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b></h1><h1><b>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b></h1><h3><b><br></b></h3><h5><b> 文/曾经沧海</b></h5><h3><b style="font-size: 15px;"></b></h3><h3><b><br></b></h3><h3> 每年炎炎夏天,包括咱常州在内的全国各地不少游客,选择去西南边陲的凉都——贵州旅游,以至于成了全国夏日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倒不全是因为被贵州秀美神奇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同为喀斯特地貌的风景全国也不只是贵州独有。但有一个景点确确实实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位于黔南平塘的500米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此名虽然简洁明了,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咱们中国人自己给它取的既形象生动又如雷贯耳的大名:“中国天眼”!</h3><h3> 可以这样说:不去看“天眼”,枉自游贵州。</h3><h3> 因为以时代楷模南仁东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们,历时22年的风风雨雨,于2016年9月建成的这台中国“天眼”,一眼就能“看”穿130亿光年。毫不夸张地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自己的射电望远镜!——独领风骚至少20年以上,无人敢与之匹敌!</h3><h3> 记得曾有一位外国科学家用一句颇为形象的话来描述该硕大无朋装备的无比威力:你在月球上打手机,它也能发现!——这可绝不是夸大其词哦!月球算什么?130亿光年,都不在话下,尽收其“眼”中。</h3><h3> 但是,有一群人,一群曾经也为之不懈探索奋斗的人,他们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吃螃蟹”,并与云南天文台一起共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十米射电望远镜!</h3><h3> 这群人此时的心情何尝不是五味杂陈,无限感慨!正是他们在这个领域让我国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们就是我国射电望远镜的开拓者,光荣的贵州4191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h3><h3> 他们中有很多人或心存疑虑,或极不情愿地接受如此无情事实:我就不信,中国“天眼”会与中国曾经的最大的天线专业厂家,与首台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的设计制造厂——4191厂擦肩而过,甚至无任何“基因联系”。</h3> <h5> 聚会证图片取自我厂生产的十米射电望远镜 </h5><h5><br></h5><h5> </h5><h3> 当他们通过去年7.23老厂500多老职工“寻梦都匀白泥田大聚会”的活动,得悉事情的真相后,有人急不可耐地在群里发帖说:“开拓者呀!向诸位致敬。原想不通,大射电怎么与113一丝联系也没有呢?终于解开心结。”其实“解开心结”的又何止这位1970年8月分配来该厂的华工52壮士之一,后调回武汉的老张一个人?</h3><h3> 事情得从大聚会后,当年分配来4191厂的部分华中工学院同学的单独聚会说起。饭前,我与原厂设计科结构组的同学兼同事老黄,随便唠嗑。不知怎的,聊来聊去聊到了500米“大射电”。我向他请教:30个足球场大的球面反射总面积,由8895根钢索,4450块边长11米的正三角形活动面板,2000多个“促动器”,无数传感器,随着观测天体的移动,随时随地在500米“大锅”的球面上连续组合出一个个能够聚焦于一点的抛物面来,以达到提高精度,跟踪天体的目的。那么如此多的面板是如何调整姿态,即球面怎么根据需要自动切换为抛物面的呢?</h3><h3> 因为总想探个究竟,第一台十米射电望远镜的主要参与者及设计者之一的我,自然对500米大射电情有独钟,格外关注。老黄说,“你算问对人了,‘大射电’边长11米的正三角形球面活动面板就是我设计的!”但见他谈及此事时显得风轻云淡,并没有太当回事。</h3><h3> 我于1991年调回常州后,老厂及科里后来发生的事自然知之甚少。本来对4191厂缺席大射电的事心有不甘,忽听老黄这么一说,自然来了精神头!就追问起老黄是咋回事来?</h3><h3> 高级工程师老黄于是说:2005年老厂正式摘牌后,他与老厂的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许多技术骨干工人去了贵阳新添寨重新组建的“天通公司”,并在那里工作了五年。而该公司正是以4191厂的人马为主,继续设计制造原老厂生产的各类天线。厂里人戏称其是4191厂的“儿子”。新公司规模与老厂不能同日而语,但最风光的时候销售也近忆。</h3> <h5> 500人大聚会盛况</h5><h5> </h5><h3><br></h3><h3> 也许是我们老厂曾经是我国第一台射电望远镜的设计制造单位的名声在外,或是当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业天线生产厂家之故,当然也不排除原我厂哈军工分配来的老张的夫人,也是我厂职工的68届清华毕业的李女士。她曾经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向她的同班同学南仁东介绍过4191厂的情况。所以,南仁东曾经多次来天通公司视察。这一点在我聚会后顺道去贵阳拜访原老厂的华工同学老刘、老吴时,在他们那儿也得到了证实。老吴是当年我们一起共事的十米射电望远镜设计团队成员之一,也是国务院津贴享受者,天通公司的资深技术顾问。</h3><h3> 老黄接着侃侃而谈:“我们多次参加国家天文台的方案会。南仁东先生甚至以个人名义给当时的贵州省委副书记兼省长林树森写了一封信,邀请我们参加天线的研制和生产。我们也按照要求设计和制造了一块面板。材料是贵州铝厂免费给予提供的,并且有中国科学院贵州省分院给予了80万元的科研经费。”。具体到个人,老黄是该面板的设计者,并与天通公司的吴总工,罗部长三人两次到国家天文台参加了反射体单元样机的试制讨论会。也就是说贵州振华天通公司从该项目开始实施起,就第一时间参于了第一阶段工作,即天即天线反射面初步设计的单元结构方案的样机试制和改进,直至形成最终设计工艺整个全过程。</h3> <h5> 大聚会一瞥 </h5><h3><br></h3><h3> 谈起他与南仁东共事的有些趣事来,老黄不时流露出对英年早逝的南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我们在一起时相处和谐,甚至称兄道弟。南仁东曾经笑着问我年龄:‘是他大还是我大’?”70届的老黄当时笑而不语……</h3><h3> “FAST天线的设计理念是南仁东先生二十几年来不断追求实现的,也是无数的“一般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般人”中自然包括老黄,还有后面将要提及的我们老厂的老邹,老戴和老梁等。</h3><h3> 我因群里未能来参加这次聚会但又随时随地关注这次聚会的群友,多数是我们华工的同学之邀,将聚会的有关信息,动态和图片,包括与老黄的对话的大意,及时发送到“都匀113”群里。哪知犹如将一粒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池塘里,立刻泛起道道涟漪,在群里引起轩然大波!</h3><h3> 现住在无锡因带孙子未能成行的华工同学,原馈源组的老邹在群里说:“我和老戴(原设计科结构组)去参加选址了。95年国庆节在贵阳花溪宾馆开的会,之后全程参加大射电的选址工作。96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又开了一次会,老梁,老戴和我参加的会。选址先选了三个,平塘二个,普定一个……”前年春节常州无锡的113同事聚会时听老邹谈过此事,但谈得没有这细。</h3><h3> 原来从1995年起国家就悄悄启动了这个堪称史诗般的超级工程项目,对外并未作甚宣传。选址组在南仁东的带领下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其艰辛可想而知。</h3><h3> “500米射电望远镜我们厂还是出了力的!”新近加入该群的老黄如是说!</h3> <h5> 当年4191厂天线总装车间在组装 </h5><h3><br></h3><h3><br></h3><h3> “113人,好样的!”群友老金连连点赞,这也是大家的心声!</h3><h3> 曾经持怀疑态度的来自哈军工的老工程师老曹也语出惊人:“综合诸位所述,我厂的转型晚了,东风不再。愿众位建设者缕缕情丝绵延不息,用一句时髦话叫:老兵不死,老兵只是凋零!”</h3><h3>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是的,虽然老厂当时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新公司尚在初创时期,纵然如此也回天无力!但在它“日落西山”之时的“一抹余晖”依旧灿烂无比!也如同樱花,虽然开得短暂,却十分绚丽,然后毫无眷恋地默默凋零!</h3><h3> 老厂没有也不可能被轻易抹去,它所承载的“三线精神”不会死;“老兵”们虽然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垂垂老矣,但维系他们的“三线情结”不但不会被忘却,而且会永远镌刻在三线人的心中,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h3> <h5>中国“天眼”雄姿</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