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家有家财万贯,不如定瓷一片”。曾几何时,定瓷因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匀净,薄而坚硬,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誉。定窑不加化妆土的生产技术,奠定了后世青白瓷乃至青花等彩瓷的发展基础,定瓷工匠发明的“覆烧”工艺,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生产效率。到了宋代,定瓷呈现“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的鼎盛之势,其影响力波及全国,各地纷纷仿制,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定窑窑系。</h3> <h3>沧桑轮转,岁月无情。数百年之后,曾经辉煌的定瓷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只在曲阳涧磁至燕川一带,遗留下一堆堆破碎的瓷片,一个个废弃的窑炉,并无任何关于工艺技术的文字资料存留于世。</h3><h3><br></h3><h3>面对定窑遗址,我们不禁要问,在这里上演的关于定瓷的传奇,是如何奇迹的消失了呢?</h3> <h3>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大致能推断出定瓷的断代始于战乱。1127年,金兵的数十万铁骑大举南侵,摇摇欲坠的北宋王朝完全不能抵抗,于是被迫南迁。在官府的安排下,和定窑有关的重要文件、资料等被一应裹去。最为重要的是,定瓷烧制时诸多工序中的能工巧匠,只要在官府名册上有名者,多被强制随军南迁,虽然历史上号称“北定南迁”,但是离开了本地原料,很难再制造出地道风格的定瓷,因此在清代唐秉钧所著的《文房肆考图说》中才会有“定瓷北贵于南”的说法。</h3> <h3>虽然北宋朝廷在南迁过程中带走了主要的人才和技术资料,但是在南迁和金兵南侵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能工巧匠或因避难而隐姓埋名,流落他乡,或在战乱中殒命,能工巧匠的流失再加上无数窑炉、窑场被破坏,因此北宋以后,定窑少有佳器。而南方瓷器这时取得了快速发展,直到元朝以后,以青花闻名的景德镇成为瓷器制造中心,而北方各大名窑大多已断烧!</h3> <h3>除了战乱的原因,开采受限导致的原料枯竭可能也是定窑断烧的原因之一。根据《曲阳县志》记载:“县境三面皆山……灵山一带惟出煤矿,龙泉镇则宜瓷器,亦有瓷石。”当年定窑就坐落在这坡丘的沟壑两侧,从唐至元,定窑已生产近千年,受当时开采能力所限,可以推断出到了元代,大小山丘的原料储存已经采尽,窑场只能勉强维持生产,直到断烧。</h3><h3><br></h3><h3>既然烧制定瓷的原料这么紧张,那么现代复烧后的定窑在以后会不会遇到原料枯竭的情况呢?</h3><h3><br></h3><h3>当然不会。古时的开采能力有限,只吃了窝边草,而不知道曲阳(古属定州)以外的阜平、唐县乃至曲阳以南坡丘上仍有大量储存。另外,早期定窑虽曾柴烧,到了宋代基本就变成煤烧了,因此随着煤层储藏的告急,定窑即使原料不枯竭,也会出现断烧,而现代不会出现这种情况。</h3> <h3>定窑断烧八百年后,经多位定窑前辈的努力,定窑最终得以复烧,定瓷烧制工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千年之窑火又重放异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