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猫科动物,大至狮、虎、豹,小至家猫。换句话说,这四样动物大小差异悬殊,可它们是同族兄弟。论体量,狮最大,家猫最小。</h3> <h3>猫科动物分为三个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猫亚科爪能伸缩,不吼。豹亚科爪也能伸缩,会吼。狮子特会吼,会咆哮,豹亚科是也。中国有河东吼狮一说。有些个女人特会吼叫,人们送她们一“美名”叫“河东狮”。</h3> <h3>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爬,家猫会爬,但狮子不会。老虎会泅水。豹会上树也会泅水。狮子都不会。</h3> <h3>猫科动物14属38种(另一说36种)。它们都源自1800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祖先。这同一祖先叫“小古猫”。这个物种源自非洲,后散布到各洲。</h3> <h3>猫科动物都很聪明。它们一般不去惹那些潜在危险,体积很大的动物。如狮子,不是很饿,不是实在没吃的了,它们不会去招惹大象和长颈鹿。</h3> <h3>所有猫科动物都有锐利的牙齿、精瘦健壮的躯体和朝前看的眼睛;都吃肉,就连小巧玲珑的家猫也是。只有狮子是群居动体(有首领,共觅食、活动、迁徙,共扺御外敌,有明显的阶层),其余都不是。流浪猫扎堆,那只不过是为抱团取暖而已。</h3> <h3>这是我在厦门万石植物园拍到的一只流浪猫。它与养在家里的猫几乎两样。从它身上似乎可以看到猫科动物家族固有的那种霸气,而不是缱绻在主人家脚边的家猫的那种恹恹之气。</h3> <h3>狮子的舌头,十分粗糙,还带刺。布满倒钩的舌突,方便从猎物的骨头上剥肉吃。家猫舌头也粗如砂纸。狮与猫的舌头还有一大功能,用作洁具,梳洗漂亮的毛发。狮还用舌头与同伴舔来舔去。猫不舔同类,舔自己。</h3> <h3>啥表情?啥叫呲牙咧嘴?如是。狮子有各式牙齿,犬牙、上下裂齿、臼齿,总共30颗,用来攻击与撕咬猎物。</h3> <h3>家猫温顺。进化使然。不温不柔,能入人家?狮子却是极凶猛、凶险的主。你看这头眼露凶光,嘴吐凶牙,满头满身尽是血的家伙。</h3> <h3>此行非洲,在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我们看到一些狮子。未能看到狮子围猎,但多次看到狮子正在吃它们捕捉到的猎物。</h3> <h3>博茨瓦纳大象国家公园,一群狮子(八头)正在吃一头非洲野牛。场面比较血腥,刺激。</h3> <h3>我们坐在越野车上,距离杀戮现场约十米远。狮子们会在它们吃食的空隙抬起头来,或走到车跟前来看看游客。</h3> <h3>非洲野牛,也称非洲水牛或野水牛。它们也属非洲五霸之一。其它四霸是狮、豹(花豹和猎豹)、象和黑犀牛。大象看上去温驯些,但凶起来,也是蛮狠的。</h3> <h3>非洲五霸(Big Five Game)並不单指它们的体型庞大,还指它们凶猛、凶险,难以捕捉。</h3> <h3>非洲五霸,目前数量下降很快。狮、象是易危物种,野牛和豹是近危物种,黑犀牛是极危物种。我们此行,五种大动物皆有看到、拍到。数黑犀牛,难寻。</h3> <h3>前面说到,狮子一般不去捕捉那些对它们有潜在威胁的大猎物。从这张相片可以看出野牛体量也很庞大。野牛也很凶悍。</h3> <h3>按说狮子也不怎么去招惹野牛。它们的主要猎物是大型有蹄类动物,如草原上数量很多的各种羚羊,还有斑马。但有时它们也袭击落单的、老弱病残幼的野牛或其它大型动物。</h3> <h3>狮子捕猎,通常是一口咬住猎物颈部,使其窒息,然后咬断猎物的喉咙,或跳到猎物背上,咬断猎物的脊椎。身上血迹最多的狮子可能就是给猎物以致命一击的那一头。</h3> <h3>野牛的头颅部位,不停地有狮子轮着来撕啃。</h3> <h3>看得出它们的最终目的是想吃牛的舌头。没有辅助工具,光靠大嘴巴啃,想吃舌头比较困难。照片可以同时看到狮子和野牛的舌头。狮子还喜欢吃牛肝、牛心。这野牛的内脏已被掏空。</h3> <h3>这两头,看着牛屁股被啃出的一个大洞,似乎在讨论下一步从哪里下口。</h3> <h3>这两头,吃累了,在牛头边上相互亲昵起来。</h3> <h3>这一头,吃饱了,吃出花样来了。它四脚朝天地啃着牛尾巴,啃着玩。</h3> <h3>这一头,吃肉吃到口渴,跑到水潭边喝水,舌头伸得老长。</h3> <h3>这一头,吃腻了,跑树荫下,凉快凉快。</h3> <h3>这一头,面目狰狞。但它却是狮子本来的面目,凶悍、嗜血的表情。</h3> <h3>看它那带血的舌头,霸气的目光,睥睨万物生灵。</h3> <h3>这一头,不屑地瞧着车上的人们,“看什么看,我们正吃着早餐呢。”</h3> <h3>丛林里的狮子。狮子奔跑时速高达60公里/小时。但它们的猎物往往跑得比它们还快。还有,狩猎时,狮子(包括另外旳一些大型猫科动物)並不会注意风向,往往将自己身上的气味暴露给猎物,猎物们早逃之夭夭。</h3> <h3>狮子总是小心翼翼地靠近目标,利用可遮掩的所有屏障作隐蔽。悄悄地,走到贴近猎物二三十米时,才突然出击,疾速地扑向猎物。</h3> <h3>相比于庞大的身躯,狮子的心脏相对小,因此,缺乏长途追击猎物的耐力。冲刺一段路后,就累得不行。很多时侯它们都无功而返。所以,别光看人家狮子吃肉,爽歪歪,它们劳累时,你没看到。抓到个猎物,也是挺费劲的。</h3> <h3>目前,世界上的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当今,狮子可以算是非洲的特产了。</h3> <h3>狮子起源于大约12.4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和南部。约2.1万年前才开始走出非洲,最远扺达亚洲的印度。狮子到过中国吗?自已跑来,好像沒有历史记载。</h3> <h3>但史籍有记载,汉朝时,狮子的形象开始传入中原。到了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各国为与中原交好,将狮子作为礼物进贡中原。也就是说,狮子在中国出现,是被人送过来的。</h3> <h3>小时候听大人说福州有一种东西叫“狮子头”。上大学期间去福州实习,才晓得原来是一种大肉丸子。“文革”以后,每年元霄节,老家泉州都有“弄狮”表演。泉州旧时还有句歇后语叫:“狮子尾巴摇铃铛,闹热在后面”。记忆犹新。</h3> <h3>中国来过狮子,一来就入了宫廷,百姓颇感神秘。雄狮子长得威猛、张扬,国人甚是喜欢,后来宫内外又赋予狮子辟邪、吉祥、镇宅的寓意,于是,在中国,数量上,狮塑好像超过龙雕,这一点,我很是有点想不通。</h3> <h3>中国古早时称狮子为狻猊。现代欧美人叫狮子Lion。在东非人使用的斯瓦希里语中,狮子叫simba。《The lion king》中小狮子王就叫这名字,中国译名“辛巴”。</h3> <h3>最后用《狮子王》里的一段经典台词为本美篇作结。辛巴看着水中的自己说:“那不是我爸爸,那只是我的倒影。”充满智慧的老山魈、巫师拉飞奇对辛巴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知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