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贝加尔湖

勇玲

<h3>  “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意思是说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所以何不趁着暑期的自由时间,约上亲朋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放飞自我,放松心情,融入大千世界,欣赏美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留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呢?</h3><h3> 原本我们今年暑假的约定是走青海湖这条路线,可是后来听说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更美,又是出国,落地签,方便,于是我们就改变主意,走出国门,看世界去了。</h3> <h3>  我们游玩的景点和路线是贝加尔湖所在的伊尔库茨克州,伊尔库茨克州的利斯特维扬卡小镇和奥利洪岛。</h3> <h3>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贝加尔湖。她的名字源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形如弯月,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是“西伯利亚蓝眼睛”。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处79.4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淡水量的20%,平均水深739米,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俄国作家契柯夫曾经说过:“贝加尔湖异常美丽,难怪西伯利亚人不称它为湖,而称之为海。”1996年,贝加尔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h3><h3> 汉朝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两千年前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中国古代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尼布楚条约》后,将这块地区划归俄罗斯帝国(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俄罗斯帝国先后逼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瓜分土地,使中国丧失了3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h3><h3> 贝加尔湖由大大小小336条河流汇入而成。安加拉河是贝加尔湖唯一流出的河流,与贝加尔湖交汇处是贝加尔湖区域唯一全年不结冰的地方。<br></h3><h3> </h3> <h3>  经历过2500万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贝加尔湖畔的熔岩已斑驳陆离,贝加尔湖却依旧那么神秘、动人,冬天冰雪茫茫,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碧波荡漾,秋天层林尽染,四季如画,美不胜收,她毫无保留地展示她最美的姿态和广博的胸怀,令人心驰神往,就让我们通过视频一睹为快!</h3> <h3>  贝加尔湖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自然资源丰富。白桦林、樟子松林遍地都是,草原虽然没有内蒙古大草原那样碧绿、丰美,但辽阔无边。湖里有奥姆里鱼(即冷水鱼白鲑)、虾、淡水海豹、淡水鲨鱼等。湖畔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中有200多种鸟类,最多的鸟是海鸥。到湖边、小岛上便可以遇见,或者到博物馆也可以看看动物标本、图片,更深入地了解贝加尔湖。</h3> <h3>  奥利洪岛是贝加尔湖的27个岛中最大的岛,长约71公里,宽处有15公里。它位于湖中部偏北,在湖水最深处附近。如果说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明珠,奥利洪岛就是这颗明珠的心脏。奥利洪岛面积约700余平方公里。</h3><h3>  据资料介绍,奥利洪岛是远古时期贝加尔湖北岸与南岸发生相互作用,地壳活动后形成的。该岛1.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有文字记载约8000多年。目前岛上仅有1300名居民,以布里亚特人为主。</h3><h3>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一个岛也没有,湖中鱼类繁多,湖边林木茂盛。后来这一地区开始刮大风,整个湖像烧开的锅,大浪一直打到湖底,把沙石赶向湖边。一些沙石被湖底礁石挂住。年复一年,礁石逐渐形成又高又长的山,后被波浪慢慢抚平,就形成奥利洪岛。其实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岛是地壳变动形成的,然而这里的人们宁愿坚守这美丽的“谎言”,使其充满神秘色彩,为的是让他们心中的奥利洪岛变得更加神秘。俄罗斯人称其为“神秘岛”。</h3><h3>  奥利洪岛是6~10世纪古文化的最大文化中心,被认为是萨满教的宗教中心。这里的民族传统、习俗以及独特的民族特征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据记载,萨满教始于史前时代,曾在亚洲范围广为流传,后与藏传佛教结合,在藏族、蒙古族和满族三个族群中盛行。萨满源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语,意思是“他知道”。萨满(巫师)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及占星等能力。</h3><h3>  </h3><h3><br></h3> <h3>  岛上空气特别清新,宁静高远的天空,辽阔无垠的草原,茂密挺拔的怪松林,澄澈静谧的湖水,悠闲自在的牛羊,稀疏低矮的木屋,朴素醇厚的村民,构成了和谐安详的田园风光。置身于此,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尘世的烦恼,心境变得开阔、豁达。</h3><h3> 贝加尔湖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整个地区无污染。湖水这么蓝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湖水很深,平均深度就700多米。二是有“清洁工”帮忙,在湖面以下10米左右有大量小虾,这些小虾食性很杂,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尸体分解后都会被它们吃干净。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功不可没。<br></h3><h3> 当然贝加尔湖水的颜色很神奇,它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阴雨天碧波荡漾,晴空万里湖水湛蓝。</h3> <h3>  为了保护这方宝贵的水源,奥利洪岛到现在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全岛的道路都是泥土路,坑坑洼洼,无限延伸。倘若乘坐当地的军用车改装的“小钢炮”来一场充满野趣的旅行,是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体验。或者乘坐环湖小火车、豪华游轮、缆车,静静地欣赏,赴一场美美的视觉盛宴也不错。</h3> <h3>  岛上的旅游线路分南线和北线,相对而言,北线的风景更美,沿途主要参观萨满神树、三色水、沙滩村、怪松林、狮子岛、鳄鱼岛、三兄弟石、爱情山等独特景点,并在奥利洪岛最北端的合波角观赏世界上最壮丽的湖景。其中三兄弟石有个传说,传说湖神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没能追回与情人私奔的小女儿,一怒之下把三个儿子变成了岩石。爱情山,男左女右,这里是岛上萨满教徒祈求子嗣的地方。</h3><h3> 游览途中俄罗斯司机还会为游客准备美味的俄式土豆鱼汤、沙拉及面包,享受愉快的野餐时间。</h3> <h3>  傍晚时分,乘坐渔船向海鸥岛进发,去喂海鸥。一道斜阳泛着金光洒向微波粼粼的湖面,煞是好看。倚着船栏,晚风习习,带着寒意,此刻海鸥一点儿也不怯生,成群结队地欢呼而来,像是在迎接远方的客人。喂海鸥是一件有趣和开心的事儿,只要把手中的面包屑往空中一抛,海鸥就飞速地冲过去,娴熟地叼起,囫囵吞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此时一片欢腾。吆喝声、笑声回荡四周。</h3> <h3>  如果你到西伯利亚,不能不来伊尔库茨克,因为俄罗斯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没到过伊尔库茨克,就没有真正到过西伯利亚。它是“西伯利亚跳动着的心脏”(高尔基语)。伊尔库茨克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东方巴黎”的美称,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亚欧大陆中心地带,是俄东西伯利亚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支撑当地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天然气以及木材的加工和贸易。</h3><h3> </h3> <h3>  伊尔库茨克全市人口约80万。俄罗斯人占80%以上,其余为蒙古族人该市拥有大约1300处建筑文明遗产,有着独特的石质装饰俄式古老建筑,也有各式特色的教堂,在卡尔马克思商业街也有一些现代城市建筑,还有些地方能看到被完整保留下来的木质房屋。</h3> <h3>  俄罗斯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人口1.4448亿人,信仰宗教的人数超一亿,主要是信奉东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总统普京就是个虔诚的教徒,他曾说过如果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可见东正教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国教,并形成了一种宗教文化。俄罗斯教堂是很多的,据导游讲伊尔库茨克有大大小小教堂70多个。</h3><h3> 俄罗斯的教堂内部是不准拍照的,唯独全市最漂亮的喀山大教堂是可以拍的,可能因为它是一个旅游景点吧,抓住机会多拍几张。</h3> <h3>  喀山圣母大教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非常著名的大教堂,为纪念击退1612年波兰军队入侵而建造。1936年因斯大林下令而被拆除,1993年依原样重建。</h3><h3> 市内教堂中最精美的一座东正教大教堂——喀山大教堂。其外观红色华丽,宏伟壮观,内部精美绝伦,几乎全是壁画,一幅幅似在讲述来自天堂的故事。由于东正教有规定,进入教堂前男士要脱帽,女士要戴头巾或帽饰,不能袒肩露背化浓妆,也不宜在诵读祈祷时随意走动拍照。</h3><h3> 目前俄罗斯东正教会大约有3万多教堂分布在各地,牧养着各个民族的上亿信徒,虽然不参与政治角逐,不参与选举宣传,但教会可以用基督信仰的观点就此进行评述,也对关系到社会道德状况的国家立法领域保持相应的关注,平日积极进行慈善活动,对居民进行社会保护,在各种灾害面前,积极参与救助,配合政府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80%的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从中也可看出东正教之所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吧。</h3> <h3></h3><h3> 建于18世纪的斯帕斯卡娅教堂也称“救世主教堂”是俄国东正教堂,白色墙壁绿色屋顶,石头建筑,正面设计巴洛克风格,整体造型类似船只,很有特点。<br></h3> <h3>  这是1693年建立的主显节大教堂,白色亮洁,各层由长方形、圆柱形和三角锥形组成,金色穹顶非常耀眼,像燃烧的蜡烛,象征人们的祈祷可以像火焰一样到达天庭。 </h3> <h3>  还有一座是该市唯一的天主教堂——波兰救世主大教堂,是波兰移民百年前建造的规模较大的砖红色教堂,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管风琴乐器的教堂。风格为晚期哥特式。据说此教堂已不做祷告礼拜,改作管风琴音乐演奏厅了。</h3> <h3>  市内还有不少雕塑。能让后人享受到现在的美景,在此谈情说爱,应该感激当年的城市开拓者和建设者。在安加拉河畔,基洛夫广场上有座雕像,就是西伯利亚开拓者的雕像,据说是为纪念伊尔库茨克建成35周年而修建的。铭文是“后代感激伊尔库茨克市的创始人”。这种感激之心是真实的,因为是当年的流放者变成开拓者把荒芜艰苦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们怎能不感恩?</h3><h3> </h3> <h3>  家庭神像象征着家庭和谐、幸福。</h3> <h3>  沿河而行,有一座修建于1813年的凯旋门,黄白色,很干净,看起来像刚落成一样,又名“莫斯科大门”,估计是伊尔库茨克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吧。</h3> <h3>  在基洛夫广场设有 二战胜利纪念墙、无名英雄烈士墓,意在时刻提醒人们记住今天的和平安宁是英雄的鲜血与奋斗换来的,应该珍惜;英雄应该被敬仰和尊敬。</h3> <h3>  市中心的有条130风情街。风情街比较繁华,街区两旁都是风格特异的木制小屋,有宾馆、饭店、餐厅、咖啡馆、面包店、书店、纪念品店和博物馆等。因为不买什么东西,所以在街区长凳上坐坐,与朋友聊聊天,拍拍照,感受一下街区的氛围也不错。</h3> <h3>  来到卡尔马克思商业街逛逛超市,当地的商品供应还属可以,虽不丰富,但基本涵盖生活的必须,物价比我们国内要便宜,虽然他们的平均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h3><h3> 俄罗斯人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费用要比我们低太多(看病不要钱,配药要钱但不贵,幼儿园每学期200元,私立1200元,小学至高中免费,养老政策也好。当地房价低的三四千元,富人区的房价六七千元左右。油价、电费也便宜)。</h3><h3> 俄罗斯的特产比较有名的是套娃、伏特加酒(俄罗斯酒鬼特别多)、巧克力、大列巴、红肠、鱼子酱、煎饼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肉、奶、蛋、水果是禁止入境的,不能携带,只能在飞机上食用。</h3> <h3>  广场旁有座爱情桥,桥的栏杆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许愿锁,最明显的是两个大大的心被一只丘比特的箭串联在一起,而许愿锁也有将爱情锁住的寓意在里面吧?这一点全世界应该是共通的,因为国内有很多景点也有类似的情形。站在爱情桥上观安加拉河,视野更加开阔,但愿每个人的爱情也能细水长流,相依相伴,直到永远。</h3> <h3>  伊尔库茨克州的利斯特维扬卡小镇位于贝加尔湖畔,那里的塔利茨木制民族博物馆,这里集中了40多座木质建筑古迹,讲述着17~20世纪贝加尔湖沿岸人民的日常和文化生活特点。这里真正的农民宅院都是木质结构、宽敞的庭院和仓房,有古老纺车、高板床和俄式炉灶,还有教堂、教室等。</h3> <h3>  俄餐的饮食比较简单,早餐稍稍丰富些(牛肉包、土豆泥、红肠、通心面、沙拉、牛奶、水果等),中餐晚餐基本上是一杯红茶,一碗汤(鱼、土豆等),一份甜品(蛋糕、雪饼等),一份蔬菜沙拉(黄瓜、胡萝卜、番茄),一份面包(餐餐都有)。总的来说,蔬菜品种极少,不如中国菜的菜品丰富,美味。</h3> <h3>  步履匆匆,舟车劳顿,短暂的旅行结束了,累并快乐着,贝加尔湖确实是一生值得去的地方。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冬天去赴一场蓝色的约会,亲眼看看蓝冰。</h3><h3></h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回归,返璞归真的释怀;旅行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旅行带给我们的是时刻保持着对生活的喜爱和热情。世界那么大,多出去走走,看看美丽的风景,听听有趣的故事,体验不同的风情,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诗意和精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