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行

珍珠峰

<h1>八月二日:</h1><h1> 参加“关中驴”户外青藏高原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清晨六点从西安出发,一路沿连霍高速西行,晚上七点到西宁,住文泰酒店,后到西宁东关大清真寺游览。据做礼拜的回民讲此清真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在寺外大街尕楼馆吃了一顿牛肉土豆盖浇饭,味道不错!</h1> <h1>八月三日:</h1><h1> 七时从西宁出发,沿京藏高速经日月山,在共和县向南走共和、玉树高速公路。公路两边是遥无边际的草地,牛羊成群悠闲地在吃草,远处起伏的山脉在蓝天白云下更显示出高原草地的独特的风光。进入玛多县境内远远看到一座雪山,这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雪山,它属于昆仑山系支脉。阿尼玛卿雪山的神灵转自阿尼玛卿大藏文书中意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阿尼”是安多藏语的译音,意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丽、幸福或博大无畏等意;“玛卿”的意思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大家站在雪山冰川下仰望起伏的山峦,巍峨的冰峰,长长的冰舌,尽情享受高原凉爽的空气,顿时忘记了西安酷暑的烦躁。拍照是少不了的,摆姿势是女士的天性,臭美也是发自内心,尽情地玩了三小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阿尼玛卿雪山。</h1> <h1>阿尼玛卿雪山</h1> <h1>  晚上住玛多县,黄河源头发源于玛多县境内,2017年国家关闭了三江源黄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禁止观光游览。玛多县城不大,街上行人也很少,是我们此次行程住的最高的地方,海拔4200多米,含氧量几乎只有西安的一半,说话要轻,走路要慢,否则立刻会感到头疼胸闷。虽然是蓝天白云的晴天,直射的阳光相当强烈,但气温不到10度,风很大感觉到很冷,游览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广场时,被寒风吹的浑身起鸡皮疙瘩 。<br></h1><h3><br></h3><h1>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h1> <h1>玛多县格萨尔王纪念园</h1> <h1></h1><h1>八月四日:</h1><h1> 有20位驴友凌晨五点坐当地藏民越野车悄悄地进入了玛多黄河源景区,游览扎陵湖,鄂陵湖。昨晚大部分驴友出现高反,有轻有重症状各有不同,只好放弃了去黄河源头的念想。我半夜醒来头也有轻微头晕,早上起床胃难受想吐,但空腹无东西可吐,喝了三杯温开水才有所缓解,这也是高反的一种反应吧! 九时乘车离开玛多县到野马岭等候汇合。</h1><h1> 去黄河源头景区的游览的驴友,因为道路被水冲断绕行,信号不好又无法联系上,12点约定的时间早已超过,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我们在野马岭湿地焦急地等了四个小时,五辆越野车才从远处疾速而来,二时半向玉树方向出发。</h1> <h1>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距玛多县城约40多公里,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黄河源头由卡日曲的五个泉眼开始的,另一个源头是玛曲,仅有一个泉眼。这里是黄河的源头地区,在这里你根本无法想像黄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由一股股细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温林荒滩。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和扎陵湖风光宜人,水草丰美,湖泊,小溪星罗棋布,甚为壮观。在这里,你会领略到那袒露无遗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之美。</h1> <h1>  黄河进入星宿海盆地,河水漫流,在地势稍低处积水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海子和水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他们密密麻麻,星罗棋布,宛如天上的繁星降落到这里,故称星宿海,又如孔雀展屏,因此当地藏族把星宿海叫作“玛洋”,意思是“孔雀滩”。</h1> <h1>我们在黄河湿地野马滩等候进入黄河源头的驴友们。</h1><h3></h3> <h1>  在前往玉树的途中,大家领略了什么是高原气候,刚刚还是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不一会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而降,一会黑云压顶,雪花满天飞舞 ,草地上银装素裹。远处偶而能看见一、二只藏野驴、藏羚羊在悠闲的吃草。到达巴颜格拉山垭口,这里海拔四干八百余米,哑口风很大气温也低,山头上有许多花花绿绿的经幡, 领队嘱咐大家要谨慎地下车,拍照时行动要缓慢,部分高反严重的驴友没敢下车。</h1><h1> 巴颜喀拉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为昆仑山东延部分,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除个别山峰外,海拔在5000米以下,主峰海拔5267米。巴颜喀拉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它位于黄河源头与通天河之间。该山地势高耸,群山起伏,雄岭连绵,景象恢宏。巴颜喀拉山属于大陆性寒冷气候,空气稀薄,气候酷寒,一年之中竞有八九个月时间飞雪不断,冬季最低温度可达-35℃左右,因而许多5000米左右的雪山有经年不融的皑皑积雪和终年不化的冻土层。而温暖季节则比较短暂,一般只有三个多月时间,而且气温较低,即使是盛夏季节,最高气温也不过10℃左右。由于相对海拔较高,加之地域辽阔,这里的山峰显得并不险峻,比较平缓。有的山峰很像米芾笔下的五岭,浑圆粗犷,有的山峰远看像山,近看像川,山岭之间犹如平原一般广袤平坦。巴颜喀拉山虽地势高寒,气候复杂,但雨量充沛,是青海南部重要的草原牧场,这里盛产被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和举世闻名的藏系绵羊,故有“牦牛的故乡”之称。</h1><h1> 下午六时到达玉树州,玉树城市的街道很整齐,虽然高楼大厦不多,但都是清一色的藏式建筑。2010年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地震,90%的建筑毁于一旦,如今的玉树是在废墟中重建起来的一座新城。我们到玉树大地震纪念馆参观,因为今天是周一闭馆休息,只能在纪念馆前的纪念碑前集体合影留念。 </h1> <h1>这是我用单反相机长焦镜头拍摄到的一只孤单的藏羚羊。</h1> <h1>有高反的驴友没有下车,少部分驴友在四千八百余米的巴颜格拉山垭口合影。</h1> <h1>鸟瞰玉树城</h1> <h1>玉树地震纪念碑</h1> <h1>八月五日:</h1><h1> 上午奔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园区参观,紧靠着通天河的纪念园里有江泽民提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牛头碑,还有澜沧江、长江、黄河三块小石碑竖在牛头碑前,这里是国家正式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纪念园旁边的坡上,可以看到浊浪滔滔的通天河上有三座大桥,一座50年代的大桥已经封闭禁止通行,一座国道214的大桥,还有一座共玉高速路的大桥。在通天河旧桥头前留念后,去参观文成公主纪念馆。文成公主当年经唐蕃古道去西藏,玉树是必经之地。在一座陡峭险峻布满经幡的山头下,一座方方正正的建筑正是文成公主纪念馆,旁边有几间房子,与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寺庙相比,纪念馆显得有些寒酸。在公路旁巧遇英俊美貌藏民情侣拍婚纱照,英俊的藏族小伙和美貌的藏族姑娘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纷纷拍照,这对藏族情侣很大方地与驴友们交谈、合影。</h1><h1> 在通天河畔有一座亭子,据说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通天河,经书被河水浸湿,就在此处将经书晾干,故此处建亭名曰唐僧取经晒经台。亭内有一石碑记录了唐僧师徒四人过通天河的故事,细细想来肯定是后人依据西游记的传说而建立的晒经台,未必是唐僧取经在通天河真正走过的地方。</h1> <h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h1> <h1>通天河上三桥并列</h1> <h1>唐蕃古道上的文成公主庙 </h1> <h1>藏族帅小伙!</h1> <h1>藏族姑娘也有美女!</h1> <h1>晒经台.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通天河,经文不慎浸湿,在此晒晾经书。</h1><h3></h3> <h1>在浊浪滔滔的通天河畔,驴友们在形似巨鳖的岩石上合影! </h1> <h1>  驱车来到世界最大的嘛尼堆!看到眼前一道道的石墙和堆积如山的石条,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刻有藏文的成堆石块,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绕着嘛尼堆游览了一圈,心中的感受就是震撼!对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民来讲:只要你始终不渝地坚守信仰,好运气就会降临你的头上。 路旁的藏民售卖刻有经文石块,这是一种白色大理条石,经过打磨和涂色上面再雕刻成经文,售价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我想如果把这规模巨大的嘛尼石砌成类似长城的建筑,而不是像现在随意地堆放在一起,说不定这里会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奇观。</h1> <h1>转经</h1> <h1>  世界最大的嘛呢石堆——嘉那嘛呢堆。嘉那嘛呢堆位于青藏、川藏交界处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新寨村,3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多德松却帕旺创建。1715年至1915年,嘉那嘛呢堆就达到了占地25亩、嘛呢石数量多达25亿块的规模。在十年动乱中,嘛呢堆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嘛呢石被运往城镇用于各种建筑石料。直至1986年,嘛呢堆重新向世人开放,经信教群众收复凿刻,石刻数量与日俱增,成了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3.4米的石经奇观城。<br></h1><h1> 根据测算,嘉那嘛呢堆现在正以每年至少30万块的速度扩大。众多的嘛呢石逶迤连绵,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不亚于两个足球场的嘛呢石城。门巷上飘动着印有经文、佛像的彩布,藏族信众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焚香膜拜,一遍又一遍地口诵六字真言,送上一块块精心制作的嘛呢石,挂起经布彩绸,用手不停地转动着经轮,绕着嘛呢石城一圈一圈地走动,从清晨到黄昏,第二天又这样进行下去……。</h1> <h1>嘛呢石墙</h1> <h1>与藏民交谈</h1><h3></h3> <h1>玉树州的格萨尔王广场</h1> <h1>  在玉树北边的一座山头上有座金碧辉煌的寺庙,那就是结古寺,藏语称“结古顿珠楞”意为“结古义成洲”为萨迦派在青海省内的主寺,主要建筑有:经堂2座,僧舍220间,主体建筑“都文舟嘉措”可容纳100所哇诵经。讲经院、大昭殿、弥勒殿、嘉那和文保活佛院都各具特色。</h1><h1> 今天巧遇结古寺有重大法事活动,前往寺庙的公交车免费乘坐,在热情的藏民和僧人指点下,乘公交车来到寺庙前广场前,一座气势宏伟的红墙金瓦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更显得庄重肃穆。进寺庙大门内是宽敞的招待宾客的长廊,桌上摆有各种瓜果、饮料和食品,来客们可免费享用品尝。登上数十米坡道和台阶,讲经院前有许多僧人和藏民席地而坐,有少许藏民虔诚地伏在地毯上反复磕头,经堂内传来一阵阵诵经的声音。征得值班僧人同意,我们轻脚慢步进入经堂,小心翼翼沿着墙边环行。经堂大殿富丽堂皇,色泽鲜艳的经幡布帐,几十根红色柱子两旁挤满了听经的僧人,他们披着暗红色僧衣坐在地毯上,也许听的时间太久了,有些僧人打起了瞌睡。正前方有藏传佛教的塑像十余座,莲花宝座上个个金身闪闪,面目慈善。讲经台上有位年长的活佛在不厌其烦地讲诵听不懂得经文,两旁长长的红色案桌上坐的大概都是各寺院的主持或者有名望的高僧。宽敞的讲经大殿估计能容纳上千人,结古寺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名僧高徒在中国藏区闻名遐迩。离开经堂在休息处,热情好客的女僧人用奶茶招待我们,奶茶的味道虽然不合我的口味,为了礼貌我还是喝完了这杯奶茶,并且品尝了少半根酥油制作的麻花。 </h1><h1> 站在结古寺鸟瞰玉树城,在青山怀抱中一条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城市街道沿着河流而狭长,地震后重建的玉树城建筑崭新,显得生机勃勃。回到玉树大街,再游览格萨尔王广场,返回宾馆的路上突然感觉头有些疼,也许今天玩的地方较多有些累了,回宾馆后不知不觉的睡着了,醒来时已经晚上十点左右,头还是疼估计是高反引起的。向唐本令要了些药服后继续睡觉,半夜醒来后头疼消失了。有位男驴友患有高血压,高反比较严重,为安全起见只好乘飞机返回西安。</h1> <h1>群山环抱中的玉树城 </h1> <h1>彩虹桥下清澈的河水穿城而过 </h1> <h1>玉树结古寺</h1> <h1>结古寺僧人</h1> <h1>庄严肃穆的大昭殿</h1> <h1>金碧辉煌的讲经堂 </h1><h3></h3> <h1>众僧人在听经</h1> <h1>结古寺僧人宿舍</h1> <h1>八月六日:</h1><h1> 清晨沿着308省道向西离开了玉树城,行驶了大约两小时后,来到了隆宝滩湿地。这里地域广阔、水草茂盛、牛羊成群。驴友们纷纷跑进草地欢腾跳跃,美女们使出浑身的本领,做出各种动作一展自己的风采。</h1><h1> 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草地上,溪水清澈,耗牛悠闲地吃草,远处青山起伏,祥云飞舞,青藏高原最美的风光一览无遗!</h1> <h1>水草丰美的隆宝滩湿地草原 </h1> <h1>蓝天白云下牦牛成群 !</h1> <h1>通天河上游,河水清澈见底 !</h1><h3></h3> <h1>  经过通天河第一湾,清清的河水从山后流出,一座公路桥梁横跨江面,山上白色的“ 万里长江第一湾 ”七个大字鲜亮夺目,我想通天河从京藏公路的沱沱河流到此处拐了多少个弯只有奔腾的河水知道。</h1> <h1>  贡萨寺院距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城西9公里、海拔4300米的嘉吉阿尼噶宝山坡上,是12世纪由拔噶举派的创始人拔达玛旺秀的心传弟子秋杰次成帮巴创建。这里视野开阔,无边的草原尽在眼前,这里安静祥和,远离喧闹吵杂的都市。走进静悄悄的寺庙,几乎不见人的踪影,和昨天举行法事熙熙攘攘的结古寺相比,判若两个世界。在和善友好的僧人带领下,我们瞻仰了巨大的镀金铜像,并与僧人合影留念。 </h1><h1> 在第十九世秋杰·强巴土丁格来嘉措活佛(现任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考取拉让巴格西学位,学识渊博)的主持下,修建了大经堂、弥勒佛殿、密宗和护法神殿及活佛寝宫等建筑,寺内存有《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不计其数。寺院建立了藏医门诊及小学等公益事业设施。贡萨等三年的时间,在国内外施主的大力资助下,投资1800多万元修建了宗喀巴持寿铜制镀金巨像及佛殿。佛殿高33米,建筑面积达700多平方米。铜佛高27米,佛像内装有大量的经文和珍贵法物。这尊巨大的镀金铜像,工艺精湛、形象生动,是目前格鲁派寺院内所供奉的最大的宗喀巴大师室内铜像。宗喀巴佛殿已被列为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1> <h1>我座位前的一对母女俩驴友</h1> <h1>与贡萨寺僧人合影</h1> <h1>  在进入曲麻莱迎宾牌楼前,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向每人献一条哈达表示热烈欢迎,大伙身披黄、白哈达在公路边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并在牌坊前集体合影留念。  </h1><h1> 下午六时到达曲麻莱县城,驴友们分开住在两处宾馆,也许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在青海有曲麻莱这个县,简陋的县城一条像样街道都没有,真比不上内地的小村镇,我开玩笑说:除了西藏的墨脱县,这里恐怕是第二。曲麻莱虽然物产丰富,但处于三江源核心保护区腹地,县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严格制约。</h1><h1> 晚上在宾馆演艺大厅,大家一边品尝耗牛肉、奶茶、酥油等藏餐食品,一边自娱自乐,随意发挥一展歌喉。好客的男主人不但唱着藏族歌曲,还跳起了强劲的藏族舞蹈,并和大伙一齐载歌载舞。我肠胃较差不敢食用藏餐,只勉强吃了一个牛肉包子和少许的奶茶,耗牛肉、酥油茶和酸奶一点也没尝。</h1> <h1>驴友们一起载歌载舞 !</h1> <h1>八月七日:</h1><h1> 早七点告别了曲麻莱,天空下起小雨,大巴车沿308国道行驶在茫茫无边一马平川的草原上,窗外是一片绿色的世界,远处的青山在雾濛濛中若隐若现。突然有人喊道:下雪了 !只见雪花飘到了车窗玻璃上,而且越来越密集,不一会功夫草地己是白雪皑皑,车刚停稳大伙兴奋地跑到雪地上,胡喊乱叫 、留影拍照。真是“为躲酷暑上高原,头疼胸闷夜难眠,今日忽降满天雪,乐的驴友笑开颜。”</h1><h1> 在雪地上兴奋过后,大巴车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继续行驶,路牌提示已进入野生动物区,眼尖的驴友不时发现远处的野驴、藏羚羊、狐狸等野生动物,车内顿时响起一阵阵惊呼声,野生动物的频频出现使大伙更加兴奋不己,我不停的按动快门用长角镜头,拍下一张张藏野驴、藏羚羊的照片。这里已是可可西里保护区东边缘,也许是此地经常是人迹罕见,野生动物并不惧怕我们远到而来的陌生人,奔跑跳跃中不时的扭头向我们回望。</h1><h3></h3><h3></h3><h3></h3> <h1>看到雪地上三只藏羚羊</h1><h3></h3> <h1>这边又是三只藏羚羊 !</h1> <h1>雪地上一只藏野驴</h1> <h1>  大巴车一直沿着通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向西,中午到大义京藏线上的不动泉。不动泉在昆仑山南麓,具说这里有一眼泉水四季不断,但我灌了饭店的一壶开水,喝后有些咸味,曲麻莱的开水也有同样的味道。不动泉公路两旁的平房都是小饭馆、商店和修车店,还有一座加油站,不远处看到青藏铁路大桥。此地方狂风特别猖獗,刮的人根本无法站稳,虽然是三伏天,大家穿着羽绒服还是冻的直打哆嗦,室内都生着火炉,门上用厚厚的棉布帘遮挡,想看看周围的风光客外根本无法久停,大伙急匆匆填饱肚子赶忙上车离开。</h1><h3></h3><h1> 昆仑山垭口寒风依旧凌厉,只是没有不冻泉的风肆虐,气温低得冻手。这里竖有多个纪念性标志;“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昆仑山口 ”、“索男达杰烈士纪念碑 ”、“三江源国家公园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等碑石,我单薄的运动服根本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虽然冷的浑身哆嗦,我还是坚持 一一游览了昆仑山口的每一座纪念碑,重多的纪念碑说明了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其的重要。昆仑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中段,海拔4768米,离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h1><h1> 大巴车下到了西大滩,这里原来是欣赏玉珠峰雪山的最佳地点, 可惜今天是乌云密布,群山笼罩在厚厚的阴云里,只能看到了近处的山峦上有积雪。西大滩周边和青藏铁路沿线 ,聚集着大量的军用车辆,装甲运兵车、 坦克、 汽车和伪装网下的设施,甚至还有导弹发射台。有驴友说这里驻扎大量的部队是为了对付印度,有的说是在进行军事演习,我也不思其解:这里为何露天有如此多的武器装备?据我的分折西大滩应是我军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军事训练基地。</h1><h1> 沿青藏公路北行一路连续下坡,经过一处废弃的采石场,驴友们饶有兴趣地满山遍野找玉石,虽然地处昆仑山脉,想找到昆仑玉恐怕是白日做梦吧?找一块独特的昆仑石留作纪念也是不错的创意。来到格尔木河水库,荒凉贫瘠的戈壁滩上,难得一见清澈的湖水,城市离不开水,说明格尔木市快到了!</h1> <h1>八月八日:</h1><h1> 清晨从格尔木出发一直向北,来到察尔汗盐湖,这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盐湖城盐湖)大盐湖。</h1><h1>盐湖自西向东分为别勒滩、达布逊、察尔汗和霍布逊4个湖区,总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盐资源总储量多达600多亿吨,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折算:如果架一座厚6米、宽12米的盐桥,这里的盐足可以从地球通到月球。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盐湖卤水中还伴生有镁、锂、钠、碘等数十种矿物质,其中仅氯化钾储量就达到1.45亿吨,占全国的97%;氯化镁储量近17亿吨,氯化锂储量825万吨,均居中国首位。</h1><h1> 游览察尔汗盐湖要购买20元门票,企业也要增加效益,进入厂区的大巴车停在用盐修成的公路旁,几个浅绿微煮的湖面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湖边白色的盐粒如同积雪,好像来到了白沙滩的海边。其中有个湖的岸边已形成巨大的结晶体,犹如白色的珊瑚礁石,走在积雪一般的湖边,脚下发出“咯吱咯吱”响声,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深深的“雪坑”中。坐在一盘犹如莲花座的结晶盐石上,手棒白色结晶石,闭目幻想,感觉真是很奇妙!</h1><h1> 离开盐湖,路途中在小柴旦湖短暂停留,小柴旦湖周边全是沼泽地,难以前往湖边,只能远远的观望。柴达木盆地周边的湖泊很多,蓝天白云下湖水清澈湛蓝,遗憾的是湖水长期暴晒蒸发,都成为了咸水湖,水中没有鱼类也没有其他藻类生存。</h1> <h1>天水一色</h1><h3></h3> <h1>坐在巨大的结晶体上</h1> <h1>芦苇密布的小柴旦湖</h1> <h1>雅丹地貌——魔鬼城 </h1> <h1>戈壁滩上的天路 </h1><h3></h3> <h1>水上雅丹天下奇观!</h1> <h1>  下午来到中国唯一发现的水上雅丹(乌素特),经过几年的开发这里已成为旅游景区了,门票60元,游览车60元,周边盖有宾馆、餐厅以及房车旅馆,打听了一下房车旅馆不便宜啊!每辆房车住四个人每晚费用1500元。 </h1><h1> 坐上游览车来到三号观景台,我们面对的景色就是大名鼎鼎的水上雅丹了!雅丹风貌也许在整个中国大西北随处可见,是不足为奇的。然而,对于在整个如此庞大的湖面上能有这样的雅丹风貌那就很令人“意想不到了”!当我站到水上雅丹最高点的时候,有一种特别开朗的视角,远处是望不到边际的雅丹风貌,眼前蓝色水面上的“土堆子”像是大洋中行驶的庞大舰队,好不神奇呀!在晴天里,这湖面的颜色显得非常的湛蓝,与大海相差无几了。</h1> <h1>眼前的风光令人难以置信?</h1><h3></h3> <h1>“水上雅丹,关中驴友们来了!”</h1><h3></h3> <h1>祁连雪山倒影在翡翠湖 </h1> <h1>八月九日:</h1><h1> 早上在西台工区小饭馆享受了一顿大饼水煎包的早餐,然后向大柴旦方向行驶,在接近甘肃地界时远远已经看到祁连山上的雪山。翡翠湖实际是一群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盐湖,因水中的矿物质成分不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五光十色、无比绝伦的颜色,翡翠、淡蓝、深蓝、浅黄等,高空有蓝天白云,远方有雪山倒影,清澈绚丽的湖水相伴,翡翠湖由此而闻名。喜欢摆拍的女士们,身着艳丽的服饰,不顾寒冷的冰水,涉水到湖中展示自已的魅力。我也用相机从各种角度,拍摄了大量的翡翠湖多姿多彩的风光。 </h1><h1> 下午路过克鲁可湖,此湖尚未开发,湖边芦苇丛生,水草茂密,无法绕湖行走游览,比起额济纳的居延海要差多了。要驾驶沙地摩托才能往返湖边,上次玩沙地摩托车是在2011年了,在敦煌鸣沙山沙漠中,驾驶山地摩托车在起伏不平的沙丘中驰越飞行,势不可挡非常过瘾,去时唐本令开车,在湖边匆匆忙忙拍了几张照片,返回时驾车带着胆小的驴友“小浙江”,一路兜风回到大巴车集合点。</h1><h3></h3> <h1>凝视这难以忘怀的翡翠湖 !</h1> <h1>美妙奇幻的盐池</h1><h3></h3> <h1>司令教小女孩拍照</h1><h3></h3> <h1>克鲁可湖</h1> <h1>  晚住德令哈市,所住的宾馆也是此行最好的四星级酒店,晚上和司令、老陈在一起聚餐,要了一份手抓羊肉、葱爆羊腿、羊杂汤,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青海的羊肉。然后到风光优美的河边,参观海子陈列馆。海子是一位年轻的诗人,遗憾的是30年前就离开了人世,他天资聪慧,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甚为可惜!其因给世人留下了多种猜测,创作有诗歌多首,生前曾四次到过德令哈,留有“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等诗歌,没想到在此地竟然能遇到这么多海子的崇拜者。</h1><h3></h3> <h1>八月十日:</h1><h1> 早上从德令哈出发,在高速公路上能看到茶卡盐湖,近几年游客激增对盐湖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经过共同协商驴友一致同意不去茶卡盐湖游览,改去青海湖。途中翻越橡皮山,此处海拔三千八多米,高山草地绒绒的小草如地毯,蓝天下牛羊成群好不悠闲,虽说是短暂休息,骑马、拍照驴友们玩的也是不亦乐乎。</h1><h1> 离开高速公路沿国道109,走环绕青海湖南线很快看到湛蓝的湖水。上次来青海湖已是十多年前了,五一放假开车从汉中日行千里来到青海湖,遗憾的是老天不给面子,天空乌云笼罩,一潭湖水灰蒙蒙的,湖边枯黄一片,藏民正在播种油菜,令人大为失望,只好绕湖转了一圈就悻悻而回 。每年的七、八月,是青海湖最漂亮的季节,牧草返青,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次第盛开,黄、绿、蓝三种色调会将天地间的一切空隙填满。美丽的青海湖不停地变换着颜色,从黛绿到浅蓝,从昏黄到绯红,你很难知道下一眼看到她时是什么样子。</h1><h1> 以前要靠近湖面,会被周边的藏民以各种理由索要费用,这几年经过综合治理此现象已不复存在。大家在一处开放的景点来到湖边,放眼望去宝石蓝的青海湖,浩瀚无边,清澈的湖水拍打着湖岸,一艘艘快艇飞驰而过,划出一道道白色浪花,几只海鸥在空中翱翔,远处的群山在蓝天白云下若隐若现,湖中有一座房子引起大家的好奇,据说是海军研究所试验鱼雷的发射台。 </h1><h1>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曾组织过一次湖泊选美,评选中国最美的五大湖,青海湖毫无争议地拔得头魁。从此以后“中国最美湖泊”的招牌便竖在了青海湖畔。</h1> <h1>与唐本令合影留念</h1> <h1>  此次青海之行,驴友山水大侠曾手工绘制一副线路略图;由西宁出发,翻越日月山,经共和县向南,途经4200米的阿尼玛卿雪山,到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翻越4800米的巴颜喀拉山口到达玉树州。再由玉树向西经过治多县到达曲麻莱县,穿越野生动物保护区到青藏线上的不冻泉,向北翻过4700余米的昆仑山口来到格尔木市。格尔木继续向北途经察尔汗盐湖、雅丹魔鬼城、水上雅丹到达大柴旦。由大柴旦向东经过翡翠湖和克鲁可湖到德令哈市。向东翻越橡皮山、青海湖回到西宁,全程约五千公里。</h1><h1> 青海南部山脉莽莽,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沼泽湿地密布如网,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域,一路饱览阿尼玛卿雪山冰川,巍峨的巴颜格拉山,扎陵、鄂陵姊妹湖秀美风光,隆宝滩湿地的丰美水草,领略了唐蕃古道上文成公主进藏,通天河畔唐僧取经的艰辛。被结古寺、贡萨寺僧人的热情友好所感动,更为数十亿块嘛呢石的虔诚所震撼。</h1><h1> 翻越巍巍昆仑山,南北地貌二重天,放眼柴达木盆地,荒漠咸湖戈壁滩。然而察尔汗盐湖的银色世界令人惊叹!水上雅丹奇特的风貌叫人难以忘怀,翡翠湖似炫丽耀眼的多彩宝石,魔鬼城像奔腾中的成群怪兽,小柴旦湖、克鲁可湖、茶卡盐湖、青海湖给荒凉贫瘠的戈壁带来了生机。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原始风貌,欣喜的是自然生态未受到人的干扰。</h1><h1> 青海在我心里不再那么遥远,不在那么荒凉,我喜欢青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