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近年来,庆云二中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通过课题研究、组建家委会、开展家长智慧课堂、设立家长开放日、听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深入调研,大力深化“家校共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想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求突破,通过接触更先进系统的“家校共育”理念,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心为火种,生生不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2019年8月16日--8月20日学校派朱树名、吴丽丽两位老师参加“萤火虫之夏(2019)暨全国第11届种子教师高峰论坛”活动。恰本次峰会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激励我们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激活教育磁场的新路径、新方法。<br></h3> <h3> 开幕仪式由新教育蓝玫老师主持,首先由诸城王大鹏市长致辞,他对与会教师表示了欢迎,并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牢记育人使命,以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目标,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激活教育磁场的新路径新方法。<br></h3> <h3> 随后朱永新教授为与会人员作了题为《未来学校中的家校共育》的主旨报告,阐明了实施家校共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家校共育未来发展趋势。朱教授指出,未来新的教育需要一个以家庭而不是学校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学校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父母是未来学习中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学习者。朱教授的报告让老师们深受启发,只有深度学习才能助人成长;有了先进理念的支撑,我们的前路充满光亮!<br></h3><h3><br></h3> <h3> 才华横溢、幽默风趣、激情睿智的殷飞老师,通过“家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主题报告,让我们懂得了,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有机整体来看;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多让孩子参与,锻炼其动手能力,积累其生活经验,使其学会独立。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多读书,哪怕是装模作样地读,时间长了也会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成真,就会给孩子以感染和熏陶。只有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的成长、腾飞撑起一个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人间四月天!<br></h3> <h3> 新一天的学习培训从晨诵开始</h3><h3> 主持人先为大家诵读一首新教育晨诵诗,然后又带领全体参会教师合诵,肃立的姿态,有力的声音、专注的眼神、虔诚的表情,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大家的心紧紧拉进了诗中。晨诵的力量如此神奇!试想: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在日日的晨诵中将会濡染多少诗意的心灵 !猛然一想,我们的孩子们天天精神振奋的齐宣誓词,如果每天换一人台前领誓,是不是也会更有激情呢?计划开学在自己班试一下。</h3> <h3> 童喜喜的诗歌如兴奋剂,给我们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甘愿做一只萤火虫!完美教室需要幸福教师,那么作为一名拥有理论知识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去做?童老师给了我们答案。避开“重活动轻日常、重主导轻主体、重成人轻儿童、重家庭轻社会、重专家轻大家、重叠加轻整合、重财物轻人才”等误区,坚持“牢记目标一致性、确保地位平等性、实现合作开放性、探索方法多样性、坚持行动长期性、达到效果互补性”等完美教师共育原则,童老师教给我们十三个小妙招:新父母学校、父母榜样叙事、观点全用名人名言、名家讲座视频、亲子电影课、童书电影课、家庭好书展、家校巧建图书角、实用阅读讲座、生命颁奖……每种策略如何实施,童老师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案例,给我们一一阐述,详细介绍,让我们真切认识到——行动,一定会有收获<br></h3><h3> </h3> <h3> 围绕着新教育种子教师研训营活动主题“家校共育” ,主办方既安排有专家学者的主题讲座,还有榜样种子教师的教育叙事。报告结束开展的深耕沙龙,让与会种子教师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立足实际问题,有理论奠基、有方法路径、有思想碰撞,让参会教师顿悟展颜。</h3> <h3> 新教育就是要让师生与美好相遇,要让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地方;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要把教育的美好在自己生命里活出来。</h3> <h3> 听了专家教授及种子教师的报告,收获很大,让我们看到了家校共育带来的希望。家校共育就像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的桥梁,使家庭教育得到加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和谐的家庭环境,陪伴看电影,还是共同读书,交流心得,亲子陪伴,都可使孩子享受幸福生活;同时,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工作都能够更好的进行,每天给学生一封信,对于不同类型孩子,给予一些鼓励的话语,颁发一个奖状,对于孩子都有激励作用。孩子的成长是小家父母的陪伴,也是大家校园师生的相互促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了解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做好家校合作的准备,并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正如王老师所说,在工作中,只要用心,在问题中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家庭和学校都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时,美好和幸福会带给孩子,带给家庭。</h3><h3><br></h3><h3> </h3> <h3> 此次诸城之行,收获的是太多的优秀汇聚成流,更是太多的精彩凝聚生辉,这其中蕴含着先进的理念,包藏着教育的智慧。为人师者,就要像茎叶一样,纵然自己吸取再多养分,也是为了花儿的芬芳。学生就是我们的花,我们学习探讨家校共育理论及实施策略,就是汲取养分的过程,坚持走下去,何愁不枝繁叶茂,何愁花儿开得不娇艳呢?本次峰会对我校家校共育起到了强有力的引领作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将助力我校的二次飞跃。家校共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向着更加明亮的远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