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知行合一——记平原示范区龙源小学暑期研学活动

WL

<h3>  伴随着暑假的开始,我校迎来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个盛大活动——五年级(即:新六年级)北京研学。本次活动在新区教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校长、教务处、政教处以及其他部门领导和班主任的共同策划和静心筹备下,在八月中旬正式启动,踏上征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一篇章 </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树爱国情怀 扬中华威名</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朝古都,三千多年的浩瀚岁月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自己的筑梦之旅。</h3> <h3>  第一站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天安门广场,为了看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同学们早早的起床前往天安门。</h3> <h3>  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而这里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等了一会之后,随着国歌的奏起,五星红旗也缓缓升起,同学们心中满怀着爱国之情,缓缓地注视着升旗的国旗。</h3> <h3>  看着朝霞辉映中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心中升腾的是激昂与感动。</h3> <h3>  拨开历史的迷雾,穿越时空的隧道,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来到了第二站:圆明园。</h3> <h3>  在这里的每一座殿宇楼台,都无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每一片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h3> <h3>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昔日的销烟早已散尽。然而,当同学们踏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时,往日的一切仿佛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h3> <h3>  同学们认真聆听着解说员的解说,在这里每一段文字、每一幅画、每一件兵器的背后都上演过一场“历史大戏”。</h3> <h3>  一天的行程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疲惫的脸上掩盖不住激动的心情。晚饭过后,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一一发表了自己的研学感想。</h3><h3> 同学们,最美的世界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明天我们继续起航。</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二篇章 </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忆往昔峥嵘岁月 望今朝中华腾飞</font></h1><h3></h3> <h3>  今天是研学旅行的第二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居庸关长城和颐和园。早秋的北京,秋高气爽,晴空万里,风吹过感到一丝丝凉意。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举世闻名的长城。<br></h3><h3>  刚下车,我们一抬头就看到了,雄伟的天下第一雄关,在蓝天白云,苍翠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壮观。</h3> <h3>  在这天下第一雄关面前我们显得多么渺小,为了纪念这一时刻,我们拿出了校旗给所有的孩子照了合影。</h3> <h3>  开始爬长城了,刚开始,大伙儿还兴致勃勃地跟着教官向上登。可是,随着险坡越来越陡,一大队人走散了,有的索性在通风处乘凉。</h3> <h3>  我们登上长城,爬到了一个较高的烽火台,此刻我们已是汗流浃背。我们满怀豪情吟颂着毛主席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放眼向四周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穿过苍莽的树林,翻越陡峭的岩石,从山海关一直延伸到嘉峪关,越过了好几个省,因此它得到了“万里长城”的美称。据历史记载,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十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一万里。</h3> <h3>  快到顶了,教官拉着快要坚持不住的学生,继续攀登,在教官的带领下,孩子们最终全部爬上了峰顶,我相信这个过程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回忆。</h3> <h3> 啊!终于登上长城的最高峰了!站立在长城之上,俯视山下,方知祖国山河的壮丽。正如书上所说,城墙高大坚固,布满了垛口、射口和嘹望口,城楼更是雄伟壮观,如同一个身披铁甲的卫士,镇守祖国山河。那蜿蜒盘旋的城墙如一条巨龙,与山相连与天相接。</h3> <h3>  我们吃过午饭,又来到了第二个地方——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h3><h3> 站在昆明湖的东岸向西望去,俨然就是西湖的苏堤,六桥影影绰绰的出没在随风舞动的柳枝之中.后面是玉泉山的宝塔和香山,一片青黛之色.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浓,有的淡,似是一幅泼墨山水画,浓重而不失淡雅,远远望去叫人心旷神怡,几致物我两忘.妄想着超凡脱俗云顶升仙!</h3> <h3>  出了“乐寿堂”是一间过院,正对着的是“邀月门”,进了“邀月门”就到了举世闻名的“长廊”。在来游览之前做准备的时候了解到:“长廊”有七百多米,二百余间。其上有四座亭子分布其间,它们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沿着“长廊”一路走来,左边是一望无际,浩浩荡荡的昆明湖,右边是树木掩映,神秘莫测的万寿山。这时才体会到什么是“仁者乐山,智着乐水,乐山者静,乐水者动”的含义了。</h3> <h3>  当我们走到尽头时,一座白色的大石船,赫然出现在我眼前! 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清晏舫”,是一个融汇中西的特色的石舫。整个船体是中式的,而顶部的装饰和船桨叶的模式是来源于西方。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唐代,魏征引用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里的“夫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之句,来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要以民为本。而今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概也是由此而来吧!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向前发展。而乾隆却将其形而下的建成一座石舫,好象大清的江山坚如磐石,无覆舟之忧,岂不愚蠢可笑。看来也是“盛名之下,难符其实”呀!到了石舫,也就意味着“长廊”的终结,如同大清的江山一般,虽曾盛极一时,但经过两百余年的专制统治,终归是要走到尽头的。</h3> <h3>  回想了一下今天的游园过程,记起了溥杰的一首诗: 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防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岚光迭翠微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合壁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颐和园”三个字,是不是光绪的手笔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成为历史上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今天的游览,只不过是颐和园的一小部分,而“她”还有更多的故事想对我们诉说!“她”无愧于“世界的遗产”、“人类的遗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三篇章 </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感名校深厚文化 立自我鸿鹄之志</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多少回梦里来到您身旁,用自己的双眸凝望您的雄伟,感受您的庄严。人民大会堂,我们是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站在您的身边,我们这群少年,许下的是勇于担当、为国争光的誓言!</h3> <h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到国家大剧院,少年,满满的正能量,你get到了吗?</h3> <h3>  故宫的美在于它带给我们的历史厚重和文化积淀,大美无言,大音希声,来到这里,少年,用你的双眸,来细细体会它的极致之美,用你的心,来倾听它对你无声的诉说。</h3> <h3> 清华大学里灵动的音符飞舞飘扬的音乐楼下,懵懂的少年在自己的心田种下的可能是一颗为大国崛起而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的种子,也有可能是挥洒汗水追寻艺术之光诠释世间美好与爱的梦想,少年啊,这最美好的未来将由你们来实现!</h3> <h3>  中国梦之队在水立方创下的佳绩已然成为过往,青涩的你们才是未来真正的明星!人生的赛道还有很长,借用毛主席的诗句勉励你们——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希望你们在人生路上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h3> <h3>  鸟巢繁复精美的造型,是力与美相结合最美好的诠释,这样美好的外观之下,如果没有先前打下的坚实基础,是无法支撑的。少年,趁自己年轻,为自己未来有所成就而努力积累吧。</h3> <h3>   北大学子讲述北大的前世今生,让少年们了解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在民族存亡之际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北大,从而激发心中的爱国之情、奋发图强之志,下定努力学习以报效祖国的决心。</h3> <h3>  近距离与清华学子交流,听取学霸的学习要诀和成长路上的得失。长大之后我要成为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是少年,当立奋发之梦,当树成才之志,当做栋梁之才!</h3> <h3> 少年人不妨把梦想立的远大一些,今天来北京参加研学之旅的你们,站在这个大门前,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够换一个身份来走近它?</h3><h3>  这里的讲台上,曾经有许多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的强盛而登高呼喊,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少年研学为立报国之志,少年读书为国之富强,少年,你们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少年,你们是共和国未来的脊梁!研学励志,少年逐梦,今日少年,明朝栋梁!</h3> <h3> 我们的研学路上有过辛苦与委屈,但和我们的收获相比,这些都不足挂齿,因为我们通过研学活动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同时印证了古人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对我们身体和意志的考验和磨炼,也是为我们追梦之路做积累和铺垫,我们不虚此行!</h3> <h3>编辑:毋敏敏/柴轩丽/杨张敏/WL</h3><h3>摄影:教务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