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去那拉提</h3> <h3> 乘车从伊宁去那拉提,在高速公路上,一眼望去,满目葱茏,大片大片的玉米探出金黄色的穗头,远看就像成熟的稻谷;成排成排的柏杨树,笔直地站立在玉米地的旁边,就像庄严守卫的士兵;一片一片的葡萄园已经套上了白色的袋子,丰收在望;不时有零星的紫薯、芍药和向日葵出现……由高速公路转218国道,道路左边全是光秃秃的山坡,右边是平坝和河流,左黄右绿,一条公路通独库,两边风景各不同。</h3><h3> 途经杏花山,据当地驾驶员讲,每年4月份,漫山遍野粉红色的野杏花开得正旺,十分震撼。</h3><h3> 一路上都还零星地飘着小雨,到距那拉提26公里的阿热勒托别镇时,太阳悄悄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可是到了那拉提,天,就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又阴沉了下来。</h3><h3> 那拉提景区,位于新疆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在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有“人间天堂”之美称。该景区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h3><h3> 那拉提景区内有那拉提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同时开发有多条旅游线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其中之一的空中草原线,可是天公不作美,空中草原因天雨被关闭,我们只好选择河谷草原线。</h3> <h3> 塔吾萨尼是河谷草原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一山四景,景景不同,草甸丛林相映成趣,油菜花开百亩画卷。游客在这里可一览伊犁河谷四大最主要的组成元素:草原、山丘、森林、雪山。每年六月底、七月初,这里会有数百亩油菜花呈地毯式地开放,让人乐在其中、醉在其中、情牵其中,</h3><h3>此时,游客会看到,有三颗树木矗立在这里的花海之中,这寓意任何一段美好的恋情,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三个人的事情,一段美好的爱情总会在故事的不远处有一个安静的守望者,所以这里也是见证爱情的地方。</h3> <h3> 接下来是乌孙古墓。诉说乌孙古国的苍凉,追寻先辈的足迹,先祖长眠于此,见证着历史变迁的沧桑。乌孙是我国的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古老部落,公元前2至1世纪,崛起于我国西北地区,后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权。据不完全统计,遍布于那拉提草原的乌孙古墓群共有200多座,这些乌孙古墓群既是乌孙王国的遗存,又是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和接触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土堆墓葬文化,体验王者之墓的肃穆与庄严,感受历史变迁的苍凉和肃穆。置身其中,难免会让人有种名利犹如过眼烟云的感慨(英雄的先辈亦不过长眠于三尺黄土,何况我等平凡之人?),每每想及于此,来时心中无法放开的种种名利纠葛就会豁然释怀。</h3> <h3> 继续往前走,就是依提根塞。体验民俗风情,追逐游牧古道,感受牧人转场的艰辛,领略千年传承的亢强。这里有哈萨克最淳朴生活的全方位展示,这里陈列着哈萨克历代英雄的画像和生平,这里也是哈萨克游牧民族转场迁徙古道的入口,热情地向游客展示着哈萨克牧民多彩的生活,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哈萨克历史的精华。骑上高大健硕的伊犁马,扬起手里的马鞭,沿着古道蜿蜒而上,你会有种恍然化身为千百年前艰辛转场的牧人,你会真实体验和感受牧人转场的一路坎坷。走进冬季冰雪覆盖下的冬窝子,接过好客主人为你送上的热气腾腾的奶茶,轻轻吹开奶茶的清香,一口喝下去,那温暖会流进你的口中,流过你的喉咙,暖到你的心里。</h3> <h3> 最后来到河谷风景点,这里有赛马场、双车骑行区、森林公园度假酒店等,此时,天空已下起了毛毛细雨,气温陡然下降了许多度,周围的山峦笼罩在茫茫的雨雾中,宛如仙境一般!风夹裹着雨,打在人的身上和脸上,有一种透心的凉,不少人躲进了车里。此地不能久留,纷纷催促着驾驶员返程!</h3><h3> 从伊宁到那拉提286公里,用时近5个小时,全程38公里的河谷草原线,用时两个小时。</h3> <h3> 周依春(古巴州人),四川巴中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四川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巴中市、巴州区作家协会会员,开江县作家协会理事,著有《山路十八弯》、《岁月留痕》等文集,曾在《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文化》、《金融文坛》、《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华西都市报》、《达州日报》、《巴中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现供职于四川省开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