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紫竹

<h3><font color="#010101"> 上大学是我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学生时代因文化大革命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在农村当知青做赤脚医生时,虽然已经通过了大学招生考试和体检,但被小人无故干扰而未能进入大学;一九七三年刚进工厂时,参加了工农兵大学的招生考试,又因张铁生的一张白卷而改变了招生规则,我又与大学失之交臂。一九七六年无耐进入了本钢石灰石矿“七、二一”大学学习。可这不是真正的大学,师资和教学设备少的可怜。我们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 但也弥补了我只有初一文化知识的匮乏,两年毕业后按中专学业人员待遇管理。<br> 一九八四年,我32岁女儿三岁时,冲破层层阻力,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圆了我的大学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圆梦的路是艰辛的,也是曲折的,但我也是幸运的。能走进我梦想中的大学,是我一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也是我的求学精神感动了苍天,苍天大地都在助我。我在省委、市委组织部门的帮助下,东北工学院接收了我这个距离录取分数线差0.5分的考生。当然,这是起因于市委组织部的一个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可对我来讲确是改变命运的转机,实现了我心中的梦想!这件事使我深切感到,有梦想,有追求就一定会成功!感谢曾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这些人我虽然不认识,但他们为一个普通考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让我终生不忘,也感染我一生愿助人为乐。<br> <br> 一九八四年九月我跨进了梦寐以求的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喜悦之情难以言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东北大学的学习期间,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坐在那有着悠久历史而名扬中外的大学课堂上,听着专业水准很高的老师讲课,那真是一种享受。而学校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经常有社会名人、专家的各种讲座,有各种社团的课外活动。体育课我们学滑冰,学韵律操,学校专为我们女同学单独按排体育课程。每个周末我们管理学院还举办舞会,我们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这届有四个班,共100名学员,但只有九名女同学,我们的舞会是同学们自己乐器伴奏,多才多艺的同学很多,连老师都愿意参加我们的舞会,那青春的旋律真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在校期间东北工学院新图书馆落成,这是我从新建的图书馆借书出来,同学为我拍的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84级管理系省专修班的部分同学。 后排左起宋仕忠、李惠莲、李萍、邹翔。前排左起:范世平、李群、金蓉秀、唐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省一班的四名女同学在图书馆学习。左起:李萍、李慧莲、 姜春艳 、王桂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84级管理干部专修班全体女同学的合影。后排左起辽宁省工会副主席娄艳丽、本钢集团公司李萍高级会计师、锦州的王桂芬、北京的杜维红、辽阳的李慧莲、前排左起鞍山的小宋、重庆的邹俊芳、沈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姜春艳、攀枝花市人大副主任栗淑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管理系84级管理干部专修班中本钢集团公司中的同学。左起:陈文寨、魏庆华、郝士杰、叶长发、李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本钢集团公司84、85两届管理干部专修班学员的合影。由于我们入学人员的条件就是企业的后备干部,管理工程系又有厂矿长摇篮的美称,近年的MBA学习就是这个系的专业。我们这些同学毕业后,有的成了本钢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大都是处级或科级以上干部,还有的成为万科公司的高级管理干部。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和好友栗淑娟,她退休前是攀枝花市人大副主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和好友姜春艳,退休前在沈阳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和85届的本钢总医院综合科科长高级经济师的王华合影。本钢这两届就我俩个女同学。</font></h3> <h3><b><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84级管理系省一班毕业时的合影。后排左起:彭去菲、吴玉峰、李萍、李惠莲、王桂芬、江春艳、邹翔、陈永刚。中排左起:陈海东、刘孔达、何宝安、王振山、潘立发、周云贵、唐敏。前排左起:范世平、方明波、张海宽、孙跃昌、金蓉秀、汪家超。</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毕业20年后,省干部专修班的同学聚会,请来了管理学院的部分老师和领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6年9月出差到攀枝花,与攀枝花的同学留影。左起栗淑娟,马威,贺啟明,李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与好友栗淑娟的合影。我把前后二十年的合影,合成到一张照片上了,足见其岁月沧桑催人老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毕业30年后的2016年5月24日,我们本钢几个同学小聚时,陈文寨大哥用手机的全景方式拍摄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次小聚叶长发在大连没能参加,白艳明有工作提前走了。我用手机为陈文寨、郝士杰、魏庆华拍的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读书是我一生的追求,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幸福,读书使我得到满足。 读书对于我来说,来之不易,读之更不易。读书中的酸甜苦辣,真是甜在心里,苦其身体,酸了家人,辣出坚强。由其我是在孩子四岁,丈夫身体有病的情况下,离开家住校读书,那其中的苦和难真是难以言表。孩子病了不能陪她,在返校的列车上泪水止不住的流,甚至有后悔不该来读书的念头。学习上遇到困难,制图课期中考试勉强及格时,那种要强又羞愧的眼泪也是止也止不住。那段读书的经历真是苦并快乐着,那其中的美好与追求,只有热爱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86年七月我从东北工学院毕业了,当时真有松口气了的想法,烫金的文凭拿到手了,也学到了一定的知识,满足了。可工作两年后,又有了新的想法,因为在东北工学院我们读的是专修班,是大专学历,我还要继续学习,读完我的大学。1990年我又报考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函授班,读大学本科。那时是边工作边学习,校舍和师资都不如东工,但课程设置是本科的内容。政治课我学的有点累,好多内容需要背,记得有一次因工作原因补考,考试时间是农历的正月初八。那年春节我哪也没去,初二开始天天看书,让丈夫和孩子出去到别人家过节,我一个人在家读书,因为那时工作很忙,我担任企管科长,正是企业改革时期,工作量特别大,没有时间看书。刻苦的学习,顺利通过了唯一一次的补考。经过两年半的苦读,又有较扎实的大学专科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其实大学学的是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顺利的通过了大学本科的学习, 1993年初完成了毕业论文, 拿到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函授本科文凭,完成了我的大学学业!<br><br> 我的大学读完了,这回真该松口气了。可一年后由于工作需要,单位领导让我改行做财务科长工作,上级财务管理部门的领导认为我没有财务专业知识,不符合财务科长条件,让我去长春大学进修财务专业。那年我已经42岁了,早已过了读书的年龄,而且女儿正读初中,需要我照顾。可为了工作需要,我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到长春大学进修了。当时本钢集团公司拟派七名不符合财务科长条件的同志去学习,可别人谁也不去,他们认可不做财务科长也不去学习,只有我一个人去了。<br> 那次学习虽不是我的主动意愿,但我的学习精神不减。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学完了规定的五门课程,撰写了一篇论文被《长春大学》学报采用,后被《冶金财会》转载,还自学了五笔字形打字。那个学期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全天候的<br>跟踪老师学习,排不开课程时跟老师到校外的课堂去听课。每天学习到深夜,在长春学习期间,我没进过长春市一个商店。长春比我们本溪冷,又遇春寒,我带的衣服少,学校老师借给我一件棉大衣穿,也没有去商店买,只在离校前参观了一次长春电影厂。其原因就是想早点学完必修的课程回家,家里女儿正读初中需要我照顾。<br> 在东北工学院学习实现了我的大学梦,学到了学习的方法,提升了我学习的求实精神,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感恩东北大学!爱恋东北大学!难忘东北大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辉煌的业绩,也没有光荣的历史。我只是觉得自己热爱读书,肯于吃苦,得到了收获,充实了自己,丰富了人生。有人说读书美容,我觉得有道理,读书使我身心健康,乐观豁达,精神饱满,自然就不会过早衰老。这是我今年春天花开时节的照片,还不像是一个64岁的老太太吧!<br>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30周年,谨已此文回忆并庆祝一下我的大学梦!<br> </font></h3>

学习

左起

大学

读书

本钢

东北工学院

李萍

专修班

合影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