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新堤地物志之 老闸回眸

六缘

<h1>  洪湖市新堤老闸,是一河穿城过,两岸史话多的水乡人文龙头,它鉴证了古镇自明朝嘉靖年开埠后,土著先民们沿长江新堤河岸繁衍生息,开拓崛起的全过程,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风云变幻,承载着多少代老新堤人难忘的岁月记忆。古往今来,无论它的外型如何变更,自始至终是剖析新堤历史年轮的活标本。</h1><h1> 让我们搜索史料,浅析老风老韵,重览新堤老闸的峥嵘岁月。</h1> <h1>  新堤老闸,原名为茅江闸,是新堤地区境内首建的一座历史悠久古老石闸。它之所以谓之老闸,是相对新堤上五里,有一座在其之后建造的“龙王庙閘”,即俗名“新闸”而相对的辨别之称。</h1><h1>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朝廷拨银遗员,坐镇新堤疏凌拓宽内河(又称老闸河)河道,由总督江志伊主持修建石闸(现今老闸前身),以消泄监、沔、江陵三邑并洪湖之水入长江,以串连内荊河,洪湖四湖水源,实现了人为调控河道水位,以利农业灌排。同时,川湘外省的竹木等物资,无须再由内荆河新滩出江口,进入洪湖等纵深地区,可直接在新堤石闸背上暂贮,或者在闸门开啟时进入新堤内河,在老镇进行囤积或中转,大大促进了东荆河,内荆河漕运业的发展。</h1><p class="ql-block"><br></p> <h1>  洪湖县建治初期,曾对石闸进行过修复,至1959年,石闸的双心闸屋已损毁,只剩下与长江交汇处的许多方木枕块叠层的木闸门。每当闭闸期间,由搬运站的工人将一块块如大枕木的方木填压进石闸闸槽内,再沿木闸门外用土填成堤壩,以阻止讯期江水倒灌。其闭启闸门程式比建国前更原始,使用的铁钩,铁索,杠杆等工具也更简陋。</h1><h1> 1959年12月26日,为提高抗御水旱灾能力,县政府组织大量民工拆除古石闸,在原址上改建钢筋混凝土重力式拱闸,1960年4月,新堤老闸改建工程竣工。改建的新堤闸共3孔,每一孔宽3米,高3.5米,闸底高程20米,设计流量为每一秒158立方米。</h1><h1> 1980年冬,县政府投资一百余万元(不含劳工负担),计划将新堤老闸改建成以发电为主,排灌兼顾的水利工程。但工程完成后,由于水位落差问题,没有形成发电设计功能。</h1> <h1>  1960年初,老闸新建竣工后,在内河与长江水位基本持平时,一些小型船舶会择机通过闸孔,往返于内河和长江之间。由此,偶尔会发生翻船和人员伤亡事故。</h1><h1> 为了防止船毁人亡事件再度发生,工程部门又在老闸北端内河泄洪孔的三个导水石矶翼上,铺建了约50厘米宽的钢混结构隔断栈桥,以阻止船只通过和拦截漂浮物入江,并将四尊古雕石狮子,石立象,布局在隔断栈桥上。同时,在闸楼南边石雕了一个遒劲威武的镇水大龙头(后当作‘四旧‘物品被破拆)。</h1><h1> 一段时间中,内河闸口栈桥上的石兽,就变为新堤老闸标志性的象征物,也成了许多少年儿童,站在石狮、石象头上跳水练胆的展示平台。</h1><h3><br></h3> <h1> 新堤老闸,不仅有着悠久古老的历史内涵,老闸背也是被洪湖人戏称为“三层楼“的历史记忆之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三层楼的雅号似乎比新堤老闸地标,更加响誉四方,齐名大江两岸。</h1><h1> 新堤老闸是在原洪湖县老县委书记李金玉力排众议中主导改建的,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以一个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政治气魄,坚持抵制农业产量浮夸风,殚精竭虑竭地为实现让洪湖人民贮存粮食的坛坛罐罐都装滿的目标而奋斗。</h1><h1> 1961年6月,他主持召开中共洪湖县委三级干部会议,在贯彻《农业六十条》文件中,率先提出打破社会主义大锅饭,取消供给制和公共食堂,在全县农村大力推行"三包一奖"等生产责任制,推进实施恢复自留地,副业生产,开展灾后自救举措,为洪湖人民战胜自然灾害,抵制饥饿死亡,提供了地方性政策保护和鼓励生产盘活经济的正确导向。</h1><h1> 8月,洪湖县全面开放集市贸易,允许非国家派购的农副产品在集市上交易,并批准集体和个人在完成国家统购、派购任务后的剩余农副产品进入集市贸易。</h1><h1> 新堤由于历年加高堤防,在老闸背上形成了三层堤上堤的地貌格局。这个所谓的三层楼,就成了洪湖县开放集市贸易的领头羊,被誉为活跃城镇农村自由市场的风向标。</h1><h1> 李金玉同志这一大胆开拓的作法,在全国范围内鲜见范例。</h1><h3><br></h3> <h1>  那个时期,老闸堤坡上的几级土台阶,就像三层贸易商场,各层平台上临时搭建的竹房木棚,形成栉比鳞次的简陋小型铺面,经营着粮棉油,鞋布纱,畜蛋禽以及服务杂项的个体业务异常兴旺繁荣。</h1><h1> 除了座商贸易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外,整个三层堤阶上,南来北往,朝至夕归的赶场挑贩地摊,熙熙攘攘聚散有序,兜售着包罗万象的农副土特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h1><h1> 活跃的三层楼集市,己成为在国营、集体商品经营体系之外,开辟的一个拾遗补缺,方便城乡个体产品互易,活跃农村市场经济的新兴领域。</h1><h1> 那时,热闹喧嚣的三层楼,仿佛是一个日日开集从不休市的庙会大市场。各种江湖赶场班子纷至沓来,一时间玩社火、滚飞叉,吞钢剑的杂要艺人与卖强筋壮骨丹,跌打损伤丸,狗皮膏药的卖场独占一处拾目可见,引得观众围场叫好。在那人满为患的堤阶之间,几处老铜匠红炉上的袅袅青烟,腾空而起随风飘荡,把难嗅的焦炭气味浸入赶集人的鼻腔之中。经验丰富的小炉匠,时而扯起风箱斜瞥熔炉火候,时而麻利地翻砂制模,然后操起铜溶液浇注锅、碗、瓢、勺器皿。其精湛熟练的技艺,简直就是一番魔术般的艺术造物表演,引来行人驻足观摩。</h1><h1>  走进三层楼集易市场,好比进入了杂点小吃的展示长廊。集市上有提篮小卖顶糕、扫糕、鸡蛋糕、糍粑、米粑、炸油条的,有卖红心饺子、糯米梭子,油炸苛苛(菱形炕饼)的,有卖糖麻花、咸麻花,发饼、酥饼的,也有卖打糖、吹糖、棉花糖,车型糖的。他们或手推小型独轮车,或挑担托盘,走走停停,操起乡音放声叫卖。</h1><h1> 市场一侧,有的中年妇人和年迈老翁,支撑起一片芦蓆棚子,向对江前来赶集的湘民们提供短期廉价住宿。有的摆上两副桌筷坐在奓脚板凳上,叫卖茶水、洗脸水。有的人架起炉灶小锅单做,专售简便早、中、晚歺。这些招揽顾客的店主,在迎来送往客人时热情有加,一口地道纯正的乡音,充满了新堤人耿直豪爽的热诚。</h1><h1>  再有那些捏面人、泥人、糖人,车型糖、绘糖画的挑子,在三层楼平台上自占一处现做现卖,当众显示着精湛手工技艺。</h1><h1> 偶尔之间,一些背负着竹木货架,或者举着草结竿的小贩穿梭在集市中,在这些形色各异的架竿上,或挂或插,展示着自做的草编蜻蜓、螳螂、蝴蝶、花鸟鱼虫,以及布老虎、布娃娃、绒牛羊、毛玩具等小型工艺品。随着小贩们吆喝声,晃晃悠悠,摇摇摆摆,就像一道移动的风景。 </h1><h1> 新堤老闸背上曾经繁荣昌盛的三层楼,是老县委书记李金玉同志带领洪湖人民艰苦奋斗,搞活市场经济的政绩榜。他的这些与前期一连贯标新立异的济世利民措举,使洪湖人民在战胜三年自然灾害中,不仅没有饿死一个人,而且大大调动了人们灾后自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跟党走的积极性。这既是至今几代受这项政策庇护过的洪湖人,怀念这位不顾个人得失,实事求是,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人民,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历史源由。也是人们感恩共产党,感恩党的好县委书记的情结,与牢记那段岁月中老闸背上对三层楼的一种刻骨铭心的乡愁。</h1><h1>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与政治原因,老闸堤背三层楼上的集贸市场,也是李金玉在1965年10月的“四清“运动中,被指控为企图复辟资本主义,搞“四大自由"、"三自一包",受“两开一撤"处份,强制到撮箕湖放牛改造的“罪证"。</h1><h1> 总之,新堤老闸和闸背上的“三层楼",作为一个政治与经济运作平台,在洪湖县人民生存攸关的困难时期,起过重要的苏复作用,是几代老新堤人挥之不去的史话记忆。</h1><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