗兽场,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竞技场建成时 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11,000只牲畜。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竞技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古罗马斗兽场可谓是:不似当年,破烂不堪,宏伟减半,一切全凭想象。但即便是残壁,当走到其跟前的时候,还是被它的高大所深深震撼,脑子里不觉就浮现出电影《角斗士》里的画面:勇猛的斗士在万千民众面前与凶猛的野兽搏斗,然后赢得一阵阵响彻天边的万人欢呼。<br></h3> <h3>我实在无法想象,在这个残破不堪的建筑里,曾经流淌了无数人的鲜血……从来社会底层都是贵族的玩物,而贵族总是高高在上,视人命如草芥。有些角斗士是心甘情愿去斗兽的,因为只要撑着不死,就可以翻身摆脱奴隶的身份,甚至得到人们的敬仰。阶层的差别从古至今都饱含着滚烫的鲜血。<br></h3> <h3>&nbsp; 佛罗伦萨旧译名是“翡冷翠”,是近代诗人徐志摩的专属。到了这里我觉得只有“翡冷翠”称呼更符合佛罗伦萨的气质,就像是一位气质非凡、自带高冷气场的美女,惹得行人忍不住多看它几眼,意大利语意思是 “鲜花之城”。14世纪到16世纪佛罗伦萨财富积累,城市富裕,统治政权的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等。众多卓越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重中之重,成为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h3> <h3>在米开朗琪罗广场,我终于看到了世界级美男子大卫雕像,虽然是复制品,但与真品无二无别。真品“大卫像”收藏在学院美术馆。雕塑家在人物结构上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艺术夸张处理:把头部的比例加大,下肢放长,手和脚的关节都较大,以加强英雄的形象效果。但各部分的解剖结构仍然是精确得无懈可击。广场周围还散布着各种以古希腊神话为内容的雕塑作品都完美的无懈可击。<br></h3> <h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佛罗伦萨的圣乔凡尼广场,人们朝圣般蜂拥而至,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这里矗立着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仰望圣母百花大教堂,建筑物上的石雕栩栩如生,美得令人眩晕,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我可以盖个比翡冷翠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br></h3> <h3>&nbsp;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又称“圣母寺”。其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圣母百花大教堂建造于1248年,前后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时间,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最后完工。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上的巨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16世纪艺术巨匠瓦萨利的心血之作。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br></h3> <h3>教堂色彩丰富的外表还有精美的石刻让人叹为观止:洁白的大理石表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很炫目;大门正上方是抱着耶稣的圣母,边上分列着使徒、天使,这些雕塑内容不一,以形领神又以神传情,情神俱佳耐人寻味,其中讲述的故事可查阅资料了解。整体来说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外观无与伦比,不论在颜色上还是雕塑上,在西方所有教堂中首屈一指。我拿着相机努力寻找细节拍摄,哪里都是细节, 哪里都完美无缺,每一个雕塑都让人仰之弥高,目不暇接,万千惊叹。这就是翡冷翠无与伦比的魅力所在。<br></h3> <h3>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伟大的文艺复兴初期的报春花。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犹如西方历史长河中一绸典雅的缎带,那圣母百花大教堂就是缎带中那颗不朽的璧玉。</h3> <h3>语文教师的我多次给学生们讲解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知道了远在上万公里外的意大利,有这么一座建在水上的城市。那里的人过着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神话一般。真正的威尼斯是啥样子呢?这个意大利之行的最后一站,很早就让我激动不已。朝圣一般的心境距离这座世界名城越近越亢奋。<br></h3> <h3>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倘若没有当地导游带路很容易迷失在这座水城中。拿破仑称威尼斯为“举世罕见的奇城”。<br></h3> <h3>威尼斯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贡多拉。这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小船,几百年前威尼斯贵族们喜欢乘坐雕刻精美装饰着绫罗绸缎五颜六色的贡多拉互相斗富。为了刹住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把贡多拉漆成彩色,于是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都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黑色小船。<br></h3> <h3>我们乘坐尖尖翘翘的“水上巴士”贡多拉绕威尼斯水城一圈,贡多拉在水面上晃晃悠悠的前行,穿过一座又一座石桥,石桥离水面很近,几次我都以为要撞到在墙面上了,但掌舵的大力水手还是很轻松的就穿过了。沿岸有近200栋宫殿和豪宅,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之都。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坐在贡多拉上欣赏着水城民居我有些怅然:这座美丽的小城50年后真的会消失吗?不敢说话,还是默默祈祷吧。<br></h3> <h3>&nbsp;船行之处,处处有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威尼斯的桥有350座之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叹息桥。它是连接总督府和监狱的一座封闭式的巴洛克风格的桥。传说一名死囚走过叹息桥时,透过桥上的窗户看到对面房子里自己的女友拥抱着新情人,不禁深深叹息。叹息桥因此得名。<br></h3> <h3>威尼斯中心广场又称圣马可广场,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拿破仑形容圣马可广场为“欧洲最美的客厅”。自古以来,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据说是因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br></h3> <h3>我们穿梭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欣赏着橱窗里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小小的眼球一次次被强大的视觉冲击刷洗,真想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下来,时光如此美好可否伴我入梦?<br></h3> <h3>威尼斯的独特,不仅仅在意大利,全世界只有一个威尼斯,只有亲身来到这里才会有切身的感受。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它蜿蜒的水巷,它流动的清波,它倾泻的温柔,只有来到才能悟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