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休整了一年,我们又出发了,没有去北京,就近去了西安。</h3> <h3> 临时决定出门,很匆忙,连一张到站的照片都没有留下。不过出了地铁口就发现“中国邮政银行”,竹子连忙让我把它拍下来发给媛媛。我们似乎已经养成了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拍摄中国邮政照片的习惯。</h3><h3><br></h3> <h3> 我们穿过拥挤的人群,找到了早已订好的宾馆。接下来,第一站就是去了回民街,在人山人海中,我们终于找到了著名的“biang biang面”,50块钱一碗真是超级贵,但是味道却一般,我真怀疑这个面很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biang”字。</h3> <h3> 红柳烤肉和凉皮的味道很是不错,价格也合适。</h3> <h3> 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开始就流连与各种摊位,给大家买纪念品。但是看到这个“蒋”字之后,竹子同学还是忍不住把它买下来,要送给她的同学。</h3> <h3> 发了这张我们在吃桂花糕的照片之后,大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桂花糕上,而都是再说:“你闺女比你高好多啊!”这句话比这个桂花糕还要香甜。</h3> <h3> 第二站,钟楼和鼓楼,登楼的人太多,排不上队,我们就在这儿等。夜幕下的古建筑特别漂亮,竹子同学忍不住拿出纸和笔,速写来一张。有一个会画画的爸爸真是幸福,现场指导,各种专业。</h3> <h3> 剩下最后30分钟的时候,我们登上了鼓楼,灯火辉煌的鼓楼,别有一番风味。</h3> <h3> 我觉得以后出游,买一个自拍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仨都没合影。😔</h3> <h3> 第三站是离我们宾馆不远的“碑林”。</h3> <h3> 竹子欣赏的全部是康熙的字。她告诉我,康熙是一个学霸,留下很多诗词。</h3> <h3> 雨中的碑林,竹子爸爸在认真欣赏每一幅字,我实在累的走不动,竹子就陪我坐下来,画房子上的脊兽。</h3> <h3> 第四站,城墙。我们租下三辆单车,沿着城墙骑了一圈,全长13.74公里。</h3> <h3> 由于防晒工作没有做好,我们仨晒得老黑了😱<br></h3> <h3> 第五站,永兴坊。从城墙下来,我们稍作休息就出发了……我对这个地方不太感兴趣,我喜欢的是买买买,不是吃吃吃。</h3> <h3> 不过,竹子爸挑的几样,都很好吃。</h3> <h3> 第六站,小雁塔。两天的行程下来,恐怕竹子爸爸身体受不了,我们就放慢脚步,九点多才从宾馆出来,打车去了小雁塔。</h3> <h3> 小雁塔的全貌展现在我们眼前。塔顶上缺少的部分是因为地震引起的,之前塔身也是裂开的,后来地震又震回了原貌。🙏</h3> <h3> 竹子还是喜欢屋顶的脊兽,边走边拍。</h3> <p> 西安博物馆在小雁塔内,是免费参观的,这是我和竹子在西安博物馆门前留的影。</p> <h3> 这些个文物像不像“小拳拳锤你胸口”😄。</h3> <h3> 我的偶然拍摄,感觉效果还可以。</h3> <h3> 第七站,大唐不夜城。虽然只有两站的路,因为太累,我们还是坐公交车去。</h3> <h3> 小六汤包,味道很好,只不过没吃到水晶🦐包。</h3> <h3> 夜晚的大雁塔,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神秘。</h3> <h3> 竹子终于给妹妹挑选了一个心仪的礼物。</h3> <h3> 第八站,大雁塔。门口排队半小时,终于进去了。</h3> <h3> 偶尔蹭个别人家的导游讲解😊,也了解不少知识。</h3> <h3> 譬如:和宝塔合影,不能站在塔下,因为“宝塔镇河妖”,可以站在一旁,或是手托宝塔。</h3> <h3> 譬如:不能从佛堂正门往里看,这样影响其他人参拜。</h3> <h3> 再譬如:不像别人说的那样,佛像不能拍照。因为佛是普渡众生的,只要不做坏事,佛祖都包容你。</h3> <h3> 又譬如:由于地震的原因塔身严重倾斜,而因为再一次的地震,“大雁塔”如同“小雁塔”一样,也成功完成了“自我修复”。🙏🙏🙏</h3> <h3> 再来两张竹子拍的脊兽。</h3> <h3> 竹子爸爸送我的砗磲手串,太贵了,贵得不值,所以不想再佩戴。</h3> <h3> 第九站,陕西历史博物馆,全国唯一一个带“历史”的博物馆。此行我们是跟团去的,因为门票根本就买不到。</h3> <h3> 看精美的文物,听导游精彩的讲解。导游是本地人,说话很快,有时候有一种刹不住车的感觉,每当这时,我就会和竹子相视一笑,然后又憋回去。</h3> <h3> 饕餮大鼎,竹子告诉我,因为饕餮能吃,所以煮饭的鼎刻得都是饕餮。</h3> <h3> 独孤信的多面印章,三个女儿都当过皇后的他,被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这枚章是今年的高考试题。</h3> <h3> 精美的龙。</h3> <h3> 进去博物馆前,导游就告诉大家,不要买管内的纪念品,因为太贵。竹子对这个“倒流壶”很感兴趣,她爹看在眼里,旅游团散团后,两步的功夫就给他闺女买一个“倒流壶”。以下是真品不是我们买的😄。</h3> <h3> 这是倒流壶的原理。</h3> <h3> 第十站,小寨赛格。孩子心心念的网红食品“毛笔酥”就在这里,我们在六楼寻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这家网红店,听说西安本地人是不会吃的😄。排队是个苦差事,对于我这个不好吃吃吃的人来说,等走36桌吃饭的,是何等痛苦。也不知道我这双下巴是怎么吃出来的?</h3> <h3> 环境不错!</h3> <h3> 咸豆腐脑,有些想家了。</h3> <h3> 开心万岁!</h3> <h3> 我尝了一个,太甜,吃得我想喝杯啤酒去去腻额😓。</h3> <h3> 第十一站,兵马俑(兵马俑——骊山——华清宫这是一条线)。</h3> <h3> 导游告诉我们,看兵马俑要学会见缝插针,不然什么都看不到。于是,我们就开始挤挤挤的状态,不错,四周的黑点都是涌动人头。</h3> <h3> 这个地方被称为兵马俑的医院,工作人员在认真看图纸,向他们致敬。</h3> <h3> 戴着耳麦的孩子,在认真听导游讲解,生怕错过一个环节。</h3> <h3> 站在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前,成百上千的“泥人”所构筑起的气势丝毫不逊于千军万马。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我想他们所感到的,既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还是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更是那股不可抗拒的气势。人们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能感动世上几乎所有的人,兵马俑有何尝不是如此?<br></h3> <h3> 镇馆之宝,唯一个个没有裂痕的兵俑。</h3> <h3> 我喜欢这把剑。听导游说,当时它出土的时候已经被兵马俑压弯,考古队员把兵俑抬起后,这剑一下子恢复原样。</h3> <h3> 当导游说还有400多个俑坑没有挖掘时,竹子对我说:“妈妈,我长大想修兵马俑。”😁</h3> <h3> 出现在兵马俑附近饭店的对联:上联: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致富不忘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感谢老杨挖井挖出兵马俑,每年给西安带来的几十亿的旅游收入。</h3> <h3> 骊山只有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要坐索道上去了。</h3> <h3> 俯瞰骊山脚下的华清宫。</h3> <h3> 索道停到半山腰,我们还得一段路程才能走到山顶。从山顶眺望,前面的山包就是秦始皇陵,但是由于国家“五十年不开发,一百年不考虑”的政策,我们这代人是看不到了。😁</h3> <h3> 获褒姒一笑的烽火台。</h3> <h3> 这回不是为了拍脊兽,拍的是上面的“📶塔”。导游说,每天的播报的“北京时间几点几点”都是它发射出去的;这个脊兽巧妙入框。</h3> <h3> 脊兽😁</h3> <h3> 华清池果然没让我失望,实在是名不虚传。😄</h3> <h3> 脊兽。</h3> <h3> 看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孩子经不住导游的劝说,买下“西安事变”的话剧票,全车游客唯独我们三口买了票。</h3> <h3> 竹子看得很认真,没有发现我泪流满面。偶尔会给我交流两句,还会说出一些故事情节。</h3> <h3> 对于她的提问,我一向遵循“一知半解就不要说”的原则:“问你爸”。我是不是很聪明。😄</h3> <p> “西安事变”留下的弹孔,由于我跑得太快,没有留下是“西安事变”的其他照片,这张也是拿竹子爸爸的手机发给我的。😄这弹孔快被盘成玉了。</p> <h3> 看完话剧出来,在这里和导游汇合时补拍了这张照片。</h3> <h3> 一天的行程结束,开始返程……我们在“永兴坊”下车,目的再吃一顿😄。吃饱喝足,坐车再去一趟“大唐不夜城”,目的看看音乐喷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硕大的广场,等待喷泉开喷😁。这不给嫘祖的喷泉一样啊?我们仨败兴而归。</h3> <h3> 迷三倒四又不分东西南北的我,手机没电的我有些小害怕🤫:“你们可得拉紧我,可别给恁弄丢了。”竹子爸:“你给个刮墩儿样,你要你不乱跑,我们丢不了。”额!……被识破了。</h3><h3> </h3> <h3> 她爹随口一说的“小刮墩儿”成了笑点,以下是竹子同学的理解🤦♀️。</h3> <h3> 回宾馆的路上,我们就这样愉快地决定:明天回家。实在是太累了!华山,延安,壶口瀑布再找机会。</h3><h3> 买票,第二天已经在回家的路上。</h3><h3> 说走就走的,说回就回的旅行结束。</h3> <h3> 旅行,只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不停地遇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流逝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