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来到这无网、无电、无信号、更无人烟的洪荒之地,宿山林、饮溪水、栉风沐雨,没有辛苦劳作后舒服的热水浴,连洗脸都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一是冰山的雪水太凉,再则是太累不想多走那几步路去打水,拿张湿巾擦擦就是讲究人了。日子变的简单而纯粹,时间已失去了当下的意义回到了最初的形态。我们充分体验了农耕时代的生活作息,每日天亮即起,收拾行装,餐毕出发,目标明确,风雨无阻;向晚抵达营地,安营扎寨、休憩整顿,晚餐后三五成群地在昏黄的灯影里唠嗑,手机集体失踪,偶尔现身,却是变成了手电筒,夜幕拉起,山峦隐去,我们也各自就寝休息。离开成都到此仅数日,却恍若隔世,有人问到日期,迟疑半时都答不出来,想到桃花源记里的村民,问及何世乃不知有汉,深有同感!</h3><h3> 没有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没有了骤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和刷不完的朋友圈,时光缓慢悠长;没有了商贾仕宦、精英屌丝,没有了那个世界给你打上的各种标签,你终于找到真正的你!天地之间那个最渺小但又最宝贵的你!</h3><h3> 小白和爸爸的关系迅速升温,父子俩父慈子孝让众人交口称赞,这爷俩在家时可是小摩擦不断的,儿子整天手机不离手,父亲每日忙于应酬,爷俩偶尔在饭桌上相遇,彼此的对话更像是敷衍,父子俩这几天说的话都能抵上前十年的了。在这一路相携相伴的日子里,父亲变得耐心豁达、儿子变得懂事体贴,看着亲密默契的爷俩我不禁微有醋意,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竟被边缘化了。</h3><h3><br></h3> <h3>7月25日</h3><h3> 徒步第四天,下了一夜的雨渐渐停息,天空仍是阴沉沉的,白雾笼罩四野。我们的清晨是这样的</h3> <h3> 别人的清晨是这样的,同样的地方时间不同,景色迥异,不免让人怀疑我们到的是假洛克。</h3> <h3> 无论天气如何,队员们仍照常收拾行装,这将是最艰苦的一天,行程约23公里,要翻六个垭口,也有人说是七个,最后一个蛇湖垭口高4700多米,而且路况更糟。领队让体力弱的队员带上头灯,以备走夜路。我纠结了一晚上,要不要让儿子骑马?既担心他体力不济又忌惮骑马的危险性,这个结被小白同学轻松解开了,沉沉地睡了一觉,他自觉体力尚好,坚定地要和大家一起走。同队的阿姨很暖心地送他一贴暖贴让他贴在胸口,这下他更是信心满满。和爸爸一起在神山脚下合张影,小伙子目光无比坚毅,爸爸的神情却隐藏着忧虑。<br></h3><h3><br></h3><h3></h3> <h3> 对着神山虔诚地祈祷,从不信神的先生如此这般的举动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也在心里默拜,希望今天能有个好天气!</h3> <h3>彼此鼓励一下,向胜利出发!</h3> <h3> 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全队士气仍然高昂,除了我和另一个女队员骑马,其余人都徒步前进。老天可能没有听见我们的祈祷,或许是要降大任于我们,不一会儿,雨又细细密密地下起来了,还好风不大,就没那么冷。雾很快从山谷里升上来,眼前的景物都变得朦胧了,但也是一件好事,让我们看不清逼仄小道边深不见底的山谷,也就减少了恐惧感。</h3> <h3> 这段路程是古冰川地质的冰碛带,全是几万年冰川渐渐消融后留滞的碎石,像一个巨大的采石场,这里不能骑马,所谓的路就是横切山脊的一条被徒步者们踩出来的宽不盈尺的小径。</h3> <h3> 这是我们一起穿越的另一个队的队员,是个台湾同胞,他的状态不佳,我走过他身边,听到他粗重的喘息声,我和负责收队的领队说了他的情况,领队说曾劝他骑马,但他坚持要走完全程,想起徒步第一天,我落在后面时曾遇到过他,他鼓励我说:“没关系,我们不是来比赛的,慢慢走就行。”看着他执着前行的身影,我不禁心生敬意!</h3> <h3> 雨时下时停,走起来热,停下来冷,得不时地增减衣服,虽然麻烦,但在海拔高的地方却是必须的,,我们要保持身体的温度,小白在细心地帮爸爸整理背包,这天为保证他的体力,爸爸把两个人的衣食都装在自己背包里了,非常有爱的一对父子!爸爸的衣服是不是有点花?哈哈,那是穿的我的衣服,他的冲锋衣穿了两三年,可能是被我洗坏了,不防水,里外都湿透了,只能将就穿我的了,非常时期,扭捏一下就过去了。</h3> <h3> 这些路段马帮走的也很艰难,乱石横空、崎岖陡峭的道路颠簸的太厉害,马夫们要不时地停下来重新整理一下行李,已经走了几天,马匹也累了,不像起初那么听话,得不断地呵斥和笼络,不是扔块石头就是给块青稞饼。不知是因为路太差还是别的原因,我骑的那匹马老打滑,我心惊胆颤,一看路况不好就主动要求下来走,就这样还是险象环生,在过一个乱石堆时,我胯下的马一跃而下差点把我甩出去,幸亏马夫在前面托住了我,吓得我冷汗淋淋,之后我只能加倍小心,但还是防不胜防,在快到蝴蝶石时,我的马在一大块平整光滑的石头上滑倒了,它是侧卧着倒下的,所以我并没有摔的太重,但是马倒下后立刻就起来了,而我还在地上,一直脚卡在马蹬上没下来,被马拖了有两三米,马夫才反应过来拉住了马把我解救出来,我脑子那会一片空白,被人扶起来有点发傻,起来走了几步感觉没有什么地方受伤,除了一身泥和有点破皮的手掌,马夫的妹妹,一个藏族美女,扶我去溪水边洗洗身上的泥沙,幸亏穿戴的厚,那块石头又光滑所以没什么大碍,大家也都松了口气。已经能看见蝴蝶石了,我就自己走一会儿,暂时不敢骑马了。</h3> <h3> 前方这块像一只展翅的蝴蝶的巨石就是蝴蝶石,洛克线上的一个重要路标,当年洛克一行曾在此合影留念。这块巨石就伫立在一片开阔地上,特别醒目。走到这里,我们这天的路程大约走了一半,已是下午一点钟了,我们就在此休息一下吃点路餐,这里除了这块石头还真没其它能避雨的地方了。</h3> <h3> 在此拍照留念,发现自己脸肿的像面包,好几天没照过镜子了,一是没有多余的力气,二是不堪面对,连日里风吹雨打,吃不好、睡不香,再加高海拔的影响,嘴唇都爆了一层皮,一双手粗的像砂纸,没带护手霜真的是失误。</h3> <h3> 后面的队友们陆陆续续赶到了,先生和儿子也到了,爷俩这一天速度还不算慢,一家三口在此汇合很开心,不顾疲劳留下一张胜利会师的纪念照,儿子的状态挺好,说贴了阿姨给的暖贴,身上一直暖暖的很舒服。这里对那位姐姐再次说声谢谢!</h3><h3> 照完合影我就和爷俩告别先出发了,石头下面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我们已吃过路餐的就先出发给后来的队友们腾出位置,蝴蝶石这里的海拔约4300米,在冷冽的风雨中,我们也不敢停留太久,寒意已渐渐蔓延全身,必须要让四肢动起来了。</h3> <h3> 又开始上升,马帮的藏民得随时捆扎颠散的行李,遗失任何一件都是不可想象的大麻烦。这里是黑湖垭口,海拔4600米,由于陡峭且又多是活动碎石,马帮要绕行一个大C字到前面再汇合。翻过黑湖垭口后是一段平路,我们行走在山梁上,我又骑在马上,视野极为广阔。经过一个小湖泊,叫黑湖,湖泊从山上往下看去挺小的,四周黑森森的巨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的石头有的足有一个蓝球场大,高度可达二三十米,巍然耸立在天地间,中间小小的湖泊闪着幽光,像是被遗落在地上的一面小圆镜,环顾四野,恍惚自己身处外太空某一荒芜的星球上,粗粝的巨石光秃秃的,在风雨中伫立了几万年,时光剥蚀了它的容颜,岁月为它刻下条条沟壑,云卷云舒,日月轮转,它依然在这里,在苍茫空寂的山野,静默不语。因为我骑在马上,两手紧紧抓住鞍桥无暇顾及拍照,只能用心去记下这震撼心灵的画面。</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继续前行,这段路基本是平路,我们很快就到了蛇湖垭口,雨已基本停了,走到垭口边,一个狭长的湖泊出现在眼前,向导说这就是蛇湖。我和那个女孩子兴奋地大叫,太美了!山谷里那宛如一条巨蛇的湖泊闪着翡翠般的光泽,湖泊右上方的的山梁两侧是三怙主神山的两座山峰,仙乃日和央迈勇,蛇湖是个古冰斗湖,位于央迈勇的西坡,央迈勇融化的雪水直接流入湖中,富含矿物质的水在湖中缓缓流动犹如一条条蜿蜒曲折的蟒蛇。为我们牵马的两个藏族小伙也很开心地在垭口边拍照,然后指着湖对岸的一个山坡告诉我们那里是宿营地,我们要从这里下到谷底,然后沿着湖边走到右侧湖水入口处的浅滩横穿过去,马帮已从垭口左侧绕行走湖左山坡上的小道,两个小伙叮嘱我们一定要小心,因为这条路太陡,看我们两个仍意犹未尽地在这里盘桓,他们就道别去追马帮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一阵风出来,雾淡了,湖上方的雪山显露出来,但没等我们调整好角度拍照,雾又把他们遮住了,但只这一瞬已让我们觉得不枉此行。又有几位队友赶到了,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欢叫,有两位男士(其中一个就是那位外国徒友),不顾寒冷赤裸了上身摆出pose在垭口拍照,引得大家哄笑,能走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自傲的勇士!</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 网友们帖子里的蛇湖,是不是美如幻境?同样的地方时间不同、风景迥异。</h3> <h3> 雨又接续的下,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我们把美景装在心里开始下行。原本从垭口向下可隐约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但真的下行时只看见大大小小、或高或低、或湿滑或粗粝的石头,根本没有路,有的地方的坡度近乎垂直,我小心翼翼地向下挪,许多石头是松动的,必须试探着踩稳了才可以抬脚,看到有人滑倒只能更加小心,因为紧绷和用力,两腿很快就微微发抖,只得不时停下歇一会儿,在乱石堆里穿行了好久终于安全走到湖边,雨下紧了,天色越发昏暗,我只能尽量加快脚步。</h3><h3><br></h3><h3></h3> <h3> 心中惦记着父子俩,不时回头眺望,在雨雾中终于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踏实了,我停下来等着迎接他们。</h3> <h3> 在神山圣湖之畔留张全家福,这将是我们最难忘的记忆。</h3> <h3> 过了湖水入口处的浅滩还要再向上爬,我们的营地在半山腰上,我一上坡就心跳加速,两腿似灌了铅一样沉重,看看近在眼前的营地,我就心安地落在后面慢慢爬,等我爬上那块巨石上方的营地已是下午五点钟,先到的队友帮我们搭好了帐篷,而且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我们,心中满满的感动!一头钻进湿漉漉的帐篷,找出半干的毛巾蘸去水珠,脱掉外层的湿衣服,裹上羽绒睡袋就躺下了,这一天体能的消耗已快到极限,我觉得整个身体好像脱离了自己,蜷缩着瘫在地上,困意袭来,我却突然惊醒了,不能这样睡着,会高反的!我努力把自己重新组装起来,起来去大帐蓬的炉边取暖。儿子又在那里和几个队友聊天,年轻人的体力恢复的就是快,六点多钟,最后一批队员也赶到了,看到了那个台湾队友,我之前的担心消除了,真心敬佩他的坚韧!其实,户外运动就是这样,别人的鼓励与支持会给你有益的帮助,但真正能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是你的决心与毅力决定你能走多远,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h3> <h3> 这是在山中露营的最后一晚,也是全程海拔最高的一个露营地,海拔4500多米,下了几天的雨,草地上到处都是积水,一众人挤在两个大帐篷里,饥寒交迫让大家显得更加疲惫,在冷雨中对付了一顿晚饭,饭后,各自的领队交代了第二天的行程和注意事项大家就早早地休息了。风裹着雨、雨借着风越下越大,营地位于湖口上方,除了那块大石一无遮挡,我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拿出来塞在帐篷四周透气的地方,给儿子服用了最后一包感冒药,我俩都穿着抓绒衣裤钻进潮湿的睡袋挤在一起取暖,儿子渐渐睡着了,我依然觉得浑身冷冰冰的难以入睡,尽管头部垫的高高的,却还是一阵阵地心悸,呼吸急促,应和着那敲击帐篷的雨点,我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捱过了最艰难的一个夜晚。</h3><h3> </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7月26日</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早上六点钟,雨依然没停,天黑黑的只有一点微光,到了预定的起床时间,但是四周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我就躺着假寐,又过了约半小时,雨仍在不依不饶地下,听到有等不及的队友已在收拾行装,我只得叫醒儿子,一行人在微明的晨色里冒雨收行李、拆帐篷,等我们一切收拾妥当雨却停了。老天真是到最后一刻也不肯眷顾我们。</h3> <h3> 央迈勇在晨光中掀起一角纱帘静静地俯看着我们,不惊不喜。</h3> <h3> 我们在神山圣湖的陪伴下吃着简单的早餐,这一刻从此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N多年后,当我坐在洒满阳光的窗前,翻看手中的相册,回忆起央迈勇雪峰下的那顿早餐,回忆起一家三口菜鸟加小白的洛克之旅,心中仍然会温暖与自豪。</h3> <h3> 出发了,这是在山中的最后一 程,我们全体步行,爬上一个山坡,回头再看一眼蛇湖,翠绿的湖面上飘荡着一层薄薄的白雾,似梦似幻,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与我的生命是第一次也会是最后一次相遇,此去后,再会只能在梦中。马帮和收队的伙伴们在清理营地,我来过,只留下了脚印,我走了,没带走一片叶子,只有每个徒友都能遵守此规则,青山绿水才能永葆圣洁。</h3> <h3> 最后一天的路程是五天里最轻松的一段,我们只需要走3公里,就能到达三神山垭口,垭口海拔4900米,翻过垭口就是亚丁景区了,我们要反穿景区。 </h3><h3> 这一路细雨蒙蒙,天色暗沉,雾很大,只能看见近处队友的身影,所以我不敢松懈,发力紧跟,好在这段路程基本平缓,视野开阔,努力盯着远处的彩色小点走就行了,这就是户外衣物多为鲜艳炫目色彩的原由了。</h3> <h3>久违的太阳羞羞答答地蒙着面纱出来了,给远处的山峦镶上了一条银边。披着一层淡淡的晨光,一行徒步者的身影格外迷人。</h3> <h3> 看到了山坡下在风中翻飞的五色经幡,我们知道最后一个垭口到了,这里就是松多垭口,从这里向下就是亚丁景区了,我疲乏的身体顿时增添了一股神力,欢呼着呼啸而下。</h3> <h3> 给我们这次徒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来张特写,走到这里,真正意义上的徒步就已经结束了,再向下走,我们就是游客了。</h3> <h3> 过了垭口不久就远远地看见了牛奶海,一个小小的蓝宝石色的海子躺在央迈勇的山凹里,水滴形的湖泊像是哪位神仙姐姐不小心遗落的耳钉,也有人说牛奶海是蓝色星球的一滴眼泪。</h3> <h3> 一缕白雾飘过湖心,在湖面上方盘旋缭绕,像一位曼妙的女人子在揽镜自照。</h3> <h3> 最后这一天,小白同学精神抖擞,一路紧随两个长腿伯伯把我们远远地抛在后面,经历几天高山上风雨兼程的锤炼,小白已不再依赖爸爸的陪伴,看着原来觉得遥不可及的路在自己脚下一天天缩短,看到心中的香巴拉就在触目可及的地方,小白同学豪情万丈,把伴随自己一路走来的登山杖插在石缝里,和前方的仙乃日神山一起留个影,告诉世界我曾走过这里。</h3> <h3> 央迈勇山上的冰川就是牛奶海生生不息的源头,冰川水富含的钙质在湖周形成一圈乳白色的滩地,这可能就是牛奶海名字的由来,传说湖水能治聋哑等怪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h3> <h3> 一路欢快地向下,双腋犹如长出了翅膀,我终于飞到了湖边,湖水澄澈如镜,山峰的倒影绿如翡翠,山水相融,在此沉睡了千年万年,与日月同在,被时光遗忘。</h3> <h3>这是值得自豪的一刻,我为自己点赞。</h3> <h3> 静静地欣赏完这旷世美景,我和先生继续前行去追赶儿子,从牛奶海向下几百米的左侧有一段上坡的路,五色海就在那里,当时匆忙赶路就错过了,不过也没有太多遗憾,毕竟我们曾走过長長的路,见到过更美的风景。这一路一直都是下坡路,时间尚早,还不到上午十点钟,所以几乎见不到什么游客。<br></h3><h3><br></h3><h3></h3> <h3> 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我们很快就走到了洛绒牛场,这里游客渐渐多起来,看到下行的我们许多人都很讶然。</h3> <h3> 从山北转到山南,站在这里看央迈勇,感觉又是不同,在清水绿草的映衬下,这时的央迈勇是温柔秀美的。</h3> <h3> 亚丁景区真的非常美,有人说它是蓝色星球的最后一片净土,现在的游客逐年增加,人们飞越千山万水只为觑一眼天堂,看着不少游客拄着杖、抱着氧气瓶奋力地向上走,真的很感慨,这样的旅行必将成为大部分人此生的美好回忆!</h3> <h3> 把亚丁的美打包装起继续前进,小白同学打电话来,他和两个伯伯还有阿姨已坐上车去景区大门了,我们也赶紧去电瓶车站,我们从牛奶海到此又走了约十二公里,坐了约半小时电瓶车又换乘大巴车,坐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到达景区门口。</h3> <h3> 别了,稻城亚丁!从大凉州木里县的香格里拉村到甘孜州的稻城亚丁,将近五天的时间,全程76公里,我们追随洛克的脚步,走过森林、草场、河流、雪山、冰湖、碎石阵,翻过四座4500米以上的垭口,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長途跋涉,只因怀着一颗纯粹的心,只为经受一次大自然的洗礼。此刻回望亚丁,无数人心中的香巴拉,我唯愿你能永葆纯真的容颜,为这颗星球保留一方人类心灵的归属地!</h3> <h3> 下午近二点钟,我们终于到达这家景区门口的饭店与大家汇合,早已饥肠辘辘的我能吃到一碗香喷喷的重庆小面,感觉真的是人间美味。</h3> <h3> 这之后的路程就是无比轻快的,下午三点我们开始回成都的返程,这一天的目的地是稻城县城,一辆中巴车载着几个蓬头垢面的怪人驶出大山,路渐渐变的宽阔平直,一直躲躲闪闪的太阳也泼辣辣地开始直视我们,年过半百的高山大哥兴奋地像个小孩子,不断地向我们描述马上就要到来的美好生活:尽情地洗个热水澡,吃一顿火锅,躺在干净舒适的床上睡个好觉。我们的心也都像冲出笼的鸟儿一样飞走了。 </h3><h3> 从亚丁到稻城,路途不远,傍晚5点多钟我们就到了入住的酒店,大家自是一番彻底地洗刷,之后就去附近的一家火锅店痛痛快快、热热闹闹地大吃一顿,一起经历了诸多挑战与考验,一群陌生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大家吃的尽兴、聊的开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又下起了大雨,让脚痒痒的高山大哥提议的饭后巡游稻城的计划被迫终止了。</h3> <h3>7月27日</h3><h3> 稻城的清晨是美丽安静的,下了一夜的雨停了,空气清新湿润,隔窗眺望,远处黛青色的山峦</h3><h3>像一重屏障围抱着宁静的藏地小城,盘绕在山腰的白云像是献给大山的哈达。真的很想在这里长住,但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到那个凡俗的世界去了,带着留恋,带着再次重逢的希冀我们又出发了。</h3><h3> 这是一天的长途旅行,我们从稻城经理塘、雅江到新都桥,全程300多公里,这一路的风景真的是太美了,没有最美,只有更美,天公也很凑趣,给了我们充足的阳光,我尽管一直犯困却也努力睁开眼欣赏车窗外令人眩目的风景,昨天还提着一股劲冲出亚丁、冲向酒店大床的高山大哥又想念起了露营生活,指着窗外不停念叨:这里适合徏步,那里适合扎营。昨天之前的煎熬早已忘记了。这应该就是徒步的乐趣,身体的苦痛是一时的,而精神的愉悦却是难以磨灭的。</h3> <h3> 从稻城出发不久就到了理塘,理塘是全国海拔最高的一座县城,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有著名的毛亚大草原,每年藏历六月的赛马节已经是很有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兔儿山,位于从理塘到新都桥的必经之路,一只兔子耳朵屹立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上,十分奇特。从理塘我们就进入了318国道,风景美到我难以用文字描述。</h3> <h3>在鲜有车迹的路上留个纪念,小白同学今天神清气爽。</h3> <h3>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了这个川藏线上的网红店,据说这里是每个走川藏线的人必打卡的餐馆,这里的牛肉面是店里的招牌。店里人不多, 除了我们还有一桌自驾游的客人。</h3> <h3> 是为了证明面真的很好吃吗?几个男士迅速吃掉一碗又很自觉地排队去要第二碗。在这方圆几十里不见人烟的高原上,旅行者们能在此歇息一下,吃碗热腾腾有汤有肉的面,真的是最值得期待的美食!</h3> <h3> 这里是卡子拉山口,有一片开阔的草地,远处一周是连绵的群山,是这条路上的一个观景点,有不少的游人。我们也停下车去嗨了一会儿。</h3> <h3>像雄鹰一样飞翔吧少年!</h3> <h3> 公路两边是石头公园,绵延二三十公里全是大大小小圆滑的石头,在这里可以直观地了解,青藏高原是海底上升而成的。</h3> <h3>路途中的一个观景点,可以俯看山下的天路十八弯,这种路是川藏线的一种常态,所以晕车的朋友就慎入。</h3> <h3> 下午四点多钟抵达新都桥的住宿地,坐一天车感觉比走一天路都累,眼睛也快睁不开了,简单收拾一下我就上床休息了,睡了会儿又不甘心浪费时间,都说新都桥是摄影家的天堂,我决定带上相机出去走走,已是傍晚时分,我就在住地附近随便转转,沿着门口的公路向下走,我脑袋晕沉沉的,走路也有点气喘,只能慢慢地溜达。新都桥是甘孜州康定市的市辖镇,在318川藏线的南北岔路口,我们住的地方是镇政府所在地,公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酒店与民宿。我转到路边的小道,高高低低的山坡上散落着藏族人家,低处的田里,青稞的麦穗已渐饱满,牛羊在悠然地吃草,遇到的藏民都很和善,会热情地主动招呼我,我本想爬上一个山坡,又觉得太吃力,就继续向下走,走过一座桥,桥下是哗哗哗流趟的河水,不知道是什么河,再往前是一片开阔地,我在这里看见了道路远方的雪山,这时,天色已暗,雪山在黑色山峰的映衬下格外洁白,虽然不知道雪山的名字,但我仍然觉得很开心。后来高山大哥告诉我那应该是雅拉雪山,第二天我们再路过此地时就没能再睹它的芳容,看来这真的是要看缘分的。</h3> <h3> 这晚,我们又欢畅地吃了此次行程的最后一顿晚餐,大家意犹未尽,有性急的已开始邀约下一次行程,徒步真的是一件让人痛并快乐着、一旦入坑就会越陷越深的事情。</h3> <h3>7月28日</h3><h3> 清晨的新都桥,光线是透明的、多彩的,所以它才会吸收了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这里是光与影的魔力世界。我决定以后再专程来此停留几天,慢慢品味它的美。</h3> <h3> <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最后一天的行程有点赶,因为是周日,怕在折多山口堵车,所以我们早早就出发了,</span>一路顺畅,不久经过康定,看到远处山峰上巨大的康定情歌几个字,有人就哼起了跑马溜溜的山上,康定机场就在公路边的山上,建在海拔4200米的地方。到了折多山,这里是从成都出发往西藏去的第一个山口,折多山海拔4298米,也是很多进藏的人需要度过的第一道坎,我们看到山头平台上有不少人,就没有停留一路向下行。</h3> <h3> 原来想去看看泸定桥,领队说周末怕那边车多,所以就略过了。后来我们参观了大渡河上另一座新建的现代化桥梁,雅康高速泸定桥,这是一座不在河上架桥墩的索桥, 长1100米,比河面高出239米,堪称桥梁中的杰作。</h3><h3></h3> <h3>后来的路程大家就都沉默了,持续快速下降,让我们集体醉氧,就觉的非常困,大家都闭上眼休息,快进成都了,一下子燥热起来,脱的只剩短袖还冒汗,道路也变得拥堵,我们开始怀念山里的时光,下午2点多钟,我们终于又回到出发时的酒店,除了我们一家三口,其余的同伴都要当天返回各自的城市了,在此依依不舍地道别,互道珍重!期盼有缘再相聚!</h3><h3><br></h3> <h3> 简单吃了午餐,我就倒头大睡,到了约定的晚饭时间,我却怎么都睁不开眼,半天的时间从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下降到海拔600米的成都,我的高反就这样来了,强撑着起床洗漱,腿肿的一按一个深坑,脸肿的像满月,自己都快认不出自己了。</h3><h3> 晚饭仍然是定了院8里,儿子这次终于吃到了邛海醉虾,可是又没有那个他喜欢吃的红烧肉了,看来世事皆如此,好事难两全啊!</h3> <h3>7月29日</h3><h3>我们上午去参观了金沙博物馆,下午乘高铁返回郑州,又遇成都大雨,高铁晚点了三个多小时,我们这次的出行与雨结下了不解之缘!</h3> <h1><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题外话:</span></font></h1><h3> 这部美篇断断续续写了很久,拖延症让它几乎流产,在几经挣扎后还是勉强完成了。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旅行,因为没有经验又很盲目,所以又是一次充满凶险的旅行,但这次旅行让我收获很多难以企及的财富。</h3><h3> 在旅行中我感受到儿子的成长,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支持与依赖,感受到陌生人之间的温暖与信任,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博爱。</h3><h3> 先生在家几乎是连手帕都不愿洗的甩手掌柜,儿子更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少爷作派,而这次旅行却是角色大反转,或许是担心我的身体,先生变成了一个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的总管兼苦力,儿子心疼老爸,竟也凡事抢着干,以前从不沾手的事情就这么都会做了,那些天连刷碗、打水这些小事情都不需要我动手,父子联手扮演起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人角色,让同队的女伴们青睐有加。</h3><h3> 这次徒步的线路对技术要求不高,但难度系数却很高,特别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对人的体力、耐力和勇气都是很大的考验,我们一家菜鸟加小白却能全部平安走完全程,这要感谢同行的伙伴和带队的两个小伙,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她)们给予我们最珍贵、最无私的帮助,感谢先生的默默守护、感谢儿子的坚强与自信,我们最终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取得了一家三口的全胜,成就了心中的梦想,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成长飞跃。</h3><h3> </h3><h3> 2020年4月21日草成于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