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岛建设。 <p> 世界最大规模钢桥段建造、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两大人工岛的快速成岛等技术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br> 中国首创的深插钢圆筒快速筑岛技术,创造了221天完成两岛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p><p> 东人工岛上每一座人工岛都由徐工起重机将50米高的60个大圆钢筒围住,6.7公里海底隧道,中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世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br></p> 桥梁建设工地 沉管浮运 海底隧道最终接头于吊装 大桥建设历时9年,采用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施工理念,项目创新工法、软件、装备、产品共78项,申请专利454项,形成专著18本、技术标准60册<br>形象地说,这是像“搭积木”一样建起来的超级工程,这座修了9年,耗资1000亿元的大桥,科技含量有多高?<br>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徐工6.3t直臂随车吊为港珠澳大桥通车加足最后一马力,两座人工岛各10万平方米,国内最大外海清水混凝土建筑,伶仃洋上的“最美地标”,当年动工 当年成岛。 在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时期,徐工集团先后投入300台高空作业平台、32台履带式起重机、30台轮式起重机、6台大吨位装载机以及随车起重机、桥梁检测车、泵车、搅拌站等共计500余台设备支持大桥建设。 <p> 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隧道中有30台剪叉式、6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助力6公里长的水下沉管隧道<br>奇迹背后的“中国力量”<br>铸就<br>总体跨度最长<br>钢结构桥体最长<br>海底沉管隧道最长<br>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p><p> 2018年4月,来自徐工的6台防撞缓冲车、2台高空作业车、2台大吨位清障车、2台道路洗扫车、1台随车起重机及1台小型装载机等高端成套化装备整齐排列,与壮美的港珠澳大桥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br> 目前,徐工集团14台成套高端装备在港珠澳大桥的管理下已经陆续投入使用,徐工防撞缓冲车、高空作业车、随车起重机及小型装载机也将在通车后的日常管理中投入使用。用实际行动为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br></p> 山推建友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设计制造了海上搅拌船、混凝土搅拌站,以其设计合理可靠、产品性能稳定、生产连续性强等特点,经受住了港珠澳大桥工期紧、标准高、要求严的严峻考验,为海上人工岛、海底隧道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加工设备,为全力支持港珠澳大桥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