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姆古陶六千年——薛家岗遗址上最后的坚守

许萍

<h3>&nbsp; &nbsp; &nbsp;安徽省潜山市痘姆古陶,2008年12月份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bsp;</h3><h3><br></h3><h3><br></h3> &nbsp; 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的薛家岗古文化遗址与痘姆乡同属天柱山脉,相隔咫尺之遥,遗址出土的陶器精美绝伦,据考证,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与薛家岗文化共冶一炉,具有相同的禀赋和文化基础, 据《新唐书》《潜山县志》记载,早在唐代,舒州同安郡(今潜山)的“土贡、酒器”在朝廷就占有一席之地。 痘姆乡地处于黄泥岗,可能是大自然恩赐,这里沉积了大量优质的黄粘土,所以这里具有着天独厚的生产陶器和砖瓦的条件。从大量考古学家发现,这里古窑密布。 痘姆古法制陶历经千年传承,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固定制作流程:采泥、晒泥、搅泥、和泥、制坯、刻画、上釉、晾晒、装窑、烧窑、出窑等,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制作过程中唯一添加的物质就是水,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手艺,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体的品质。 <h3>手工制陶技艺在一段时间内是个非常热门的行当,乾隆中期至解放初期最为鼎盛蓬勃,痘姆乡周围有30多座窑同时开烧,当地男人没有不会做陶的,</h3> 痘姆陶的制做对季节、温度、湿度、光照环境要求极为严格,采用独特的封窑技术和渗碳工艺来控制氧化程度,火候要求渐渐由表入内,恰当精准,这个过程用“察烟观色”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全凭艺人摸索出的因时令气候不同而变化的一整套秘笈,整个制作周期需要25天以上。 <h3>上秞、晾晒是制陶的户外工序,天气不好就要歇工。</h3> <h3>装窑也是技术活,根据陶件的大小码放有序,保证一次烧窑的数量和质量。</h3> 釉陶产品胎质坚硬、沉稳厚重、造型雅致、纹理简朴、釉色光亮,由于靠松枝植物为燃料,龙窑温度多变,陶器吸收松脂不一,故出窑产品釉面多变,层次丰富,每件均无雷同,不可复制,被誉为薛家岗遗址现实版的“活化石”。 <h3>痘姆烧窑也是延续着古老的龙窖,点火仪式非常隆重,这关系到数月辛苦制作胎坯的结果。</h3> <h3>黑陶产品质地致密且有细微气孔,透气而不渗漏,夏季储水内外有近3度的温差,具有优良的聚热特性,能够有效吸附食物中多余的脂肪,使口感丰满而醇厚,用得越久,越有味道,痘姆黑陶的香醇悄无声息地穿梭于餐桌之间,赢得万千家庭的喜爱,丰富着人们舌尖上的味觉之旅。<br><br></h3> <h3>机械制陶让人们看惯了无休止的复制,而这里的艺人,倾心于手,融情于艺,细腻的红胶泥,精致的陶坯,独特的粗犷,精湛的手艺让人找到了传统的味道,“只懂痘姆陶,专做痘姆陶,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要坚守传承下去。”坚守工艺,精益求精,在制陶艺人的眼里,唯有执着带来的积淀,技艺才能有高度,作品才会有深度。但让人忧虑的是,这一代制陶人年纪越来越大,年轻人鲜有沉下心来做古陶,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坚守,前路漫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