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数年前,几个年轻时的伙伴曾相约自驾出游,然而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成行,在逐渐的淡忘中,今年夏天突然一个电话终于开启了这人生第一次自驾游。</p><p> 开始考虑了二个方向供选择,一个是往西经四川汉中、广元,到若尔盖草原折返,沿松潘、汶川、都江堰、泸定桥从成都返回,第二方案往北至张家口出关,到内蒙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看草原,再转呼和浩特至山西、河南返回,这是大致路线,具体走向届时可灵活机动,考虑到夏季雨水频繁,如走西线唯恐途中会遇上不确定因素,为稳妥起见,最后决定走北线。 </p><p> 从湖州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近一千七百公里的路程,计划二天内到达。</p><p> 7月22日早上六点开始出发,经江苏,安徽,山东一路顺畅,下午五时左右来到九百多公里外的德州xx区,因是途中在网上预订的宾馆,对具体区域不熟悉,以为已经抵达德州市区,待安顿好住宿一打听才知道此地离德州市区还有六十公里路程,好在离高速路口较近,也只好作罢。</p><p> 虽已来到北方,但此时室外的气温仍十分灼热,大家便在宾馆餐厅用了晚餐,还特地点了名闻遐迩的德州扒鸡一饱口福……</p> <p> 第二天上午从德州出发,中午时分车过了河北保定进入首都环线高速,并逐渐驶离华北平原,道路两旁也开始呈现出起伏的山峦,并不时地穿越了几十个长短不一的隧道……</p> <h3> 接二连三的穿越隧道</h3> <p> 途中不时见有车拉着好几十米长的风力发电机风叶在运往塞外,还时不时来个区间测速,限速70公里/小时……</p> <h3> 过了张家口,道路两边的石头山逐渐褪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片低矮、连绵起伏、绿色的小山坡,这就是传说中美丽的草原,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无不令人心旷神怡……</h3> <h3> 下午六点多钟,在行驶七百多公里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h3><h3> 多伦县城不大,与想象中的县城相差甚远,这里没有高大上的建筑,最高的楼房也只有三、四层而且很普通,给人来到了一个乡镇的感觉,住宿的宾馆也很简陋,客房清一色无空调,先前在网上预定的宾馆,到达后发现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那狭小的卫生间根本无法洗澡,怪不得在电话里预订时老板娘缠着要先付定金,结果还是重新更换了一家。一切就绪天色已晚,在街上兜了一个大圈后终于找到一家小饭店。来到北方这二天,总体感觉菜肴在口味上与南方没什么大的区别,但盘子大且量足,价格也不贵,符合北方人粗犷豪爽的特性。</h3><h3> 饭后回旅店途中路过一家眼镜店,老板有五十岁左右,浙江台州人,夫妻俩来多伦已有二十多年了,有一个二十岁的儿子,千里之外遇上浙江人也算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听说我们也是浙江人,显得格外亲热,一同伴配了一副老花镜还给打了折,临走时夫妻俩送我们到门外……</h3><h3> 据说这里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冷,我们到达的那天气温在30度以下,倍感凉爽,而此刻家乡正经历着一年中最难熬的高温酷暑……</h3><h3> 多伦的傍晚</h3> <h3> 24号一大早大家顾不上吃早饭(也没看到有卖早点的店铺),每人随口吃了个鸡蛋,立刻驱车赶往多伦湖景区。</h3><h3> 多伦湖景区属于自然景观,有湖水、山坡和草原,环湖大概有十几公里长,清一色的沥青路面,还处于开发中,徒步游览显然不现实,趁着时间还早景区尚未开放,游客也寥寥无几,先睹为快,开着车沿湖兜了一圈。</h3> <h3> 开发中美丽的多伦湖</h3> <h3> 从多伦湖景区出来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元上都”遗址。</h3><h3> 坐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分布范围有18平方公里,是由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于1256一1259年在漠南地区兴建的一座城池,命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称汗,开启了中国元朝的历史长河,1263年元朝将开平府升为都城定名上都,1266年元朝兴建大都(今北京),大元王朝实施了两都巡幸制,1358一1368年上都城在元朝末年的几次战火中被焚毁。</h3><h3> 元上都遗址由城址,墓葬群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如今大多数遗迹尚在整理修复中。</h3><h3> 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在巨石上的“元上都遗址”</h3> <h3> 忽必烈群雕</h3> <h3> “元上都”周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h3> <h3> 远处黄色的一片为美丽的金莲花</h3> <h3> 游览了“元上都"开始赶往内蒙首府呼和浩特。</h3><h3> 从多伦县到呼市有五百多公里,大部分时间走的是省道,甚至还有一段乡道,虽不是高速道路,但路况较好,车辆稀少,沥青路面,不过速度也不能随意提高,沿途均有限速标志,还看到过几头大花牛在道路中间隔离带上悠闲的徘徊,溜达,因此更不敢贸然提速了,到下午走了大部分路程后才终于上了二广高速转上京藏高速直达呼市……</h3><h3> </h3><h3> 放牧在道路两旁草原上的牛羊</h3> <h3> 风力发电机星罗棋布</h3> <h3> 在离呼市近百公里时,道路两旁又开始出现山峦而且很高大</h3> <h3> 初来乍到这被称为草原文化之都的呼和浩特,总体感觉不错,虽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毕竟是省会城市,现代化气息无处不在,在这里,草原、牧场、牛羊,印象中的一切似乎与之毫无关联……</h3><h3> </h3><h3> </h3><h3><br></h3><h3><br></h3> <h3> 呼市街头一瞥,现代化的建筑与南方城市大同小异,但高大粗壮的白杨树却是在南方所不曾看到的。</h3> <h3> 25号上午来到呼市南郊9公里外的昭君墓参观。</h3><h3> 如今的昭君墓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了博物馆、陵寝、游园三大区域,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95亩扩建到683亩。2017年8月建成开放为昭君文化旅游区,六十岁以上老人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h3><h3> 昭君文化旅游区大门</h3> <h3> 走过冗长的墓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面用汉蒙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h3> <h3> 再往前是一尊汉白玉昭君雕像</h3> <h3> 接下去是一座仿汉代的青冢牌坊,为传统的“三间四柱”,所用石材为草白玉,中间一间是明间,两侧较小的空间是次间,在明间华版正中,镌刻着前国家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首任主席乌兰夫亲笔所题“青冢”二字。</h3> <h3> 最后是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和亲铜像</h3> <h3> 铜像高3.95米,重5吨。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由广州美术学院潘鹤先生雕刻而成,铜像两匹马中,一匹回眸低语,一匹侧耳倾听,再现了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相依相随的新婚恋情,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情景。</h3> <h3> 墓高33米,左边为昭君墓,右边为呼韩邪单于墓</h3> <h3> 墓道两边均为石牛、石马等石雕动物,右上角为单于大帐</h3> <h3> 离开呼市开始折返往山西走,计划首站去大同云岗石窟,因不完全走高速,二百多公里路程大约需要3个小时,途中还在内蒙的一家路边小饭店用了餐,仍然是盘子大量足的模式,中午过后到达西口收费站,意味着我们一行已来到内蒙与山西交界处,此刻,耳边仿佛回响起那首委婉动听的山西民歌《走西口》……</h3><h3> 山西不愧为产煤大省,进入山西的第一印象公路上奔驰的,路边停靠的都是几十吨的运煤车,除此之外很少见到运其他的货车,不过这些运煤车一切活动都井然有序,遵章守法,车厢也都盖的严严实实,沒有一点点洒落……</h3> <h3> 云岗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山西大同,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存有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躯。</h3><h3> 进了大门,13对石刻骑象四棱神柱排列在大道两旁</h3> <h3> 云岗石窟里面都是中式建筑,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了。</h3> <h3> 天气很热,但游人却不少,除了游览欣赏就是摄影留念</h3> <h3> 参观结束已将近下午三点钟了,下一个景点是应县木塔。从云岗石窟到应县有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因有部分路段要走省道,路上还有不少运煤大货车,因此速度上提不高,只能争取在五点钟之前赶到,这样就可以完成参观木塔的计划了。</h3><h3>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经30.27米,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重2600吨,纯木结构,中国塔式建筑中的历史瑰宝,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br></h3> <h3> 逛完木塔已是傍晚五点多钟了,是夜,留宿在应县,并在宾馆餐厅里用餐,点了几个菜喝了一点酒,因为是第一天进入山西,特地每人要了一碗刀削面,品尝一下这地道的山西口味……</h3><h3> </h3><h3> 26号上午在行驶近六十公里路后来到这北狱恒山悬空寺。<br></h3><h3> 景区范围不大,进去的道路尚在改造中,因此游人来往都感到很拥挤,景区四面环山,只有中间一块空地,东面崖壁上镶嵌着壮观的悬空寺,据说整体都是木质框架结构,看到如此建筑构造,无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h3> <h3> 建于公元491年的悬空寺,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h3> <h3> 60岁以上凭身份证可免费进入景区,但如果欲进入崖壁上的悬空寺就要收费了</h3> <h3> 从悬空寺到五台山有三百多公里,虽走的是高速,但沿途依然有运煤车相伴,因此走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h3><h3> </h3> <h3>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br></h3> <h3> 这五台山景区给人的印象是寺庙众多,范围太大,因此只能选择性的逛逛,进了景区检票口,车开了十多公里才总算到达景区中心,初来乍到该往哪走更是让人无所适从,最后在塔院寺周围走马观花式的消磨了二个多小时……</h3><h3> 塔院寺周边游人众多,这一定跟地理位置,这白塔有很大的关系</h3> <h3> 进了这牌坊就是殊像寺</h3> <h3> “殊像寺”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h3> <h3> 寺院周围的公园里,一块巨石上一个硕大的“福”字,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在此摄影留念。</h3> <h3> 到五台山,除了来虔诚的烧香许愿祈福,就是避暑度假,放飞心情欣赏大自然,我们可纯粹是到此一游的匆匆过客,今生来过五台山了。</h3> <h3> 从五台山景区出来已夕阳西斜,原来打算当晚住太原,但这儿距太原还有二百多公里,走高速也要3个小时,权衡一下后还是下榻在一百三十公里外的忻州吧,遂在网上订好宾馆……</h3><h3> 自从内蒙进入山西后天气日感炎热,这傍晚的忻州没有一丝凉意,安顿好住宿后,去街上找了一家略上档次的饭店,饱餐一顿后即回到宾馆,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活动……</h3><h3> 夕阳西下</h3> <h3> 27号上午从忻州出发,走二广高速去一百三十多公里外的晋祠,因有高德导航所以基本上准确无误,但有时在有些路口因为对导航语言的理解上误判也走了些冤枉路。</h3><h3>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太原第一景观,有“不来晋祠,枉到太原”一说。</h3><h3> 牌楼正面匾额题“晋祠胜境”,背面有篆书题“唐晋思源”四字</h3> <h3> 太原的皇家园林--晋祠现已辟为公园,被称为太原最古老的地方,当年李世民父子就是从这里起兵创建了大唐盛世……</h3><h3> 晋祠公园很大,据说有大小建筑百余座,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h3> <h3> 许多牌匾只是匆匆拍下,并不解其典故,只能待日后再慢慢解析</h3> <h3> 此照壁2007年重建,高5米,宽8.4米,须弥座上东向有“福、禄、寿”图,西向为“群仙会”图。</h3><h3> (上图东向,下图西向)</h3> <h3> 李世民父子起兵群雕</h3> <h3> 计划中27号要走三处景点,晋祠,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好在彼此距离都不远,各自相距40多公里,从晋祠出来立刻直奔乔家大院。</h3><h3> 乔家大院前的大道</h3> <h3> 通往乔家大院道路两旁的雕像再现了那个年代的民风民情</h3> <h3>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城门式大门。<br></h3><h3> 城堡式的围墙固若金汤</h3> <h3> 乔家大院坐西朝东,进入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 </h3><h3> 乔家大院的始祖是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但在乔致庸的手里发扬光大,达到鼎盛时期,乔致庸有6个儿子,也曾想在儿子中寻找继承人,却无一理想人选。长子骄横拔扈,不可重用;次子个性暴烈;三子过于老实,不是经济之才;四子朴实迟钝,不善于言词;五子是个书呆子;六子体质瘦弱,难当大任。最后只能把家业交给长孙乔映霞。 </h3> <h3> 乔家家规不准纳妾,因此乔家女佣均选用40岁以上的妇女,乔致庸先后娶过六位妻子,但都是续弦,先亡后娶。</h3><h3> 这块“为善最乐”匾额悬挂于筒楼院二楼之上,劝诫子孙不能只顾一己之利,要积德行善,助人为乐。</h3> <h3> 小院里面留个影</h3> <h3> 三儿子乔景俨曾在乔致庸晚年时当家。</h3><h3> 乔景俨的书房</h3> <h3> 六儿子乔景僖是乔致庸最宠爱的儿子,但体弱多病,先他而去。</h3><h3> 乔景僖夫妇居室</h3> <h3> 乔致庸长孙乔映霞居室</h3> <h3> 乔映霞会客室</h3> <h3> 乔家大院有三百多间房屋,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巡视了半天,相同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的房屋构造看得人晕头转向,难分西东,行前也未做功略,大院中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不很清楚,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有时候也不容你仔细观察了解拍摄,整个大院也不是逛一二圈就能弄明白的。</h3><h3> 不过虽然房屋众多,但每一位主人的居住面积并不大,一个大炕就占了半间屋子,陈设也简单,除了乔家少爷乔映霞新思想较现代用上西式铁架子床,五斗橱外,其他人均睡传统大炕,用传统衣柜,这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习俗和客观条件所致,大户人家尚且如此,贫穷百姓就不敢想象了,此一时彼一时,从前的富人在某些方面还不及今天的穷人吧……</h3> <h3> 门额牌匾上“懿德”二字旨在时刻提醒子孙后代要以德为重,体现了乔家良好的家风家教。</h3> <h3> 名副其实的深宅大院</h3> <h3> 乔家大院因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名,如今这大红灯笼似乎已成为乔家大院的代表性标志了。</h3> <h3> 从乔家大院出来已是午后,在停车场一位招呼客人的饭店女老板的带领下,来到一家饭店,每人又是一碗刀削面,这是进入山西以来第三次品尝刀削面了。</h3><h3> 下午来到平遥古城停车场,一打听去古城还有好几公里,清一色车停外面,要么走着去,要么乘景区四轮电动车进城,大热天的当然只有包车进城一个选项了,化了一百多元钱载着我们几个围着古城转了一圈,车主都是夫妻档,男的管驾驶女的负责招呼客人,服务还不错,女的还充当临时导游,安排在平遥县署和城门口两处作短暂停留,供大家下车参观游览……</h3><h3> 平遥古城保存得如此完好,可堪称中国内陆古镇的杰出代表,城墙、民居、钱庄、镖局、寺庙等应有尽有,甚至还保留着当年的县衙门,如今城内常住居民在五万左右……</h3><h3> 平遥古城墙</h3> <h3> “马面”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如同马的脸面,“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消除了战场的死角。</h3> <h3> 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时称“谯楼”,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h3> <h3> 瓮城,指建在城门外的小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h3> <h3> </h3> <h3> 平遥县衙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来平遥的游客必到之处。</h3> <h3> 这大堂是审理大案的,用今天的话说审理刑事案件,二堂主要是审理民事纠纷。</h3> <h3> 在即将离开平遥古城时,听说平遥牛肉名气很大,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买了点,还笨人搬石头地买了几箱山西老陈醋,塞满了汽车后备箱……</h3><h3> 当晚住宿在临汾。</h3><h3> 28号上午8点出发去135公里外的壶口观赏黄河瀑布。</h3> <h3> 三年前曾经来过这里,所不同的那是在深秋一个寒风瑟瑟夕阳西斜的下午,在陕西一侧黄河西岸感受壶口瀑布的宏伟气势,这次是在七月盛夏烈日高照的上午,站在山西黄河东岸眼望奔腾咆哮的黄河,但两次来到壶口同样给人以久久地震撼……</h3><h3> 天气很热,万里无云,在毫无遮蔽的黄河岸边,火辣辣的太阳像要把人烤焦似的,但纷至沓来的游人热情一点也不减,一下车纷纷争先恐后地涌向黄河边……</h3><h3> 丰水季节水量充沛,河水漫山遍野的漫过河滩向南奔流,游人只能通过河滩上的简易栈桥前往河边……</h3> <h3> 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的黄河<br></h3><h3> </h3><h3><br></h3> <h3> 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自然奇观</h3> <h3> 十点多钟离开壶口向河南洛阳进发,走高速大约有300公里路程,一路上车都是在群山间穿行,接二连三的下坡弯道,因此道路限速在100与80公里,时快时慢的,还有不少路段正在修理,路上车辆不多,沿途也很少见有服务区,好不容易经过一个服务区,却停满了几十吨的运煤车,只能再继续往前……,下午3点来到王屋山服务区,这服务区才建好尚未开张,好在有开水供应,此时大家还空着肚子,于是每人一碗泡面算解决了午饭,然后通过网上预订了酒店。<br></h3> <h3> 4点左右终于来到龙门石窟景区停车场,赶上了去景区的未班车。</h3><h3> 美丽的伊河,龙门石窟就座落在河岸两旁</h3> <h3> 伊河岸边留个影,后面为龙门大桥。</h3> <h3> 龙门石窟气势恢宏,位于美丽宽阔的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据说有佛像10万余尊,因千百年来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现仍有许多头像、碑刻、浮雕流失海外,因此山壁上有许多石窟中并没有佛像。<br></h3> <h3> 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h3> <h3> 我们一行从龙门石窟大门进入,沿伊河西岸龙门山下道路往南参观游览,行至尽头再过桥绕到东岸香山脚下,走马观花的走了不到二小时,虽时间短促,对这些艺术瑰宝也是雾里看花,一知半解,但龙门石窟如此伟大恢宏的艺术场景,却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h3> <h3> 29号中午我们一行到达开封,“开封府”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游客必去之地,这里曾被誉为天下首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历史上也又称南衙,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h3><h3> 今日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米,气势恢宏,巍峨壮观……</h3> <h3> 北宋开封府印</h3> <h3> 这块树立在大堂院内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 其北面的“尔奉而禄,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人在一千多年前所立下的这些警言警句,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h3> <h3> 大堂案台前面摆放着龙头、虎头、狗头三把大铡刀,凡犯死罪者将依据不同的身份行使铡刀伺候。</h3> <h3> 潜龙宫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里面有三位皇帝的雕像,他们在未做皇帝前都曾任开封府府尹或府牧,所以有人说开封府是藏龙卧虎之地。</h3> <h3> 明礼院是开封府的科举教育文化区</h3> <h3> 来到这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包拯,人称包青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奉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公平法则,因此,千百年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世代传颂。</h3> <h3> 参观开封府结束后,我们开始启程返回,当天下午六点多赶到淮北下塌,30号上午从淮北直接回湖州,傍晚时分平安到达,在一家饭店里,大家享用了“最后的晚餐”后分道扬镳……</h3><h3><br></h3> <h3> 全体驴友于壶口黄河东岸留影</h3> <h3> 此次出行历时九天,穿越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安徽,行程五千多公里,迟暮之年能不畏天气炎热、舟车劳顿结伴出游,实在难能可贵,特别对驾车者更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旅游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放飞心情,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延年益寿,得益匪浅。</h3><h3> 自驾游一半的过程在路上,欣赏沿途的美景,保持愉悦的心情也至关重要,因此兴趣相投,三观一致,互相包容、谦让才是团队出游完美、成功的保证,走出去看看,才知道世界有多精彩和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