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处很美的“打卡”地…… (上篇)

大山(虎虎虎)

<h3>  公元815年,大唐超级网红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连数日的“移杯换盏”与朋友们酒叙,他有些消化不了……心极疲惫。一日下午,白居易悄然离席,从浣花溪登舟,顺江而下飘流去了……</h3> <h3>  傍晚时分,船行至一个叫玉女津的地方,江边呈现出一线不长的码头,离岸的长亭和木楼。</h3><h3> 船在缓慢靠近的时候,江边一片滩涂的竹林中,还隐约出现了一只舫船的暗影。</h3><h3> 老白便叫船家慢慢地靠了过去……</h3> <h3>  正在这时舫船仓里忽然飘来琵琶声,那声音很熟悉,一听就知道是京城里才有的名曲。两船靠近,白居易跨船而上,他想听曲吟诗,放松一下自己。</h3><h3> 见有客来访,舫船的小伙计手脚麻利地把小木桌摆放船头,似乎还要添上酒菜。</h3><h3> 老白站稳后,见舱室微光下,一个姑娘若隐若现,顿想:这船有酒,有歌,有美女,还能少诗么?</h3><h3> 老白两眼盯着舱内笑道:</h3><h3> 敢问姑娘可有纸笔?</h3><h3> 只听手指扫过琴弦,一个娇媚的女声:</h3><h3> 大人既是诗人,何不自备?</h3><h3> 白居易暗自一笑,心想:只这一句,就知道这个女人不俗!便兴致更高了。</h3><h3> “姑娘好大胆,竟敢私奏《霓裳羽衣曲》?”</h3><h3> “不奏此曲,怎能引得大人上船?”</h3><h3> “姑娘,朝廷教坊大曲,私奏可是要杀头的!”</h3><h3> 竹帘依旧,语气如常:</h3><h3> “我只是弹了贵妃的曲子,而有人却写了贵妃的八卦。要杀头,也有垫被的!”</h3><h3> 老白听罢又惊又喜:“你,莫非认识我?”</h3><h3> “大人,坊间唱曲弹词的,谁不知道你白乐天。”</h3><h3> 接着姑娘送来一沓纸。那纸既不是民间常用的白色,也非公文常用的黄色,而是略带粉红,凑近鼻子,还有淡淡地芙蓉花香。</h3><h3> 白居易是识货的主,这种纸工艺复杂,加入各种花瓣,乃是川蜀第一才女薜涛发明,人称“薛涛笺”,是纸中极品,只在高级文人雅士间流传。</h3><h3> 一个江湖卖唱的歌女怎么会有?老白惊讶了:“你怎么会有薛涛笺?”</h3><h3> 竹帘再次掀起,一只素手递出毛笔道:</h3><h3> “不好意思,本姑娘正是薛涛。”</h3><h3><br></h3> <h3>  薜涛是唐代四大才女之一,自幼受父亲熏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还能写出一手好字。</h3><h3> 一日,父亲指着院中井边的一棵梧桐树吟道:“庭除一梧桐,耸干入云中。”</h3><h3> 薛涛应声续道:</h3><h3> “枝迊南北鸟,叶送往来风。”</h3><h3> 父亲愀然久之,谁又能知道,这首出口不凡,凝聚着薜涛幼年智慧和才华的诗歌,竟然成了她与父亲永别的谒语。</h3><h3><br></h3> <h3>  公元785年,母亲遗居,独自一人把薜涛养到及笄之年。这时,初入乐籍的她,仪容俏丽,才情尤佳且饶词辩,娴翰墨小有诗名,已是众多乐籍姐妹中的佼佼者。</h3><h3> 薛涛发迹很早,她刚满十六岁的那一年,在一次文艺表演中被韦皋认识。从此,决定了她作为一个女人极不平凡的一生。</h3> <h3>  伯乐识马,韦皋识人。</h3><h3> 韦皋,中唐时期的重臣名将,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h3><h3> 公元785年,韦皋出任剑南川西节度使,成为唐朝中叶最知名的封彊大吏,是川蜀地区“集党、政、军为一身”的最高首长。</h3><h3> 韦皋治理川蜀,除了善于用兵打仗之外,作为一个优秀男人,他还性格多元,性情浪漫、潇洒,在文化上“非常小资”。</h3><h3> 韦皋精通乐理,对诗词歌赋的创作和理解都很深的造诣,时常安排幕府的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组织歌舞和酒会招待友人、嘉宾和下属。</h3><h3> 一日,幕府又为即将举行一次盛大的文艺晚会选拔节目,薛涛她们乐坊的歌舞剧《锦江春色》被韦大人选中了,也就是从那次表演开始,薛涛她们团队逐渐成为幕府文艺表演的主要角色。</h3><h3> 数度出入节度使的幕府,薜涛自然引起了幕府下级官员们的注意,大家一致评价薛姑娘可谓:歌声才情丰沛,舞姿艳丽动人!不久,韦大人就听到身边的人说,薜涛除了歌舞之外,天分聪慧异常,接人待物的“应和答对”迅捷、灵巧,举止得体而游刃有余。甚还有一个老幕僚说,薛涛姑娘最擅长作诗,且笔力峻激,书法精妙。</h3> <h3>  一年幕府的中秋节,自然又是摆酒高庭,宴请友人与宾客。酒刚过三巡,韦大人便有些兴奋了,忽然弃酒吟诗,唱起了诗仙太白的《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些凋朱颜……”</h3><h3> 可能是受李白诗力的感染,韦皋嘎然停下了朗诵,示意下人传话:“速请薛涛姑娘前来唱诗助兴……”</h3><h3> 正在大帐幕后准备节目的薛涛忽听韦皋的传唤,随下人闪出幕帐施礼道:</h3><h3> 刚才听大人高歌李太白的雄诗,真令人感动,只是小女子不才,愿賦小诗一首以祝酒兴!随即提笔写下《谒巫山庙》:</h3><h3>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h3><h3>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h3><h3>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h3><h3> 惆怅庙山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h3><h3> 须臾,薜涛停下笔来将诗卷奉上。</h3><h3> 韦皋离席堂前品读,读罢拍案叫绝,说道:</h3><h3>小女子,大气象。巫山风雨与蜀道艰险,居然浑然生意,有味道!</h3><h3> 从那次酒宴,韦大人的对酒当歌,薛姑娘的低调唱和以后,韦皋便将薛涛召入幕府,开始了她正式的案牍工作。</h3><h3> </h3><h3> </h3> <h3>  幕府春秋与人生……那一年薛涛刚满十六岁。</h3><h3> 按唐时女性平均的婚龄应该在十七岁前后,十六岁已是待嫁的年纪,是该经过训练成为一个妻子的“子筓之年”。然而薜涛每天轻松处理文案工作之余,却把大把的时间消费在官场应酬,在人才济济的幕府与达官贵人们吟诗作赋,徜徉在琴、棋、书、画的情趣中……:“涛每承连帅宠念,或相唱和,出入车马,诗达四方,名驰上国”。每逢幕府酒宴,薛涛必是最耀眼的明星。</h3><h3> 也就从那一时刻起,命运似乎注定了川蜀的第一才女,要走一条非同寻常的人生道路了。</h3><h3> </h3><h3> . 上篇完 .</h3><h3><br></h3><h3> 2019年初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