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怎么办??!

劉週堅(紫心)

<h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20日10时48分在海南三亚市天涯区(北纬18.51度,东经109.41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h3><h3>三亚的网友还称在床玩手机时,突然感觉有震感,还以为在修路呢,据悉海南地震活动非常平静,近10年来未发生过三级以上地震~~</h3> <h3>如果我们在面临地震时,我们该躲哪里比较安全?我们该如何应对地震来临时的紧急情况?</h3><h3>1</h3><h3>避开高大的建筑、树木、电线杆、高压线、危房等危险物,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h3><h3>2</h3><h3>如果没有来得及逃出去,应躲避在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安全的地方,并用脸盆护住自己的头部</h3><h3>3</h3><h3>地震后应懂得互救,街坊邻居生还者要帮忙救助埋压人员,并帮忙抢救,减少人员伤亡。</h3> <h3>4</h3><h3>地震后还应懂得自救,若被压且未被发现,则应设法支撑可能的坠落物;若时间比较长仍未脱险,则应避免大规模运动,保存体力,等待救援。</h3><h3>5</h3><h3>地震时应人多则应有序撤离,避免拥挤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地震后不要急于回房,避免二次余震的发生。</h3> <h3>地震安全小知识</h3><h3>一、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h3><h3>二、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h3> <h3>三、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h3><h3>四、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h3><h3>五、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h3> <h3>地震逃生须知</h3><h3>地震时家中逃生须知一:靠近沙发或床旁边</h3><h3>发生地震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木质建筑物损坏的不是太严重,这是因为木质建筑物是用木头做成,有弹性,对地震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所以最牢固。而且,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多的伤害。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所以,如果地震发生,你错过了最佳逃离时间,那你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等木质物体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h3> <h3>地震时家中逃生须知二:蜷缩身体尽量免受挤压</h3><h3>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你也应这么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微的挤压。</h3> <h3>地震时家中逃生须知三:千万不要走楼梯</h3><h3>因楼梯与建筑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h3> <h3>地震时家中逃生须知四:逃生到门口时不要掉以轻心</h3><h3>大楼因地震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在门口死亡,难道逃离地震就差这一步?地震专家分析,如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在地震逃生到门口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要以为自己已经逃离了危险。</h3><h3>另外,地震发生时,在家中逃生不及在户外,一定要快速选取一个地震逃生路线,不要贪恋带一些财物,而错失最佳的逃生时间。</h3> <h3>  地震来了,一定要学会一些避震常识,不要慌~~<br></h3><h3>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希望你们都能看到。当然,我们也希望没有任何的灾难发生,能再这美好 的地球上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