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大事而来,求得真我而回——致我的行知之旅

颜茉茉

<h3>  轻轻的,我来了!带着求知若渴的学习欲望,带着对陶行知老先生的浓浓敬意,带着对“行知实验”的无限渴望,我来到了南京市行知教育基地,和34名志同道合的陶友开启了为期7天的“行知之旅”。</h3> <h3>  </h3><h3></h3> <h3>  <b>“旅行”</b><b>背景:</b>本次行知之旅又名“2019年第三届行知教育两岸论坛暨首期行知教育实验主持人研修班”公益性教育活动。该活动由南京行知集团、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三家联合举办。</h3><h3> <b>我为什么会参加?</b>2019年3月,在我们校长的牵引下我得知了弘慧的行知计划。“行知,那是我一直在做的一个教学实践啊!”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并顺利的从60多位报名者里面脱颖而出,成为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选拔的行知教育主持人之一,我终于开启了我的“行知之旅”。</h3> <h3>  <b>我们是怎样学习的?</b>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很<u>疯狂</u>的在学习。我们就像是海绵跳进了大海,我们开始<u>疯狂</u>的汲取。这种感觉超满足,这种氛围超棒。我们每天从早上9点学习到晚上9点。回到酒店后,我们又开始回顾交流——我们争执,我们共鸣,我们变得惺惺相惜。我们每天如此,每天都是在长达12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汲取中度过的。一个接一个的讲座论坛,一波又一波的头脑风暴,感动、震撼、反思、醒悟、充实……。</h3><h3> 听讲座做笔记,</h3><h3> 细反思共讨论。</h3><h3> 为一大事而来, </h3><h3> 求得真我而回。</h3> <h3>  <b>我们学了些什么?</b>从理论剖析到行知实践,从专业素养到案例分享,从深层对话到面对面解读,我们全方位的学习了行知思想。如果一定要细说,我会从每一天的记录与感动开始说起。</h3> <h3>  <b>Day1:</b>上午的“开学典礼”热闹非凡!所有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领导和专家都来到了活动现场。“开学典礼”由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校长亲自主持,温文尔雅又睿智能干的杨校长真的很夺人眼球,让人如沐春风。在“开学典礼”上,浦口区教育局余荣国局长、新世纪读书会王鸿裕会长、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理事会高娜秘书长、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帆先生先后做了发言。他们从“做教育”的初衷出发,一一述说了对教育的关心和对我们的关注。他们的言语之间满是对教育的热忱,他们的热忱也打动了我们:原来,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在默默的关注着我们。他们的言语更加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步伐。</h3><h3> </h3> 我们可爱的张帆大哥 <h3>  陶行知老先生的嫡孙陶侃给我们分享了陶氏族谱和行知思想。从陶侃的身上我看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影子,我想不仅仅有影子,除了血脉的传承更有思想的延伸。</h3><h3> </h3> <h3>  下午倾听了来自台湾的8位一线教师的分享。从校园建设到课堂改革,从关注学生到关怀生命,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台湾的教育现状,也激发了我们对教育新的思考。</h3><h3> </h3> <h3>  晚间交流时遇到了杜守正老师,一首《水源的孩子》深深地触动了我心底的那根弦: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而应该是要俯下身来和孩子们一起“同频共振”。</h3> <h3>  <b>Day2:</b>上午倾听了朱建人老师的关于教师专业写作与生活作文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他以《爱的抉择》的教学案例,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思考以及有感而发的文章,从而揭示了他的写作思想——“为生活而写作”。但是,我们有时候似乎本末倒置了,我们为了写作而生活。于是,我们绞尽脑汁的、拼命的、刻意的去为了写作而找素材。于是,我们的文字变的空洞、变得华而不实。当写作成了一种负担,深度美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必须改变,改变就从有感而发的“记录”开始。</h3><h3> </h3> <h3>  台湾校长与南京校长的沙龙活动让我听得热血沸腾!本次沙龙活动围绕《阅读的素养》展开。校长们坐在舞台中间,在江教授的引领下各抒己见,你问我答,整合资源,得出结论。整个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始终保持着身体前倾的状态,舍不得移动,我生怕我一动就会弄丢某一个精彩瞬间。专家级别的对话,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从先进的理论到巧妙的言语都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阅读沙龙,魅力无穷。</h3><h3> 台湾的江志正教授更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把当今教育的现状缩小了给我们看,并且从人“才”定义的角度向我们描述了未来教育的可能趋势。他还毫不吝惜的向我们分享了台湾未来12年课程改革的计划,他们的理念先进而新颖,发人深省。</h3><h3> </h3> <h3>  杨瑞清校长向我们分享了他的“行知旅程”和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他对教育的热情、坚守、创造、开拓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杨校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爱满天下”的好校长。年近花甲的杨校长都可以守着一颗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去为教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有什么理由选择安逸。</h3><h3> </h3> <h3>  晚上的弘慧之夜👉👉有歌曲、有舞蹈、有讲座,有全体弘慧人的陪伴。我们可爱的理事长张帆大哥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和我们一起“同频共振”。在这个属于我们的弘慧之夜里,我们全体弘慧人都完全放松了下来,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放肆的欢呼雀跃,我们心连着心,手拉着手。这的的确确是一个令人感动、难忘、充满正能量、收获满满的一夜。</h3> 用心跳舞的我们 <h3>  <b>Day3:</b>于洁老师用她在教学中的五个案例向我们诠释了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应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去真真正正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教育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渗入的。</h3><h3> 殷亚敏教授向我们分享了“声情并茂的讲话艺术”。他从声、胆、情、识四个方面带着我们一起去学习讲话的艺术。我们一起练习发音,一起手舞足蹈,一起找关键词,真真正正的做到了“教学做合一”。</h3><h3> 周华杰老师给我们分享了PBL项目教学法。这位年轻的研究生用他的激情点燃了整个舞台,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真诚恳切的言语叙述,听得我热血沸腾。讲座结束后,我开始了“百度学习PBL”之旅。</h3><h3> 晚上,我们和周洪宇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一起研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了周教授的深度解读,之前零零碎碎的一些关键词被系统的梳理了一遍。有了理论的根基,所有的行为都有了深度,不再是浮在表面上的东西。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告诉我们:“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就要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所以,我能做的就是继续阅读,在行知实践中与书为伴。</h3> <h3>  <b>Day4:</b>今天上午,周洪宇教授又一次向我们分享了“陶行知教育学的时代意蕴”。今天的分享不同于昨天,今天他以辩证的、更加全面的分享深深的把我折服。学无止境,博大精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h3> 下午,三位来自不同省市的优秀校长给我们做了分享,从校园文化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再到学生管理艺术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名校的风采和特色。三位校长的分享各有千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苏州宝船小学的江和平校长。她分享的摇篮文化博大精深、极具内涵,她的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一门令人着迷的艺术。</h3> <h3>  <b>Day5:</b>今天听了两堂语文绘本课,两位老师的精心备课、深度解读、完美呈现令我感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感谢两位老师的努力与用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和用心,我们的教育才能渐行渐远,我们的未来才有可期。</h3><h3> 下午的“结业总结”上,杨瑞清校长巧妙的用七个字精准的梳理了本次行知活动的始末与收获,给我们的行知实践奠定了愿景的基石。“聚、家、找、法、学、友、我”,今天,我执笔记下这七个字,因为这里有我们所有行知人的共同回忆。</h3><h3> 由于时间关系,孙明霞老师的发言很短,但却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忘却了饥饿、忘却了疲倦,我的目光聚焦在了她的身上。她的行知之路走的可真美!“明”见万里,“霞”光万道。同为理科老师,她的到来无疑是给我的已被点燃的激情上又加了一把火,我信心满满,激动不已。</h3><h3> 晚上,带着不舍,我们和杨瑞清校长、孙明霞老师、吴渝平老师、彭光秀老师做了最后的深度交谈 。我们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在我们的弘慧小家里畅所欲言,我们谈收获、说感动、述困难……。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像打了鸡血般兴奋,从晚上20:30一直交流到23:30,才依依不舍的离开。</h3> <h3>  Day6:朱洁老师说:“教师要热爱生活,只有教师热爱生活,学生才会热爱生活。”于是,带着这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弘慧教育基金会的张小英老师带着我们行知教育主持人玩遍了南京的各大景点。从浦口江滩到静海寺,从仪凤门明城墙到陶行知墓园,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夫子庙。一路上,大家共享美照、畅谈感想,无比快乐。美景、美人、美言,美美与共,这一幅幅发生在南京的夏日美景图永远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h3> <h3>  <b>我有哪些</b><b>收获?</b>我想我每天的学习与思考都是我的收获。如果一定要用一句精简的言语来概括,那么我会说:“本次‘行知之旅’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不再迷茫、不再踌躇、不再冷漠,我找到了我心目中的教育的真谛,我会勇敢的追寻她,追寻我的诗和远方。</h3><h3><br></h3><h3><br></h3><h3> <br></h3> <h3>  <b>感想都说完了</b><b>吗?</b>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本次行知活动的感悟!总之,这几天的学习过程真的很受用。收获满满的我一定会好好消化,然后吐丝成蛹,破茧成蝶。最后,我特别想借助这篇美篇小文述说我心中的感激之情:感谢弘慧教育基金会给我这样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感谢行知教育集团给我搭建了“知行合一”的学习平台,感谢所有的讲课老师们的倾情教授,感谢所有的行知小伙伴这七天的一路同行。</h3> <h3>  <b>文末,我想</b><b>带着一份期许</b><b>用一句改编后的歌词‘结束’我这一次的“行知之旅”:陶友一生一起走,未来的日子不孤独。</b></h3>

行知

我们

教育

分享

校长

弘慧

老师

陶行知

学习

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