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教授们的讲座,有如享受“饕餮盛宴”

戴春兰

<h3>我有幸成为“2019年婺源教育系统国学师资高级研修班”的一员,也有幸参观了紫阳书院。走进书院翰墨飘香,幽静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充满着厚重的文化魅力。</h3> <h3>2019年8月18日8时,开班仪式正式开始啦!庄重的释菜礼,紫阳书院山长朱杰人先生沃盥,焚香,献酒,奠爵,献芹。还有查校长恭读祝文,全体学员向朱文公行再拜礼。</h3> <h3>宣传部长俞春旺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参加读书班的学员们倍加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主动、虚心学习,通过专业优质的传统经典课程培训,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传统文化修养,为当地中小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有力的文化支撑。<br></h3><h3>婺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江细兰强调,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积极响应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她希望读书班的老师们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学习中:学有所思,思有所悟!</h3><h3>紫阳书院创始人朱江,回顾了书院的创办渊源,介绍了紫阳书院的治学理念——以宣扬朱子理学思想为宗旨,以《白鹿洞书院学规》为纲,读朱子之书,传文公之教。</h3> <h3>一脸慈爱,根根银发的朱杰人先生给我们带来“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的讲座。从中我们知道朱子生前曾两次回老家婺源,第一次是在1149年,20岁刚考取进士后,他这次回婺源故里,主要是祭扫先祖的墓地,认亲访友。</h3><h3>在1176年,47 岁的朱熹第二次回到婺源祭祖、拜望宗族长老。他寻找祖墓,一一祭祀。<br></h3><h3>讲学,是朱熹第二次故乡之行的重要活动。<br></h3> <h3>杨雨教授给人的感觉就是春风化雨,她是学富五车的知名学者。温柔知性的她魅力很大,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和追捧。</h3><h3>解读独特:善从多角度切入诗词</h3><h3>如梦令(其一)</h3><h3>宋·李清照</h3><h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h3><h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h3><h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h3><h3>如梦令(其二)</h3><h3>宋·李清照</h3><h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h3><h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h3><h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h3><h3>杨雨教授能从文本释读的角度、审美的角度、历史还原的角度、中西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哲学提炼的角度和人性的角度等等来理解诗词。</h3><h3></h3><h3>听完杨老师的讲座,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我对诗歌的背诵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深感内疚。当今时代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古诗词的传播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营造一种大范围的对诗词的热衷氛围,而这,正是经典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土壤。</h3> <h3>我们听完课意犹未尽,都在纷纷找老师签名……</h3>

书院

紫阳

婺源

角度

讲座

读书班

诗词

如梦令

文化

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