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试评诗人作家张陶的诗文集《素心墨陶》</h3> <h3>作者‖谢 幕</h3><h3><br></h3><h3>谢幕:著名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男。原名:郭治军。1959年3月7日生。曾为国内外华语诗人、作家撰写序言、评论、跋、侧记、巡礼、综述等500余万字。曾出版评论集《品评与赏析》(63万字)、《奇迹与奇葩》——山东评论特辑①(50万字)、《白山与黑水》——黑龙江评论特辑①(50万字)、《光辉与光荣》——安徽六安评论特辑①(26万字)等;曾出版诗集《情脉与血脉》(22万字)、诗集《感慨与感悟》(12万字)、长诗集《感动的日子》(2万余行73万字)、诗集《诗影老道外》(28万字7千余行700余幅老照片) 、诗集《阅读庄园》(1400余行20万字)、 诗集《震撼与感动》(4300余行35万字)、诗集《本命与本真》(7500余行45万字)等;纪实传记文学《风雨人生》——潘俊德纪实家族史(10万字)、纪实报告文学《哈尔滨速度》(38万字)、纪实文学《战神之首无敌航母秘密档案大全集》(38万字)、纪实文学《世界谍战全纪实》(45万字)、纪实传记文学《最后一个青帮大佬太爷张仁奎》(33万字)、纪实文学《日落要塞》——日本关东军霍尔莫津要塞(30万字)等;散文集《感觉的盛宴》(26万字)等;长篇小说《中国维和女警在科索沃》(38万字)、长篇小说《希勤往事》(五部六卷300万字)等总计700余万字,曾创作三十集电视连续剧《靠山寨》(70万字)、二十四集微电影剧本《二十四孝故事》系列(20万字)、四集网络电视剧《茉莉馨香》(5万余字)、电影文学剧本《义士安重根》(5万字) 、《雪道》(5万字)等(另有30余部800余万字作品集待出),曾主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和平鸽·橄榄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集《醒狮与腾龙》”、“哈尔滨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紫丁香文丛(10本)、雪龙文丛(3本)、黑水文丛(3本)。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长白山诗词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萧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文联全委会委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哈尔滨市道里区文联副主席、哈尔滨市道里区作家协会主席、哈尔滨文学艺术评论学会副主席、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签约作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签约作家。</h3> <h3>认识诗人作家张陶是在黑龙江省金融作家协会举办的省金融作协副主席刘世胜和省金融作协秘书长陶化玺的新书发布会上。那时,著名作家阿成已是省金融作协的文学顾问了;继著名作家阿成之后,我也被聘为省金融作协的文学顾问。我问省金融作协祁海涛主席“省金融作协文学顾问还有谁?”海涛说:“就您和阿成老师二位。”</h3><h3>既然是顾问,就得顾得上去问,所以我去参加了金融作协会员的新书发布会。</h3><h3>会后,张陶加了我的微信,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也只是在春节发个礼节性的微信问候。直到2019年3月18日,在一个文友聚会上第二次相聚。一个月后,她拿来了一部诗文集《素心墨陶》的三校稿,请我写评,她想收在即将出版的诗文集中。</h3><h3>其实,我在“黑龙江省金融作家协会”的群中,平时有时间也看上几眼,像这样这么细致地读一部个人专著,也是为了撰写评论的缘故。</h3><h3>读后,让我感动、感慨、感悟……</h3> <h3>一、浅简的花事与一弯的乡月</h3><h3><br></h3><h3>作家张陶在第一辑题记中写道:“风轻云淡,时光清浅,静看庭前花开花落,轻剪往昔云烟故事。漫抒岁月的暖春与浪漫,落笔在流年的素笺,晕开四季的馨香。”</h3><h3>其实,丝瓜是画家的最爱,在有个性的画家笔下,不仅赋予了丝瓜灵魂,又可以让丝瓜有思想及象征,那寥寥的几笔就可以让丝瓜活灵活现在眼前。在这部诗文集中,其首篇《一颗丝瓜和它的花》,就写了张陶心中的丝瓜和现实中的丝瓜,而那种穿越,则给读者以心灵深处的震撼,从她喜欢著名诗人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起,就可以读到作家张陶的人生态度。</h3><h3>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h3><h3>这是诗人张陶从海子那看到的,也是她想做到的,她想做一个更幸福的人,从工作中带给她的愉悦到生活中带给她的幸福。</h3><h3>其实,写作对她而言,则是一种情感的梳理和寄托,心中的那番话,她要用文字表达,而文字又带给她一种无穷无尽的慰藉。</h3><h3>在文中,她引用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诀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h3><h3>这就是作家张陶的人生境界,这种箴言会成为一种动力,以至她在不断的探索中几近忘我。忘我的读书,忘我的写作。</h3><h3>其实,文学创作没有捷径,想要进步,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下大力气在生活中寻找富矿,进行开采,并从中提炼出金子,才会成为精神的富有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在一篇《青春激扬文字,时代呼唤高峰》讲话中说:</h3><h3>“文学高峰不会凭空而起,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背后,都必须有特定民族的精神背景,文化谱系,以及对此种背景谱系深入理解、深切认同与高度自信。根深方能固本,源远才可流长。对于民族,本时代文化的高度自信,是文学创作的根脉,是优秀作品的源泉。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与文化价值,有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h3><h3>其实,文化自信来自生活之中,也体现在日常创作之中,就是要在思想上坚持创作中弘扬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虚无、泛娱乐化、泛物质化和低俗、庸俗、媚俗等影响,要通过“春风化雨”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以文化人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用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形象和鲜活的语言,构建自己的“文学辨识度”。</h3><h3>在这一点上,我们从诗人作家张陶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讯息,她在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上,正在一步一步地前行着,她不仅要走“阳光大道”而且还着意地去走她的“独木桥”,不断地开阔视野,与时俱进。这是她的选择,而这种选择适应她的特色路径和步履。</h3><div>的确,作家张陶撷取她身边的事物,来写意她灵魂深处的诘问,给人以亲切感。</div><div>从这“一颗丝瓜”,可以看出她家一定住在一个有院的楼房,院里有一个小菜园,有葡萄架,可葡萄架上却爬满了丝瓜,而且,她还在二楼的阳台,拴一根绳到丝瓜架上,让丝瓜顺绳而爬。之后就描写丝瓜的攀爬的过程,写得细腻、生动、自然,从丝瓜的外在写到内核,从生命写到生活,笔触饱满而自然,让人读后会设身置处。</div><div>作家张陶善写花儿,也写得活灵活现,她在《开在呼兰河畔的一朵玫瑰》中,却将花寓人,从留下半部“红楼”的萧红,写到《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从一个蒙蒙细雨的午后写起,写作了参观“萧红故居”和“萧红展馆”的全过程,一路的参观和一路的思考,一路的联想,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时代的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人生,从东北到南方,沿着萧红的生命轨迹,走出一个平凡而非凡的意识,对故居的描写也未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在思索,写出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感悟,那本该是玫瑰般的爱情,却被那个时代给凋谢了,将个人的悲剧升华到一个时代的悲剧。</div><div>她写丝瓜花,写玫瑰花,写荻花,写菱花,写梨花,写莲花……从春写到秋,而《那一弯故乡月》却写得别开生面,另辟蹊径,她用人生作为底色,以生命为画笔,来描摹她从生命的伊始,一路走过的历程。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故乡,那是生命的伊始和情感的寄托,作家张陶在《那一弯故乡月》里对“故乡”进行了她个性的阐释,她说:</div><h3>“如果说故乡是指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祖辈生长的地方,我认为这些所指都不全面,范畴有些狭窄和肤浅,不能全面诠释故乡的深刻含义。由古至今,文人骚客用浓淡不一的笔墨砌成无数首(篇)诗歌、散文和赋等来吟诵故乡,但故乡是什么呢?只有自己来体会,来感悟,来界定,来思念,来忧伤。它是游子心中的一片净土,一条清澈的小河,一块心灵的栖息地,一首忧伤的小诗,一段尘封的记忆,一轮清朗的明月。但不管是什么,它最能唤醒最初的本真和情感,尽管有时像斑驳的碎片,散落在记忆深处,被遗忘和尘封在角落,一旦苏醒,那点点片片的碎珠就穿成一串串风铃,摇在清浅的时光里,使其对它总似有千言万语的倾诉,有无法割舍的眷念,有不可替代的牵挂,有既朦胧又依稀的魂梦,这份悱恻的缠绵和依依的情愫就是故乡情。”</h3><h3>之后,作家张陶就娓娓道来她那三个故乡,而重点却放在她的第三故乡,她觉得前两个故乡是她概念性的故乡,而第三故乡对她而言更具现实感,让她魂牵梦萦,其实,她还有第四故乡,相比之下,第三故乡给了她更多的记忆,那份感慨和感悟,都从一个个的感动而渗透那血浓于水的真情。多少年后,她在飘着落叶的江岸徘徊,找寻,她知道,走过的风景就走过了,无法逆转的时光带走了昔日的一切,一切的一切……</h3><h3>可作家张陶还像迷失归途的羔羊一样在寻踪,寻迹,寻梦,她说那被夕阳拉长的影子后,是游子归乡,是倦鸟归巢,是航船泊岸,是款款的相思。她认出来了,那款款升起的一弯明月,就是故乡的月。每每透窗看月,她都会升腾着这样的思念,月也成为她对一段情感的寄托和追忆。</h3><h3>在第一辑中,其《难忘北大荒的小蓬草》,则是作家张陶对她另一个故乡的深切怀念。这篇散文被“2018当代作家联盟精选《时光的记忆》”(团结出版社)收录,著名诗人匡文留在序言中说:“《时光的记忆》所站立的牢固的基石,所彰显出来的厚重与广博的品质,所宣言的一种高蹈的格调,质朴的本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和力。”其实,时光对于今天而言,也只不过是分分秒秒的一个个瞬间,而时光对于明天,就是憧憬和梦想。</h3><h3>匡文留说:“时间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言,绝对公正、公平,也许曾经的卑微可以被高尚熠耀,而心存的愧疚与尚不完美能够焕发激情和光芒。”匡文留说得对。我想说,在人生历程中,自己就是自己生命的航船舵手,沉沦或搏击,平庸或升华,最终的答案就应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掌心,才是真正的人生。</h3><h3>在作家张陶的心中,儿时随父母在北大荒拓荒的日子,像永不褪色的胶片,她说“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热烈似火的大片向日葵,青藤缠绕的篱笆小院,袅袅娜娜的炊烟,特别令人难忘的是星罗密布的小蓬草。”在描写“小蓬草”时,从好玩到对小草的药用价值的了解,更让人对“小蓬草”心生崇敬。从昔日的北大荒写到现实中的一次踏青,从“小蓬草”那旺盛的生命力,写到“北大荒人”的“一代又一代垦荒精神”,从“写照”到“折射”,从物质到精神,从层层递进到螺旋上升,思路清晰,笔触得体,情感真挚,象征有寓意,形容不夸饰,给人以自然而然的真实感,从而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h3><h3>在第一辑中,一篇《永恒的思念》情真意切,这篇散文在本部书中,也是分量十足,也是从亲情角度用情最深的一篇,在平常与其对话中,她也是常常想起常常说起她的二舅,那位金融战线上的“老兵”。后来,这篇文章被“党史研究会”的编辑看中,并说,本篇可谓填补了地方金融方面的一个空白,作为历史,不会忘记那些在历史上那个阶段做出贡献的人,而作为深受其恩惠的更不能忘记施恩的人,那段时间,舅父和舅母对她的影响很大,从做人到做事,都那么严厉,让她受益匪浅。作为历史,这篇文章可谓是一面镜子,照高了她二舅的人生,也会影响到后代和其他人。其实,完成了这篇回忆文章,也就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这篇文章也成为她慰藉心灵的一把钥匙。</h3><h3>花事浅简,成为作家张陶一个文字上的标签。她从《一颗丝瓜和它的花》开头,再用一篇《赴一场春天的花事》来结束本辑的。</h3><h3>都说“年年岁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她赞同这个说法,我也赞同。</h3><h3>可以说,作家张陶这篇散文是她写人物,写情感,写心灵,写人生的一篇力作,值得深读,作为一代人的代表,她二舅是一个不可忘记的楷模。</h3> <h3>二:迷失的烟波和漫笔的寻踪</h3><h3><br></h3><h3>作家张陶在“第二辑:素心漫笔”中的“辑页”上,有“采一篮青花,墨满阙芬芳”句,让人感到亲切,那种“芬芳”并不久违,在她许多篇什中,到处可以闻到花的芬芳,这就是她生活的园地和视角。</h3><h3>第二辑写的是游记类散文,从写《醉游凤凰城》到《不老的凤凰山》,共计二十一篇。</h3><h3>因为一句话而去一座城,这是许多人,蓄存在心中的愿望和冲动。</h3><h3>作家张陶就因为“凤凰,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待千年”。而在2013年6月,约全家同游凤凰城,游后,她写了这篇散文《醉游凤凰城》。一个“醉”字点出了主题,也看出在凤凰城玩得多么开心和忘我,这也是游玩的最高境界。凤凰古城就在湖南省西南部的沱江之畔。据记载,凤凰古城是因背倚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在黑龙江省的五常市,也有一座山叫凤凰山,可惜,这凤凰古城和凤凰山我都没去过,当然,以后我会创造机会,先去近处的凤凰山,再去远处的凤凰古城。也是因为在作家张陶那篇《醉游凤凰城》的开头的那句话,引发了我的联想,虽然在张陶的文中“游览”了一番,但我还是想有机会眼见为实,设身置处地感受一番那般痴醉,那般迷离。然而,张陶在凤凰古城的醉游,也的确感染着读者,感染着评家。</h3><h3>我一直对湖南有着特殊的崇拜,而作家张陶的那篇《革命圣地韶山行》,将一种神圣写到了我的情感深处,我对韶山一直有着无限的向往和崇敬,那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我背过毛泽东的所有诗词,对毛主席所写的那首《七律·到韶山》还记忆犹新,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言,成为不朽的宣言。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知道这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现在的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安全,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灾难,人们过着太平的生活,这就是幸福。在电视中,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爆炸,那么多的难民,那么多的政治斗争,那么多人民水深火热的场景。而现在的中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作家张陶的一篇篇游记散文,呈现出来的都是欣欣向荣,满满的正能量,给人以激励和信心。</h3><h3>而在结尾处,作家张陶写道“凤凰为了你千年的等待和守望,我还会和你相遇!”,这种给人以回想和希望的结尾,余味深长,作家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h3><h3>我曾两次去厦门,都因为工作紧急而没有登上“鼓浪屿”。我曾与著名评论家陈仲义通话通信,也知道他和他的爱人著名诗人舒婷就住在鼓浪屿。陈仲义曾给我寄过他著的理论专著《扇形的展开》《诗的哗变》和《从投影到拼贴——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同时还寄来舒婷签名的《舒婷的诗》。因为喜欢舒婷这部诗集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后,我收集购买了海子、食指、昌耀、吉狄马加、顾城、于坚、孙文波等诗人的这个版本的诗集。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去厦门,一定去鼓浪屿拜访陈仲义和舒婷。可“鼓浪屿”一直是我心中游览踏访的“梦”,这个“梦”却在作家张陶的一篇文章中“实现”了,这让我兴奋不已。</h3><h3>其实,能在“鼓浪屿”迷失,真的是一种幸福。</h3><h3>最早,我也同作家张陶一样,是从歌唱家张暴默的那首《鼓浪屿之歌》,而对“鼓浪屿”产生无限的向往的,作家在《迷失在鼓浪屿》文中是这样介绍“鼓浪屿”的:</h3><h3>“鼓浪屿是厦门西海中的一个小岛,与厦门只隔一条600米宽的鹭江,原名‘圆沙洲’,因岛的西南方有一块大礁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洞穴,每当潮涨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称‘鼓浪石’,所以,早在明朝时就改称为鼓浪屿了。由于历史的原因,风格迥异的中外建筑物在鼓浪屿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钢琴之岛’和‘音乐之乡’,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h3><h3>作家张陶在介绍“鼓浪屿”时,还说道:</h3><h3>“鼓浪屿的每一个街巷都清爽洁净,花香怡人,彩色的院墙和紧闭的院门上,大都趴着绿色的植物,不经意间,院墙内就伸出粉红色的花枝,与你握手。岛上的猫特别多,走不远就会看到一只猫,它们也不怕人,有的慵懒地趴着,有的悠闲地走着。……一座座玲珑典雅的建筑,像一部老电影在眼前放映,每一个片段都是最经典的,每一个场景都藏着一段故事,无言地诉说着尘封的往事和悠久的历史。”</h3><h3>看到这一切的一切,能不“迷失”吗?!游在这秀丽的风景之中,心中咏唱着《鼓浪屿之歌》,怎能不沉醉,这是一种享受。面对大海,你可以高声地朗诵舒婷的《致大海》,而舒婷的诗《海滨晨曲》《珠贝——大海的眼泪》《船》《岛的梦》《会唱歌的鸢尾花》等,都对鼓浪屿寄予了无限的深情。我甚至对比着看作家张陶笔下的“日光岩”和舒婷的诗《日光岩下的三角梅》,还有舒婷的《在故乡的山岗上》《双桅船》《致橡树》和《放逐孤岛》。在读作家张陶散文时,我也在读舒婷的诗,在“鼓浪屿”的情感疆域找到情感的寄托、共鸣和契合。这种感动来自“墨陶”的“素心”,来自“真诚”的“厚意”,那种“想象之中”的“意料之外”。</h3><h3>在第二辑中,《醉游豫园》则是一个特别的叙述方式,而“醉游”是从作家的足下开始,一路沉醉,一路迷,那种夹叙夹议的直抒胸臆,也将读者带入其中。说句心里话,我去过上海数次,还真不知道有豫园之地,可张陶笔下的豫园却引发了我的无限遐想。当然,在张陶的“醉游”中,我也“沉醉”了一次,这也算意外的收获吧。</h3><h3>关于“武康路”,作家写了两篇,一篇是《武康路113号》,一篇是《武康路上话名人》。在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113号,作家张陶去拜访了老作家巴金的故居,这应该是作为作家最本能的举止,据她说她第一次读巴金的作品是在小学五年级。看起来,她比我读巴金还早,而我读巴金的书却已经二十一岁了,那次我去山东,从大连乘船去威海,去时在船上书店买了一本茅盾的《子夜》在船上读,而巴金的《家》却是在我的老师家发现的,老师见我喜欢就送给了我,那趟旅行让我终生难忘。之后,很多年后我才陆续读到巴金的《春》《秋》和《雾》《雨》《电》。而《家》和《子夜》开始了我阅读中国当代作家长篇作品的旅程,也激发了我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这也许是多少年以后我能写长篇小说的原始基因吧。可作家张陶却在武康路找到灵感。的确,这的确是名人故居密度高的一条路,大约有三十余处,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在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居住最长的地方,也是诸多作家和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在这里,巴金还殚精竭虑地创作了他的五卷《随想录》,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这是最好的评价。在一个听真话真难的时代,听到一句真话真好比“久旱逢甘霖”的感觉,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是真正文人的精神血脉。</h3><h3>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个基础,当然最好也能走万里路,因为走万里路真的很难,这需要时间和金钱,许多人都是走马观花,有“驴友歌谣”言道“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一想啥也不知道”。很多人也游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也游到五大洲的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行程有数万公里,也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可作家的“走马观花”却留下了所想所思,所感所悟,在作家张陶的这两辑中,写到了湖南之长沙、韶山等,以及上海、苏州、杭州、西安、洛阳、南京、桂林、厦门、北京、浙江、张家界、太原、等。而西安名城是作家张陶留下文字最多的城市之一,也许是西安的古韵真正地感染了作家,才会那样有感而发吧。</h3><h3>其实,漫笔寻古,将是作为文人的最大乐趣,那是一种自慰,同时也慰藉别人的心灵,这也是文字的魅力。</h3> <h3>三:朦胧的装饰与惊醒的梦境</h3><h3><br></h3><h3>本书“第三辑:素心寻梦”,是自由诗部分。这部分应该是散文的副产品。是作家灵感中的一朵朵浪花,在情感的琴弦上拨出的回旋曲。诗人张陶在第三辑辑页上写道:“背起行囊,烟雨寻梦,桃花灼灼,樱花纷纷,片片嫣红浸入素淡的心灵。那山那水,那街那城,都恍若仙境,氤氲了梦中的倩影。”</h3><h3>诗人张陶在其《南下列车的窗口》首节开头中,写道:</h3><h3>“透过南下列车的窗口/看见大地像一位魔术师/变幻着轻淡与浓重/朱红与黛墨的山水画卷/……”</h3><h3>诗人张陶真的决定要“行万里路”了,她选择了乘火车,而不是飞机,虽然较慢,但她想在慢节奏中,感受到她不曾领略的自然风光,她喜欢坐在窗下,在家时她喜欢坐在窗下,看院内的花草和蔬菜,尤其喜欢听雨打葡萄架发出的声音。在火车上除了夜间睡在卧铺上,从天亮开始,先看日出,再看列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而这首诗就是出自这样感慨中的感悟。</h3><h3>这首诗分两节,上节写诗人透过车窗,看到的风景,可下节却写到了诗人的联想,从梦境的童话开始,到梦境中的“现实”,诗人迫不及待地“乘着燕子的翅膀”,去看江南,当眼眸“停留在银墙黛瓦的篱笆院”时,她首先想到的是“泡一杯桃花捻的香茗”,之后,就想“乘坐乌篷小船,在莲叶中游荡”,诗人作家张陶终于看到了江南的“风皱起,微绿色的涟漪/掬一捧淡然/拂一缕烦忧/让心扬帆,惬意的航行//”,可以看出诗人的那种享受。其实,写诗的过程是一种享受,而诵读时也是一种享受。这首诗并不长,只有二十三句,却给读者从梦境到现实的穿越,给人以更持续的想象空间。</h3><h3>“吴越王把你立在夕照山上,饱经沧桑的魂/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旧日的创伤,沉重的叹息/如血的残阳,像一首忧伤的歌/飘在墓晚的幽谷中/听得西湖泪水涟涟,听得离人愁肠百转//……”——《雷峰塔夕照》</h3><h3>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建名“皇妃塔”,因地建在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在汉族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原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凡到西湖,不看“雷峰塔”实为遗憾,凡到“西湖”的诗人,不留下有关“雷峰塔”的诗,更为憾事,这也是有关“雷峰塔”的诗较多的原因。因为我也去过西湖,虽然写过崇敬岳飞的诗,但没有写过“雷峰塔”的诗,后见“雷峰塔”地宫发掘出神秘铁函,还真庆幸当时没写,可现在却写不出来了。在诗人张陶的诗中,我终于听到了“离人愁肠百转”,听到“西湖泪水涟涟”,听到了“沉重的叹息”,像一首“忧伤的歌”又犹如“血的残阳”,完全没有那种“缠绵”和“浪漫”,也许,诗人张陶看问题的角度,是用“俯瞰历史”的方式来看“风狂雨落”的“旧日的创伤”,她将历史中许多传说和故事都寄托在一个“饱经沧桑的魂”上,来注释她所看所想中的那段历史,得出了她自己的主观看法和客观结论,而她还特别地提出了被侵略者焚毁的历史,留下了“赤红的苍凉”,她说“爬满寒鸦的老树,在呻吟”,她说“幽怨的白娘子,在呜咽”,她厉声问天,何时能还“千年的旧梦”。</h3><h3>站在古塔前会有如此的波涛汹涌的潮思,着实让人敬佩,所以,在这首诗结尾处,她写道:“隔着一湖烟柳的守望,含情脉脉,朝朝暮暮//”</h3><h3>这首诗分三节,我只选录了第一节,让你读到的是诗人作家张陶对历史事件的把控和拿捏,给人一种恰当的感觉,将读者带入到诗人营造的氛围之中,那“动静相宜”和“意境悠远”,让人难忘。</h3><h3>“雨花台的丁香,既是一棵树的名字,也是一个人的名字/她叫白丁香,是革命烈士/青春的热血,浸在这棵丁香树下/还有她未出生的孩子的血//雨花台的丁香/开满白色的泪珠,每一片花瓣/都写满烈士爱人思念的诗行/每一字,都是激情战斗的笔/蘸着血雨腥风的墨,在青石上,书写而成/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的誓言/久久回荡在苍松翠柏间//雨花台的丁香,溢着幽幽的馨香,那是烈士的魂/每一缕都是燃烧的火/喷射着坚贞的光,洋溢着热情的烈焰//雨花台的丁香/已繁茂成林/那里不仅眠着丁香/还有最可爱的人/六十年的岁月的守望,终于相伴相依,白色的冥想之碑,积淀着,爱情与精神的永恒//雨花台的丁香,永不凋零/四季的风,打不落她的花骨,那鲜血灌溉的花朵/似雨花台峰上的云/似纪念碑上的霞光,似斑斓的雨花石/似无数烈士的魂魄与精神//”——《雨花台的丁香》</h3><h3>在本辑中,有《烟雨南京夜朦胧》和《大梨树的韵彩》两大组诗,每组由四首诗组成,</h3><h3>在诗《烟雨南京夜朦胧》组诗之四《雨花台的丁香》中,诗人张陶看到了丁香,却联想到一位叫“白丁香”的革命烈士,诗人张陶说烈士的“青春的热血”就浸在那棵“丁香树下/还有她未出生孩子的血”,而“血”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昭示告诫着人们今日幸福的生活是由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告诫人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h3><h3>可以说,这是一首好诗,是诗人张陶那个时期的重要诗作。</h3><h3>诗人张陶是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又有效地将个人体验升华到民族记忆、历史记忆和时代记忆之中,体现出跨越时空的情感寄托,她运用另一种的话语权和叙述方式及意象的选择,对个人意识和体验更强调的是共性认知的上升和开掘,我认为,这是作为诗人的阅读视野的主体诉求,一些极具个性的表达,一些诗性飞扬的文字,一些独具匠心的思考,都可以给诗人带来极为激动的快感,这也是作为诗人本份本能的个性体验,这就要求诗人必须从切身的个性生命感悟出发,在更辽阔的精神疆域找到自己的生命入口和出口,并在一种近似于与神灵的对话中,获得一种有效的上升和超越,从而揭示历史和个体命运的精神宿命。</h3><h3>诗人张陶以渺小的“丁香”作为载体,将一种“精神”和“命运”纠葛之中,从而演绎出了亘古的历史与命运的悲歌。由此可见,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认知基础,成为诗人的精神造型,这对诗人的生命势态来说,这本身就是诗歌,那种带着诗人个体情绪的诗歌成为诗人一种奇异生命的风景,诗人的思考,完全冲破现场本体的地域,成为更穿越的互摄和互动,从而构建成了更为辽阔的思想与诗性空间。在诗人看来,那一棵现实的“丁香”已经幻化成一位英雄,树的真实和人的真实彼此映照,互摄成了一种意识,成为永恒的基石和不朽。</h3><h3>而组诗《大梨树的韵彩》,则是诗人张陶应“金融文坛”之邀参加了那个被誉为“塞北江南——美丽的大梨树村”的时光记录,她说“采撷几朵泛着莲香的水花,素笺成诗,留在清浅的时光里”。大梨树之行,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踏着一袭烟雨而去,在大梨树,她“读懂了心思的春风”,她在《大梨树的韵彩》之四《大梨树之韵》之结尾处写道:“……在四季的墨海里,撷采一束浪花/在大唐的诗苑里,砌成平平仄仄的韵律/用新的韵脚,谱写一曲大梨树之韵//”,诗人张陶的感觉,绝不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臆想,而是极具个性魅力的具有个性空间和时间的一种内在的揭示和发现,也就是说,她的诗歌更看中鲜明的个体刻痕,有着更加深刻更深厚的承载,更辽阔的诗性文本。她将那个被誉为塞北江南的“大梨树”作为“触发”的场域和背景,以历史、现实、乡村、城市、意识之间的互动作为载体,揭示了隐匿在个体命运中的公共意识,从而丰富了历史意蕴和辽阔的象征,于是,她说“在四季的墨海里”,而“墨海”二字极具历史感和文化象征,这也是这组诗的价值所在。</h3> <h3>四:约会的契融与相思的序幕</h3><h3><br></h3><h3>第四辑:素心若雪,是诗人写家乡的特别之作,写到了北方特有的雪,她在本辑中写道:</h3><h3>“雪舞轻扬,暗香浮动,温一壶清茶,慢煮时光。绻一缕乡愁,诉一季相思,捻一瓣梅花挂在岁月的门楣,拾一片秋叶,在繁华的红尘中婉约成诗。”</h3><h3>与“冰雪”有个“约”,最有资格的当属北方,在冰雪的世界中,哈尔滨的冰雪特色驰名世界,哈尔滨冰雪节成为地方的法定假日,这在特色城市中独具优势。</h3><h3>谁能想到(尤其是南方人),“雪花”会“挂满一月的枝头”,本该是三月的桃花,可北方还在下雪,这让南方人不可思议,所以,诗人张陶说“站在冬的街口,望见玉色的蝴蝶/翩跹在一月的枝头。”诗人将“蝴蝶”拟为“雪花”,而且还是“玉色”,可见是多么晶莹剔透,多么珍贵,在冰天雪地里,你可以踩出一行“拖拉机”的“辙”印,满树的雾凇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银色的世界”将人的灵魂洗礼,纯洁而纯净。</h3><h3>北方的二月,还在冰雪中沉睡,却被匆匆赶来的“立春”和“雨水”及“惊蛰”唤醒。</h3><h3>俗话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剪一个“流火的窗花”,裁一段“新桃的锦桠”。</h3><h3>那么,“二月”还可以拟似出什么呢?</h3><h3>“二月是落梅的魂,殒了泥土,艳了时光/”</h3><h3>“二月是冬日的荷,一半在风中摇曳/一半在水中静眠/”</h3><h3>“二月是紫色的荆,在旭日下燃烧/在月光下低语/”</h3><h3>“二月是蝴蝶的蛹,看似卷曲的蜗牛/惊鸿破壳后的振翅高飞/”</h3><h3>“二月是涅槃的凤凰,历经烈火的考验/再获重生后的辉煌/”</h3><h3>“二月,你是什么,是一本厚重的诗集吧/让我轻轻翻开,静静地/在平仄中找到它的韵脚/直到桃花推开柴门//”</h3><h3>诗人张陶就这样回答了《二月是什么》,而且回答得很巧妙,自然而然。</h3><h3>一般情况下,诗人的自言自语,往往可以制造出一个特别的氛围,那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剖析,更是心灵的叩问,这也是作为诗人的本性使然。</h3><h3>对于“二月”,诗人张陶有她的个性分析和主张,而她认为的结果,却在诗歌中得到印证和确认。</h3><h3>之后,诗人张陶对“北疆”进行定性分析,即为“三季相思”和“一季相守的雪”,这是对北方的真实写照。在北方,一季的雪就是半年,而另半年才是春夏秋,春夏很短,秋也不长,又到了半年的冬季了。雪是北方的主色调,这些在诗人张陶的诗中均有体现。如《春的第一朵花是雪》《相思一枕红到雪》《一片梅红迎新年》《今天落雪了》等。在诗人心中,雪花的纯洁与人的纯洁成正比,所以,她更爱她的冬季。</h3><h3>张陶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她用一支心笔写她的经历,写她的所见所想,她善于思索,勤于写作,她虚心接受意见,所以,她会更好地取长补短,才会有更大的进步。</h3><h3>与诗约会,是诗人张陶崇高的愿望和满足,是欣慰和自豪。而“相思”的“序幕”从内心打开时,诗人的情感已经被诗控制了,这件事让诗人无奈,但又在无奈中感到一种幸福,这就叫作“痛并快乐着”。</h3><h3>读诗人张陶的诗,让人立刻感到一种质朴的情感扑面而来,这也是诗人“直抒胸臆”给读者以感染。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写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久久积压在心头的激情愤思或快意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种直抒其情,不假藻饰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论中,常把其归类为“直陈其事”的“赋”笔,与“比兴”手法相提并论。直抒胸臆之诗所创作出来的这种境界,称之为情境,这种情境应当有别于借景寓情,情景浑融的那种意境。在诗人张陶的诗中,既有直抒胸臆的壮志豪情,又有愤世嫉俗之情;既有直抒胸臆的悲思愁情,又有直抒胸臆的欢乐喜悦之情。</h3><h3>在诗《流泪的藏羚羊》中,我们读到了诗人张陶的心疼和眼泪,诗人写道:</h3><h3>“……突然,我和你都看见,一双贪婪窥视的眼睛/还有捕杀者枪口的冰冷,没有惊慌/无畏死亡,但你还是跪下高贵的身躯/只为尚未出世的孩子,穿过两行泪水的枪声/冷酷地在心房上划响,滴血的残阳,朱砂般的青草/带泪的格桑花,你胸口汩汩的鲜红/沾着血腥的捕杀者,盗猎者的脉管/深红、浅红、殷红、猩红、鲜红/染红了梦的帷幕,风,呜咽地拉开/几个模特在灯的血红下,穿着藏羚羊的皮肤/在舞台上晃动//……”</h3><h3>全诗四节,我只选第三节的部分,可以看出诗人张陶对盗猎者的憎恨和对反盗猎者的赞扬,同时,也透出些许的无奈,她说那冰冷的枪口,正是对盗猎者无情的揭露,同时,她用“几个模特在灯的血红下,在舞台上晃动”的诗句,对那些人进行批判。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那么一种需求,才使得一些罪犯铤而走险,其实,他(她)们才是盗猎者的帮凶。诗人张陶是怀着痛苦愤懑的心情来写这首诗的,而且是直抒胸臆,这里没有遮遮掩掩,那就是事实,诗人也就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这种真实的真情再现,直接感染感动着读者,也让读者在愤恨中,感受到了诗的魅力。</h3><h3>如果一首诗不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享受,一种感染,一种教益,说明那首诗写得失败了。所以说,能让读者的心怦然而动的诗,一定是好诗,能让读者受到启迪的诗也一定是好诗,能教育浪子回头、让罪人悔过的则是诗之精品了。</h3><h3>读诗人张陶的诗,读者会随诗人的笔触而动,或悲或喜,或忧或愁,或恨或爱,或怨或恋,或流泪或欢欣……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契融在同一脉波上,同呼吸共患难,这就是诗人张陶的写作功底和好诗,透露出来的魅力。</h3><h3>“欢畅的溪水对冬雪说/请你不要来看我,你寒凉的心房/会凝固我流动的血液/让蓬勃的生命不再鲜活//……”——《请你不要来看我》</h3><h3>“六月,我忘记和你的契约/一直享受着风光旖旎的盛宴/却没有按约定付你支票/你是精彩纷呈的一段故事/在花间滚动,在草尖上晶莹/在树的年轮里生长/在雨的怀里缠绵//……”——《我和六月的契约》</h3><h3>选择二首不同风格和内容的诗,让你感受一下诗人张陶多变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范畴。</h3><h3>《请你不要来看我》是诗人张陶一种牧歌式的童心写作,诗人张陶用一种拟人化的写作方式,来写生命的寄托,诗人写出了晶莹的雾凇花对太阳说、紫色的丁香对月亮说、低飞的鸿雁对黑夜说、冬眠的刺猬对春雷说、殷红的桃花对暴雨说、五彩的叶子对秋风说,欢畅的溪水对冬雪说、说的是什么?说的是“请你不要来看我”,而“不让看的理由”却是你满身的征尘,让我无法拂掉洗涤;你疲惫的心灵,找不到港湾停泊和休憩;她怕分离的渡口和再种上相思的蛊。诗人不让去看她,就是怕“再分离”和“永相思”。</h3><h3>《我和六月的契约》是诗人作家张陶一首问心之作,可谓是自白书,像小溪一样,涓涓流淌着情感,从灵魂深处到目光触及的地方,诗人用“化物为人”和“人格化物”的写法来体现诗人的胸臆,而化物为人就是把客观外界的事物加以人格化,赋予它以人所具有的音容仪态,言谈举止,思想情感,性格气质,让它和人一样地喜怒哀乐,能同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六月”是一个时令,人与“六月”的“契约”,首先将“六月”物化为“人”,这就是化物为人的移情手法,也就是表现为“物”的词移嫁到人的“行为”上,并置处在特定的环境中,而“人格物化”其实就是“托物寄兴”,关键是诗人独具慧眼地发现自己或某种人与客观外界的某种物象、物境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并借助外界具有可感性的物象,来体现未具可感性的人的内在性格、气质与情思。</h3><h3>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h3><h3>德国美学家里斯普也说:“移情作用所指的不是一种身体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里去。”</h3><h3>诗人张陶就是以一种“化物”和“物化”的理论来感受外界的事物。诗人张陶写出了一种情感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写出了事物的内涵和外延……</h3><h3>确切地说是“莲”的感受和“莲”的风格,而诗人张陶却用了“以景结情”和“景中寓情”的手法,以景结情是诗创作中创造意境的一种常用方式,如果运用不好,会造成“形象大于思想”,这比直接抒情更耐人寻味,更能给读者提供更广阔而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景中寓情”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的外延呈现出内涵的核心。也就是说“触”的什么样的“景”,才会“抒”什么样的“情”。一般情况下,即于美景中寓愁情,于衰景中寓喜情,这是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反常心理,往往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张陶借助“一朵莲”来抒发她心中的那种情思,又从“一朵莲”扩展到与“莲”有内核联系的事物,参悟到从生到死的生死转回,以及“情缘”之源,并且将一个人物推到“莲”上,成为一种象征,而“拨开世俗的尘沙”句,则表现的心愿和企盼,用“尘世”来界定“入世”与“出世”的思想根由和范畴,这种写法会让读者入境,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h3><h3>在这部分,还有诗人张陶很重要的两首组诗,即组诗《北大荒的情思》(由《故乡的冰凌花》《遗失在北大荒的摇篮》《北大荒的篱笆小院》《北大荒的格桑花》《你是一颗蒲公英》五首组成);组诗《美丽乡村,德礼方正》(由《幸福瓦房》《幸福之家》组成)。这两组诗好比一顿大餐,内容丰富而深刻,思想成熟而旷达,结构巧妙而独特,语言生动而灵活,给人以更广阔的思索,空间和心灵的叩问。读者可在诗文集中细细品味,相信会有所感所思。</h3> <h3>五、英雄的情节与醉眠的新韵</h3><h3><br></h3><h3>第五辑:素心墨韵,是诗词部分,诗人张陶在本辑上写道:</h3><h3>“一樽浊酒,沧笙踏歌。一束白荻,扬起秋花。在寂静的月光下,在蒙蒙的细雨里,在鸟语和花香中,铺一卷素笺,研一池墨香,用芬芳的古韵,绘一幅若兰、若菊的水墨丹青。”</h3><h3>此部分只占24个页码,是份额较少的一辑,也只有92首,其中绝句43首,律诗27首、词22首。然而,这辑的容量却一点也没少,恰如一个个浓缩的个体,细细解析,却有更大的内涵,诸如:</h3><h3>绝句43首,其实都是七绝。一首诗只是短短的28个字,却承载着一篇文的内涵和外延,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一个完整的人生,语言精悍到无以复加的程度。</h3><h3>“冰寒树瘦雁无踪,几片黄芽寂雪拥。</h3><h3>喜报闲花悄上路,春姑鬓发绾桃红。”——《报春》</h3><h3>“一曲绒花飘耳畔,几番珠泪感芳华。</h3><h3>蹉跎岁月留遗梦,无悔青春沐晚霞。”——《观电影〈芳华〉》</h3><h3>这两首诗是七绝部分的第一首诗和最后一首诗,录之全文,让你感受一下古典诗的韵律之美和浓情之美,精致的语言和高深的意境,恰融的氛围和寄托的情思,给人以意料之中和想象之外的艺术享受。</h3><h3>北方的四季分明,给诗人张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写作空间,而北方春天的短暂对诗人而言,更是倍感珍惜,诗人笔下无不无春的写作,成为诗人的本能,在哈尔滨,春季的短和冬季的长,是北方诗人写作的特别季节。诗人张陶将一首《报春》,置组诗七绝之首,可以看出诗人的良苦用意,是冬天孕育了春,春又是一个生命的复苏和开始,春的意义阐释了“新生”的内容。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样的果。”春天的“种”,实际是“种”下了希望,到秋天会“结”什么样的“果”,这是从辛苦到幸福的过程,认真的体验和思索,会让思想更成熟,会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诗带给读者的快乐。而诗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比其他文体来得更便捷,更有力,更能叩击心灵。</h3><h3>第一句“冰寒树瘦雁无踪”,说报春的“鸿雁”还未飞来,说明诗人盼春的急切心情。</h3><h3>第二句“几片黄芽寂雪拥”,说初春的“黄芽”挤雪而出,说明诗人喜春的愉悦心情。</h3><h3>第三句“喜报闲花悄上路”,说春天的脚步已经开始,说明诗人迎春的幸福心情。</h3><h3>第四句“春姑鬓发绾桃红”,说春天的花已在心中盛放,说明诗人赞春的自豪心情。</h3><h3>这“盼”“喜”“迎”“赞”,说出诗人的内心对于“新生”的渴望和惊喜,甚至是感谢。诗人用七绝来写“报春”,只是用了几个拟物化人的象征手法,却给人享受一个完整的过程,读张陶的诗会让人感动。</h3><h3>诗《观电影〈芳华〉》是一首“观后感”,是诗人重温一种共同性质的“回忆”而带给“读者”契融的感受,这样的诗其实并不好写,首先得有一个“感受”的过程,之后再捋顺、梳理、再描摹、再呈现,而想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感染感动”,而难就难在是否能“感染”和“感动”读者。</h3><h3>电影《芳华》所描写的是一代人的回忆,而诗人张陶的观后感,则是一种影像的折射,这个“光”如何反射,如何反射得好,这很关键,而最终的结果则是最好的证明。</h3><h3>律诗部分共有27首,而第一首诗就是《八女投江》,这是诗人张陶的一种英雄情节。而“八女投江”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成为英雄主义的“英雄集体”,成为楷模。诗人张陶写道:</h3><h3>“日寇铁蹄踏北疆,韶华八女亦戎装。</h3><h3>狼烟剑影风姿飒,血雨刀光神采扬。</h3><h3>围困乌河背水战,不屈英勇弹榴殇。</h3><h3>高歌挽臂波涛涉,壮士伟名万古芳。”——《八女投江》</h3><h3>八女是抗联英雄,更是民族英雄。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从“醒狮”的怒吼,到不屈不挠,再到站起来,有无数英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利益和解放,她(他)们不怕牺牲,而今天的和平和幸福,就是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忘记就等于背叛,民族的仇恨是永不磨灭的,刻在心中,刻在历史,只有警钟长鸣,才会知耻而后勇。</h3><h3>我也曾经写过这样的诗,现抄录于此,也想“鸣”一下警钟,如下:</h3><h3>“永世难忘日凶残,仇恨入骨怒冲天。</h3><h3>冤魂恸岭乾坤诉,罪恶昭然亿万年。</h3><h3>预警鸣笛记国耻,雄狮奋起屹峰巅。</h3><h3>军国复活若再战,水下百米富士山。” </h3><h3>此诗是我去年(戊戌年)写的,题为《戊戌“九一八”感赋》。</h3><h3>现在的中国,不是七八十年前的中国,也不是鸦片战争时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在崛起和复兴,从经济到军事,从文化到精神,中国正在全面复兴和繁荣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前进中的中国步伐。</h3><h3>“九里凇廊描翰墨,一帘烛火煮诗篇。”——《吉林雾凇》(颈联)</h3><h3>“社鼓咚咚狮跃舞,秋歌款款凤飞图。”——《元夕节》(颔联)</h3><h3>“瑟瑟西风落叶残,朦朦寂夜月光寒。”——《冬鸟》(首联)</h3><h3>“红尘吟唱吉祥曲,祈愿人间久乐康。”——《格桑花》(尾联)</h3><h3>“草木遥知三九酷,繁花落尽百千嚣。”——《冬至沐雪》(颈联)</h3><h3>“橘霞剪袖铺花轿,紫幕裁衣玉女妍。”——《大漠落日》(颔联)</h3><h3>在诗人张陶的律诗中,类似这样的佳言美句,俯首可拾。当然,遵守律诗的基本原则是不够的,意境才是诗的灵魂,诗须言之有物,要“诗言志”才行,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是律诗创作时,感情萌发、深化、结束的进展过程,与外部结构相一致,但定而不死,但绝对不能平铺直叙,要有主次,要有音乐感、和谐感,有形象、有色彩、有层次、有动有静、有感慨、有感悟,而这一切都在诗人的笔端妙语生花,不断奔突而来的意外感动,让读者有着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站在她面前,她会娓娓道来她的过往,她的悲欢离合,她的喜怒哀乐,而她的谦逊和努力,给她的作品打上了烙印。写作真是个悟性的问题,其实,写作的诱惑还是瞒大的,走这条路的人真的很多,但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人却很少,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销声匿迹了。说起写作,可谓是难者难,易者易,难者不易,易者不难。我认识一个朋友,写诗三十多年了,而写诗的水平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我们都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可想而知,那位“老”诗人已经“老”得完全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了,可他的确是“老诗人”,而他还是以“老诗人”自居,可见,他不进也是有道理的。</h3><h3>在读诗人张陶的诗时,就会明显地感到她的进步,今天写的就比昨天好,而明天也会比今天好。</h3><h3>词部分只有22首,其中《渔歌》3首、《鹧鸪天》8首、《念奴娇》1首、《苏幕遮》1首、《浪淘沙》1首、《满江红》1首、《暗香》1首、《踏莎行》1首、《满庭芳》2首、《调笑令》2首。</h3><h3>在词创作上,诗人张陶也特别在炼词炼意上下功夫,而且她特别注意炼“眼”,诗有诗眼、词也有词眼。人之眼目,乃心灵之窗,诗词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诗词之眼,乃是诗词最能开拓意旨旨趣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光的聚光焦点。这在诗人张陶的词中比比皆是,她在写作中,意境之美与词句之美是她结构诗词之美的基础,甚至她会在不经意中透落而出,就好像是不期而遇,就好像命中注定的相约,就好像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冲突和隔阂,像久别朋友的邂逅,彼此之间没有距离感,很亲近,可以倾心而谈,交流中根本不存在一丝的障碍,这就是读张陶诗和词的感觉。</h3><h3>综上所评,我感到我有幸读到张陶的这部诗文集。</h3><h3>这是一部具有正能量,而且艺术价值、历史意义极高的诗文集。</h3><h3>诗人作家张陶的诗和文,既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也没有故弄玄虚之意;既没有涩言诲语之炫,也没有生造硬搬之乏;既没有投机取巧之懒,又没有铺张浪费之惑;既没有颠三倒四之乱,也没有睡梦不醒之迷;既没有瞻前顾后之疑,也没有言过其实之虚;既没有清高孤傲之骄,也没有自暴自坠之弃。有的是:匠心独运的刚柔并济,形神兼备的褒贬相宜,拙处藏巧的虚实相生,寓庄于谐的寓浓于淡,离合跌宕的明断暗续,先声夺人的时空交错,兴中含比的兴起兴结,疏密有致的欲擒故纵,以小见大的矛盾修饰,借古讽今的情理相惬,独辟蹊径的诗词炼眼,余音绕梁的烘托渲染,因情设景的直抒胸臆,意象组合的情景神会,人格物化的景中寓情。</h3><h3>总之,诗人作家张陶,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她幼年青年时的梦境,并在梦境中找到了一条适合她的路,从诗和文中,可以看得出诗人作家张陶很亢奋,而且,她坚定不移地说:“这是她最适合的路,最好的归宿。”</h3><h3>我相信诗人作家张陶说的话,因为她说到做到。</h3><h3>此为评。</h3><h3><br></h3><h3>2019年5月28日·谢幕写于夏都哈尔滨听雨居</h3>