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前言 </h3><h3>“傩(nuo)文化”是一种起源远古,盛行于夏、商、周,传承至今的原始文化。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祭、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即使在现代,它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残存于汉族和20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的民间。傩俗更是深入到普通成年人心灵里。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作为封建迷信被禁止。 </h3><h3>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傩文化的再认识,许多省区残存的傩戏艺人在边远地区又开始活动起来。但原始意义上用来驱鬼祈福,降魔治病的傩祭,傩戏却很难见到了。特别是连演几天几夜的大型傩堂戏,更是多年难得一见。那是因为,一场大型傩戏,加上招待乡亲的费用沒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是负担不起的。边远乡村,很少人户有这实力。 </h3><h3> 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但隨着各坛掌坛法师大多已八、九十岁,而傩祭的呈式和戏文,绝技均系师徒口传心授,十年八年难以学会,一旦他们故去,很多东西都将失传。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国內有的大学还设立了“傩文化研究院”。集中对傩文化的抢救性研究。<br></h3> <h3> 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发现在石器时代,傩祭已经存在,夏周时期发展已很昌盛,这是在三星堆及金沙遗址中发掘出的约5000年前与傩有关的法具和面具,以及一位坛主保存的有关傩的古书。</h3> <h3> 古代傩分为宫廷傩,军傩,乡傩三大类。宫庭傩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而结束。 </h3><h3> 军傩本是军队出征前的祭祀活动,现仅存屯堡地区,已演进为地戏,也称傩堂戏或关索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br></h3> <h3> 囤堡地区的地戏,剧目仍以爱国武戏为主。常在传统节日中演出。有的村寨把它作为了表演项目。</h3> <h3> 傩舞已难见到,只在大型公祭活动中偶有出现。这是贵州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祭宝王的傩舞表演。 傩歌多作为傩祭和傩戏的伴奏。</h3> <h3> 我们通常看到的上刀山、过火海,口唅红犁、手脚下油锅......等“傩戏”仅是傩祭中小部份傩艺表演活动,用以吸引信众。不是傩文化的本真。傩文化的主体是傩祭。</h3> <h3> 乡傩在边远地区尚有少量遗存,己处于即将消失的境界。 乡傩由傩祭和傩戏(阳戏)两部份组成。 这组帖子所反映的.是作者经历了20几年搜寻到的,当前仅存在于边远农村的原始乡傩真实活动状况。 此片1996年拍于一个叫吊子口的小山村,侭管当时农村还很穷,几兄弟仍以多年积蓄请傩师冲了一整晚"太平傩",悼念早年去逝的先人,足见笃信之诚。<br> </h3> <h3> 目前边远农村常见傩祭多为一两个傩师进行的小型活动,在一些城镇也不鲜见。</h3> <h3> 原始意义的大型傩祭在边远乡间虽尚有遗存。但连办几天的大型活动极为少见。德江县王姓居民要为他父亲的60岁大寿办"祝寿傩", 特请来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石潮乡先令堂傩戏班子,乡亲们得知都前来为这家冲“祝寿傩”祝贺和帮忙。</h3> <h3> 乡亲们忙着杀猪,宰羊,推豆花,制做土蜡烛。要冲一场大型傩其花费是不小的。</h3> <h3> 这场"太平傩" 加傩戏要连续进行三天三夜。傩祭开始前,先佈置傩堂。</h3> <h3> 要"驱鬼"得请来赵大元帅出场。</h3> <h3> 再请来傩祭众神。</h3> 这其中的怪字,能有几人都能认识? <p class="ql-block"> 按字音为 </p><p class="ql-block"> 左: 木林森磊桃园洞 石山磊堆似神先仙</p><p class="ql-block"> 右: 日园晶霞吞天界 月明撩亮镇乾坤</p> <h3> 这众神画像据说已两三百年,经多次装裱。</h3> <h3> 冲傩的上半场为傩祭,以祭祀为主,时辰一到,锣鼓响起。</h3> <h3> 傩祭音乐以打击乐为主,螺号不时穿挿其中,主祭师及乐队成员伴唱,原始质扑,有自已曲牌。如有兴趣请点开音乐,边听边看</h3> <h3> 傩祭道具为令牌,牛角,师刀,宝劍,挂子等十余种法器。</h3> <h3> 隨着锣鼓开打,法螺吹响,傩祭正式开坛。</h3> <h3> 开坛由坛主亲自主持,傩祭仪式在黔北地区共分13场,因鬼神在夜间活动,这13场都在深夜进行。分别为:</h3> <h3> 1-敬灶</h3> <h3> 2-申文</h3> <h3> 3-立楼</h3> <h3> 4-搭桥</h3> <h3> 5-开洞</h3> <h3> 6-判挂 坛主亲自为主人判挂</h3> <h3> 观众也可随意给几个钱,请法师为自已或家人.亲友卜挂判吉凶祸福。</h3> <h3> 7-差兵</h3> <h3> 8-喊毛 </h3> <h3> 9-招魂</h3> <h3> 10-回熟</h3> <h3> 11-过关 很有看点,由十几个壮汉手持锋利割草刀,一脚踏在板凳上,将刀稳放膝上,傩师烧香念咒后,赤脚由刀上走过。</h3> <h3> 在边远农村,小孩在3个月大或3,6,9岁时,要冲办"过关傩",多是1位傩师举行那种,如请班子办"过关傩"时,小孩要在斤鸡斗米引导下,穿着鞋走过刀桥,以保一生平安。</h3> <h3> 这孩子才三个月大,由大人抱着走刀桥。</h3> <h3> 先令坛过关是爬刀杆,在一场"祝寿傩"中,他正在刀杆下祭刀作法,准备上刀杆。</h3> 刀同样磨的很锋利 <h3> 在临时伐木制作的木杆上,嵌有许多刚磨锋利的割草刀,法师 赤脚爬上杆顶`念念有词。寿星的儿子再穿着鞋爬一遍,表示爬的越高,父亲寿越高。</h3> <h3> 12-勾愿 传说包公日管阳夜管阴,傩祭里也少不了他。</h3> <h3> 13-送聖 送走傩界诸神及傩公傩母(伏羲,女娲) 傩祭到此结束。</h3> <h3> 祭祀中,傩师手指不断翻变着各种手式,这叫法手令, 法手令又叫手诀、掐诀、挽诀等,意指高明的诀窍方法,是傩祭中主祭师行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特殊宗教语言,是傩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只有坛主能掌握,只传教其继承弟子,对外秘而不授。法手令共有三十多式,此式名为"妙莲花":‘</h3> <h3> 最后由傩神为主人写判词,內容多为诸恶莫作,多行善亊,方可疾不染身,长寿善终之类劝世之文。</h3> <h3> 傩祭完毕。以后就是傩戏了(由傩祭仪式转化为民间的小戏,也称阳戏),阳戏剧本很多,据说有好几百种。(唱多久,由主人根据情况定。旧社会有钱人可以日夜不息唱上一个月的,由于劳神费财,现在很难看见了。)即使有,一般只唱一天一夜。我看见的最多三天三夜。<br> 傩戏师多由农民兼职,所谓"戴上面具是神,放下面具是人"。由于面具是神的代表,有神性,傩戏师对它极为虔诚,不用时供奉在香案上。</h3> <h3> 傩祭不戴面具,傩戏则带面具演出。傩戏面具很多,据说有上百种,这仅是其中一小部份。最后两帧为三星堆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祭祀面具。</h3> <h3> 傩戏先生均为男性。戏中女性由男性扮演。</h3> <h3> 傩戏剧目很多,溶入了儒、释、道、杂、巫及民间各家之有用素材,以宣扬因果报应,逢凶化吉,加上一些传奇故事,以平民化的语言及民间调子方式呈现给观众。‘</h3> <h3> 傩戏原始意义上用来驱鬼祈福,降魔治病。其内容多是惩恶扬善,积德尽孝的故亊,不乏妙趣横生,</h3> <h3> 道白就像生活中与观众拉家常,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h3> <h3> 傩戏不需舞台,,演员就在傩堂观众中演出,时不时在观众中穿行, 与观众亙动性特強,演员与观众在演出中可相亙插科打诨,有时某个观众兴趣来了还窜演其中,相互取笑,其乐无穷。</h3> <h3> 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h3> <h3> 在边远农村,妇女很少有看戏机会,如打听到那里有傩堂戏,那怕夜里走十几里山路也要相约去看。<br> </h3> <h3> 连演三天三夜的傩戏,再好看也受不了,老寿星也靠在门睡着了。</h3> <h3> 最后好酒好肉礼送鬼魔,火烧出境,三昼夜祝寿傩完毕。 </h3><h3> 傩文化,传承了几千年,还如此深入人心,是我国历经数千年的重要民俗。 </h3><h3> 但说到底,它还是巫文化范畴。我们只可智信,不可迷信。所谓智信,是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趁各种仪式尚有残存,我们应以新的思维抢救性的去了解它,记录它,研究它。 </h3> <p class="ql-block">本组照有幸先后获得:</p><p class="ql-block">2014年中国民俗摄影年度精品</p><p class="ql-block">第九届国际"人类贡献奬"记录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1:</p><p class="ql-block">年度精品评语:拍摄地点:中国贵州省 拍摄者: 庞仕笏(中国) </p><p class="ql-block"> 傩是中国文化可以做大文章的民俗事象。这是一组比较庞大的故事,因为要讲述的事情很多。从标题看,作者已经发了一系列的傩故事,此篇概括介绍了傩作为中国的特有文化的历史沿革及现况。我们见到有些人拍傩的图片,故意营造神秘甚至恐怖的气氛,但作者却以平实的视角,记录下生活中傩的活动及生存状况,在傩祭中,既有虔诚庄重,也有轻松、欢乐,以及饶有兴致,一下子点到了民俗之所以能够几千年来植根于民间的亲切性,也为我们理解民俗摄影提供了很好的立足点。 </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拍摄前的资料收集和深入学习、研究,还是现场拍摄技术的应变,作者都具有文化记录者的专业素质,非常敬佩也非常欣慰。</p> <h3> 附2: 颁奖典礼盛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位官员到会颁奖。</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