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暑期已经过大半,安全仍不可放松!杜村小学在此送上一份暑期安全贴士,涉及防溺水、防火防汛、出行安全等多个方面,赶快和孩子一起学习,为安全知识的漏洞打上“补丁”吧!</h3> <h1><font color="#ed2308"> 防溺水篇</font></h1><h3></h3> <h3> 家长和老师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不要让孩子单独前往游泳,防止孩子在游泳时发生溺水意外。</h3> <h3> 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h3> <h3>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h3><h3>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h3><h3>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h3><h3>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h3><h3>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h3><h3>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h3> <h3> <font color="#ff8a00">万一不小心溺水,如何自救?</font></h3><h3>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h3><h3>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h3><h3>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h3><h3>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上靠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抽上扳,以解除抽筋。</h3> <h3><font color="#ff8a00"> 如果遇见有人溺水,该如何施救?(家长篇)</font></h3> <h3>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h3><h3>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作绳索。</h3><h3>3、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h3><h3>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h3><h3>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h3> <h3><font color="#ff8a00"> 溺水者上岸后有哪些急救方法?(家长篇)</font></h3> <h3> 1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h3><h3> 2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h3><h3> 3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h3><h3> 4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h3> <h3><font color="#ff8a00"> 致命急救误区:“倒挂控水法”(家长篇)</font></h3> <h3> 溺水儿童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h3><h3> 而“倒挂控水法”,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h3> <h1><font color="#ed2308"> 防火篇</font></h1><h3></h3> <h3> 当前正值暑期,天气炎热,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广大家长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要求,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积极查改身边火灾隐患,并在暑期注意以下消防安全事项:</h3> <h3> 1注意日常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放在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不在房前、屋后、阳台、楼道存放可燃杂物,不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停放或给电动车充电。</h3><h3> 2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以防万一。</h3><h3> 3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开展一次家庭消防安全自查,鼓励孩子撰写暑假消防安全日记,利用空闲时间带孩子参观消防队站或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活动。</h3><h3> 4教会孩子发生火情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讲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留下姓名及电话号码,并到路口迎候消防车。</h3><h3> 5家中常备灭火器、缓降器、防烟面具等消防器材,教会孩子掌握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清楚住宅周围环境,熟悉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火灾,不要贪恋财物,采取防护措施立即疏散。如楼下着火烟气向上蔓延,要退回房内,堵住门缝,固守待援或寻找其他逃生途径。</h3><h3> 6如果您和孩子进入公众聚集场所休闲娱乐,一定要留意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的方向,遵守场所消防管理规定,遇到火灾,保持镇定,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选择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疏散。穿过浓烟时,要低姿弯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气中毒。</h3> <h1><font color="#ed2308"> 防汛篇</font></h1><h3></h3> <h3> 1、远离涨水的河道、湖泊</h3><h3> 连续降雨,河道和湖泊水位上涨,极易引起山洪灾害。平时看似坚固的桥梁和岸堤,也随时会被冲垮。如果这个时候身处涨水的河道和湖泊旁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h3><h3> 安全提醒</h3><h3> 远离涨水河道和湖泊,不要强行涉水过河,途经涨水河道路段时,要沿着远离河道一侧快速通过。万一不幸落水,不要惊慌,屏住呼吸尽力站起来,若水太深站不起来,设法抓住身边的漂浮物,不让自己没入水中。<br></h3><h3> 特别提醒:仅15厘米高的水流就有将人冲走的力量,当水流达到60多厘米时,产生的力量足以冲走汽车。<br></h3><h3><br></h3><h3> 2、注意山体塌方</h3><h3>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将造成山体和土壤松动,引发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短时间内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h3><h3> 安全提醒<br></h3><h3> 如遇连续降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遇山体塌方路段,禁止在附近逗留,应尽快选择其他安全路段绕行,切莫采取攀爬等形式强行通过。如果自家房屋依山而建,要时刻关注房屋周围山体情况,尽早做好安全防护措施。</h3><h3><br></h3><h3> 3、远离老旧危房</h3><h3> 年久失修的老旧房屋,特别是泥木结构的老房子,在经历连续暴雨之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br></h3><h3> 安全提醒<br></h3><h3> 暴雨来临时,要选择地势高、牢固的建筑物避雨,并及时向家人报告自己的位置;要远离年久失修的老旧房屋,千万不要在老旧房屋内避雨、玩耍等,路过时要时刻关注房屋墙体是否松动、瓦片是否有掉落等情况。<br></h3><h3><br></h3><h3> 4、注意道路积水路段<br></h3><h3> 遇强降雨、道路排水不畅等原因,路面极易发生积水,此时路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行人和车辆的通行。<br></h3><h3> 安全提醒<br></h3><h3> 路面水浸时,要站在安全处,不要贸然涉水;如要通过积水路段,要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用长棍探查路面,最好多人一同转移,如遇道路积水有旋涡,应小心缺失窨井盖的收水井,绕道而行;远离灯杆、电线杆,避免触电;同时告知家长,车辆经过积水路段,不要着急强行通过,应多观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br></h3> <h1><font color="#ed2308"> 出行安全篇</font></h1> <h3>关键词:超载</h3><h3> 很多私家车驾驶人认为,小孩个子小、体重轻,多一两个不算超员,上路也不一定被民警查获。实际上,根据交通安全法规,“超员”仅与车内人员数量有关,与乘坐人员的高矮、胖瘦、年龄均无关系。“只要车内乘员大于行驶证核载人数,就属于超员,即便多出来的只是一个被父母抱在怀里、连座位都不占的婴儿。为了安全,请勿超载。<br></h3><h3><br></h3><h3>关键词:被困车内</h3><h3> 教会孩子,打不开车门先按下双跳灯。据了解,几乎所有的车辆的双跳灯在锁车的情况下都是可以点亮的,这是首先要教给孩子们的,如果打不开车门,先按下双跳灯。因此,建议广大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如被锁在车里,要先按亮双跳,然后再按喇叭。最后就是正确的做法:按下车内解锁键,从内部打开车门。同时,提醒家长一定要多留心,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上。</h3><h3><br></h3><h3>关键词:骑行<br></h3><h3> 据悉,几家共享单车曾出台政策,禁止12岁以下的孩子骑行共享单车上路。如果你家孩子未满12岁,请告诫他不要骑行。<br></h3><h3> 此外,暑期孩子们户外运动时间增加,在滑轮、滑板、平衡车等运动中,造成的运动事故也时有发生。<br></h3><h3> 夏天孩子骑车到处溜达的时候,不管骑得距离有多近,家长们一定要给他们配备头盔,适当尺寸的头盔保护头部至关重要。同样的,如果孩子滑轮滑或者玩滑板,建议使用护腕和护膝。因为孩子没有适当的安全设备保护,容易导致骨折和头部受伤。<br></h3> <h1><font color="#ed2308"> 其他安全知识</font></h1> <h3>关键词:跌落</h3><h3> 查看关于跌落的新闻,不难发现事故中的孩子并不是意外跌落,而是因为贪玩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区域。这些事实都在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经常出入的场所有哪些危险的区域,及时告诉孩子那些地方不可以去、不适合玩耍,比如,楼顶、楼梯间、以及一些孩子喜欢攀爬的区域。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认知,这些地方有危险,自己不可以去。<br></h3><h3><br></h3><h3>关键词:安全用气用电</h3><h3> 不使用“三无”电器,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使用燃气设备应开窗通风并看管,使用后及时关闭。<br></h3><h3>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防止煤气泄漏。<br></h3><h3><br></h3><h3>关键词:烫伤</h3><h3> 假期里,孩子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了,我们要注意将热水、热汤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孩子误动发生意外。不过一旦发生烫伤,要及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及时送往医院处理。<br></h3><h3><br></h3><h3>关键词:中毒</h3><h3> 孩子在家,家里的药品、清洁剂、喷雾剂等各种有害的东西必须要妥善放置,防止孩子误食中毒。提倡夏季清淡饮食,少吃油腻和生、冷食品,慎重选择颜色特别鲜艳的熟卤制品、隔夜饭菜等高风险食品。在外则要经常提醒孩子,路上的零食绝对不能捡,陌生人给的食物绝对不能吃等。<br></h3><h3><br></h3><h3>关键词:台风</h3><h3>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留意媒体播放、刊载的台风消息,并采取预防措施;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